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06819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docx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词汇专题研究

第一讲词和词汇

一、什么是词?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

(二)现代汉语词的辨识

1、能单说,能单独回答问题的是词。

2、不能单说,能充当句子成分的是词。

3、扩展法。

扩展法的要点是:

在两个以上语言成分组成的语言单位中插入别的语言成分,如果得到的新的语言单位可以接受,则原来的语言单位就是短语:

如果得到的新的语言单位不可以接受,或者意义有很大的改变,则原来的语言单位是词。

4、剩余法。

把句子中所有的可以单说、可以做句子的主要成分的单位提开,剩下来不能单说、也不是词的一部分的,也是词。

注意:

1、在汉语词汇中,确实存在一些组合体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

江湖红花笔墨

2、离合词的问题。

所谓离合词,就是指某些词可以被经常拆开使用的情况。

对于这类词应该认为:

未扩展的是词,扩展了的都是短语。

(三)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词和语素的关系:

语素的功用是构成词词都是语素构成的。

2、语素的分类

(1)语音形式:

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2)语言功能:

语素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成词语素是指既可以充当语素,又可单独构成词的语素。

不成词语素是指只能充当语素,不能单独构成词的语素。

(3)意义性质方而

从意义性质方而分析,可以分为词根语素和附加语素两种类型。

词根语•素通常也称为词根,它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是组成新词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新词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

附加语素是附加在词根语素上表示某些语法意义或某些附加的词汇意义的语素。

附加语素又有词缀语素和词尾语素之分。

词缀是附在词根的前后或中间,表示附加的意义和尼语法作用。

词缀又可以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三种情况。

词尾语素是附加在词根和词缀或词根后而只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缀,通常也称作词尾。

二、词汇

(一)什么是词汇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所有的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的总和。

(二)词的总汇

词的总汇可以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1、基本词汇是一种语言的词汇的核心部分,具有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的特点。

2、基本词汇以外的词的总和就是一般词汇。

(1)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固有词。

(2)适应社会交际需要产生的新词。

(3)因特殊需要而加以运用的文言词和历史语•词。

(4)从方言中吸收过来的方言词。

这种方言词是指来源于地域方言的词,它们是普通话词汇中的成员。

(5)受外族语言影响而产生的外来词。

(6)社会方言中的各种语词。

社会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分支,它是由于社会上各种不同行业和集团内部的交际需要而产生的。

a行业语。

行业语是由于社会分工不同而产生的各行业集团的用语。

b干部腔、儿童语、学生语、老人语等所使用的一些个别词语。

3、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是语言词汇中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

但是另一方而,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又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发展,都是语言词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的总汇

汉语中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宦结构,一般也可以称作熟语。

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等。

第二章造词法和构词法

一、造词法

所谓造词就是指创造新词。

它解决的是一个词从无到有的问题。

造词法就是创造新词的方法。

(-)音义任意结合法:

就是用某种声音任意为某种事物命名的方法。

(二)墓声法:

用人类语言的语音形式,对某种声音加以模拟和改造,从而创造新词的方法。

(三)音变法:

是通过语音变化的方法产生新词。

(四)说明法:

是通过对事物加以说明而产生新词的方法。

(五)比拟法:

就是用现有的语言材料,通过比拟、比喻等手段创制新词的方法。

(六)引申法:

就是运用现有的语言材料,通过意义引申的手段创制新词的方法。

(七)双音法:

是通过双音化产生新词的方法。

(八)简缩法:

是一种把词组的形式,通过简缩而改变成词的造词法。

二、构词法

所谓构词是指词的内部结构问题,它研究的对象是已经存在的词。

构词法是指词内部结构规律的情况,也就是语素组合的方式和方法。

构词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而进行分析:

(-)语音形式

1、从音节的多少单音词多音词

2、从音节是否重叠重叠式非重叠式

(二)从语素的多少

一个语素单纯词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合成词

(三)语素的性质和组合方式

合成词

1、词根+词缀(派生词)

2、词根十词根(复合词)

联合型偏正型动宾型补充型主谓型

第三章词义

一、什么是词义?

词的意义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词义。

二、词汇意义

跟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

词汇意义包括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附加意义)。

(-)理性意义

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叫做理性意义,也叫概念义,主要意义。

(二)色彩意义(附加意义)

附加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表达人或环境所賦予的特左感受。

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时代色彩、方言色彩、外来色彩。

三、语法意义

词的语法意义是指词的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

四、词义的特征

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社会性、客观性和主观性、发展性

五、语用意义

是词义在各种语境中,在运用状态显示出来的各种意义。

语境,语言环境或使用语言的环境,可以分为三类:

主体语境、客体语境和语言环境。

第四讲词义的聚合和组合

第一节词义的聚合

一、单义词

只表示一个意义的词,就叫单义词。

二、多义词

多义词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且意义之间有联系的词。

(-)多义词产生的原因和方法

1、多义词产生的原因:

客观事物具有普遍联系;人们对普遍联系着的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有着多方而的认识:

符合语言经济性的原则。

2、多义词产生的手段:

(1)引申法

(2)比喻法

(二)多义词的几种意义及关系

1、原始义和派生义

词最初产生时所具有的意义就称为原始义。

在已有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意义称为派生义。

2、常用义和非常用义

在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总有一个是现在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这个意义叫作基本义。

(三)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类

(四)多义词和同音词

同音词是指语音形式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词。

同音词都是各自不同的词,它们的词义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多义词却是不管它有多少个义项,它都是一个词。

(五)多义词和同形词

同形词就是指书写形式相同,但是语音形式和意义都不相同的词。

三、同义词

语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就叫做同义词。

(-)同义词的类型

1、等义词(绝对同义词):

是指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都完全相同的同义词。

2、近义词(相对同义词):

指意义相近的同义词。

(二)同义词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1、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的角度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词,结果形成了同义词。

2、人们对事物的感情和态度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词,并形成了同义词。

3、词义演变形成同义词

4、吸收方言词的结果。

5、接受外来词语音形式的影响造成的词,和不受外来词语音形式影响造成的词形成了同义词。

5、书而语和日常用语并用形成同义词。

例如:

6、汉语词双音化的结果形成了同义词。

7、词序不同形成了同义词

四、反义词:

语言中在意义上相反或相对的词就叫反义词。

(一)反义词的类型

1、绝对反义词

2、相对反义词

(二)反义词的语言特征

1、反义词在词性上必须相同

2、形成反义词的单位必须是词

3、反义词的色彩意义是一致的

(三)反义词与多义词

由于语言中存在多义词现象,所以在形成反义词的时候,优势可表现为词的对立,有时则只表现为义项的对立。

上而所讲的词义的聚合都属于是非层次关系的聚合。

五、类属义词

六、亲属关系词

七、等级关系词

八、整体与部分关系词

第二节词义的组合

一、词义的组合要受到现实现象之间的实际关系的制约。

二、词义的搭配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

三、词义的搭配还有考虑的词义的各种附加意义。

第五章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发展的原因

(-)社会的发展

(二)人们认识的发展

1、在客观事物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认识的发展,人们可以对这些客观事物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而创造新词。

有的是人们的认识由肤浅到深入。

2、由于认识的变化和感情态度的变化,人们还可以重新给事物命名。

3、人们认识的发展促进词汇的发展表现的另一个方而,就是认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从而促进新事物的发生,并从而产生新词。

(三)词汇系统内部的矛盾和调整

二、词汇发展的概况

(-)新词的增加

(二)双音词增多

(三)实词虚化现象的发展

1、由实词类变为虚词类

2、由可以充当词根语素的实词虚化成了词缀语素。

(四)造词和构词的发展

1、造词法

2、构词法

汉语发展的早期,在词的构成方面,则表现为单音节词多,即使在双音词中,单纯词比较多,在语素组合的方式中,则表现为联合式和偏正式的词比较多,动宾式的情况就很少,而补充式和主谓式则更为少见。

(五)同义词、多义词和抽象词语的发展

(六)词义的发展

1、词义的丰富和深化

2、词义的扩大

3、词义的缩小

4、词义的转移

5、义项的增多

6、义项的减少

以上谈的都是理性意义发展演变的情况。

此外,词义的演变也可表现为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

(七)旧要素的消亡

1、旧词的消亡

(1)旧事物的消【二引起旧词的消亡。

(2)事物名称的改变引起旧词的消亡。

(3)社会发展和交际需求的改变引起了旧词的消亡。

(4)词汇系统的调整与规范引起旧词的消亡。

2、义项的消亡

第六章词典

一、百科辞典

(-)综合性百科辞典

(二)专科性百科辞典

二、语文辞典

是解释说明语言词语的词典。

它说明词语的读音、书写形式、意义、语法特点、附加色彩等等。

(-)双语词典:

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的词典。

(二)单语词典:

解释一种语言的词的词典。

1、现代语言规范性词典2、用法词典3、同义词词典4、反义词词典5、历史词典、词源词典6、新词词典7、频率词典

第七章现代汉语语法概说

一、语法是什么?

通俗一点说,语法是人们说话时所要遵循的一种规则。

语法是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二、语法研究的方法

(一)传统的举例说明法

(二)穷尽式定量统计

(三)事实全面,类型科学,多方参证

三个平而(胡裕树、张斌、范晓)

两个三角(邢福义)

三、现代汉语的语法单位

语素词短语句子

四、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一)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

(二)以语序和虚词作为主要的语法手段。

(三)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四)有丰富的量词

(五)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跟短语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思考题:

有人认为汉语的语序重要,不同的语序会引起意义的变化,如“我早来了一我来早了”'‘不迫出去一一龙不出去”"出去跑一跑出去”。

也有人认为汉语的语序不重要,语序比较灵活,如“我读过《红楼梦》一一《红楼梦》我读过”“客人来了一一来客人了”。

你是怎样看待汉语语序的价值的?

第八讲语法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中国古代没有完整而全而的语法学,有涉及,但只是支离破碎。

(-)语法学的草创时期

1898年,马建忠参阅西洋语法,写出了《马氏文通》,才标志着中国语法学的全而建立。

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问世,这是以白话文为对象,全而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第一部力作。

(二)汉语语法学的探索时期

1938年,陈望道等人在上海发起了关于文法革新的讨论。

这场讨论的目的是“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缔造中国文法体系”。

真正建立起新的汉语语法体系的是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1942)和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

(三)语法学的发展时期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给汉语语法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由于党和政府的提倡,社会上很快掀起了学习语法修辞的热潮。

1、普及语法知识

2、科学语法

3、学术讨论

(1)词类问题讨论(1953—1955)

(2)主语宾语问题讨论(1955-1956)

中国第一次有了全国统一使用的教学语法体系一一"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1)它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往往对每类词的语法特点都详加说明。

(2)分析句子采用中心词分析法。

(3)确泄主语宾语不依据施受关系,而大体依拯位巻的先后。

缺点:

认为句子由词构成,并企图在词类与句子成分之间确立对应关系。

(四)语法发展的繁荣时期

新时期的汉语语法研究空前活跃,空前繁荣,空前深入。

它是语言学科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部门,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

第九讲词类

第一节词类概述

一、词类和词的分类

给词分类,可以从不同角度:

我们一般所说的词类就是特指:

词的语法类别。

二、划分词类的标准

现代汉语词划分词类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标准。

以语法功能为标准

1、词在语句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务。

2、实词与另一些实词的组合能力。

3、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三、现代汉语词的分类

黄、廖本:

实词:

冬词、动词、形容词、区別词、数词、疑词、副词、代词。

特殊实词:

拟声词、叹词。

虚词: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名词、数词、量词一一体词

动词、形容词一一谓词

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

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第二节词类

一、名词

名词的一些特姝用法:

1、部分名词也可以充当谓语2、部分需词可以充当状语3、部

分名词可以重叠

二、动词

1、根据动词后而所带宾语的情况:

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单宾动词:

能带一个宾语(名宾动词、谓宾动词、划谓宾动词)吃喝

双宾动词:

能带两个宾语给卖

2、根据动词的情状来分:

静态动词、持续动词、瞬间动词、终结动词

3、动作动词

自主动词:

动词行为能受动作者自主控制

非自主动词:

动作行为不能受动作者自主控制。

4、动词重叠的意义:

(1)表示时间短。

(2)表示尝试(3)动词重叠可以使句子带上轻微、舒缓、委婉的语气。

(4)表示次数少

三、形容词

1、根据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性质形容词(用"不”,用“很”)和状态形容词

2、根据性质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分:

正向形容词(积极意义形容词)和负向形容词(消极意义形容词)

注意:

在比较句中,有“不如”''没有”表示比较的时候,通常用正向形容词,不用负向形容词。

正向形容词可以在疑问代词“多”后表示提问,但是负向形容词一般不可以。

四、区别词

区别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形容词能够充当泄语、谓语,一部分能够作补语和状语,能够前加副词"不”和“很”。

区别词只能充当泄语,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状语和前加"不”和"很”。

第九讲(下)虚词

一、虚词概述

就汉语虚词的情况来讲,它之所以在很早以前即受到重视,关键是它具有突出的重要的句法功能作用。

(-)虚词很能反映我们汉语的特点。

(二)虚词数量不多,使用频率却很高,在语言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虚词个性很强,就是属于同一类的语法意义比较接近的,用法也有不同。

二、虚词的类

虚词主要有四类: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三、介词和动词:

现代汉语里的介词大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大部分介词都还保留着动词的功能。

能单独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的是动词。

能加动态助词

能重叠

四、连词和介词的区別:

(1)看前后成分能否颠倒。

(2)看“和”前能不能插入别的修饰语。

(3)连词“和”有的可以省略,介词“和”不能省去或改用顿号。

第十讲短语

一、短语的概念及地位

短语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也叫词组。

二、短语的分类

1、按短语构成要素是否凝固来分类:

固定短语和临时短语(自由短语)

2、结构类:

主要看它内部的结构类型。

3、功能类:

凭借它在更大的单位里担任职务的能力即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定它的类。

4、可以从意义上分:

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歧义)

5、按照短语的层次多少划分,可以分成:

一层短语(简单短语)和多层短语(复杂短语)

三、短语的结构类

(-)主谓短语

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主谓有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

(二)动宾短语(述宾短语)

由动语和宾语两部分组成,前后是支配和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

(三)偏正短语

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修饰语在前而,修饰、限龙后而的成份。

偏正短语分为定中短语和状中短语。

(四)中补短语(述补短语)

由中心语和补语两部分组成。

补语附加在中心语后而,其间是补充关系。

(五)联合短语

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其间是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

(六)连谓短语

由不止一个谓词性成分连用,谓词性成分之间没有语音停顿,没有主谓、偏正、动宾、中补、联合关系,也不用任何关联词语。

(1)连谓短语往往隐含一种时间顺序。

(2)vlv2v3,vl为v2提供条件,提供可能。

(3)vlv2共用一个施事。

(七)兼语短语

由前一个动语的宾语兼做后一个谓语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的“兼语”。

典型的兼语短语的谓语动词往往带有使动性,如,请、派、选、催、劝、组织、号召、通知、鼓励、领导、阻止等。

(八)同位短语

冋位短语前后成份所指内容相同,在句子中充当同一个句法成份,意义上构成复指关系。

(九)方位短语

由方位词直接附在需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后而组成,表示处所、范用或时间。

(十)量词短语

是指数词或代词加上疑词组成。

(十一)介词短语

是由介词跟附在其后的其他词语组合而成。

(十二)“的”字短语

由结构助词“的”附加在其他词语之后构成,主要作用是使谓词性成份转化为爼词性成份。

注意:

影响短语结构类型的因素

1、语序2、虚词3、成分类

四、短语的功能类

常作主语、宾语,功能相当于名词的叫名词性短语(体词性短语)。

能作谓语,功能相当于谓词的叫作谓词性短语。

五、短语的意义类

多义短语的类型:

1、由词类不同形成的多义

2、结构关系不同形成的多义

3、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多义

4、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

六、短语的复杂化

大短语中包含小短语,从而形成复杂短语。

第十一讲句子

一、句子概说

一个句子的组成:

一泄的结构成分、一立的结构方式、特左的句调、一纪的意义。

(-)句子的结构成分(句法成分)

(二)句子的结构方式

(三)特定的句调

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

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四)句子的意义

1、句子的“语汇意义”

句子的“语汇意义”包括:

句子中词语本身所具有的意义:

句子中词语搭配产生的意义。

2、句子的“关系”意义

3、句子的语气意义

二、句子的分类

(-)按照句子的语气一一句类

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

(二)按照结构特点一一句型

单句(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复句(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

(三)句子的特殊结构一一句式

把字句、被字句、连谓句、兼语句、存现句、比较句等。

第十二讲汉语句法分析

从句法角度来解释和说明种种语言现象,这就是句法分析。

一、中心词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法)

(-)中心词分析法的原则: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左一个句子有六大句子成分。

3、作句子成分的原则上都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岀全句的中心词主语和述语(即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中心词分析法的好处是,可以让人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

尤其是用它来分析一个长单句,更能显示出它这方而的优越性。

(二)中心词分析法的局限性

分化歧义的能力差

中心词分析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限性呢?

原因是中心词分析法在分析过程中不大关注语法结构的层次性。

二、层次分析法

在分析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析性考虑进来,并按照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而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层次分析法的合理性

从表而上看,一个句子或者句法结构是词的线性序列,其实句子或句法结构里词与词之间结合的松紧度是不一样的,词和词的组合有着层次的透景。

(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精神

1、承认句子或句法结构在构造上有层次性,并在句法分析中严格按照其内部的构造层次进行层层分析。

2、每一次分析,都要明确说出每一个构造层而的直接组成成分。

3、在分析中,只管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不管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

(三)层次分析法的作用

1、层次分析法的使用而比较广。

2、能更好地分化歧义句式。

咬死了猎人的狗。

我们需要进口设备。

(四)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它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显性的语法关系,即语法结构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所隐含的语义结构关系。

三、变换分析法(transformalion)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法的产生

我在屋顶上发现了他。

名词[施事]+在+名词[处所]+发现+需词[受事]

名词[施事]+在+名词[处所]+发现+需词[受事]

A我在屋顶上发现了藏在草里的小偷。

他在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这颗行星。

我发现藏在草里的小偷时我是在屋顶上。

他发现这颗行星时他是在紫金山天文台

B他在抽屉里发现了婵螂。

他在马桶里发现了小张的钥匙。

他发现的蝉螂是在抽屉里。

他发现的小张的钥匙是在马桶里。

我在屋顶上发现了他。

我发现他时我是在屋顶上。

我发现的他是在屋顶上。

(二)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

各个句法格式,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各不相同的,实际上彼此存在着一上的内在联系。

(三)变换分析法的作用

变换分析最直接的作用是可以更有效地分化歧义句式。

咬死了猎人的狗。

咬死了猎人的狗

把猎人的狗咬死了

是那条狗咬死了猎人。

(四)变换分析的局限

变换分析法可以用来分析一些语言现象,但是不能用来解释造成这些语言现象的原因。

四、语义特征分析法

语法学中所讲的词的语义特征都是结合具体的句法格式概括得到的,而不是离开具体的句法

格式单纯以词义的角度来分析、概括得到的。

“动词+T+时量+了”(马庆株,1981)

死了三天了。

等了三天了。

学了三天了。

死[+完成-持续]

等卜完成+持续]

学[+完成+持续]

形容词+(—)点儿(袁毓林,1993)

形容词[+可控,•贬义]

“名词语+了”(邢福义,1984)

你们老夫老妻了,还闹什么别扭啊。

几年不见,你都大姑娘了。

你大学生了,还那么不讲文明!

冬天了,得穿件毛衣毛裤了。

名词语:

[+系列推務]

外而摆着鲜花鲜花摆在外面

门上贴着对联对联贴在门上

外面演着戏外而正在演戏

外面下着大雨外面正在下大雨

动词[+附着]

五、语义指向分析法

语义指向是指句中某个句法成分与哪一个成分之间有语义关系。

根据语法研究的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