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02491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docx

家具设计复习资料

绪论

1.家具的定义

“家具(Furniture)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使用的、具有坐卧、凭倚、贮藏、间隔等功能的器具,一般由若干个零部件按一定的接合方式装配而成。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轻工卷)

2.家具的特征

(1)功能性:

与人们的生活和日常工作密不可分。

是用品,要具有实用性,又要符合现代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生活习惯。

物质功能—实用性,结构精度,可靠性,方便性,安全性;

精神功能—造型,色彩,肌理,装饰等带来的愉悦感。

(2)艺术性:

家具是一种艺术品,在满足功能性和物质技术条件的前提下,创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个性风格,使产品产生艺术美。

家具的外在形式要符合消费者普遍的审美情调。

(3)工艺性:

家具是一种(工业)产品。

满足材料加工技术、工艺和设备要求;属于创造性的过程,新颖的造型和多功能设计的创意,也促进加工工艺和设备的改进。

(4)经济性:

家具是一种商品,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

实现家具的价值,要具备完整的功能性、艺术性和工艺性。

使用的普遍性和社会性,是当时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

3.家具设计进展

(1)设计环境的变化:

进入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追求变化、新颖、个性化和回归自然的时代情感;涉及要满足工业化生产和多样化的个性要求。

国际市场和贸易秩序的建立,竞争激烈,也带来巨大的商机;市场定位、品牌效应、知识产权等决定产品设计。

环境和生态效益要求家具的设计与优化、美化、改造环境密切结合。

2)设计观念的改变

鲍豪斯宣言的理念——创造精神和物质合一的、完美的艺术品;功能第一,形式第二,反对一切传统的痕迹和手工业表现,追求功能优势和几何图形的简明。

家具造型和机构的纯粹性,提出家具生产标准化,大批模仿和抄袭。

现代设计理念——家具设计功能的内涵和外延扩展为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两大类别的复合体,注重造型设计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大量应用人体工程学。

色彩运用鲜明,体现个性;材料运用多种材质搭配,体现时尚和现代感;采用现代加工设备进行复杂加工等。

总趋向:

宏观、系统、动态、多元、以人为中心,强调精神、视觉、触觉和心理等因素

(3)设计风格的多样化

多功能:

现代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不同功能通过家具合理设计有机组合。

追求舒适、安全、高效。

高技术与传统外观:

材料、结构和工艺注入高科技内容,加上传统的外观造型;古典风格的家具受欢迎。

质朴自然: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天然材料和古朴风格受欢迎。

前卫派新潮:

新奇怪异形状和造型,材料上互相兼容,将静态结构变成活跃的动态结构,追求个性化、自由化。

仿古怀旧:

对古典家具进行简化、改造和提炼后采用现代家具材料、现代家具结构和生产工艺制作。

造型上保持传统款式。

4.家具的风格

与当时当地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相融合的创造性思维和构思的具体体现。

每个国家、地域及与之对应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家具风格。

中国传统家具风格:

5000年历史中,大致划分为——席地而坐时期,过渡时期,垂足而坐时期,鼎盛时期。

席地而坐时期——秦汉时期,约3700年前至2000年前。

过渡时期——约1600前,社会动荡,民族交流和融合以及外来文化的引入,高型家具开始逐渐替代传统的床榻为起居中心的方式。

垂足而坐时期——10—14世纪开始,垂足而坐基本取代席地而坐。

家具以高型为主,造型采用梁柱式框架结构。

鼎盛时期——1400—18世纪末,明、清家具为中国历史上传统家具发展的鼎盛时期。

(2)国外传统家具风格:

古典时期——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5世纪,古埃及、古西亚、古希腊、古罗马等阶段

中世纪家具风格——公元前476年至公元15世纪。

政教合一的社会背景拜占庭家具风格,哥特式风格,仿罗马式

近世纪家具风格——16世纪至9世纪,经历了文艺复兴等阶段,形成了后古典家具风格。

(3)现代家具风格

形成时期——以功能主义为原则和机械化大批量生产时期。

北欧现代家具——北欧四国(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在二战后,注重家具的实用性,深层次表现本土文化,注重艺术和技术完美结合。

新现代主义家具——20世纪后半,人们再度追求二战前的安全、稳健的家具风格。

造型上的力量感和粗犷。

后现代主义家具——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欧洲的一种设计思想。

设计理念是“变化是永恒”。

更多注重人与产品和环境的有机交往。

5.家具的分类

按使用功能分:

坐卧类家具——椅、凳、沙发、床榻等供人坐、躺、卧的家具。

可根据各自门类及结构再进一步详细划分。

桌、台、几类家具——以台、几、桌类为主的供人们凭倚、伏案工作或陈设物品等使用的家具

储藏类家具——以箱柜类为主的供人们存放衣物、被子、书刊、食品和用具等的家具。

装饰类家具——开放式、通透式柜类或架类组成的主要用于存放、陈设和装饰等。

花架、衣帽架、陈列架、书架等。

装饰类家具——开放式、通透式柜类或架类组成的主要用于存放、陈设和装饰等。

花架、衣帽架、陈列架、书架等。

(2)按使用场合分:

民用类家具——人们居家生活所必需的各种类型家具。

起居室类、客厅类、书房类、儿童室类、餐厅类、厨房类、卫生间类等。

公用类家具——公共建筑内外供人们使用的家具。

办公、商业、餐饮业、宾馆、公共建筑、学校、室外用家具等等。

(3)按安放形式分:

移动式——可随时任意移动。

单件类有椅类、凳类、沙发类、几类和柜类等;组合式指采用基本尺寸的单元组件,可根据空间和功能需要重新组合。

固定式——通常指家具与墙壁、天花板、地板等采用螺钉、螺栓等其他连接件结合成一体的家具形式。

(4)按家具结构分:

框式家具——以榫接合为主要特点,不宜拆分;

板式家具——圆榫定位,分拆分和不可拆分;

折叠家具——可叠合和折合;

拆装家具——可任意安装和拆卸

(5)按使用材料分:

木材类——人造板类——竹藤类——金属类——塑料类—石材类玻璃类——纸类——复合材料类——

(6)按流行风格分英国传统式法国乡村式意大利乡村式美国殖民式西班牙与地中海式明、清式现代式后现代式东方式

6.家具设计步骤家具的设计主要分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

(1)家具造型设计:

以市场为依据,确定企业产品定位,确定产品的功能性,明确设计思想,用设计草图(透视或正投影图)绘制家具造型图,征求意见后确定设计方案。

(2)家具结构设计:

根据设计方案,结合原材料,确定合理的家具结构形式。

采用家具结构装配图确定产品结构。

通过分析,确定简洁、实用、合理的家具结构。

(3)家具工艺设计:

根据结构设计,绘制家具的零部件图和必要的大样图。

编制零部件的生产工艺流程图、产品的工艺路线图、零部件的工艺卡片和生产工艺规程,计算原材料消耗和进行原材料平衡,设计和确定生产中的工具、夹具、模具、刃具以及设备使用情况。

制定必要的工艺技术要求和生产工时定额。

绪论思考题

(1)家具的实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相互关系;

(2)家具的基本条件及内容。

(3)家具的分类。

第一章家具造型设计的要求及标准

1.家具造型设计的概念

(1)基本概念:

造型:

创造出能够给人们带来美好感觉和审美愉悦的具有艺术价值的形体就是造型。

①实用的造型:

纯功能使用的造型。

是对材料和物体的进行的加工与综合。

②实用和美的造型:

以考虑“物—人”的关系为中心的造型。

③美的造型:

造型艺术,主要指绘画、雕塑、装饰工艺美术品等。

与被人们直接利用的关系不大,但它通过自身的材料、形象和色彩的表现,能给人们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和心情愉悦的精神感受。

造型设计是指为实现创造出能给人们带美好感觉和审美愉悦的具有艺术价值的形体即所谓造型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是把思想上的意图表示成可见的内容,是一个思维过程的总结。

家具造型设计是在充分考虑家具的材料、结构、工艺等条件下,灵活运用造型的各种要素和美学法则,以构成良好外观形式的设计过程。

家具造型设计受材料、家具的结合方式、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和检验。

(2)家具造型设计考虑的内容:

①环境气氛:

使用地点、使用对象。

②家具式样:

决定个性的主要因素。

③构造:

构造随着构思和使用环境而产生和改变。

④材质:

不同构造和使用环境限制材料,材料的色彩和质感表达构造和气氛。

⑤色彩:

色彩的视觉及材料本身的色彩质感使造型变得清晰或缓和。

色彩的意念特性见下表。

种类形式

环境气氛明亮式、幽暗式、时髦式、奢华式、沉着式、罗曼蒂克式、活跃式、家庭式、欢畅式等

家具式样中式、东方式、西方式、现代式、摩登式、新古典式、古典式、日式等

构造平面的、直线的、曲线的、生动的、混合的、简洁的、立体的、多角的等

材质轻巧的、沉重的、柔软的、光滑的、粗糙的、生硬的、轻飘的、坚硬的等

色彩明亮的、暖和的、幽暗的、沉着的、活动的、中间的、沉重的、冷淡的、乐趣的、轻快的等

2.家具设计要求与原则

(1)家具设计要求

家具设计需满足对应其主要特征。

①功能性要求:

②审美性要求:

③经济性要求:

④创造性要求:

⑤适应性要求:

①功能性要求

物理功能——产品的性能、构造、精度和可靠性;生理功能——产品使用上的安全性、方便性、宜人性等;心理功能——造型、色彩、肌理等给与人们愉悦感等;社会功能——产品象征和显示个人的价值、兴趣、爱好和社会地位等。

②审美性要求

符合大众普遍性的审美情调。

工业产品的审美性往往通过其新颖性和简洁性体现。

③经济性要求

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正确选择材料、构造的简单化、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延长使用寿命、便于运输和维修、回收等。

④创造性要求

突出创新性,创造出更新更便利的功能,唤起新鲜造型感觉,不会很快就被淘汰。

⑤适应性要求

考虑家具和人的关系、与实践的关系、于地点的关系,还要考虑与社会的关系。

家具产品必须适应这些有人、物、时间、地点和社会多项因素构成的使用环境要求。

除上述以外,在环境保护、社会伦理、专利保护、安全性和标准化等方面也必须符合要求。

⑤适应性要求

考虑家具和人的关系、与实践的关系、于地点的关系,还要考虑与社会的关系。

家具产品必须适应这些有人、物、时间、地点和社会多项因素构成的使用环境要求。

除上述以外,在环境保护、社会伦理、专利保护、安全性和标准化等方面也必须符合要求。

①造型、结构与工艺合理原则

造型优美,结构合理简单,适合生产工艺要求。

结构确定之后,造型受到限制,造型先确定之后,结构也受到限制,工艺是实现造型和构造的手段。

②原材料合理运用原则

关系到产品的艺术效果,如家具的质感;也对其其强度和质量以及环境和使用效果产生影响。

③人体工程学原则

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根据人体的尺寸、生活条件和生理特征确定家具尺寸;根据使用功能和需求等,使家具和人之间处于最佳的和谐状态,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得到最大的满足,提高工作和休息效率。

④辩证思维原则

要满足功能性,又要具有艺术性,是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复合载体。

要符合艺术造型规律,也要符合科学技术的规律,要考虑材料、结构、加工工艺及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等。

⑤满足需求原则

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消费者精神需求的变化等预测和推断出潜在的社会需求和需求趋势,作为新产品开发的依据。

⑥创造性原则

新功能的拓展,新形式的构思,新材料、新结构和新技术的开发,都是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应用新技术的过程,提高科技含量和现代艺术特性。

流行性原则

产品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符合社会流行时尚,满足市场的需求。

研究流行规律和理论,研究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思想,研究社会变革和发展趋势,实现流行性。

3.家具造型设计的人体工程学因素

(1)人体基本数据

人体的基本数据来源于人体测量,即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项目和使用相应的仪器测得。

包括人体的主要尺寸、动态活动参数等。

进行家具(人体类和建筑类均包括在内)造型设计时,要根据这些人体基本数据来确定设计中最重要的尺度。

例如:

家具的主要功能尺寸(直接影响使用要求的家具尺寸),要根据人体尺寸、人体活动尺寸、贮存于家具的物品确定。

(2)人体生理特征

与家具造型有关的人体生理特征主要有:

运动系统(骨骼、肌肉)特征,信息传递系统(感觉、神经)特征。

家具造型设计中的实用性和审美性都要求在设计中要认真考虑人体生理特征,从生理上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舒适性和保证工作效率的要求。

3)人体心理反应特征

是将人们对家具造型的心理感受、印象、情绪进行尺度化、数量化,借以衡量设计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家具造型要考虑人们的心理反应特征来确定设计中的心理尺度。

最佳功能尺寸=人体设计界限值+功能修正量+心理修正量。

亲密距离—15—45cm;个人距离—46—120cm;社会距离—120—360cm;

公共距离—360cm以上

4..家具造型设计方法

(1)理性造型方法

以现代理性美学为基础,采用纯几何形体为主要方式,体现理性原则的家具造型方法。

即使在家具造型中采用抽象思维和具体几何形的造型,但在构成原则上以及表现形式上采用了合乎理性的意识和理性思维的造型都构成了理性造型方法。

特点:

具有清晰的条理、严谨的秩序和优美的比例。

现代家具造型的主要方法。

(2)感性造型方法以现代感性美学为基础,采用自由而富于感性意念的形体方式,体现非理智原则的一种家具造型方法

打破自由曲线或直线构成的形体范畴,超越抽象的表现范围,与功能主义相对立。

带有感性意念,具有自由发挥而不受法则规定的约束。

可以充分表现个性。

容易脱离实际,有时会无法进行后续阶段结构和工艺设计。

(3)传统造型方法在传统家具造型历史变迁的基础上,设计家具的造型。

在观察、鉴赏传统家具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寻找设计灵感。

满足现代家具造型设计的需要。

理性造型方法是时代精神的结晶,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适于现代生产技术的要求;

感性造型方法活泼生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传统造型方法风格古朴,体现出不同民族、国家的深厚文化底蕴。

三种方法有机的紧密结合起来,取精华,去糟粕。

第一章思考题1.家具的实用性。

2.家具造型设计基本要求。

3.家具造型设计基本条件】

第二章家具造型设计基本要素

1.点与线

(1)点

①概念:

几何学上的定义是无面积的,在平面上只提供形象存在的位置。

现实生活中,点是非常小的圆或线的最小单位,是有形态的。

生活中的点是能看能摸的实体,具有面积的可能性,也有面积的成分。

②点的类型:

点的理想形状一般是圆形或球体。

基本形状是圆点、方点、角点、不规则的点形。

③点的构成:

点的不同排列形式称为点的构成。

等间隔排列:

按照一定规律等距离排列;给人以规则、整齐的艺术效果,具有静止和安详的特点。

变距离排列:

按照一定规律非等距离或杂乱无章的排列;给人以动感,显示个性,富于变化的艺术效果。

④点表达的情感

单点:

有向心力,能集中注意力。

一点处于面的中央处,有平静、集中感,可占据整个视觉空间;一点处于面的边缘部位时有动感,偏上时有下落核不稳定感,偏下会给画面带来比较安定的感觉而容易被人忽略;偏右上由欲飞出画面的感觉,偏左下则会有落出画面的感觉。

两点:

两点之间的张力能引导视觉移动,形成视觉流程。

多点:

多点群化的情况下,会产生线或面的感觉。

仅有三个点就可以成为面,点的数量越多,点越聚集,会产生面的感觉;点的距离越小,面的感觉越强。

点的应用:

家具上安装的金属配件,成为功能和装饰部件,成为使用功能不可分割的重要装饰物。

(2)线

①概念:

几何学的概念里,线是点按照一定规律位移的轨迹,具有长度和相对位置,没有粗细和宽度之分。

在造型设计中,有宽度和粗细之分,在平面上必须要求有宽度,在空间必须要求有粗细。

线具有一定的相对性,长度和宽度之比相差巨大,称之为线;线超过一定宽度时,逐渐具有面的特点。

②线的类型

是构成一切平面或空间内轮廓形状的基本要素。

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点的位移方向不变时构成直线;

点的位移方向不断变化构成曲线。

点的位移方向按照一定规律不断变化构成了规则曲线,否则就是不规则曲线。

③线的情感特征

在静和动感上有很强的表现力,是造型设计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要素;比点的应用更强。

直线——坚硬、顽强、单纯、质朴;

粗线——强健、钝重、粗笨;

细线——轻快、敏捷、锐利;

曲线——流畅、活泼、柔软、亲切、优雅;

规则曲线——富有弹性,给人以理智的明快感;

不规则曲线——婉转曲折、优美、轻快、流畅、富有柔和和雅致;

2.形与面①概念

点的扩大、密集,线的位移、排列,体的切割是构成面的形式。

形和面是两维的,具有长度、宽度而无厚度之分。

②形与面的类型

主要分为规则形面和非规则形面。

垂直面

平面水平面

面斜面

规则曲面

曲面

不规则曲面

正方形

长方形(矩形)

梯形

直线形三角形

菱形

平行四边形

正多边形

规则形

圆形

曲线形

形椭圆形

曲直线组合形

有机形

非规则形

不规则形

③形与面的情感特征

面的主要形式有四种:

以板面零部件的形式;以实体零部件的形式;

以条块零部件排列形式;由线形零部件包围而成面的形式

规则形面具有整齐、简洁、明确和秩序的情感特征;

不规则形面具有个性化、轻松活泼、形象丰富和性格突出等情感特征;

曲面具有温和、柔软、动感和亲切等情感特征;

规则曲面具有理智的情感特征;

不规则曲面则具有性格奔放的情感特征。

3.体与形态①概念

体是面的位移、旋转或面的集合而成的三维空间实体。

可以理解为点、线、面包围起来而三维空间实体。

②体的类型

一般规则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圆锥体、圆柱体、三棱锥、多棱体、球等等。

非规则体——指没有按照一定规律构成的形体。

③体的构成

有几种形式:

有线材和空间组合成的线立体构成;面和面组成的面立体构成;固体的块立体构成,面材与线材、块立体的综合构成等。

体又可分为:

实体——由块立体构成或由面包围而成的体;

虚体——由线构成或由面、线结合构成以及只有开放空间的面构成的体

虚体根据其空间的开放形式分为:

隔透型通透型开敞型

④体的情感特征规则体的情感与规则形相似;立体会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一定的体量感。

体量大具有形体突出、力量和重量的情感特征;体量小具有小巧玲珑和亲近温暖的情感特征。

实体具有稳固、牢固的情感特征;虚体具有轻巧活泼的情感特征。

4.质感

①概念:

指通过触觉和视觉对原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的感知。

是物质美感的表现形式之一。

②质感的类型

质感根据人们感知的生理机能区别分为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两种形式。

触觉质感:

采用手或身体其它部位触摸材料表面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感受。

如粗与细、凸与凹、软与硬、冷与热等。

视觉质感:

研究观察到并对物体表面特征经过联想而产生的心理感受。

它有时可能会产生错觉,但不违背其反映物质内在结构的原理

粗与细

凸与凹

触觉软与硬

冷与热

质感

有光与无光

视觉细腻与粗糙

有纹理与无纹理

不同材料有不同的质感。

相同材料,加工涂饰方法不同会产生不同质感。

家具造型设计中,配合使用不同质地材料、不同加工方法形成不同质感,丰富家具装饰效果。

充分发挥天然材料质感,是现代家具设计重要手段之一。

③质感的情感特征

物体表面有粗、细、光亮和黯淡四种类型,经过组合可产生不同的质地效果和情感特征。

质感类型

情感特征

粗而无光的表面

笨重、坚固和粗犷

细而光的表面

轻快、高贵、富丽和柔软

粗而光的表面

粗壮而亲切

细而无光的表面

朴素而高雅

 

时代的进步,给人们提供了日益丰富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创造着特有的质感表现,丰富着现代家具设计,形成了千变万化的设计语言,展示当代设计者的设计观念和情感表达。

家具的主要材料是木材,树种不同,表现的质感不同。

④质感的应用

根据设计意图,把不同质感的材料搭配使用或使用不同的装饰、涂饰工艺,可取得不同质感的对比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造型的变化,丰富视觉感受。

注重显示材料的原状,尽可能体现材料的自然美

5.色彩

色彩是一切艺术造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家具造型中不可忽视色彩的作用。

色彩会引起人们的各种情感,也对家具的形态和尺度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①色彩的形成

阳光照射到物体上,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被反射,产生了光影和色彩效果。

波长及折射、反射、透射率的影响,产生不同颜色。

光和色通过人的眼睛被感知。

光、物、眼构成色彩感觉系统。

②色彩的三属性(三要素)

色相

有色系统纯度

明度

自然界色彩

无色系统——明度

色相:

指不同波长的光给人们以不同的视觉感受,是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明度:

色彩的深浅和明暗程度。

不同颜色相比较的明暗程度和各种颜色本身的明暗程度。

色彩的明度取决于色相和含黑、白色的量。

纯度:

色彩的纯净程度,即色彩感觉明确和鲜灰色

纯度

色彩的饱和程度。

“彩度”、“鲜度”

红色相纯度最高,橙、黄、紫居中,绿、蓝纯度最低

色相环中,任一颜色加白、黑、灰都会不同程度地减弱纯度

明度

色彩的明亮程度

“色彩的骨骼”

无彩色系:

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最低有彩色系:

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最低

颜料中加白色——提高明度颜色中加黑色——降低明度

③原色

无法用其它颜色或者光混合得到的,也无法再分解为其他色相的色称为原色,纯度高,是色彩中的基本色。

也称第一次色,它能混和调制出其他一切的颜色。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混合为白色。

颜色的三原色是红、黄、蓝,混合为黑灰色。

④间色

三原色中任意两原色“等量”相加,得到的新色彩称为间色;也称二次色。

红+蓝=紫红+蓝=紫

色光红+绿=黄颜色红+黄=橙

蓝+绿=蓝绿蓝+黄=绿

⑤复色

原色和不含此原色的间色混合,或三个原色相互混合,或两个间色相互混合得到的新色称为复色。

又称为三次色。

种类多,纯度较低,色调不鲜明;但含色丰富,与原色相比,较为协调、统一和典雅。

任何复色均同时含有三原色红、黄、蓝的成分,只是个占比例不同,改变其配比,可以混合出多种复色。

加之色彩的明暗、深浅变化,色彩更是多样。

⑥补色(互补色、余色)

三原色中的一个原色,与另外两个原色混合成的间色互为补色。

黄——紫(红+蓝)红——绿(黄+蓝)它们的相位在色相环上相距180◦。

实际上,在

色相环上处于180◦位置上的两种色相均互为补色。

⑦色调

是色彩的主调。

构成与色彩的三要素关系密切。

色相上——有红色调、黄色调、绿色调、蓝色调;

明度上——有明调(亮调)、灰调、暗调;具体有对比鲜明的、柔和的、明快的、浓郁的色调;

纯度上——冷调、暖调、中性调;具体有鲜明的色调、淡雅的色调等。

⑧色彩的作用和效果

色彩的作用

比形状具有更直接、更强烈、更吸引人的作用,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市场竞争力和客户的审美要求,更影响到产品的价格。

影响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生理和心理平衡。

色彩的效果

a.物理效应——功能性感受:

有温度、重量、体量、距离、强度等感觉。

b.心理效果——情绪性感受:

情感、联想、性情、富贵与朴素等感觉。

c.生理效果——生理感受:

通过心理反应影响到生理变化。

⑩确定家具色彩的基本原则

家具功能要求:

不同家具采用不同的色彩设计方法。

办公家具应以冷色调为主,以便提高工作效率;餐厅应以暖色调为主,激发食欲;卧室应以淡雅的冷色调为主,有沉静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