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28683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docx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

专题二、人口与环境

【考纲展示】

.1人口的再生产

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世界及中国人口的增长与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

2.人口数量与环境

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环境承载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

4.人口迁移与环境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考情报告】

【高频考点】

1、人口变化

人口的变化----数量的变化、空间变化(人口迁移)-----------人口结构的变化(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以及知识结构等)

数量的变化主要是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迁移引起,

人口的变化引起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变化以及人口问题的出现。

所以人口的分析是高考考查的关键。

人口分析

(1)、人口问题是当前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和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调等引起的问题最为突出。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人口问题的表现也不一样。

如下表:

国家

问题

影响

措施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

加大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使穷国更穷,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

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

发达

国家

人口增

长缓慢

劳动力短缺、国防力量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上用于老人的养老、退休等费用增加等社会经济问题

劳动力短缺、国防力量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上用于老人的养老、退休等费用增加等社会经济问题

鼓励生

育、接

纳移民

人口

老龄化

(2)析变化

(1)从年轻型到年老型的正常转变(如上图)。

其变化主要是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随着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现代型的不断转变而转变。

(2)异常变化

①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如下图①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由于计划生育等原因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由于重大灾害等原因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②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加(如下图②处)。

其变化可能是由于就业、升学等原因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③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下图③处)。

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

某年龄阶段人口数量的变化,

中老年人口比重明显较大,可能是迁移所致;年轻人人口比重最大,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口比重,可推测可能是由于年轻人为求学而迁移到该地,反映了当地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劳动人口中的男性比重都明显较大,也说明人口迁移对这些地区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影响较大。

2.我国人口迁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流动总的趋势是由农村流向城市,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历史罕见。

其影响是巨大的,从总体上看,以积极影响为主,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其积极影响有:

(1)给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2)改变了城市经济结构;

(3)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增加了城市收入;

(4)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农、牧、渔和副业的发展;

(5)为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消极影响有:

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增加了城市公交、卫生、教育、环保、计划生育、住房等方面的压力,也给城市治安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3、人口老龄化问题分析

当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时,称为老年型国家,这样的社会称为老龄化社会。

人口过度老龄化会引起一系列问题:

(1)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由于老年人越来越多,社会用于老年人口的财政支出日益增加,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首先,人口老龄化影响社会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其次,人口老龄化必然导致劳动力老化,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和先进科学技术的要求,也不利于进行职业上和地理上的转移。

再次,老年人口增多,由于收入相对降低,积累率不高,也会使消费结构不变,经济发展停滞。

(3)老年人生活保障问题、医疗保健问题、精神孤独问题等会形成各种社会问题。

(4)国防兵源不足。

人口老龄化容易造成国防兵力不足。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分布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而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存在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更是重中之重,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如何正确看待我国老龄化问题及解决措施有可能成为命题的方向之一。

(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卷)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4~5题。

4.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素质低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大D.人口增长快

5.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D.淡水匮乏

解析:

第4题,从图中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从1980年到2010年,本地区人口年龄结构最明显的特点是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还可从图中读出,1980年本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就已经超过了7%,且呈继续增大的趋势,即出现了明显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5题,从图中1980年到2010年的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出,该地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且出现了明显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在亚洲国家中只能是日本。

结合日本的国情,与俄罗斯相比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应为能源短缺。

答案:

4.B 5.B

(2009年全国Ⅰ)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右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

(1)~

(2)题。

(1)甲市可能是()

A西宁B延安

C上海D广州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第

(1)题,甲市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为经济发达地区,根据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计算可知,甲市的总人口为9.67/0.699%≈1383(万人),综合判断为上海市。

(2)题,根据题意,甲市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①地区出生率与死亡率都很低,所以A选项正确。

【答案】

(1)C

(2)A

【方法总结】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判断

(1)从特征上区分,现代型是三低,传统型是高、低、高,原始型是高、高、低;从数值上区分,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在1.5%以下,而其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2)传统型“高-低-高”模式和原始型“高-高-低”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型的出生率相对下降,而死亡率明显下降,使自然增长率上升,明显高于原始型;传统型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高于现代型

(2009年全国Ⅱ)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

读图完成

(1)~

(2)题

(1)1951年~2000年,该国()

A是人口净迁入国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D人口增长了15.1%

(2)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B可能位于欧洲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解析】第

(1)题,读图可知,从1951年到1960年该国人口增长主要靠自然增长,是人口迁出国;从1961年到1970年该国自然增长的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所以该国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是错误的;从1971年到1980年该国人口为负增长,说明人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而从1951年到2000年该国净迁入人口数大于净迁出人口数,是人口净迁入国。

(2)题,读图可知,1971年该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由此推测20世纪70年代前,该国的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1990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约为2万,而此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所以该国人口不到900万;由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所以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是错误的;根据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为人口净迁入国,综合判断该国可能位于欧洲。

【答案】

(1)A

(2)B

例1[2010·海南地理卷]下图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读图完成

(1)~

(2)题。

(1)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

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D.①②③④

【答案】

(1)D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能力。

(1)题,由图中人口金字塔图可知,④图青少年比例最大,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2)题,读图时一定要注意横坐标的单位数值,从四幅图中可直接读出30~39岁的数量由少到多

(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下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到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

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

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

据此完成8~9题。

8.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

A.2019年,2066年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D.2001年,2066年

9.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

A.数量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D.年龄构成

解析:

第8题,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就是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大的年份。

人口比值越大,说明该年龄段的人口数越多。

从图上看,0~18岁年龄段的人口比值最大,说明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数最多,当他们进入劳动力人口年龄以后,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当他们进入老年后(65岁及以上),劳动力人口负担最重。

第9题,出生人口的减少会影响劳动力人口的数量,但是需要一段时间,不是最先受影响的。

性别构成、年龄构成与人口数量无必然联系。

而出生人口减少会导致妇女就业数量的增多,因此出生人口减少最先影响劳动力的职业构成。

答案:

8.A 9.B

1如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表,回答

(1)~

(2)题

 

1982年

1995年

2007年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1)该城市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A过渡型B现代型

C传统型D传统型向过渡型转变

(2)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7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解析:

(1)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该城市0~14岁的人口比重减小较快,说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很低,应处于现代型阶段。

(2)题,15~64岁人口比重一直增大,人口增长率很高,说明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答案:

(1)B

(2)D

(2009年天津高考)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

(1)~

(2)题。

(1)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abcBacd

CabdDbcd

(2)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aBb

CcDd

【解析】第

(1)题,a图中老年人口比重明显较大,可能是美国老年人口向南部地区的阳光地带迁移所致;b图中的年轻人口比重、d图中的劳动人口中的男性比重都明显较大,也说明人口迁移对这些地区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影响较大。

(2)题,b图中的年轻人人口比重最大,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口比重,可推测可能是由于年轻人为求学而迁移到该地,反映了当地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答案】

(1)C

(2)B

3(2008年广东高考)下图是某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图,造成该地人口年龄金字塔出现一对“翅膀”的原因是()

A大量老人和少年儿童迁往外地

B有大量外来劳动力涌入该地就业

C年轻夫妇多不愿生孩子

D中年人多外出打工

解析:

由图中可看出,老人、中年人和儿童段人口金字塔变化趋势正常,15~29岁的人口比重明显增多,说明这种现象是由大量外来劳动力涌入造成的。

答案:

B

(2010年高考安徽文综卷)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

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生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 《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

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解析】 

(1)读图可知,1978年以来安徽省人,迁移的方向是由安徽省迁往广东、福建、浙江和江苏等沿海地区。

2008年以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转移方向是由广东、福建、浙江和江苏转移到安徽省。

人口由安徽省迁往广东、福建、浙江和江苏等沿海地区,一方面是因为广东等省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快,水平高,因而能够为迁入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且为迁入者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条件;另一方面是因为安徽省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这部分人口大量外出务工经商。

2008年以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由广东、福建、浙江和江苏转移到安徽省,一方面是由于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即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而服装加工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向外转移;另一方面,安徽省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采取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吸引沿海省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同时安徽省还具有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交通日趋完善、离沿海地区近的区位优势。

(2)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入,安徽省的外迁人口肯定会减少,此外,随着沿海地区产业的大量转入,必将加快安徽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步伐,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答案】 

(1)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也可从广东等省生产成本高等角度分析);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

与安徽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也可从安徽省劳动力富余等角度分析)。

(2)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

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增加。

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拓展归纳】 

(1)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2)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①自然环境因素:

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例如,美国部分老年人在退休以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随着大庆油田、攀枝花铁矿、金昌镍矿等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主要受矿产资源开发影响;近代山东、河北大量人口闯关东,主要受土地条件影响。

除上述自然环境因素外,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也较大,如受工程建设、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导致生态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在局部地区、特殊时期往往成为引起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

例如,5·12汶川大地震后,北川县部分人口外迁山东;三峡工程建设使大量库区人口外迁;西北地区随着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

②政治因素:

在特殊时期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例如,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吸引东部部分人口到西部地区工作;海湾战争期间,大量伊拉克居民迁向其他国家。

③社会因素:

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减少了人口迁移的阻力,促进了人口迁移。

文化教育、婚姻往往成为青年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家庭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迁移常起重要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光明网2009年6月11日报道,由中科院专家经过一年研究形成的《中国至2050年人口健康科技发展路线图》估计,21世纪50年代,我国人口总量达到高峰,在15亿左右,届时60岁以上老人达4.3亿人,占人口总数30%,老龄化问题可能要到22世纪末才能化解。

来源: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服务部根据统计公报整理

(1)根据材料一分析,未来50年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2)由材料二分析当前我国已经进入________阶段,这一现象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有哪些?

我国应如何应对此问题?

(3)材料二中反映的我国人口的另一个问题是________,产生原因__________。

(4)由材料二分析,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属“___”型,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对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解析】 第

(1)题,由材料一分析可知,未来50年后,人口总量大,人口老龄化是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

(2)题,由材料二可知,我国65岁及以上年龄的人口已超过7%,说明我国目前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主要从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大等方面分析;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主要从养老机制与养老模式的建立上分析。

第(3)题,由材料二可知,目前我国男性人口比例高于女性,即人口性别比失调,产生原因主要从人们的生育观念方面分析。

第(4)题,根据各年龄段人口比例知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属现代型,从利弊两方面分析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答案】 

(1)人口老龄化、人口总量过大。

(2)老龄化 产生问题:

劳动力短缺,青壮年负担过重。

 应对措施:

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国家财政加大养老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

(3)男女性别比失调 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

(4)现代 少年儿童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利:

利于经济积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弊:

劳动力和兵员不足,养老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生活孤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