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1508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论文.docx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论文.docx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论文

 

课程论文(作业)封面

(至学年度第学期)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学生姓名:

学号:

年级:

任课教师:

提交日期:

年月日

 

成绩:

教师签字:

开课---结课:

第周---第周

评阅日期:

年月日

 

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通过半学期的专业导论课,我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我发现我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对电子信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电子科学与技术在信息、能源、材料、航天、生命、环境、军事和民用等科技领域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必然导致电子科学与产业的迅猛发展。

这种产业化趋势反过来对本专业的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电子科学与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态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我相信有兴趣做引导,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我一定能在电子信息领域里取得一番成就,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下面谈谈我自己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认识和前景。

关键词:

物联网、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物联网

1.1物联网理解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像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

物联网是指物体的信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

1.2物联网的产生的背景和历史

1999年MITAuto-IDCenter提出物联网概念,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2004年日本总务省提出u-Japan构想中,希望在2010年将日本建设成一个“Anytime,Anywhere,Anything,Anyone”都可以上网的环境。

同年,韩国政府制定了u-Korea战略,韩国信通部发布的《数字时代的人本主义:

IT839战略》以具体呼应u-Korea。

2005年11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

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

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008年11月IBM提出“智慧的地球”概念,即“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以此做为经济振兴战略。

如果在基础建设的执行中,植入“智慧”的理念,不仅仅能够在短期内有力的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中国打造一个成熟的智慧基础设施平台。

2009年6月欧盟委员会提出针对物联网行动方案,方案明确表示在技术层面将给予大量资金支持,在政府管理层面将提出与现有法规相适应的网络监管方案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传感网产业发展时明确指示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并且明确要求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

“感知中国”中心。

目前:

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了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标准工作组现聚集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等国内传感网主要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单位。

1.3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的应用有:

畜牧溯源、无线葡萄园、机场防入侵、电力管理、生态环境监测、水下无线网络传感技术、个人保健、平安城市建设、未来数字家庭、文物保护、空间海洋探测。

1.4物联网核心技术

物联网核心技术包括射频识别(RFID)装置、WSN网络、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Internet与移动网络,网络服务,行业应用软件。

1.5智能家居的前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智能化家居生活的需求也逐渐增大。

越来越多的智能住宅、智能小区应运而生,智能家居得到了众多开发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应用对我们的家庭生活方式带来很大影响,让人们在家中能够享受到更安全、更舒适、更方便的生活,并且生活的环境更加符合环保要求。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以及住宅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天的智能家居系统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系统配置也越来越高。

智能家居的基本功能包括智能家电控制、智能照明、智能遥控电动窗帘、防盗报警、门禁对讲、消防报警、煤气泄露探测、远程抄表(水、电、煤气)系统、网络通讯、视频点播等系统,越来越多的新鲜名词逐渐成为了智能家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电子信息工程

2.1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能从事计算机硬件系统开发与设计。

2.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以及软件设计方法和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能从事系统软件和大型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研制。

3.掌握并行处理、分布式系统、网络与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安全、图形图象处理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工程实践技能,具有计算机应用和开发的能力。

4.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坚实基础随着各国经济和全球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世界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全球化和区域化并举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各国政府为争夺电子高科技领域的优势,将在国际经济和外交中对电子信息产业加以保护。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广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而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培养是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可从事信号的处理、传输、交换及检测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电子设备与系统的研制、生产与应用,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应用与开发,微波技术的研究、应用及开发工作。

2.2就业前景

主要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

上海、广东、福建、山东、甘肃。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率高居亚太地区各国之首,我国这样的经济发展态势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近期,国家提出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又为产业发展拓宽了空间。

当前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性正在日益加强,产业梯次转移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

这对于我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和熟练的加工技术发展加工。

组装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然而,从产业分工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属于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这使我国处于电子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产生的劳动附加值较低。

技术进步对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产品更新换代日新月异,由于技术高速发展和市场激烈竞争,使得技术开发的难度和风险越来越大,所需经费和高科技人才投入越来越多,这对企业产生了很大的科研投入风险。

2.3未来展望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

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

职业方向的选择,想来是更多应届毕业生就业时所想的事情,常看到论坛上不少临近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发出迷茫、困惑的感叹,不知道是否应该将计算机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太多太多关于这个行业的言论,媒体频频爆出的各类关于IT从业者身心受到莫大伤害的大小新闻,IT从业者工作很苦很累,繁琐枯燥的程式、技术心理与现实状态的脱节、加班很普遍、这一行更新很快。

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似乎有则潜在的规律:

职业生涯短暂。

所以身未老心先行,思虑着“希望的路”到底应该怎样转弯,IT管理、IT销售、或者横下一条心从头来过去创业、或者干脆转行….,到底干什么,仍旧在徘徊中、在迷茫,之前几年的代码人生似乎恍然被抹去一概不计,只留下空落落的一些什么回忆。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3.软件工程

3.1对软件工程的认识与理解

软件工程(SoftwareEngineering,简称为SE)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它涉及到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

典型的软件比如有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

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比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

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更加高效,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

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开发软件的工程。

软件工程借鉴传统工程的原则、方法,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为目的。

其中,计算机科学、数学用于构造模型与算法,工程科学用于制定规范、设计范型、评估成本及确定权衡,管理科学用于计划、资源、质量,成本等管理。

软件工程从一个学科,或是某一个研究方向来说,人员仅仅是过程,方法的执行者,所以人员的素质往往被忽略。

软件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实际的软件研制过程中,人员的素质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3.2软件工程的背景

计算机软件事业的发展历史并不漫长,但是行业成长速度很快,如今信息化已经成为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而计算机软件是信息化的灵魂,软件工程师就是软件的制造者。

中国著名招聘网站(前程无忧)日前发布的2010年春季全国人才需求走势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人才需求最大的五行业中计算机软件居首位。

软件工程师在城市之间差异比较大,国内一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软件工程师的待遇在4000-9000之间;内地其他省会城市一般在2000-6000之间;而在日企软件工程师的待遇一般都不低于8000。

3.3软件工程就业前景

IT行业发展迅速,软件技术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无论从国内、国际来讲,软件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

从国际上看,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外企业在中国开办软件开发公司,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这些外资企业在国内招聘大量的软件程序开发人员或软件设计师,在中国国内开发出软件产品后转移到本国或世界其他地方使用。

还有一部分企业直接招聘大量的程序开发人员到国外开发程序,开发出软件产品后再发布到中国或全世界各地使用。

所以,随着世界信息的融合,国际的信息化程度会越来越高,计算机、电脑的普及程度也随之越来越高。

要想使电脑满足使用者的目的,就必须有不同的各种类型的软件出现,必须有不同版本的软件出现。

另外,从国内来讲,2007年以前国家要求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必须实现信息化,今后的五年到十年中小企业也必须实现信息化,单从政府和企业的需求来讲就需要大量的软件和软件人才,再加上电子商务软件、企业ERP、CRM、娱乐、游戏等各个行业的软件,软件的缺口和需求很大。

可以这么讲,电脑之所以被社会各个行业、层次、角落所接受,主要是因为有各式各样的软件,也可以这么讲,软件在引领着IT行业的发展。

无论从国际和国内来讲,可以这么说,软件人员的需求数量从来没有

“饱和”的时候,涉及的就业岗位也很多,比如:

软件开发(高级)工程师、程序员、软件设计工程师、软件架构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系统分析师、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设计师、软件测试工程师、软件培训师、软件开发项目主管、软件开发项目经理等等。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1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解

计算机的发明是20世纪最卓越的成就之一,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

半个多世纪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因为它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

时至今日,计算机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水平.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计算机在诞生初期主要是用来进行科学计算的,因此被称位“计算机”。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今计算机的功能已经不只是限制于“计算”这个狭隘的范围了。

现在的计算机可以对数字、文字、图形、图像以及声音等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处理。

它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

4.2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主要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是指由电子和机械等部件构成的机器实体,它是计算机工作的物质基础。

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包括: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各种程序、相关的数据及资料统称为计算机软件,是控制和操作计算机工作的核心,是计算机的灵魂。

计算机软件不仅提高了计算机的效率,扩展了计算机硬件的功能,也方便了使用。

没有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计算机称为“裸机”,裸机并不能完成任何有意义的工作。

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工具软件。

系统软件是为释放硬件潜能、协助计算机执行基本操作任务而配备的软件,负责管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资源。

常见的系统软件有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程序设计语言、设备驱动程序、监控管理程序、故障检测和诊断程序、调试程序、编辑程序等。

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对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资源进行管理,是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通信的接口。

应用软件是为解决某个应用领域中的具体问题、协助人们完成一项任务而编制的软件,常见的应用软件有字处理软件、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工程检测与控制软件、CAD软件包、数值分析软件、教育培训软件等。

工具软件主要包括下载、文件传输协议(FTP)、图像、浏览、截图压缩、防病毒等常用软件。

4.3计算机应用领域

计算机的传统应用领域包括: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数据通讯、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系统包括: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实时控制、军事领域、电子商务。

计算机新的应用领域包括:

网络会计、云计算、监狱管理等等。

4.4计算机研究、开发、发展的方向和前沿

4.4.1.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按照人事部的有关统计,中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8大类:

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

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目前联合调查的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状况表明,随着中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开发的人员。

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中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人才28万人、初级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领域,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4.4.2数控人才需求增加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是指承担数控机床具体操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工人;而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其中数控编程技术工艺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随着企业进口大量的设备,数控人才需求将明显增加。

4.4.3.软件人才看好教育部门的统计资料和各地的人才招聘会都传出这样的信息计算机、微电子、通讯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

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10年内将持续走俏。

网络人才逐渐吃香,其中最走俏的是下列3类人才:

软件工程师、游戏设计师、网络安全师。

4.4.4.电信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电信企业对于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电信市场的竞争由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发展并日趋激烈,对人才层次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即由本科、专科生向硕士生和博士生发展。

市场营销人才也是电信业的需求亮点。

随着电信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电信企业开始大举充实营销队伍,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的人才将会十分抢手。

发展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

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信息产业是朝阳产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技术更新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断补充新知识,同时对从

业人员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从事这个行业的专业人才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因而由技术人才转型到管理类人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