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11209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docx

湖南株洲高考模拟化学

2018年湖南省株洲市高考模拟化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3分)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地沟油”制成“生物柴油”作为内燃机燃料的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酸雨以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通常都与氮的含氧化合物有关

D.“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解析:

A.将“地沟油”反应改性制成“生物柴油”,可以节省一些化石燃料,而且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故A正确;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为萃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故C正确;

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故有利于减少雾霆天气,故D正确。

答案:

B

2.(3分)我国有着悠久的“玉文化”,古代精美绝伦的玉器,其工艺之精湛,至今为人们所叹服。

据研究,古代是以精选的河砂作为磨料对玉石进行加工的。

唐代诗人白居易留下了“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名句。

下列有关“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

B.玉的硬度比河砂的大

C.玉的熔点较高

D.玉是金刚砂

解析:

A.玉有软玉和硬玉两种,软玉和硬玉的成分都是硅酸盐,不是氧化铝,故A错误;

B.河砂的成分是石英,石英成分为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具有较大的硬度,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玉石可以用河砂作磨料进行琢磨,河砂的硬度比玉大,故B错误;

C.“试玉要烧三日满”的意思是检验“玉”的真假要烧满三日,说明“玉”的熔点较高,故C正确;

D.金刚砂是人工制成的碳化硅,玉的成分是硅酸盐,故D错误。

答案:

C

3.(3分)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描述均正确的是()

A.离子方程式H++OH﹣=═H2O可表示所有强酸与强碱溶液的反应

B.原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l4C

C.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

D.电子式

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解析:

A、离子方程式H++OH﹣═H2O只能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不能表示生成的盐是沉淀的反应,如硫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即不能用此离子方程式来表示,故A错误;

B、12C和l4C的质子数、电子数均相同,其中子数不同,而由于中子数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上不体现,故两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均可以用

表示,故B正确;

C、二氧化碳分子中三个原子是直线结构,而水分子是V型结构,故比例模型

只能表示水分子,而不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故C错误;

D、羟基不显电性,氧原子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而氢氧根带一个负电荷,氧原子达8电子稳定结构,故故

是羟基的电子式,而不是氢氧根的电子式,故D错误。

答案:

B

4.(3分)下列关于反应4Li+2SOCl2═4LiCl+S+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SO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Li是还原剂

B.若2molSOCl2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8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C.若将该反应设计成电池,则SOCl2在正极发生反应

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电池,则可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

解析:

A.Li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SOCl2中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故A错误;

B、反应4Li+2SOCl2═4LiCl+S+SO2中,每生成1molSO2转移4mol电子,则2molSOCl2参加反应,共转移4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8NA,故B错误;

C、将该反应设计成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SOCl2+4e﹣=4Cl﹣+S+SO2,则SOCl2在正极发生反应,故C正确;

D、由于Li和SOCl2都易与水反应,电解池应为非水电解质,故D错误。

答案:

C

5.(3分)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和所得到的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解释或结论

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

苯酚的浓度小

B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出现白

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溶解

BaSO3溶于稀盐酸

C

向10%NaOH溶液中滴加1mL某卤代烃,微热,

然后向其中滴加几滴AgNO3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

该卤代烃中含有溴元素

D

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黄色K3[Fe(CN)6](铁氰化钾)

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该溶液中含有Fe2+

A.A

B.B

C.C

D.D

解析:

A.加少量浓溴水,生成少量三溴苯酚可溶于苯酚,则无白色沉淀,结论不合理,故A错误;

B.亚硫酸钡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则白色沉淀加盐酸时沉淀不溶解,解释不合理,故B错误;

C.卤代烃水解后检验卤素离子应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没有加硝酸不能检验,故C错误;

D.亚铁离子与K3[Fe(CN)6]结合生成蓝色沉淀,可知该溶液中含有Fe2+,故D正确。

答案:

D

6.(3分)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下列关于萜类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b能与NaOH溶液反应

D.a、b、c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

A.a中不含苯环,则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只有b属于,故A错误;

B.a、c中含甲基、亚甲基、次甲基均为四面体构型,则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

C.b中﹣OH与苯环不直接相连,不具有酸性,不能与NaOH反应,故C错误;

D.a含碳碳双键,b含苯环,c含﹣CHO,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答案:

D

7.(3分)常温下,向10mL0.1mol/L的某酸(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氨水,所得溶液的pH及导电能力与加入氨水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HA为弱酸

B.b点对应溶液pH=7,此时HA溶液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

C.c点对应的溶液存在c(OH)﹣=c(H+)+c(HA)

D.a、b、c三点中,b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解析:

A.滴定开始时0.1mol/L的某酸(HA)溶液的pH>1,则说明HA为弱酸,故A正确;

B.b点HA与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H4A,故B正确;

C.c点时的溶液氨水过量,溶液中溶质为NH4A和NH3•H2O,无法得出c(OH)﹣=c(H+)+c(HA),C错误;

D.a点溶液中存在HA,会抑制水的电离,c点溶液存在NH3•H2O,也会抑制水的电离,b点HA和NH3•H2O恰好反应,故b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故D正确。

答案:

C

8.(3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c(H+)/c(OH﹣)=l010的溶液中:

K+、Fe2+、Cl﹣、SO42﹣

B.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

Na+、NH4+、CO32﹣、Cl﹣

C.某无色溶液中:

Na+、HCO3﹣、Cu2+、SO42﹣

D.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中:

NH4+、K+、NO3﹣、SiO32﹣

解析:

A.由信息可知c(H+)>c(OH﹣),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

B.CO32﹣、Al3+相互促进水解,不能共存,故B错误;

C.Cu2+为蓝色,与无色不符,故C错误;

D.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SiO32﹣,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NH4+,故D错误。

答案:

A

9.(3分)菲斯科(FiskerInc.)公司宣布正在开发的固态锂电他能量密度是现有电池的2.5倍,续航里程可达500英里(约804公里),最快充电时间可以分钟计,钴酸锂(LiCoO2)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M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

隔膜只允许特定的离子通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他的总反应式为:

LixC6+Li1﹣xCoO2═C6+LiCoO2

B.M为电池的正极

C.放电时,N为负极,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充电时,M为阳极,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

A.上述分析可知电池总反应为:

LixC6+Li1﹣xCoO2═C6+LiCoO2,故A正确;

B.M极做原电池负极,故B错误;

C.放电时,N为正极,电极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充电时,M为阴极,电极发生还原反应,故D错误。

答案:

A

10.(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B.已知常温下Ksp[Mg(OH)2]=1.8×10﹣11,则Mg(OH)2在pH=12的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约为1.044×10﹣6g

C.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D.用酚醛树脂制成的塑料可反复加热熔融加工

解析:

A.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生成释放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A正确;

B.pH=12的NaOH溶液中c(OH﹣)=0.01mol/L,由Ksp[Mg(OH)2]=1.8×10﹣11可知,c(Mg2+)=

=1.8×10﹣7mol/L,则其溶解度近似为s=

=1.044×10﹣6g,故B正确;

C.风能和水能,生物质能是通过太阳光的照射和水的循环来形成的,太阳光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故C正确;

D.酚醛树脂具有热固性,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不能反复加热熔融加工,故D错误。

答案:

D

11.(3分)已知反应:

2SO3(g)⇌2SO2(g)+O2(g)△H>0,某温度下,将2molSO3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SO3的平衡转化和(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图甲推断,B点SO2的平衡浓度为0.3mol•L﹣1

②由图甲推断,A点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25×10﹣3

③图达平衡后,压缩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可以用图乙表示

④相同压强、不同温度下SO3的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丙图所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①三氧化硫起始浓度为

=0.2mol/L,由甲图可知B点SO3的转化率为0.15,所以△c(SO3)=0.15×0.2mol/L=0.03mol/L,故二氧化硫的平衡浓度为0.03mol/L,

故①错误;

②A点0.10MPa,SO3的平衡转化率20%,某温度下,将2molSO3置于10L密闭容器中,

2SO3(g)⇌2SO2(g)+O2(g)

起始量(mol/L)0.200

变化量(mol/L)0.040.040.02

平衡量(mol/L)0.160.040.02

K=

=1.25×10﹣3,故②正确;

③2SO3(g)⇌2SO2(g)+O2(g)反应气体体积增大,压缩容器容积,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增大程度不同平衡逆向进行,图象符合,故③正确;

④2SO3(g)⇌2SO2(g)+O2(g)△H>0,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进行,图象中先拐先平温度高,T1>T2,温度越高三氧化硫转化率越小,和升温平衡正向进行不符合,故④错误;

故①②③正确。

答案:

B

12.(3分)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的氢化物分子之间都能形成氢键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C.W、X、Y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D.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解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N或O,X为Na,Y为P或S,Z为Cl,

A.W为N或O,N、O的非金属性较强,形成氢化物分子间含氢键,故A正确;

B.Y与Z处于同同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为Z>Y,故B错误;

C.W、X、Y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若为Na2SO3,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故C错误;

D.W为O时,与钠形成的化合物过氧化钠中含离子键、共价键,故D错误。

答案:

A

13.(3分)室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pH=7(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向0.10mol•L﹣1NH4HCO3溶液中通CO2:

c(NH4+)=c(HCO3﹣)+c(CO32﹣)

B.向0.10mol•L﹣1NaHSO3溶液中通NH3:

c(Na+)>c(NH4+)>c(SO32﹣)

C.向0.10mol•L﹣1Na2SO3溶液中通SO2:

c(Na+)=2[c(SO32﹣)+c(HSO3﹣)+c(H2SO3)]

D.向0.10mol•L﹣1CH3COONa溶液中通HCl:

c(Na+)>c(CH3COOH)=c(Cl﹣)

解析:

室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pH=7,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c(H+)=c(OH﹣),

A.向0.10mol•L﹣1NH4HCO3溶液中通CO2,溶液为中性:

c(H+)=c(OH﹣),根据核电荷数可知:

c(NH4+)=c(HCO3﹣)+2c(CO32﹣),故A错误;

B.溶液中钠离子与S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

1,而铵根离子与部分亚硫酸根结合,故c(Na+)>c(NH4+),由物料守恒可知,c(Na+)=c(SO32﹣)+c(HSO3﹣)+c(H2SO3),溶液呈中性,由电荷守恒可得:

c(Na+)+c(NH4+)=2c(SO32﹣)+c(HSO3﹣),联立可得:

c(NH4+)+c(H2SO3)=c(SO32﹣),则c(SO32﹣)>c(NH4+),故B错误;

C.向0.10mol•L﹣1Na2SO3溶液通入SO2,发生Na2SO3+SO2+H2O=2NaHSO3,至溶液pH=7,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的NaHSO3、Na2SO3,则c(Na+)<2[c(SO32﹣)+c(HSO3﹣)+c(H2SO3)],故C错误;

D.向0.10mol•L﹣1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至溶液pH=7,c(H+)=c(OH﹣),HCl不足,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NaCl、醋酸和醋酸钠,由电荷守恒可知,c(Na+)=c(CH3COO﹣)+c(Cl﹣),由物料守恒可知,c(Na+)=c(CH3COOH)+c(CH3COO﹣),则c(Na+)>c(CH3COOH)=c(Cl﹣),故D正确。

答案:

D

14.(3分)常温下,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相同浓度的一元弱酸HA20mL,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滴定分数(滴定分数=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中和热效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A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HA)/c(A﹣)的值减少

B.当滴定分数为1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当滴定分数大于1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一定是c(Na+)>c(A﹣)>c(OH﹣)>c(H+)

D.当滴定分数为x时,HA的电离常数为KHA=(10﹣7x)/(1﹣x)

解析:

A.加水促进HA的电离,n(HA)减小、n(A﹣)增大,则

减小,故A正确;

B.当滴定分数为1时,恰好生成NaA,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小于或大于1时均抑制水的电离,则当滴定分数为1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故B正确;

C.当滴定分数大于1时,溶质为NaA、HA,可能酸的电离大于盐的水解,则可能存在c(A﹣)>c(Na+)>c(H+)>c(OH﹣),故C错误;

D.滴定分数为x时,溶液的pH=7,则c(H+)=10﹣7,c(A﹣)=0.1x,则K=

=

=

,故D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5小题,共58分)

15.(9分)“钢是虎,钒是翼,钢含钒犹如虎添翼”,钒是“现代工业的味精”。

钒对稀酸是稳定的,但室温下能溶解于浓确酸中生成VO2+。

(1)请写出金属钒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

金属钒与浓硝酸反应成VO2+,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V+6H++5NO3﹣=VO2++5NO2↑+3H2O。

答案:

V+6H++5NO3﹣=VO2++5NO2↑+3H2O

(2)灼烧NH4VO3时可生成钒的氧化物V2O5,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灼烧NH4VO3时可生成钒的氧化物V2O5,钒的化合价不变,所以NH4VO3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则产物中有氨气,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2NH4VO3

V2O5+2NH3↑+H2O。

答案:

2NH4VO3

V2O5+2NH3↑+H2O

(3)V2O5是较强的氧化剂。

它能与佛腾的浓盐酸作用产生氯气,其中钒元素被还原为蓝色的VO2+,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

V2O5是较强的氧化剂。

它能与佛腾的浓盐酸作用产生氯气,其中钒元素被还原为蓝色的VO2+,V元素由+5价降低为+4价,氯离子由﹣1价升高到0价,所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V2O5+6H++2Cl﹣

2VO2++Cl2↑+3H2O。

答案:

V2O5+6H++2Cl﹣

2VO2++Cl2↑+3H2O

(4)V2O5是两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成钒酸盐(阴离子为VO43﹣),溶于强酸生成含钒氧离子(VO2+)的盐。

请写出V2O5分别与烧碱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

、。

解析:

V2O5是两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成钒酸盐(阴离子为VO43﹣),溶于强酸生成含钒氧离子(VO2+)的盐,所以V2O5分别与烧碱溶液生成盐的金属阳离子是钠离子、酸根离子为VO43﹣,所以盐的化学式为Na3VO4,而溶于稀硫酸生成含钒氧离子(VO2+)的盐,所以阳离子是VO2+,酸根是硫酸根,所以盐的化学式为:

(VO2)2SO4;V2O5是两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成钒酸盐(阴离子为VO43﹣)

答案:

Na3VO4;(VO2)2SO4

(5)工业上用接触法制硫酸时要用到V2O5.在氧化SO2的过程中,450℃时发生V2O5与VO2之间的转化:

V2O5+SO2=﹣2VO2+SO3、4VO2+O2═2V2O5,说明V2O5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解析:

V2O5+SO2=2VO2+SO3①;4VO2+O2═2V2O5②,由①×2+②得:

2SO2+O2=2SO3,由反应方程式为可知:

SO3是催化剂,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答案:

催化作用

16.(12分)四氯化锡常益下是无色液体,在空气中极易水解,熔点﹣36℃,佛点114℃,金属锡的熔点为231℃.分液漏斗中放浓盐酸,仪器a中放MnO2,二者用于制氯气,用熔融的金属锡跟干燥的氯气直接作用制取无水四氯化锡(此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各问题。

(1)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仪器b的作用是。

解析:

仪器a为蒸馏烧瓶,仪器b为冷凝管,冷凝管起导气、并冷凝四氯化锡蒸气的作用。

答案:

蒸馏烧瓶冷凝管;导气并冷凝

(2)图中装置F与装置G之间连接干燥管的目的是。

解析:

装置F与装置G之间连接干燥管的目的是吸收水气,防止G中的水蒸气进入仪器F中使四氯化锡水解。

答案:

防止G中的水蒸气进入仪器F中

(3)装置D中Sn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G的作用是。

解析:

锡在加热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n+2Cl2

SnCl4,装置G中NaOH溶液吸收含有氯气的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答案:

Sn+2Cl2

SnCl4;吸收未反应的氯气

(4)装置B中的试剂是;装置C的作用是。

解析:

装置B中盛装饱和食盐水,为了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而装置C中浓硫酸是为了干燥氯气。

答案:

饱和食盐水干燥

(5)实验过程中。

当观察到时,即可熄灭装置D处的酒精灯。

解析:

当装置D中锡完全熔化后,就可停止加热

答案:

锡融化

(6)已知四氯化锡遇水强烈水解,产物之一是固态二氧化锡,请写出四氯化锡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四氯化锡遇水强烈水解,由水解原理可知,应生成Sn(OH)4、HCl,产物之一是固态二氧化锡,说明Sn(OH)4分解生成SnO2与H2O,故四氯化锡水解生成SnO2、HCl,反应方程式为:

SnCl4+2H2O=SnO2+4HCl。

答案:

SnCl4+2H2O=SnO2+4HCl

17.(11分)以含钴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Co、Fe、SiO2)为原料,制取氧化钴的流程如图1。

(1)溶解:

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2~3次,洗液与滤液合并,其目的是。

解析:

洗液与滤液合并,可提高洗涤和滤液中钴的利用率。

答案:

提高钴等元素的利用率

(2)氧化:

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NaC1O3,其作用是。

解析:

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NaClO3,将Fe2+氧化成Fe3+,其离子方程式6Fe2++6H++ClO3﹣

6Fe3++Cl﹣+3H2O。

答案:

将Fe2+氧化成Fe3+

(3)除铁:

加入适量的Na2CO3调节酸度,生成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沉淀。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生成硫酸铁与碳酸钠发生双水解得到黄钠铁矾,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Fe2(SO4)3+6H2O+6Na2CO3=Na2Fe6(SO4)4(OH)12↓+5Na2SO4+6CO2↑。

答案:

3Fe2(SO4)3+6H2O+6Na2CO3=Na2Fe6(SO4)4(OH)12↓+5Na2SO4+6CO2↑

(4)沉淀:

生成沉淀碱式碳酸钴[(CoCO3)2•3Co(OH)2],沉淀需洗涤,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解析:

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使滤液流出。

重复操作2~3次,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取最后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洗净,否则没有洗净。

答案:

取最后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洗净,否则没有洗净

(5)溶解:

CoCl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向碱式碳酸钴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边加热边搅拌至完全溶解后,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

解析:

CoCl2的溶解度曲线可知,随温度的升高,CoCl2的溶解度增大,所以趁热过滤,防止温度降低氯化钴析出。

答案:

防止因温度降低而析出CoCl2晶体

(6)灼烧:

准确称取所得CoC2O4固体2.205g,在空气中灼烧得到钴的一种氧化物1.205g,写出该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析:

CoC2O4的质量为2.205g,物质的量=

=0.015mol,Co元素质量为0.885g,钴氧化物质量为1.205g,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为1.205g﹣0.885g=0.32g,则氧化物中Co原子与O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0.015mol:

≈3:

4,故Co氧化物为Co3O4。

答案:

Co3O4

18.(13分)碳和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

回答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