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99922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1页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1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域经济讲稿第十一章.经济合作ppt.ppt

第十章区域经济合作,第一节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一、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区域经济合作:

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间重新配置、组合,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长期的经济活动。

区域经济合作的四个要素:

、合作主体直接参与、组织生产要素区域流动的个人、企业、组织或政府机构。

、合作对象区域经济合作主要是在生产领域进行,以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为标志。

合作对象:

生产要素。

与区域贸易的区别:

区域贸易属于商品流通范畴,而合作是属于生产范畴。

区域贸易的实质是商品交换,而合作是生产要素重新配置。

、合作的效益合作的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合作的方式,二、区域经济合作的原则1、自主平等原则2、协调发展原则3、经济效益原则4、互利原则,三、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区域经济存在内部性、外部性以及两者之问转化的过程,所以区域经济合作可以产生单要素作用下不能产生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区域内及区际生产要素的集聚、优化,行业内部各企业之问相关资源的共享,形成集聚功能。

、促进区域性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并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区域经济环境,形成外部经济。

.区域间经济合作,可以降低成本,经济单位之间交易内部化。

区域内部的相关行业的经济单位的聚集使得大多数运输成为短距离的门对门运输,使企业的原材料运输费用大大降低。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四、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按合作范围分:

国际经济合作国内地区间经济合作、按生产力水平分:

水平合作垂直合作、按合作对象分:

生产合作技术合作资金合作,、按合作主体分政府间合作企业间合作组织间合作双边合作多边合作,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一、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区域间存在着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

、实现各种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

二、区域发展相互依赖理论查理德库珀相互依赖的经济、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加深,参与经济合作成为必要。

、各国都具有各自的特殊优势,但不可能一切领先。

、世界各国必须共同面对影响全球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问题。

、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使世界经济产生密切的联系。

、政治、军事力量的制衡需要。

三、区域经济联系理论1、自然联系主要由交通运输网络、生态环境系统相互联系2、经济联系主要由投资、消费、就业、区域专业化与协作、产业关联、市场辐射、原材料流动、资本与要素流动等构成。

3、人口移动联系4、技术联系5、社会联系6、服务传递联系7、政府及组织联系,四、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

(一)生产要素的流动对区域经济的作用、产生要素的整合作用。

、更好的发挥要素的比较优势,使其超越本地市场,拓展空间,促进区域分化和分工。

、在流动中获得本区稀缺资源。

、强化竞争机制,促进创新。

改变传统优势和产业格局,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与协调。

(二)生产区际流动的效应、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

、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

规模效应:

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导致行业内部组织协调、分工细化、成本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减少,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使经济效益随着规模扩大而增加。

拥挤效应:

由于要素的过度流入,规模过度扩大,超过了当地基础设施及其它公共物品的承载能力,导致竞争加剧,收益下降。

、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三)资本流动和区域经济发展,1.资本流动的分类1)长期流动和短期流动2)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流入流出,则为净流入区.3)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间接投资,2.资本流动的原因,

(1)传统理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分散风险.区际利率差引起流动,保值性资本的流动.

(2)需求导向区域理论认为市场和竞争者的分布情况决定投资的地域选择.为防止另一个企业取得夺人之先的优势,每个企业都必须与其他企业亦步亦趋.尽管收益难以保证,但能防止可能引起的失误,(3)贸易障碍诱发理论:

认为区际贸易由于人为的贸易壁垒或运输成本而不能自由实现时,就会引起资本的区域间流动,引起对外直接投资,以此来绕过贸易壁垒和减少运输成本,保护和开拓产品市场.,(4)内部化理论:

认为跨国公司为尽可能大地获得经济利益,通过在不同国家设立子公司,并通过控制个公司的活动,把正常的商业交往变成公司内部的利益转移,使公司的业务活动服从于公司的利益.,内部化理论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是西方跨国公司研究者为了建立跨国公司理论时提出和形成的理论观点,是当前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

内部化理论认为:

1、外部市场机制失败,这主要是同中间产品(如原材料、半成品、技术、信息、商誉等)的性质和买方不确定性有关。

买方不确定性是指买方对技术不了解,卖方对产品保密,不愿透露技术内容,因此跨国公司愿意纵向一体化。

横向和纵向都愿意向国外投资。

2、交易成本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公司无法控制全部因素。

如果实现市场内部化,即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通过内部转移价格可以起到润滑作用。

3、市场内部化可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

国际直接投资倾向于高技术产业,强调管理能力,使交易成本最小化,保证跨国公司经验优势,都是为了实现上述各方面要求。

(5)其他原因:

政治战略考虑进行的经济与军事援助,国际金融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引起资金流动.,3.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有利于市场统一的均衡利益的形成和资本在全国或全球的合理配置.2)直接投资为资本流入区域造成了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四)技术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指一区域的技术持有人把技术的使用权或所有权转让给另一区域其他人的过程.1、主要形式:

根据转让的技术是否有尝,技术流动可分为区域间的技术贸易,技术交流,技术援助,三种形式.

(1)区域间的技术贸易技术使用权的买卖,是技术流动的主要形式.分为直接技术贸易,引进成套或关键设备,区域间联合投资三种形式

(2)区域间的技术交流属无偿的技术转让,非市场的科技资源,情报,仪器样品的交换,举办学术会议和国际博览会,举办技术开发中心合共同研究项目,访问,考察或工作等.(3)区域间的技术援助:

无偿或按优惠条件传授技术知识.形式多样:

派遣专家提供技术服务,协助受援区培训技术人员,建立科研机构,职工培训中心,医院,学校和技术推广站,提供技术资源和设备.,2.技术流动的特殊性技术融载于以下要素中:

1)劳动者2)机器装备和装置3)技术专利和技术秘密4)传播技术的情报信息等.,3、.技术流动原因:

经济原因:

1)跨国公司向子公司转让技术,是维持和扩大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2)以技术换市场会引起技术转移3)为获得技术转让费用,尽快收回技术投资4)技术输出可替代或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输出.其他原因:

出于政治,军事目的考虑,推动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和出口扩大.,4.技术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缩小区间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2)帮助技术输出区域尽快收回科研投资,延长技术生命周期并扩大技术效应.,(五)劳动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劳动力流动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预期收入与劳动力的区际流动。

、劳动力流动的其它原因。

2、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可以缩小区间的劳动工资差别.

(2)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整体配置的效益.(3)促进区域整体的效应的提高.,五、产业转移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产业在一国内部、以企业为主导的转移活动,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产业转移,先转移轻工业,后转移重工业,国际产业转移,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区域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先转移轻工业,后转移重工业,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

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与其它企业与地方服务业(政府)组织生产职工培训,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便捷、当地办事效率、社会环境等,出口加工区,成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改善投资环境,降低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的地区,3.市场因素,国内市场饱和,开辟国际市场,产品销售的限制,产业转移,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发达国家,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中来。

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

产业转移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发辉自己的优势条件,从促进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产业的发展阶段),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合作(产业品的生产环节)。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哪些发展阶段的产业和产品?

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重点发展顺序:

一日二韩港台三大陆四朝蒙,经济发展水平高到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个生产环节,为什么?

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怎样做?

韩国“技术立国”,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

工业化城市化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的扩散。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随之转移(调整就业的空间分布),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知识结构,影响因素,产业转移,劳动力:

向廉价劳动力区域转移,内部交易成本:

向内部交易成本低的区域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市场:

向市场广阔或潜力大的区域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第三节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国家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国家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研究设计与发展合作国际咨询,一、工业贸易合作

(一)生产合作不同地区的企业共同完成某项产品的生产活动。

(二)加工贸易合作来样生产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二、资金合作

(一)直接投资合作直接投资是指资方将资金以资本或实物的形式直接投放于受资区域的特定项目,并参与或控制生产经营过程,最终获以经济利益的经济行为。

独资企业合资企业,

(二)间接投资合作、信贷投资、证券投资(三)劳务合作主要包括:

工程承包、信息咨询。

(四)科学技术合作、研发合作、技术贸易、技术转让与援助,第四节经济全球化(EconomicGlobalization)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经济全球化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生产全球化经济关系国际化,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

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生产国际化主要是指国际生产领域中分工合作及专业化生产的发展。

现代生产分工已经不是在国家层次上的综合分工,而是深化到部门层次和企业层次的专业化分工。

这种分工在国际间进行,形成了国际生产网络体系。

2、产品国际化生产总额中出口生产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直接表现为现代国际贸易的迅速增加。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众多的企业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卷入了国际商品交换。

3、投资金融国际化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使得国际间资金流动频繁,大大促进了投资金融的国际化。

为适应于国际化的潮流,各国放宽了对投资金融的管制,甚至采取诸多措施鼓励本国对外投资的发展。

金融投资的国际化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

4、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化一方面由于各国在科技发展水平上的不平衡,而企业又为了获得先进的科技成果,因而各国间设立研究与开发据点便成了一种趋势,以至于许多企业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与开发网络,从而促进了研究与开发组织体系的国际化。

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科技发展以高科技开发为中心,而高科技研究开发投入高,风险大,使很多企业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联合开发,这是现代技术开发活动国际化的又一显著特征。

5、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生产、投资、贸易发展的国际化使各国间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表现在区域间经济关系上,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以区域为基础,形成了国家间的经济联盟。

如欧盟,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等等。

三、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1、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2、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3、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生产力的较大提高4、促进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

四、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一)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有利于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把全球化具有的两重性比喻为“一柄双刃剑”。

(二)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1、在全球化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西方发达国家垄断世界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进行不等价交换加强了资本输出,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各个方面都占有优势。

目前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虽然其中有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面,但总体上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经济全球化由发达国家首先推动并在其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而发展中国家虽然是政治上独立的主权国家,但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受支配的地位,不可避免地带来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2、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主要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命脉有可能被跨国公司与国际经济组织所控制。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是跨国公司。

44000个跨国公司母公司和28万个在国外的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形成了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

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23的世界贸易与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

3、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会日益尖锐。

经济全球化导致新的全球分工格局的出现:

发达国家主要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而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广大发展中国家除了继续作为原材料、初级产品的供应者外,还成为越来越多的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基地。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相对落后,不得不以消耗稀缺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参与国际竞争,第五节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一、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通过拆除阻碍商品和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地理位置相邻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的经济在体制上组合为更大规模的经济集团。

(一)一体化:

Integration原意:

更新;转义:

将各个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

(二)经济一体化:

指世界经济的一种发展趋势和进程。

它表明经济国际化已发展到很高程度,以致有必要建立必要的机构,制定适当的规则来规划其发展。

最初用它来表示企业间通过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结合成的经济联合体。

20世纪50年代初用它来表示各分立的国民经济结合成更大范围的经济区。

注:

因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正处于发展中,所以对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性质、标志、发展阶段等问题,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

指参与国相互取消贸易障碍,进行某种程度的经济合作与协作,以促进参与国间的经济贸易发展。

(四)区域一体化的主要特点:

1、具有地区性和集团性;2、有超国家的共同机构和调节措施;3、参加一体化的成员国局部主权有一定程度的让渡;4、政治色彩浓厚。

广义的经济一体化即世界经济一体化,指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

狭义经济一体化,即地区经济一体化,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等,消除国别之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的这一过程。

二、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包括:

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关税同盟(CustomsUnion),共同市场(CommonMarket),经济同盟(EconomicUnion),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EconomicIntegration),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FTA:

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

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成员国的商品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持对非成员国独立的贸易壁垒。

例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等。

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关税同盟(CustomsUnion),CU: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它壁垒,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壁垒而缔结的同盟。

结盟的目的在于使成员国的商品在统一关税的保护下,在内部市场上排除非成员国商品的竞争,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

例如东非共同市场和70年代初期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关税同盟(CustomsUnion),共同市场(CommonMarket),CM:

共同市场是指共同市场成员国间除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外,成员国间的生产要素也实现自由移动。

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关税同盟(CustomsUnion),共同市场(CommonMarket),经济同盟(EconomicUnion),EU:

经济同盟指成员国间除实现商品与生产要素完全自由移动,对非成员国建立共同关税壁垒外,而且要求成员国制订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范围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资源配置。

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关税同盟(CustomsUnion),共同市场(CommonMarket),经济同盟(EconomicUnion),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EconomicIntegration),CEI:

完全经济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后阶段。

在此阶段,各成员国间在完全消除商品、资本、劳动力等自由流通的人为障碍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内和国内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方面差异的完全消除,实现统一化。

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就是在朝着这一目标前进。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指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

成员国之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他贸易限制。

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了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或各种贸易壁垒,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而缔结的同盟。

同盟内部商品自由流通和自由竞争。

关税同盟在一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进了一步。

共同市场指在关税同盟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同盟内建立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

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完全的经济联盟。

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发展目标和最高级的形式。

它要求其成员国在实现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在国际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行使统一的货币制度和组建统一的银行机构,进而在经济、财政、货币、关税、贸易和市场等方面实现全面的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从低级到高级,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关税优惠,商品自由流动,共同对外关税,要素自由流动,协调经济政策,统一经济政策,三、经济一体化的影响1.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区域内的经济增长2.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3.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了经济个球化的进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既可以消除成员国之间贸易壁垒等障碍,同时也为市场容量的扩人和市场的深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为区域内的贸易在淘汰成员国的劣质产品的同时,又鼓励扩人再生产其优质产品,这就促进了区域内各国生产的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每个国家都集中自己的有限资源生产效益最高的产品。

生产规模的扩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木,从而增强整体竞争力。

如欧盟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率先实现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同盟的目标,即在各成员国内部消除关税壁垒,对外则实行统一的贸易壁垒,到欧洲统一人市场建成后,基木实现了无国界限制的商品、资金、劳务人员的自由流动。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也确立了将在几年内取消关税壁垒和其他限制,实现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

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贸易领域竞争的产物,它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际上是经济个球化在一定区域内深化和加强的反映。

经济个球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突破国家的界限,要求有关国家在经济上以某种方式联合起来,在更深的范围内有效地配置各种生产要素。

在某种程度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个球化起到了奠基和推动作用。

从生产、贸易、金融三个角度上,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通,而且亦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能来刺激经济增长,最终加快经济个球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升级的。

由于世界各国在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达到完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还需要较长的发展过程。

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间通过加强经济合作,为谋求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了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国家集团。

第六节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一、合作的条件、区域间经济差异和分工是区域合作的基础。

幻灯片19生产要素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差异越大越大,越容易产生互补。

、共同的地域空间是区域合作的载体。

如: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

、共同的利益是区域合作的动力源泉。

利益诱导机制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要求产业梯度转移产业聚集与扩散、市场经济体制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基础。

二、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的作用幻灯片25、清除市场分割的障碍、发挥推动、引导、协调作用和服务功能。

制定政策地区政府间协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合理分配经济利益制订区域发展规划组织各种跨地区的招商会、洽谈会等,3、弥补市场失灵,实施宏观调控。

4、完全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交通要道、各类经开区建设与管理、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等。

5、实现多重社会目标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等,三、我国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1、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地域上较接近或地理特征较相似的省区之间、省内各地区之间、城市之间,为谋求发展而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与共同经济调节,形成一个不受区域限制的产品、要素、劳动力及资本自由流动的统一区域的动态过程,它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区域内各地区合理分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联合体共同繁荣。

2、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般过程,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和内容经济协作区是我国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它是一种初级的、松散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主要围绕加强能源、交通及其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通过大跨度的联合,促进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根据行政区范围大小又分为四种形式:

一是省(区)际经济协作区;二是省际毗邻地经济协作区;三是省内经济协作区;四是城市间经济协作网络。

城市间经济协作网络,往往以城市群的形式出现,在区域经济联合中起重要作用城市群是社会生产力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在相邻地域范围内,由相当数量规模等级不同、各具特点而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城市,构成的网络体系。

现有的城市群都是各国最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在本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中,发挥着枢纽作用。

由于它集聚的产业、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