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287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1)

总投资

万元

266

(2)

资金来源

上级190万地方自筹76万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察右前旗总体规划(2008-2020)》;

2、《察右前旗绿地系统规划(2008-202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第100号;

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7、《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8、《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9、《风景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实用手册》;

10、《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1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13、《城市绿化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14、关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15、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

1.2.2可行研究报告研究范围

1、项目区概况;

2、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3、建设规模、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4、工程建设方案;

5、劳动安全卫生与节能;

6、环境影响评价;

7、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8、工程招投标;

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0、效益分析。

1.3研究结论与建议

1.3.1结论

1、项目的建设,改善了察右前旗土贵乌拉镇的面貌,提高了察右前旗城镇建设的档次和水平,有效改善周边居民居住和生活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项目的建设落实了市政规划,合理利用了国家土地资源。

3、本项目提出的建设目标、任务和规模充分考虑了当地及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组织管理措施到位,切实可行。

4、本项目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建成后,社会效益显著,具有较高的实施价值,项目是可行的。

1.3.2建议

为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如下建议:

1、本项目在报告批复后,应尽快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本项目进行工程设计,制订出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尽早开展项目的其它前期工作。

2、本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工程一次性做好地下管线的综合设计、预留及预埋工作,避免重复开挖、重复建设,节约建设投资。

3.本项目工程量较大,因此建议项目建设单位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分期建设的原则稳妥、合理的安排建设项目。

4、建设单位要把资金落实到位,确保项目的建设顺利进行。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2.1区位概况

察哈尔右翼前旗(简称察右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南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12°

48′~113°

40′,北纬40°

41′~41°

13′,旗境东接兴和县,南邻丰镇市,西靠卓资县,北与察哈尔右翼后旗相连接。

中部是乌兰察布市政府所在地集宁区。

旗政府所在地土贵乌拉镇东距北京380公里,南到山西大同103公里,西到呼和浩特170公里,北上330公里直达二连浩特,是东部发达地区进行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必经之路。

2.2自然条件

2.2.1工程地质

土贵乌拉镇地质构造多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玄武岩、沙岩、泥岩等残积、坡积物及第四纪冲积、洪积物;

土壤多为暗栗钙土、草甸栗钙土;

自然植被类型主要克氏针茅、碱草、冷蒿等;

地质条件较好,有良好的地基承载力;

抗震设防烈度7度。

2.2.4气候特点

气候干燥,属于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年平均无霜期114天;

年平均气温4.7℃,极端最高温37.2℃,极端最低温-34.4℃;

年均降水量369mm,年均蒸发量1962mm;

年均日照3051.1小时(日均8.4小时);

主导风向为西南、西北风,年平均风速3.2米/秒,全年大风日数24.4天;

最大冻土深度1.91米。

2.3基础设施条件

2.3.1交通

察右前旗全旗境内有京包铁路南北纵惯全旗,集通线、集二线穿越北境,正在修建的集张线东西惯通,110、208国道和高速纵横交错。

现有公路里程847公里,其中高速国道92公里,普通国道93公里,省道20公里,县道142公里,乡道195公里,专用公路21公里,通村公路284公里。

土贵乌拉镇紧靠丹拉高速(俗称110高速)、二河高速(208高速)两条高速路;

208国道、110国道又穿境而过;

集张、京包、集通、集二铁路环绕四周,形成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网。

仅距呼市130公里、包头280公里,大同110公里,张家口167公里,北京330公里,二连330公里。

2.3.2公共设施

该项目所在地位于察右前旗土贵乌拉镇,属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规划覆盖范围,水、电、燃气、通讯、有线电视等公用设施齐全,高低压、通信、有线电视、供排水、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正在配套建设中,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已具备项目建设条件。

2.4经济指标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3.5亿元,增长15%(按可比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6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1.9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3.93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5亿元,财政收入2.00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32元,增长3.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0元,增长14.2%。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84亿元,增长18.8%。

万元GDP能耗下降10.37%,达3.33吨标煤。

全旗的工业企业紧紧围绕实现资源优势转化、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重点围绕甜菜、玉米、马铃薯、奶牛、肉羊等农产品资源优势,培育了年加工鲜奶35万吨、马铃薯10万吨、甜菜40万吨、肉羊2万吨生产能力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30多家;

围绕高载能园区这一平台,培育年产电石34万吨、铁合金12万吨生产能力的重化工企业14家;

围绕褐煤、玄武岩、硅藻土、铅银锌锰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培育了8家金属矿山和29家非金属矿山企业;

特别是察哈尔工业园区和冶金化工园区是察右前旗近年培育发展的两个重点园区。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3.1项目建设的背景

1、察右前旗为了加快城市建设、提高城市规模和档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新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并重,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作为城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建设的迅猛发展,各级领导已清醒的认识到,要加快城镇的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改变现有的经济格局。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完善基础实施,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

项目的建成,对于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有重要意义。

项目建成后能改善园区面貌,更好地向外界展示察右前旗的文化形象,提高投资者对察右前旗的印象,给察右前旗带来更多的投资机遇,改善其投资环境。

2、是改善当地居住环境的需要。

目前察右前旗现有的道路较为混乱,居住环境脏、乱、差。

项目的建设能解决这些问题,改善人民的居住和企业的生产环境。

3、是察右前旗未来发展的需要

项目的建设既考虑了当前需要,又预测了发展的需求,满足了察右前旗未来发展的规划要求。

项目的建设为察右前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第四章建设规模、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4.1项目的建设规模

项目规划对土贵乌拉镇解放路北、光明路东棚户区改造(和丽小区)配套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31000平方米。

4.2、场址状况

建设地点内地质条件良好,建设地点场地平整、空间开阔、阳光充足、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适宜建设本项目。

4.3气候条件

4.4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1、工程地质

地质构造多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玄武岩、沙岩、泥岩等残积、坡积物及第四纪冲积、洪积物;

2、水文

水源条件经内蒙古101水文地质勘测公司勘探,其水文地质单元属丘陵及溶岩台地,探明总储量12万吨m3/日,可开采量6.08—7.7万m3/日;

地下水质好,属低矿化度的重碳酸水,经监测感官指标、化学指标、物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等29项全部合格,多为小于1g/L—0.5g/L的重HCO3—Ca—Na型水。

含水层总厚度8—13m,单井出水量大于30吨/小时。

黄旗海、泉玉林水库、霸王河均为补充水源。

黄旗海现有水面12万亩,平均水深1.4m,年均汇入湖内水量约1.05亿m3。

泉玉林水库总库容4870万m3,兴利库容1570万m3,除灌溉2.1万亩农田外,每日可向外供水2万m3。

霸王河流域面积89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产水量2644万m3,可利用水量2115万m3。

4.3.4地震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1年8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CB18306-2001),土贵乌拉镇为7度抗震度防烈度区。

本工程抗震设计按7度地震作用进行计算,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动力反应谱0.35S。

抗震措施按本地区抗震烈度提高一度即8度设计。

4.3.5规划要求

本项目建设符合《察右前旗总体规划》的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按照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由规划部门统一放线,合理进行功能布局、组织交通,满足绿化、消防、交通等规范的要求。

4.3.6交通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察右前旗土贵乌拉镇,交通极为便利。

4.3.7公共设施条件

规划区内公共设施条件完善,供水、供电管道线路可直接从附近接入,可满足使用要求。

4.3.8施工条件

本项目施工条件良好,施工所需建材在当地均能供应,交通便利且运距不长,施工用水,用电可直接从现有管网接入。

4.3.9周边环境条件

项目建设场址地处位置附近无各种化学、生物、物理污染源,无过境架空高压线,无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库。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5.1设计原则

1、符合当地的发展规划,规划和实施相适宜,有利于长远发展,合理布置。

2、工程平面设计原则是:

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根据道路沿线自然状况,降低工程造价。

同时设计中注意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相结合,做到设计与周围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

按照道路沿线自然状况,平面设计基本采用规划的红线作为平面的基本控制

考虑其选址和规模等问题。

再者,交叉路口的整体性原则还应追求交叉路口与附近环境之间的协调。

5.2工程设计方案

1、设计内容:

对土贵乌拉镇解放路北、光明路东棚户区改造(和丽小区)配套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31000平方米。

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

6.1劳动安全卫生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

本项目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建设,采取的劳动安全措施主要有:

1、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其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2、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所属上级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并报各地建筑主管部门及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备案。

3、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电气产品、安全设施、架设机具以及机械设备等,必须符合规定的安全技术指标,达到安全性能要求。

建筑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对其进行检查,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5、施工期安全问题主要涉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施工时应配备专职施工安全员,检查施工人员安全装备设施的穿戴及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施工应选在人少的季节和时段进行,同时做好各方面的措施,确保无人员伤亡。

6、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保证险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7、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环境卫生,采取措施防止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7.1编制依据及原则

7.1.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一类标准;

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2002);

8、《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9、《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J121-88);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方法》86国环字第003号;

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1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7.1.2编制原则

1、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功能规划的要求;

2、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的要求;

3、坚持“三同时”原则,即环境治理设施应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力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研究环境保护治理措施时,应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角度分析论证,力求环境保护治理方案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

5、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对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尽量提出回水处理和再利用方案。

7.2项目建设与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

7.2.1项目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

(1)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场地开挖、余土装运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设扬尘以及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污染物包括TSP、NO2、CO;

(2)噪声,主要是由推土机、装载机、搅拌机、挖掘机、电锯等施工机械产生,特别是夜间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强烈的噪声污染,噪声级别一般为70~100dB(A);

(3)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来自施工过程中弃、余土,废弃砖石,混凝土碎块及其它建筑废弃物,还包括一部分生活垃圾;

(4)污水,主要是施工用水排放和施工机械产生的含油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污染物包括BOD5、CODcr、油类等。

7.2.2项目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⑴废气

运营期的废气主要为道路交叉口施工汽车排放的尾气,主要污染物为NO2、CO、HC及悬浮颗粒等;

⑵废水

主要为生活污水以及办公污水,污染物包括BOD5、CODcr等。

⑶固体废弃物

主要有道路交叉口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随手丢弃的垃圾废物和生活垃圾。

⑷噪声

本项目噪声因素有汽车启动时噪声,施工噪声等。

其声压一般在60~90dB(A)之间。

7.3环境保护措施

7.3.1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扬尘。

土石方开挖,必然破坏相应的地表植被,为减少扬尘污染,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首先控制尘源,施工中尽量减少地表裸露,爱护植被,及时修复因施工损坏的地表植被保护环境,

(2)干燥时节应当对项目施工场地和材料运输道路配备洒水设施,使作业表面有一定的湿度以减少粉尘飞扬;

总体布置时尽量考虑施工过程中填方和挖方的平衡,以减少土方的工程量和运输量;

搅拌设备应加装二级除尘装置并设置在远离居住区的地方;

对进出车辆限速行驶,并及时清扫路面,防止二次扬尘。

(3)施工场地应设置沉淀池处理所排污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隔油沉淀后排放;

(4)尽量使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避免或少用噪声大的设备,尤其应避免噪声大的工程在夜间施工;

(5)尽量缩短施工工期,施工机械运转、车辆进出以及强光照明等尽量避免在22:

00点以后到6:

00点以前进行;

(6)倡导文明施工,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有危害的问题。

7.3.2运营期环境保护的措施

1、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

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

②《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2002)Ⅱ类水质量标准;

③《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一级标准。

2、运营期环境保护的措施

(1)水资源保护措施

主要措施为防治水体的富营养化。

对于施工现场内产生的污水采用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或简易污水处理流程。

(2)噪声与振动防治措施

a.各专业设备选用低噪声型,设备基础采用隔振处理,管道与设备接口处采用柔性接口。

根据需要安装消声设备,达到国家或当地有关标准要求。

b.加强交通管理,禁止噪声超标车辆在施工现场行驶,进入施工场地的机动车必须禁鸣喇叭,并且要划定行驶路线,不得驶入噪声敏感区域。

(3)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a.为防止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建议对垃圾采取分类收集的方法,即:

I、有毒有害垃圾(废电池等);

II、可降解类垃圾(剩饭、菜叶等);

III、难降解垃圾(塑料、木、石等)。

各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分类收集,分别进行处理、处置。

b.交叉口道路两侧等人流较大的活动场所应配备新颖的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个性化垃圾桶。

垃圾桶按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种类型设计。

c.不得让固体废弃物直接进入水体污染环境,从而带来更大危害。

3、资源保护措施

严禁乱砍滥伐林木,毁坏苗圃,施工和营运期充分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4、水土保持

项目建设过程中,道路和基础的开挖及弃石堆置都将改变原地形地貌,减少地表植被,破坏生态环境。

应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及植被措施对裸露面、坡面等进行绿化,恢复土地功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土流失。

5、环境监测

配合环保局等部门对环境进行监测,并制定相关措施,确保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

7.4环境影响结论与建议

项目的建成对完善当地的居住环境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

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地表水、空气及声环境质量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项目建成后,不存在严重污染,生活污水、垃圾将是产生污染的主要来源,应采取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进行达标后排放,垃圾及时清除和定期处理。

综上所述,该建设项目只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三同时”制度,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后排放,那么从环保角度来看是可行的。

同时,建议项目建成后,应进行环境保护专项验收,保证处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8.1项目实施组织机构

本项目是利国利民工程,为了抓好落实,项目建设应单位筹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本项目建设管理。

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

该项目委托中介机构招投标中心实行公开招标,并招标确定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监督,以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奖金的合理使用。

该项目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

项目建设完工后,由发改部门会同财政、教育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最终竣工验收和确认。

8.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8.2.1建设工期

根据国家建设工程工期定额及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方案,本项目建设时间为2016年6月-2016年8月。

8.2.2项目设施进度计划安排

为了使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严格要求按照基本建设的程度,循序渐进来安排实施。

本项目计划从以下三个阶段实施。

为加快建设速度,缩短建设周期,各阶段允许有一定交叉。

1、第一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编制项目可研报告;

编制计划任务书;

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进行项目工程设计等工作。

2、第二阶段:

施工阶段

本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制定工作计划、建设准备、组织施工、生产准备、具体工作内容:

1)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包括建设进度安排、资金使用安排、主体与设备配套相互衔接、编制招标文件、进行施工阶段招标、选择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

2)建设准备。

作好技术准备,搞好“四通一平”工作;

修建临时生产和生活设施;

协调图纸和技术资料供应。

组织施工:

按计划、设计文件的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

3、第三个阶段:

竣工投产阶段

项目实施进度表

时间(月)

工程进度

2016年

6月

7月

8月

前期工作

▔▔

设计、施工阶段

3

竣工验收

8.3质量保证体系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合同制等“四制”,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从工程勘察、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工程招投标、开工报告,材料和施工质量,竣工验收重重把关。

并选择有良好信誉的建设监理单位配合施工,保证了工程的顺利竣工。

在工程的勘察和设计中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施部门进行,勘察设计应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严格按规范程序对勘察设施成果进行审查。

对工程的主要土建施工及主要设备采用招标方式,在工程建设中要严格实行工程监理制,加强质量成本控制。

对工程质量应在自检,平行检验的基础上进行初验、终验,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一律不允许验收。

建设单位必须按照经批准的设计组织实施,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规模、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

严格项目资金管理,节约资金、杜绝浪费,建立基建专户,保证项目资金专项专用,坚持按照工程进度支付工程开支,保留10%的工程款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对项目资金实行报账制,以监督资金的使用,所有开支须经审计报账,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九章工程招投标

9.1招标工作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

(3)七部委联合发布《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

(4)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第3号)。

9.2招标工作原则

(1)招标方式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有关要求,结合本项目特点,拟采用以下招标方式:

全部工程施工采用公开招标,进行资格预审;

工程施工监理采取邀请招标,进行资格后审。

(2)招标范围

本项目全部工程施工实施公开招标,招标内容包括土建工程、绿化、构筑物,工程监理,主要设备材料采用邀请招标形式。

(3)公告发布

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本项目将在国家公开发行的网站、报刊上刊登招标公告。

(4)资格审查

按照有关规定对施工合同段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

对邀请招标的监理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后审。

(5)潜在投标人的要求

①邀请招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