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05555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3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docx

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异常分娩

2020年第十一章异常分娩

一、A1

1、属于骨盆狭窄诊断的项目,正确的是

A、骨盆各径线比正常值小1cm为均小骨盆 

B、坐骨棘间径<10cm为中骨盆狭窄 

C、真结合径<13cm为骨盆入口狭窄 

D、坐骨结节间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8cm为骨盆出口狭窄 

E、胎头跨耻征阳性为骨盆入口狭窄 

2、持续性枕后位常发生于哪型骨盆

A、男型骨盆 

B、女型骨盆 

C、扁平骨盆 

D、窄小骨盆 

E、混合型骨盆 

3、关于骨盆入口平面狭窄对母儿的影响,错误的叙述是

A、影响胎先露部的衔接 

B、易发生胎位异常 

C、影响胎头内旋转 

D、可引起继发性宫缩乏力 

E、可引起产程延长 

4、入口平面狭窄对母儿的影响主要是

A、第一产程延长或停滞 

B、潜伏期延长 

C、胎头高浮 

D、第三产程延长 

E、胎盘滞留 

5、属于扁平型骨盆特点的项目为

A、我国妇女少见 

B、入口呈横椭圆形 

C、入口前后径短、横径长 

D、骶骨弯度正常 

E、耻骨弓较窄 

6、骨盆测量低于正常值的径线为

A、髂棘间径24cm 

B、髂嵴间径27cm 

C、骶耻外径20cm 

D、坐骨棘间径8cm 

E、坐骨结节间径9cm 

7、属于女型骨盆入口平面的项目,错误的是

A、呈纵椭圆形 

B、为真假骨盆的分界 

C、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 

D、两侧为髂耻缘 

E、后方为骶岬上缘 

8、临产后,胎头迟迟不入盆,测量的径线最有价值的为

A、髂棘间径 

B、髂嵴间径 

C、坐骨棘间径 

D、骶耻外径 

E、坐骨结节间径 

9、属于骨盆入口狭窄的径线是

A、髂棘间径26cm 

B、坐骨结节间径9cm 

C、骶耻外径20cm 

D、坐骨棘间径10cm 

E、骨盆入口前后径8cm 

10、关于女型骨盆形态的特点,错误的是

A、骨盆入口为圆形 

B、入口前后径较横径稍短 

C、坐骨棘间径10cm 

D、坐骨切迹宽度3横指 

E、耻骨弓角度90° 

11、单纯扁平骨盆时,骨盆外测量小于正常值的径线为

A、对角径 

B、骶耻外径 

C、髂棘间径 

D、髂嵴间径 

E、坐骨结节间径 

12、下列关于人工破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纠正协调性宫缩乏力 

B、破膜后加速胎头下降 

C、适用于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D、宫口开大3cm以上 

E、应在宫缩间歇期进行 

13、坐骨结节间径小于8cm,应进一步测量的骨盆径线为

A、对角径 

B、骶耻外径 

C、骨盆出口后矢状径 

D、骨盆出口前矢状径 

E、髂嵴间径 

14、初孕妇临产后胎头未入盆,首先应考虑

A、羊水过多 

B、腹壁松弛 

C、脑积水 

D、头盆不称 

E、宫缩乏力 

15、属于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项目,正确的是

A、子宫收缩极性倒置 

B、容易发生胎儿窘迫 

C、不宜静脉滴注缩宫素 

D、产程常延长 

E、不易发生胎盘残留 

16、处理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首选措施应为

A、静脉补充能量 

B、温肥皂水灌肠 

C、行人工破膜 

D、肌注哌替啶100mg 

E、静脉滴注缩宫素加强宫缩 

17、初产妇胎头下降延缓,是指活跃期晚期及第二产程的胎头下降速度每小时少于

A、0.3cm 

B、1.5cm 

C、0.8cm 

D、1.0cm 

E、0.9cm 

18、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为

A、妊娠合并心脏病 

B、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C、产后出血 

D、羊水栓塞 

E、产褥感染 

19、关于异常分娩产力异常病因不正确的叙述是

A、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胎先露下降受阻,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 

B、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 

C、产妇恐惧 

D、羊水过少 

E、临产后使用镇静剂 

20、与子宫收缩乏力无关的项目为

A、双胎妊娠 

B、双角子宫 

C、子宫肌瘤 

D、胎膜早破 

E、羊水过多 

21、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属于

A、协调性宫缩过强 

B、不协调性宫缩过强 

C、协调性宫缩乏力 

D、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E、强直性子宫收缩 

22、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的决定因素是

A、产力 

B、产道 

C、胎儿的大小 

D、产力、产道与胎儿大小 

E、产力及胎儿大小 

23、初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延长是指活跃期超过

A、6小时 

B、8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E、14小时 

24、与子宫收缩乏力无关的项目为

A、膀胱充盈 

B、高龄初产妇 

C、过早使用腹压 

D、水及电解质紊乱 

E、子宫平滑肌细胞内ATP酶增高 

25、急产是指

A、初产妇总产程不足5小时 

B、经产妇总产程不足2小时 

C、第一、二产程不足6小时 

D、第二产程不足1小时 

E、分娩总产程不足3小时 

26、强直性子宫收缩错误的处理内容为

A、立即停止缩宫素静脉滴注 

B、硫酸镁静脉缓慢推注 

C、葡萄糖酸钙静脉推注 

D、地西泮静脉推注 

E、出现病理性缩复环或胎儿窘迫立即剖宫产 

27、继发性宫缩乏力与假临产的鉴别要点为

A、肌注哌替啶能否抑制宫缩 

B、宫缩不规律出现 

C、收缩时腹部触摸子宫硬度不同 

D、宫口是否已扩张 

E、能否引起下腹痛 

28、下列哪项不是肩先露的临床表现

A、容易发生胎膜早破 

B、容易出现宫缩乏力 

C、对母儿危害不大 

D、常有脐带脱垂 

E、形成忽略性肩先露 

29、发现为臀先露的妊娠26周孕妇,应采取的处理措施为

A、暂不需处理 

B、胸膝卧位 

C、激光照射至阴穴 

D、外转胎位术 

E、内转胎位术 

30、颏横位时,多数可向前转多少度以颏前位娩出

A、30 

B、60 

C、90 

D、135 

E、180 

31、属于臀先露发生率的项目,正确的是

A、混合臀先露发生率最高 

B、腿直臀先露发生率最低 

C、早产发生率高于足月产 

D、脐带脱垂发生率不比枕先露高 

E、早期减速发生率高于枕先露 

32、臀先露时,胎心在哪个位置

A、脐左上方 

B、脐右(左)上方 

C、脐右下方 

D、脐右(左)下方 

E、脐中 

33、胎位异常对母儿的影响不正确的表述是

A、常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 

B、易发生软产道损伤 

C、导致产程延长 

D、不会形成生殖道瘘 

E、围生儿死亡率增高 

34、下列哪项是胎头高直位的病因

A、腹部紧张 

B、早产儿 

C、子宫畸形 

D、头盆不称 

E、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 

35、持续性枕后位常发生于哪型骨盆

A、窄小骨盆 

B、男型骨盆 

C、扁平骨盆 

D、女型骨盆 

E、混合型骨盆 

36、下列哪种情况可以经阴道试产

A、臀位,骨盆出口狭窄 

B、头位,骨盆入口临界性狭窄 

C、横位 

D、头位,骨盆出口狭窄 

E、头位,中骨盆平面狭窄 

37、关于持续枕后位叙述正确的是

A、胎头枕骨位于母体左前方 

B、占头位分娩的多数 

C、不可能转为枕前位 

D、绝大多数不能经阴道生产 

E、因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至分娩后期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造成难产 

38、导致臀位的原因不包括

A、子宫畸形 

B、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范围受限 

C、胎头衔接受阻 

D、产妇腹壁松弛 

E、单胎 

39、胎位异常对母儿影响不正确的是

A、导致产程延长 

B、易发生软产道损伤 

C、增加产后出血 

D、产褥感染机会增加 

E、胎位异常对软产道无影响 

40、属横产式胎位的是

A、头先露 

B、面先露 

C、枕先露 

D、臀先露 

E、肩先露 

41、胎头浮,后顶骨先嵌入骨盆入口,矢状缝偏前,应考虑

A、前不均倾位 

B、后不均倾位 

C、骨盆入口狭窄 

D、枕横位 

E、枕后位 

42、胎头高直位描述正确的是

A、胎头的冠状缝落于骨盆入口平面的前后径上 

B、高直后位是胎儿的枕骨在母体耻骨联合后方 

C、高直后位时,胎背靠近腹前壁,不易触及胎儿肢体 

D、胎头高直后位因很难经阴道分娩,一经确诊应行剖宫产术 

E、胎头高直前位因很难经阴道分娩,一经确诊应行剖宫产术 

43、胎位异常对母儿影响错误的叙述是

A、可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 

B、软产道损伤 

C、胎儿窘迫 

D、围生儿死亡率增高 

E、必会引起生殖道瘘 

44、关于持续性枕后位的特点,正确的是

A、常见原因为胎头仰伸 

B、产妇觉肛门坠胀而过早使用腹压 

C、不易发生宫颈水肿 

D、肛查觉盆腔前部空虚 

E、阴道检查胎头前囟在骨盆后方 

45、单臀先露的两下肢姿势为

A、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 

B、髋关节直伸,膝关节直伸 

C、髋关节直伸,膝关节屈曲 

D、髋关节屈血,膝关节直伸 

E、以上都不是 

二、A2

1、初产妇,24岁,妊娠38周,临产6小时入院。

骨盆外测量正常,枕左前位,胎心130次/分,宫口开大4cm,胎头未衔接,1小时前胎膜破裂。

此时最可能的诊断为

A、正常产程 

B、潜伏期延长 

C、活跃期延长 

D、胎膜早破 

E、头盆不称 

2、女,孕1产0,临产宫缩一直短而弱,间歇长,产程进展慢,属于

A、低张力性宫缩乏力 

B、高张性宫缩乏力 

C、原发性宫缩乏力 

D、正常子宫收缩乏力 

E、继发性宫缩乏力 

3、35岁,G1P0,妊娠39周,规律宫缩8小时,1小时以来宫缩时腹痛剧烈,间歇期子宫放松不佳,胎心160次/分,宫口开大5cm,S=0,大囟门位于7点。

考虑

A、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B、持续性枕后位 

C、先兆子宫破裂 

D、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E、低张性宫缩乏力 

4、经产妇,28岁,妊娠38周,双胎妊娠。

第一儿枕左前位自然分娩,第二儿间隔8分钟以臀位助产娩出,历经10分钟娩出胎盘,随后阴道流血量达600ml,最可能的诊断为

A、宫缩乏力 

B、副胎盘残留 

C、胎盘残留 

D、宫颈裂伤 

E、凝血功能障碍 

5、初孕妇,28岁,妊娠39周,主诉肋下有块状物。

腹部检查:

子宫呈纵椭圆形,胎先露部较软且不规则,胎心在脐上偏左,本例应诊断为

A、肩先露 

B、臀先露 

C、复合先露 

D、枕先露 

E、面先露 

6、初产妇,宫口开全1.5小时,胎头已达盆底,持续性枕左横位。

处理应是

A、等其自然回转 

B、人工协助顺时针转90° 

C、行会阴后-斜切开术加胎头吸引术 

D、催产素静脉滴注 

E、人工协助逆时针转90° 

三、A3/A4

1、已婚妇女,34岁,妊娠39周,规律宫缩10小时,破膜3小时入院。

检查宫缩持续20~25秒,间隙7~8分钟,宫口开大8cm,胎心率160次/分,阴道检查坐骨棘稍突,测量坐骨结节间径7.5cm,S-1。

<1> 、本例可能的诊断为

A、高龄初产 

B、骨盆出口狭窄 

C、骨盆入口和出口狭窄 

D、中骨盆和出口狭窄 

E、骨盆入口狭窄 

<2> 、复查子宫长度33cm,腹围96cm,胎心170次/分,此时不恰当处置为

A、静滴5%碳酸氢钠 

B、吸氧 

C、剖宫产 

D、静滴广谱抗生紊 

E、行无应激试验 

2、女,26岁。

妊娠39周临产,宫缩持续40秒,间隔1~2分钟,宫口开全近2小时,阴道口不见胎头,却见一薄膜膨隆突出。

<1>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头盆不称 

B、阴道闭锁 

C、阴道横隔 

D、阴道纵隔 

E、子宫脱垂 

<2> 、本例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无需特殊处理 

B、将阴道横隔切开 

C、立即行剖宫产术 

D、将阴道纵隔横行切开 

E、将处女膜“X”形切开 

3、患者女性,35岁。

G1P0,孕39+6周,上午6时起宫缩32~37秒/4~5分钟。

强度(++)~(+++),胎心率140次/分,LOA,上午8时入院,入院时肛查:

宫口开1cm,先露S-1,于下午8时,宫缩20~25秒/7~8分,强度(++)~(+++),宫口开大8cm,胎心率155次/分,阴道检查:

坐骨切迹<3指,骶凹平坦,坐骨结节间径7.5cm。

<1> 、可能的诊断是

A、骨盆入口狭窄 

B、骨盆入口和出口狭窄 

C、中骨盆和出口狭窄 

D、高龄初产 

E、出口狭窄 

<2> 、下列哪项处理不恰当

A、吸氧 

B、静滴催产素 

C、检查耻骨联合上方是否有压痛 

D、胎心监测(OCT) 

E、重新估计胎儿体重 

<3> 、随产程时间延长,下列哪种体征不会出现

A、羊水清亮 

B、宫缩减弱 

C、耻骨联合上方压痛 

D、OCT提示胎心率减速 

E、胎心突然消失 

<4> 、患者出现耻骨联合上方压痛,尽快结束分娩的措施是

A、胎头吸引术 

B、产钳助产 

C、待宫口开全后再讨论分娩方式 

D、急诊剖宫产 

E、静待自然分娩 

4、初产妇。

25岁,妊娠38周,规律宫缩8小时入院。

查体:

髂棘间径25cm,骶耻外径20cm,坐骨结节间径7.5cm。

枕右前位,胎心134次/分。

肛查宫口开大4cm,胎头为“+3”。

3小时后产妇呼叫腹痛难忍,检查宫缩1~2分钟一次,持续45秒,胎心102次/分,子宫下段压痛明显。

肛查宫口开大5cm,S=+3。

<1> 、此时产程受阻的原因主要为

A、骨盆入口狭窄 

B、扁平骨盆 

C、中骨盆狭窄 

D、骨盆出口狭窄 

E、漏斗骨盆 

<2> 、此时最可能的诊断为

A、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B、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C、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D、先兆子宫破裂 

E、重型胎盘早剥 

<3> 、应立即采取的措施为

A、即刻做宫缩应激试验,若异常行剖宫产术 

B、停止静滴缩宫素,继续观察产程 

C、立即肌注哌替啶 

D、立即行剖宫产术 

E、等待宫口开全行产钳术 

5、已婚妇女,34岁,妊娠39周,规律宫缩10小时,破膜3小时入院。

检查宫缩持续20~25秒,间歇7~8分钟,宫口开大8cm,胎心率160次/分,阴道检查坐骨棘稍突,测量坐骨结节间径7.5cm,S-1。

<1> 、本例可能的诊断为

A、高龄初产 

B、骨盆入口狭窄 

C、骨盆入口和出口狭窄 

D、骨盆出口狭窄 

E、中骨盆和出口狭窄 

<2> 、胎心200次/分,以下处理不恰当的是

A、产钳助产 

B、吸氧 

C、做好新生儿复苏的准备 

D、剖宫产 

E、静滴碳酸氢钠 

6、初产妇,26岁。

妊娠40周,规律宫缩8小时入院。

查体:

髂棘间径25cm,骶耻外径20cm,坐骨棘间径9.5cm,坐骨结节间径7.5cm。

枕右前位,胎心134次/分。

肛查:

宫口开大4cm,S=0。

3小时后产妇呼叫腹痛难忍,检查宫缩1~2分钟一次,持续45秒,胎心102次/分,子宫下段压痛明显。

肛查宫口开大5cm,S=0。

<1> 、此时产程受阻的主要原因是

A、漏斗骨盆 

B、扁平骨盆 

C、中骨盆狭窄 

D、骨盆入口狭窄 

E、骨盆出口狭窄 

<2> 、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

A、重型胎盘早剥 

B、先兆子宫破裂 

C、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D、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E、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3> 、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肌注哌替啶,继续观察产程 

B、等待宫口开全行产钳术 

C、立即肌注哌替啶,行剖宫产术 

D、停止静滴缩宫素,继续观察产程 

E、即刻做缩宫素激惹试验,若阳性行剖宫产术 

7、初产妇,23岁。

妊娠40周,枕先露,胎头高浮,胎心140次/分。

骨盆测量:

骶耻外径18cm,髂棘间径25cm,坐骨结节间径7cm,出口后矢状径7cm,估计胎儿体重3200g。

<1> 、根据上述检查结果,本例的诊断是

A、均小骨盆 

B、偏斜骨盆 

C、骨盆入口狭窄 

D、中骨盆狭窄 

E、骨盆出口狭窄 

<2> 、本例于晨5:

00出现规律宫缩,4小时后入院,宫口扩张3cm,产妇向下屏气用力,此例最可能的胎位是

A、枕前位 

B、枕后位 

C、枕横位 

D、前不均倾位 

E、胎头高直位 

<3> 、入院后立即行人工破膜发现羊水Ⅲ度污染,胎心116次/分,此时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立即行剖宫产术 

B、持续进行胎心监护 

C、静脉滴注缩宫素 

D、准备第二产程助产 

E、继续观察产程,不予特殊处理 

8、初孕妇,28岁,妊娠36周,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为18cm,坐骨结节间径7.5cm,对角径13cm,尺桡周径13cm。

<1> 、该孕妇骨盆入口前后径值约为

A、12cm 

B、12.5cm 

C、10cm 

D、12cm 

E、11.5cm 

<2> 、该孕妇不正常的径线是

A、坐骨结节间径 

B、真结合径 

C、对角径 

D、骶耻外径 

E、尺桡周径 

<3> 、该孕妇应进一步测量

A、坐骨棘间径 

B、坐骨切迹宽度 

C、耻骨弓角度 

D、出口前矢状径 

E、出口后矢状径 

9、26岁初产妇,妊娠39周,规律宫缩18小时,肛查宫口8cm,先露0,胎膜未破。

腹部触诊为头先露,宫缩时宫体部不硬。

持续30秒,间隔5分钟。

胎心136次/分,B型超声检查示胎儿双顶径为9.0cm。

<1> 、出现以上情况最可能是

A、胎儿相对过大 

B、子宫收缩乏力 

C、胎儿畸形 

D、子宫收缩过强 

E、骨盆狭窄 

<2> 、应首先的处理是

A、立即剖宫产 

B、静脉滴注催产素5U 

C、观察1小时后再决定 

D、人工破膜 

E、肌注哌替啶100mg 

<3> 、若破膜后发现羊水为棕黄色,最合适的处理是

A、立即剖宫产 

B、小剂量滴注催产素 

C、行胎头吸引术 

D、严密观察产程,等待自然分娩 

E、持续吸氧,等待宫口开全 

10、28岁初产妇,孕39周,规律宫缩12小时入院,当时为LOA位,胎心率136次/分,宫口开大2cm,S-0,胎膜已破,宫缩30~40秒/1~2分,产妇疼痛哭叫。

<1> 、此时的临床表现应是

A、继发性宫缩乏力 

B、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C、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D、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E、原发性宫缩乏力 

<2> 、此时应该如何处理

A、立即行剖宫产术 

B、立即产钳助产 

C、缩宫素点滴加强宫缩 

D、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E、给硫酸镁20ml 

<3> 、如经处理后,宫缩30秒/2~3分,宫口开大6cm已2小时,先露仍为S-0,有产瘤5cm×4cm×3cm及颅骨重叠,宫缩时胎头不下降,查骨盆正常,胎儿估计3900g,此时应如何处理

A、立即剖宫产术 

B、准备宫口开全产钳助产 

C、加强宫缩 

D、继续严密观察等待自然分娩 

E、给吗啡肌注 

11、女,孕1产0,足月临产14小时,宫口开7cm,产程进展缓慢,胎心140~150次/分,胎头矢状缝与坐骨棘间径一致,枕骨在母体右侧,S+1

<1> 、其诊断是

A、右枕前位 

B、持续性右枕横 

C、持续性左枕后 

D、持续性左枕横 

E、持续性右枕后 

<2> 、上述产妇临产30小时,查:

平脐处可见缩复环,下段压痛,胎心微弱,已破膜,羊水混浊,宫口近开全,先露头,S+1。

其诊断考虑为

A、高张性宫缩乏力 

B、胎盘早剥 

C、先兆子宫破裂 

D、子宫破裂 

E、痉挛性狭窄环 

<3> 、下列处理哪项恰当

A、立即剖宫产 

B、产钳术 

C、胎头吸引器 

D、穿颅术 

E、待其自然分娩 

12、经产妇,30岁,妊娠32周产前检查,B超示胎儿发育未见异常,腹部触诊宫底部触及圆而硬有浮球感的胎儿部分,血压正常。

<1> 、此时可诊断为

A、双胎 

B、胎儿畸形 

C、头位 

D、臀位 

E、横位 

<2> 、听诊胎心最可能位于孕妇

A、靠近脐部下方 

B、靠近脐部上方 

C、脐右下方 

D、脐左下方 

E、脐右上方 

<3> 、孕39周,产妇要求剖宫产,正确的处理是

A、应用缩宫素引产 

B、建议孕妇试产,必要时剖宫产 

C、择期剖宫产 

D、建议孕妇经阴分娩 

E、结合孕妇情况及复诊产前检查结果选择分娩方式 

13、初产妇宫口已开全,阴道检查胎头矢状缝与中骨盆横径一致,前囟在3点处。

<1> 、是哪种方位

A、LOT 

B、LOP 

C、LOA 

D、ROP 

E、ROT 

<2> 、胎头方位应向哪个方向转动才是正常娩出

A、逆时针转90° 

B、逆时针转45° 

C、顺时针转90° 

D、顺时针转45° 

E、顺时针转135° 

14、产妇,31岁。

宫口已开全,阴道检查胎头矢状缝与骨盆横径一致,小囟门在3点,大囟门在9点。

<1> 、属于哪种胎位

A、ROT 

B、LOT 

C、LOA 

D、ROA 

E、LOP 

<2> 、胎头向哪个方向转动才能娩出

A、顺时针转90度 

B、逆时针转90度 

C、逆时针转45度 

D、顺时针转45度 

E、不需转动 

15、初产妇,孕40周,临产后发现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相互垂直,血压正常,胎心140次/分。

<1> 、根据以上情况,不可能的胎方位是

A、肩右前位 

B、头位 

C、肩左后位 

D、肩左前位 

E、肩右后位 

<2> 、此产妇经检查发现下腹脐耻之间出现一凹陷,并随宫缩逐渐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

A、生理性缩复环 

B、尿潴留 

C、子宫破裂 

D、病理性缩复环 

E、宫缩不协调 

<3> 、现胎心140次/分,目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A、继续观察胎心变化情况 

B、镇静药+立即剖宫产 

C、立即给予缩宫素引产 

D、立即乙醚麻醉行内倒转 

E、立即行外倒转 

16、初产妇,31岁。

宫口已开全,阴道检查胎头矢状缝与骨盆横径一致,小囟门在3点,大囟门在9点。

<1> 、属于哪种胎位

A、LOT 

B、ROT 

C、LOA 

D、ROA 

E、LOP 

<2> 、胎头向哪个方向转动才能娩出

A、顺时针转90° 

B、逆时针转90° 

C、逆时针转45° 

D、顺时针转45° 

E、顺时针转135° 

四、B

1、A.女型骨盆

B.单纯扁平骨盆

C.类人猿型骨盆

D.男型骨盆

E.骨软化症骨盆

<1> 、骨盆入口呈横扁圆型,骶岬向前下突出,骨盆入口横径正常

A  B  C  D  E 

<2> 、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较窄

A  B  C  D  E 

<3> 、骨盆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和横径均狭窄

A  B  C  D  E 

<4> 、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耻骨弓较宽

A  B  C  D  E 

<5> 、骨盆入口呈凹三角形,骶岬突向前,耻骨联合向前突,坐骨结节间径明显缩短

A  B  C  D  E 

2、A.从规律宫缩开始,经16小时宫口扩张至2cm

B.初产妇宫口开全2小时尚未分娩

C.宫口在开至5cm后,4小时仍5cm

D.8小时前宫口扩张3cm,现宫口尚未开全

E.宫口开全已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

<1> 、潜伏期延长

A  B  C  D  E 

<2> 、活跃期延长

A  B  C  D  E 

<3> 、活跃期停滞

A  B  C  D  E 

<4> 、第二产程停滞

A  B  C  D  E 

<5> 、第二产程延长

A  B  C  D  E 

五、综合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