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00496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docx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

第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

一、原理

超氧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一种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酶。

本实验依据超氧物歧化酶抑制氮蓝四唑(NBT)在光下的还原作用来确定酶活性大小。

在有氧化物质存在下,核黄素可被光还原,被还原的核黄素在有氧条件下极易再氧化而产生O2,可将氮蓝四唑还原为蓝色的甲腙,后者在560nm处有最大吸收。

而SOD可清除O2,从而抑制了甲腙的形成。

于是光还原反应后,反应液蓝色愈深,说明酶活性愈低,反之酶活性愈高。

据此可以计算出酶活性大小。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一)材料;水稻或小麦叶片

(二)仪器设备:

1.高速台式离心机;2.分光光度计;3.微量进样器;4.荧光灯(反应试管处照度为4000Lx);5.试管或指形管数支。

(三)试剂 1.0.05mol/L磷酸缓冲液(pH7.8);2.130mmol/L甲硫氨酸(Met)溶液:

SOD、POD、CAT、MDA的测定方法-非试剂盒法

缩写: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CAT:

过氧化氢酶;POD:

过氧化物酶;MDA:

丙二醛;PVP:

聚乙烯吡咯烷铜K-30;L-Met:

甲硫氨酸;

NBT:

氮蓝四唑;TBA:

硫代巴比妥酸;TCA:

三氯乙酸;PBS:

磷酸缓冲液

1.SOD的测定方法

加样顺序:

(V=3ml)磷酸缓冲液:

1.5mlL-Met:

0.3mlNBT:

0.3ml

EDTA-Na2:

0.3ml核黄素:

0.3ml酶液:

0.05ml蒸馏水:

0.25ml

试剂配制:

(1)0.05mol/LPBS:

pH7.8

(2)130mmol/LL-Met:

1.9399gMet用PBS定容至100ml

(3)750mmol/LNBT:

0.06133g用PBS定容至100ml(避光保存)

(4)100umol/LEDTA-Na2:

0.03721g用PBS定容至1000ml

(5)20umol/L核黄素:

0.0753g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避光保存)

注:

(1)对照:

以加缓冲液、不照光为空白;照光的为最大还原管

(2)照光后至显蓝色要立即避光放置、迅速测定A560值

2.MDA的测定方法

试剂配制:

(1)5%TCA:

5g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

(2)0.5%TBA:

2.5g用TCA定容至500ml

方法:

酶液1ml—3ml0.5%TBA和5%TCA—混合后在100度水浴煮沸15min—迅速冷却,10000r/min离心10min—用蒸馏水调零分别测定上清液在532nm、600nm处的吸收值

3.POD的测定方法

试剂配制:

(1)0.1mol/L的醋酸缓冲液:

8.8mlA+41.2mlB得到100mlph5.4的醋酸缓冲液

A(0.2mmol/L的HAc溶液)—6ml冰醋酸溶到494ml蒸馏水中

B(0.2mmol/L的NaAc溶液)—13.6gNaAc.3H2O

(2)0.25%愈创木酚溶液—125um愈创木酚溶于50ml50%乙醇中(临用前配制)

(3)0.75%H2O2溶液:

1.25ml30%H2O2定容至50ml(临用前配制)

方法:

比色杯中依次加入2ml0.1mol/L的醋酸缓冲液—1ml0.25%愈创木酚溶液—xml酶液(5min值为500-800即可)—0.1ml0.75%H2O2溶液—迅速巅到混匀把A460调零并开始计时—1次/30s,连续读取3min

4.CAT的测定方法

试剂配制:

(1)50mmol/L的PBS(pH7.0)

(2)0.3%H2O2—1mlH2O2定容至100ml

方法:

(1)以不加H2O2的50mmol/L的PBS(pH7.0)为空白把A240调零

(2)50ul酶液—3ml50mmol/L的PBS(pH7.0)—0.2ml0.3%H2O2—迅速颠倒混匀,开始计时—1min后在240nm下比色,1次/1min(连续读取5min)。

2010年06月22日星期二19:

33

 

1叶绿素含量测定:

80%的丙酮液的配制:

4L丙酮+1L蒸馏水。

称0.5g左右的叶片放在50ml的离心管(做三个重复),加入25ml浓度为80%的丙酮液,放在黑暗处浸提大约36小时后取出,稀释4倍后分别在波长663nm、645nm、652nm和470nm下测定光密度,以80%的丙酮液为空白。

(参考陈建勋,王晓峰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P35~36)

也可用95%乙醇溶液,在665、649、47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Ca=13.95D665-6.8

649

Cb=24.96D649-7.32D665

Cx.c=(1000D470-2.05Ca-114Cb)/245

2抗氧化酶活性的定:

(2.5g样)

0.05mol/L磷酸缓冲溶液(PBS)(pH=7.8)溶液的配制:

65.5506gNa2HPO4·12H2O+2.65285gNaH2PO4·2H2O,定容到4L。

(参考陈建勋,王晓峰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P134)。

取低温保存的鲜样,称2g左右的叶片(或根)放在50ml的离心管,加入20ml浓度为0.05mol/L磷酸缓冲溶液(pH=7.8)(最好是较冷的磷酸缓冲溶液,防止研磨时温度过高使酶失活),研磨(用磨碎机磨),8000r/min的冷冻离心机下离心20分钟,上清液为粗酶液。

2.1丙二醛(MDA)的测定:

20%三氯乙酸(TCA)溶液的配制:

称200g三氯乙酸,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参考陈建勋,王晓峰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P124);

0.5%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的配制:

称5g硫代巴比妥酸(TBA),用20%三氯乙酸(TCA)溶液溶解并定容到1000ml。

(参考陈建勋,王晓峰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P124)(先加少量的氢氧化钠1mol/L溶解);

0.5ml酶液(对照用0.5ml的0.05mol/LpH=7.8的磷酸缓冲液代替酶液)(做三个重复)+3mlTBA――振荡――沸水浴上反应30min――冷却(至少30min)――比色(OD600、OD532、OD450)。

(参考陈建勋,王晓峰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P124)

2.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

NBT(400ml)混合反应液:

392mlPBS(Ph=7.8),+0.0206gNBT+0.776g甲硫酸铵+8ml核黄素溶液+0.4mlEDTA-Na溶液

(100mlPBS缓冲溶液中含0.01204g核黄素)。

(另配)100mlPBS溶液加EDTA-Na3.7224gEDTA-Na

测试时:

取3ml反应液+0.05ml(根)或0.02ml(叶)粗酶液,于光照培养箱中6-10分钟,OD650下测定吸光度。

2.3过氧化物酶(POD)的测定:

0.05mol/L磷酸缓冲溶液(PBS)(pH=7.0)溶液的配制:

10.9251gNa2HPO4·12H2O+3.042975gNaH2PO4·2H2O,定容到1000ml。

0.3%H2O2溶液的配制:

吸2.5ml30%H2O2,用0.05mol/LpH=7.0磷酸缓冲溶液(PBS)定容到250ml。

0.2%愈创木酚溶液的配制:

称0.5g愈创木酚,用0.05mol/LpH=7.0磷酸缓冲溶液(PBS)定容到250ml。

2ml0.3%H2O2溶液+0.95ml0.2%愈创木酚溶液+1ml0.05mol/LpH=7.0磷酸缓冲溶液(PBS)+0.02ml?

(原来为0.01)酶液(根加0.05ml酶液)(对照用0.05mol/L磷酸缓冲溶液代替酶液)(做三个重复),记录470nm处OD降低速度。

将每分钟OD增加0.01定义为1个活力单位。

(参考陈建勋,王晓峰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P121)

比色时加酶液,混合后即刻计时。

2.4脯氨酸的测定

标准曲线的制作:

编号

1

2

3

4

5

6

7

标准脯氨酸的量(ml)

0

0.1

0.2

0.4

0.6

0.8

1.0

H2O(ml)

1.0

0.9

0.8

0.6

0.4

0.2

0

冰乙酸(ml)

2

2

2

2

2

2

2

显色液(ml)

3

3

3

3

3

3

3

脯氨酸含量(µl)

0

1

2

4

6

8

10

0.5ml酶液(对照用0.5ml80%乙醇代替)(做三个重复)+1ml冰乙酸+1.5ml显色液―――混匀,沸水浴15min,冷却后测OD520。

2.5可溶性蛋白的测定(参考赵志杰,史国安,董新纯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牛血清白蛋白:

配成100µg/ml和1000µg/ml。

90%乙醇:

90ml乙醇+10ml蒸馏水。

85%(W/V)磷酸:

170ml磷酸+30ml蒸馏水。

考马斯亮蓝G-250:

称0.2g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100ml90%乙醇中,加入85%(W/V)磷酸200ml,用蒸馏水定容到2L。

常温下可保存一个月。

标准曲线的制作:

配制0~100µg/ml血清白蛋白血液

管号

1

2

3

4

5

6

100µg/ml牛血清白蛋白(ml)

0

0.2

0.4

0.6

0.8

1.0

蒸馏水量(ml)

1.0

0.8

0.6

0.4

0.2

0

蛋白质含量(ml)

0

0.02

0.04

0.06

0.08

0.10

配制0~1000µg/ml血清白蛋白血液

管号

7

8

9

10

11

12

100µg/ml牛血清白蛋白(ml)

0

0.2

0.4

0.6

0.8

1.0

蒸馏水量(ml)

1.0

0.8

0.6

0.4

0.2

0

蛋白质含量(ml)

0

0.2

0.4

0.6

0.8

1.0

0.1ml酶液(做三个重复)+5ml考马斯亮蓝G-250―――混匀,放置2min后在595nm下比色。

2.6过氧化氢酶(CAT)的测定:

0.3%H2O2溶液的配制:

吸5ml30%H2O2,用0.05mol/LpH=7.0磷酸缓冲溶液(PBS)定容到500ml。

1ml0.3%H2O2溶液+1.9mlH2O+0.1ml酶液,测定240nm处OD降低速度。

将每分钟OD减少0.01定义为1个活力单位。

(参考陈建勋,王晓峰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P121)

2.7抗坏血酸(ASA)的测定:

(参考陈建勋,王晓峰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P125)

5%三氯乙酸(TCA)溶液的配制:

25g三氯乙酸,用蒸馏水定容到500ml。

10%三氯乙酸(TCA)溶液的配制:

25g三氯乙酸,用蒸馏水定容到250ml。

150mmol/LNaH2PO4(pH7.4)溶液的配制:

100ml。

44%H3PO4溶液的配制:

250ml。

4%2,2-二联吡啶溶液的配制:

250ml。

3%FeCl3溶液的配制:

100ml。

首先标制作准曲线。

粗酶液的提取:

取低温保存的鲜样,称0.5g左右的叶片(或根)放在50ml的离心管,加入15m5%三氯乙酸(TCA)溶液(最好是较冷的三氯乙酸(TCA)溶液,防止研磨时温度过高使酶失活),研磨(用磨碎机磨),15000r/min的冷冻离心机下离心10分钟,上清液为粗酶液,用于抗坏血酸(ASA)含量的测定。

(参考陈建勋,王晓峰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P125~126)

测定:

0.2ml粗酶液+0.2ml150mmol/LNaH2PO4(pH7.4)溶液+0.2mlH2O,混匀(振荡),至少30秒后,再依次分别加入:

0.4ml10%三氯乙酸(TCA)溶液+0.4ml44%H3PO4溶液+0.4ml4%2,2-二联吡啶溶液+0.2ml3%FeCl3溶液,混合后在37℃水浴中保温60min,测定OD525处的值。

(参考陈建勋,王晓峰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P125~126)

2.8谷胱甘肽的测定:

4g新鲜材料+2ml0.3mol/L醋酸汞+2ml30%醋酸钠后研磨匀浆,转移到离心管中,以蒸馏水冲洗残渣,并以玻璃棒搅拌,净置10min,使之充分沉淀,离心后弃去上清液,沉淀以水(每次10ml)在摇动情况下冲洗2次。

向沉淀中加入10ml1mol/L盐酸以溶解其中的谷胱甘肽,以玻璃棒搅拌5min后加入1ml20%的碘化钾溶液,混匀,离心。

上清液转入供滴定用的100ml玻璃管中,沉淀在搅动情况下以10ml水冲洗。

离心后溶液与第一次离心液合并。

向得到的溶液中加入0.5ml淀粉液,用1mmol/LKIO3滴定,直至出现不消失的蓝色为止。

1ml1mmol/L的KIO3相当于0.307mg谷胱甘肽。

(参考《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编)。

2.9天冬酰胺合成酶(AS)的测定:

2.10天冬酰胺转氨酶(AspAT)的测定:

3硝酸还原酶(NR)的测定采用离体法:

(1g样)(参考陈建勋,王晓峰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P27~29)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1µg/ml):

称NaNO20.9857g,定容到1000ml,再吸5ml定容到1000ml。

0.1mol/LpH7.5的磷酸缓冲溶液:

30.0905gNa2HPO4·12H2O+2.4965gNaH2PO4·2H2O,加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3mol/LHCl:

125ml浓盐酸加蒸馏水定容到500ml。

1%磺胺溶液:

5.0g磺胺溶于500ml3mol/LHCl中。

0.2%a-萘胺溶液:

1.0ga-萘胺溶于125ml冰醋酸后用蒸馏水定容到500ml,贮于棕色瓶中。

0.1mol/LKNO3溶液:

5.055gKNO3溶于500mln0.1mol/LpH7.5的磷酸缓冲溶液。

0.025mol/LpH8.7的磷酸缓冲溶液:

Na2HPO4·12H2O8.8640g+NaH2PO4·2H2O0.0570g,加蒸馏水定容到1L。

提取缓冲液:

1.211g半胱氨酸+0.372gEDTA,溶于1L0.025mol/LpH8.7的磷酸缓冲溶液。

2mg/mlNADH溶液:

0.5gNADH溶于250ml0.1mol/LpH7.5的磷酸缓冲溶液(临用前配制)。

首先标制作准曲线:

取7支洁净烘干的15ml刻度试管加试剂,即配成0~2.0μg的系列标准亚硝态氮溶液。

摇匀后在30℃保温箱或恒温水浴中保温30min,然后在540nm波长下比色。

以亚硝态氮(μg)为横坐标(x),光密度值为纵坐标(y)绘标准曲线或建立回归方程。

各试剂加入顺序

管号

1

2

3

4

5

6

7

亚硝酸钠标准液(ml)

0

0.2

0.4

0.8

1.2

1.6

2.0

蒸馏水(ml)

2.0

1.8

1.6

1.2

0.8

0.4

0

1%磺胺溶液(ml)

4

4

4

4

4

4

4

0.2%α-萘胺(ml)

4

4

4

4

4

4

4

每管含NO2-(μg)

0

0.2

0.4

0.8

1.2

1.6

2.0

1g材料+15ml提取缓冲液后研磨匀浆,转移到离心管中于4℃、4000r/min下离心15min,上清液即为粗酶提取液,用于硝酸还原酶(NR)的测定。

0.4ml+1.2ml0.1mol/LKNO3溶液+0.4mlNADH溶液后混匀(对照不加NADH溶液,而以0.4ml0.1mol/LpH7.5磷酸缓冲液代替),在25℃水浴中保温30min。

保温结束后立即加入1ml磺胺溶液终止酶反应,再加1ml0.2%a-萘胺溶液,显色反应15min后于4000r/min下离心5min,取上清液在540nm下比色测定吸光度。

根据回归方程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