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2895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docx

1009号高一阅读材料

阅读∙悦读

【开篇寄语】

三思而不行

作者:

鲍鹏山

鲁国正卿季孙行父,谥“文”,史称“季文子”。

此人非常谨慎,做事三思而后行,大家都佩服他。

后来孔子含蓄地批评说:

“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如今很少有人认真读古代典籍,以讹传讹的東西特别多。

比如这句“三思而后行”,很多人认为是孔子说的,是孔子提倡的。

其实,恰恰相反,这是孔子反对的。

  季文子是一个“乡愿”式的人物,极世故,精于算计,算来算去,总是为自己打算。

岂止是他,任何一个人,祸福利害计较太深,就不能见义勇为。

所以,孔子说:

“再,斯可矣。

”想得太多,人便退缩,长此以往,人便委琐。

人一委琐,便不足观。

  明人李贽倡“童心说”,说人必须保持一颗童心,方为真人。

  何为童心?

李贽的解释非常精彩:

“最初一念之本心!

”为什么是“最初一念”?

因为,最初一念的判断,往往是价值判断,是对善恶美丑的判断。

比如,看到有人在大街上行窃,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

这是犯罪行为,必须制止。

  但是,第二、第三反应呢,就很可能是这样:

我制止他,我会不会受到伤害?

我还是不管了吧?

  钱穆注解《论语》,于此则下注曰:

“事有贵于刚决,多思转多私。

”(做事贵于果断坚决,想得太多了就变成为自己打算了)

孔子为什么反对三思而后行?

因为,三思过后,正义往往不行,行的,往往是私利。

清贵和浊富

作者:

酱香老范

清贵和浊富是两种人生状态。

富裕阶层有教养,有道德和自律意识,追求公正与良好的社会秩序,看重智性的快乐,清贵也。

而热衷于炫耀性消费,沉湎于感官享乐,因有钱而任性,藐视公德,欺凌弱势群体,浊富也。

北宋禅师释道元说:

“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

同样是富贵,清贵清雅高洁,难能可贵;浊富污浊低俗,难免被“仇”。

谚曰:

“富要清爽,穷要有志。

”有的人富了之后很不“清爽”,比如,有图有真相地炫耀名牌,称月薪低于三千元者是下等人之类,真是令人不堪其浊。

孔子分快乐为“损、益”两种,“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浊富者所逐之乐大多损己又不利于社会。

而清贵者多追求有益之乐,如生活方式上的清朗、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充盈和品位,气质、修养上的自我提升,以及在公益上的担当等。

葛洪在《抱朴子·广譬》中说:

“欲以收清贵於当世,播德音於将来。

”富裕人家倘有清贵气象,必有利于后代成长。

而被人诟病的“富二代”,多生长于浊富家庭。

【智解成语】

读书究竟为了什么

孔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按照通常的理解,孔夫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

古代的学者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学问修养,现在的学者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装饰,是给别人看的。

孔子说的“古”与“今”,自然是从他那个时代而言的。

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很可能是针对某事、某人而发的,是有具体的语境的,只不过《论语》中没有详细记录罢了。

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不妨借用孔子的划分,来讲几个成语。

一是为己。

首先说明一点,古人读书为了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有的,有个成语“书淫传癖”,就对此有所呈现。

这个成语说的也是两个人。

晋代的皇甫谧很有知识和才华,有人劝皇甫谧出去做官,但皇甫谧却不以为然,他认为隐居在乡村之中同样可以追慕尧舜之道,不一定非要出仕做官。

于是他更加废寝忘食地读书,当时人们都叫他“书淫”。

“传癖”指的是西晋的杜预钟情《左传》,读《左传》成癖。

后人用“书淫传癖”来形容读书勤奋刻苦。

古人读书大都有强烈的实用目的,大多是为了科举功名、荣华富贵,这一点也可称之为“为己”。

据说宋真宗的《劝学诗》对此有形象的表述: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愁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这首诗说得很直白,书中什么都有,有谷子,有房子,有妻子,有车子,想要什么有什么,只要苦读就行。

唐代的孟郊到46岁的时候才进士及第,唐代的进士科是很难考的,这个年龄也不算大,考中后名望是相当高的。

所以,孟郊按捺不住自己的欣喜,写了一首诗《登科后》,其中有这样两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

”这两句诗生成了两个成语:

春风得意、走马观花。

“得意”是“称心满意”的意思,“春风得意”意为“春风很称人心意”,形容仕途顺利、做事顺利。

“走马”是“骑着马跑”,骑着快马,看鲜花,这是很令人愉悦的事,所以这个成语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同时,骑着快马赏花,不会看得很清楚,因此,这个成语还用来指大略地看看,引申为做事不是很认真。

以“小人之心”推度,孟郊说的“长安花”,是不是语带双关,还有一层意思。

“花”是不是还可以指“美女”呢?

唐代的科举考试很难,宋代相对容易,而且,宋代文人中举后待遇很优越。

所以有“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谚语。

“十年窗下”,又作“十年寒窗”“十年读书”“十载窗下”,指读书人刻苦读书。

十年的辛苦付出,一旦中第,立刻飞黄腾达(飞黄:

传说中神马名;腾达:

上升,引申为发迹,宦途得意。

形容骏马奔腾飞驰。

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宋代还有“榜下捉婿”的风气。

科举胜出者名利双收待遇丰厚,一旦金榜题名,那娶富豪家千金的“洞房花烛”也就接踵而至。

当时人们把这种风俗戏称“脔婿”,“脔”是肉块,就像抢一块肉一样。

在科场选婿者,有的对新及第进士是否单身都来不及考虑。

有个新及第的年轻举人,体貌不凡被权势之家看中,被派出的十多个壮丁簇拥至其家,该青年既不拒绝,也不逃避,欣然前往。

当被问及能否娶人家并不丑陋的女儿时,此青年深鞠一躬,说:

“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那实在是天大的好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老婆孩子商量一下再说,如何?

”围观众人哄堂大笑,随即散去。

对于科举中第之人,有时年龄也是可以不考虑的。

福建的韩南老只因中了恩科,很快便有人来向他提亲,而此时的他已七十三岁高龄。

古人云: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行将就木之人因皇家开恩入选,仍旧有人不嫌弃,韩南老以戏谑委婉的语气拒绝了来人的提亲:

“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

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这个故事很能说明当时人的择婿心态:

只要中举,哪怕恩科,年龄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

由此可见宋代的时候一旦中举的社会地位。

那么,当今社会中的“嫁人就嫁公务员”是不是也算是这种心态呢?

另外一种读书是为人,读书是为了炫耀,为了卖弄。

先讲个“三纸无驴”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自以为博学的人,出去买驴。

按当时的习惯,买家要给卖家写一份契约。

博士铺开白纸卖弄起来,下笔千言,足足写了三大张,还在继续写。

卖驴人等得不耐烦就催他快点,他却说,不急,快写到“驴”字了。

后来就用“三纸无驴”这个成语指废话连篇。

顺便再讲一个“袒腹晒书”的典故。

东晋时期有一个名士,叫郝隆,无书不读,有博学之名。

在当时,每年的七月七日这一天有晒衣的风俗,富贵人家纷纷将绫罗绸缎高高挂起,也有借此炫富之意。

家贫的郝隆无衣可晒,于是袒胸露腹,仰面朝天躺在太阳下。

有人问他这是在干什么,他傲然而答:

“我晒书。

”郝隆那个时代,有不少人行事都是怪怪的,郝隆晒肚皮,不仅是炫耀自己的学问,更是对那些炫富之人的一种鄙视。

后人就用这个典故表示很有学问,有时也说“郝隆晒书”。

炫耀也罢,卖弄也罢,古人毕竟有可以炫耀的知识。

古人炫知识,今人炫财富。

炫知识的人没有财富,炫财富的人没有知识。

归根结底,现代人不读书。

现代人为什么不读书呢?

没空,忙着呢

一是读书无用。

当然这个有用的意思就是赚钱。

在现在这个阶层固化的时代,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确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开始盛行。

即使读书,功利性与实用性也很突出。

根据前面的统计,似乎中国人每年读的书也不算很少,其实这些书,教辅教材、考试辅导、技术培训、时尚杂志等占了多数。

二是没有时间。

今人不读书还有一个充足的理由,没时间读书。

那古代人就什么也不干,所以才有时间读书吗?

讲三个成语。

第一个成语:

三余读书。

东汉末年,有个叫董遇的人,为人敦厚,酷爱读书。

他与兄长依靠采集、贩卖野生稻谷为生,每次都带着书,有空闲就拿出书读,哥哥笑话他,但他照读不误。

有人想拜他为师,他不肯教,就对人家说:

“读书一定要先读百遍。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请教的人说:

“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

“应当用三余时间。

冬天没农活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干活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阴雨天无法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第二个成语:

带经而锄。

汉代的兒宽,受业于孔子的十一世孙孔安国,家贫无资,给人打工,锄地的时候都带上经书,一到休息时就诵读(时行赁作,带经而,休息辄读诵。

《汉书》卷五十八《公孙弘卜式兒宽传》),后位至三公。

第三个成语:

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家里很穷。

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他的妻子觉得这样很丢脸,还因此与他离了婚。

后来的朱买臣功成名就,中国很多文艺作品都有他的形象,如“马前泼水”等。

这是“负薪”的故事。

“挂角”的典故,出自隋代。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骑牛外出,怕在路上浪费时间,于是把书放在牛角上,边走边读。

上面列举的几位古人,大都连基本的生活都很成问题,仍然能够有时间读书,今人还好意思说不读书是因为没有时间吗?

最后,再顺便说说古人怎样读书。

有两种方法。

一是“韦编三绝”式精读。

孔子晚年喜欢读《周易》,多次阅读,把竹简的牛皮绳都翻断了很多次。

这就是“韦编三绝”的来历。

“韦”是“熟牛皮”,“韦编”意为“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三”是概数,表示多次。

这个成语就成为读书勤奋的代称。

二是“不求甚解”式泛读。

“不求甚解”在今天多被用作贬义,多指学习不认真,没有深刻理解。

其实,这个成语最初的时候不是这个意思。

它的主人公是东晋时期的隐士陶渊明。

陶渊明写过一篇非常短的文章《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式的散文。

其中有这样几句: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怎么读书呢?

不求甚解。

“甚”是“过度、过分”的意思,“解”是“了解、理解”。

“不求甚解”就是说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文章的大意。

这不是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是对汉代以来“皓首穷经”的一种不满。

汉代时候,一些学者读书就往往过度阐释,解释古书的四个字,有时就用好几万字。

所以,很多人一辈子也读不通一本书。

除此之外,读书要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要心存怀疑,“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能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袭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出自《世说新语·文学》:

“殷中军云:

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

有一位学者说过这样的话: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是提升还是沉沦,就看有多少人在阅读;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当今识字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却少了。

很多人宁愿把时间消磨在吃吃饭、喝喝酒、唱唱歌、跳跳舞等娱乐应酬中,却不想花时间安安静静地读几本书。

从古至今,关于读书的重要性,有很多论述和警示,但在“没有时间”的借口下,读书至今仍没能成为不少人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更不用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了。

【诗情文意】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y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附原版本:

西风烈,梧桐叶下黄花发。

黄花发,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题解

〔娄山关〕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是防守贵州北部重镇遵义的要冲。

中央红军长征时,于一九三五年一月占领遵义,召开了革命历史上有伟大意义的遵义会议。

会后,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原准备在泸州和宜宾之间渡过长江,没有成功,就折回再向遵义进军,在途中经半天激战打败了扼守娄山关的贵州军阀王家烈部一个师,乘胜重占遵义。

这首词写的就是这次攻克娄山关的战斗。

前阕写红军拂晓时向娄山关进军的情景;后阕写红军攻占和越过徒称天险的娄山关时,太阳还没有落山。

词中的“西风”、“雁叫”、“霜晨”,都是当地二月间的真实情景。

作者自注:

“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

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以下诸篇(按:

一九五八年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忆秦娥·娄山关》排在《十六字令三首》之前,‘以下诸篇’指《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六日至十八日,遵义会议开了三天,随后红军就经娄山关北上四川,想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合。

二月五日,在一个叫“鸡鸣三省”(四川,贵州,云南)的村庄,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移交给毛泽东。

上任伊始的毛泽东求胜心切,敌情未明而猛功四川土城。

没料到四川辣子们十分打得,红军折兵数千,败下阵来。

毛泽东当机力断,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的这一长征初始目标,回贵州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

这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

黔军企图凭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会合川军、滇军和中央军聚歼红军于云贵川交界处。

彭德怀亲自带兵以急行军在二月二十六日下午抢占娄山关,接着几天,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二个师,取得了自从惨败湘江,损失一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一个大胜利。

这首词,应该是作于二月二十六日左右。

2.译诗

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如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3.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长征。

长征初期,王明等“左”倾机会主义者惊慌失措,仓促从事,既不作必要的政治动员,也未作一定的军事准备,在行动上搞大搬家,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在军事上盲人瞎马,遇敌硬打硬拼,使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因此,当红军突破蒋军的第四道防线,渡过湘江时,历时仅仅两个月,即损过半。

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攻占遵义。

1月15日到17日,在这里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

会上,纠正了“左”倾机会主义在组织上和军事上的错误,改组了书记处和军委,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从此,红军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局面,在战略上转入主动的态势。

1月中旬,红军离开遵义,过娄山关,经桐梓,渡赤水,准备从川南的宜宾和泸州之间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此时蒋介石集结重兵,封锁长江,严守川黔边境,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计划,挥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桐梓。

贵州军阀王家烈手忙脚乱,急调两个师凭险固守娄山关。

据最新可靠资料,娄山关之战的经过是这样的:

“红军二渡赤水,24日攻占桐梓,25日凌晨借着月色向娄山关挺进,与黔军在红花园遭遇,敌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

红军沿盘山道向关口猛烈攻击,又在点灯山一带的山梁上与敌激烈拼搏,经过反复争夺,终于占领点灯山高地,牢牢控制了关口,这时已近黄昏。

中央红军在夕阳映照下,疾迅通过娄山关。

26日,击溃了向娄山关反扑之敌,27日在遵义以北粉碎敌三个团的阻击。

28日,红军乘胜追击再取遵义。

这次战役,歼敌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近3000人,是遵义会议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见臧客家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第340页)。

由此可见,娄山关之战包括了25日夺取娄山关和26日坚守娄山关两个战斗阶段。

本词写于娄山关激战之后,以娄山关之战为题材,虽然写的是翻越娄山关的行军情景,写的是胜利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但运用的是高度综合法、侧面描写法,把两天的战斗历程凝缩为一天,通过严肃、紧张的行军气氛,透露出激战的先兆,通过猛烈的西风声、凄厉的雁叫声、细碎急促的马蹄声和时断时续、悲咽带涩的喇叭声,暗示战斗的场面,通过如海涛般起伏的苍山、如鲜血般殷红的残阳,象征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激战情景。

1962年5月毛泽东在修改郭沫若《喜读毛主席的(词六首)》(见《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加写的一段话中,细致而深情地回忆了本词的创作过程:

“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南方有好多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堪寒。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印象与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的实然遇合,造成了作者自认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诗。

这些话说明,词人确实是写了娄山关激战的,只不过,他是用含蓄的笔法——正面明写行军,侧面暗写激战,一正一侧,一明一暗,使行军和激战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

4.作品鉴赏

此诗上半阕,一开始三个字“西风烈”,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

其中尤其这个“烈”字,让人读来不禁泪雨磅沱,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耸然动容,凭添悲壮。

 

  接着第二句,凄婉悠长的景致出现了,音律前(第一句)急后(第二句)慢,在鲜明的对比中产生回肠荡气之感。

长空浩大无涯,大雁哀凉清幽,“霜晨月”虽读上去是三字一顿,但这个画面可以剖成三个字组成的意境,一幅晓月寒霜图,而在图中美丽的大雁也为这美丽晨景感动得如歌如泣了。

就在这霜、晨、月(有意分开,让我们细细品一品这三个字本身的美)中,在肃杀的西风及大雁的凄声中,在声、色、音的交融中,人物出场了。

 

  第四、五句,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起伏迭荡,在山间回环向前。

前面三行已层层铺开了这样一个悲烈的风景,就在这霜华满地,残月当空的风景中,红军的长征壮怀激烈犹如易水之寒。

诗人仅用“马蹄”“喇叭”代表红军,又用“碎”与“咽”形容心境,用字凝炼、准确、优美,情景相得益彰。

整个上半阕一气读到此处不由得立马想到稼轩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断鸿声里,忧愁风雨中:

“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稼轩这几行千古绝唱在毛泽东的这首诗尤其上半阕得到了完美的应和,可堪英雄苍凉之气难分伯仲。

 

  而且毛主席自己的话也说明当时这种一代英雄苍凉之心境:

“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

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以下诸篇(指本篇以下《十六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七首诗),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 

  下半阕上来起始二句,一破上片的凄厉悲壮,豪气再升,一笔宕开,并不写攻占娄山关激烈的战斗,而是指明即便关山漫漫,长路艰险,但已定下从头做起。

因当时确立毛主席为最高军事统帅的遵义会议已经于1月召开,在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选举了毛主席为政治局常委,并确立了他和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实际上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

正是在这样的当口,诗人毛泽东在上半阕正视了红军的现实处境,但在下半阕激抒自己一腔英雄豪气以及对获胜的信心。

所以这二句虽表面写实,却的确有象征意义,诗人感到即便过去遭过一些失败,但可以“从头越”。

“从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多少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

“真如铁”这个“铁”字用得极妙,让人有超现实之感。

 

  最后二行让人有一种仿佛亲眼见到诗人伫立于娄山关之巅,遥望万里祖国壮丽江山之英姿。

他看见了如海的青山,如血的夕阳,画卷之美正符合苍凉沉雄的大写意之境界,而这种大写意之境界正是汉风众美之中一类。

李白《忆秦娥》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曰:

“寥寥八字,遂关千年登临口。

”而毛主席这最后二行博大苍茫之气与李白有同气相呼应之感,同时毛主席这二行还更多一些英雄之气与壮丽之气。

 

  另外,“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两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极为广泛。

当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我们情不自禁或下意识地说出这两句诗,以此来表达我们心中强烈的感受,以及我们将暗自下定决心,树立必胜之决心,克服万重困难,以致于最后获得成功。

它对于升华我们的精神起到了某种神奇般的效应,有某种神秘的符语般的力量。

 5.作者简介

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及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1976年逝世于北京。

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忆秦娥·箫声咽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1]。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2]。

  乐游原[3]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4]。

注释:

[1]《列仙传》上:

“箫史者秦穆公时人,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

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

日教弄玉作凤鸣。

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

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一旦皆随凤凰飞去。

”“娥”,美人通称,秦娥犹言秦女,指弄玉。

楼、台亦通称,秦楼即秦台。

[2]“灞陵”,汉文帝陵,在长安东,附近有灞桥,唐人折柳送别的所在。

[3]乐游苑在汉长安东南,至唐称乐游原,一名乐游园,在长安城内升道坊龙华寺之南。

曲江在同地。

[4]汉代宫殿唐时尚有存者,如史载贞观七年太宗从上皇置酒故汉未央宫(见《资治通鉴》卷一九四唐纪)。

又借汉喻唐,唐人诗中常见。

篇中所云,不必泥于汉家,盖中晚唐时人伤乱之作。

[1]

赏析:

  此词描绘了一个女子思念爱人的痛苦心情,读来凄婉动人。

古人对它评价很高,把它与《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起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称此词“以气象胜”。

这首词中的气象,与人们常所说的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时代的“盛唐气象”已有很大不同,但它又确实是盛唐气象之一种。

它博大深厚、意境开阔、气韵沉雄,又带有悲凉之气。

这种“气象”在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后期李白的作品《古风·一百四十年》《远别离》《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等诗都可以看到。

《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中写道:

“浮阳灭霁景,万物生秋容。

登楼送远目,伏槛观群峰。

原野旷超缅,关河纷错重。

”与这首《忆秦娥》格调气象十分近似。

杜甫天宝后期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也有相类之处。

胡应麟说这首词“气亦衰飒”,反映了晚唐王朝衰变的气运。

其实此词似是反映了天宝后期表面上依然歌舞升平、内部危机重重的盛唐之衰。

因此,这首词可能作于天宝后期。

词人以比拟的手法,托秦娥抒情怀,把直观的感情与意象浑融在一起,上片由个人的忧愁写开,下片过渡到历史忧愁。

  这首词不像《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那样由客观景物的渲染过渡到人物内心感受的描摹。

它一开始就写出人物内心的情态:

呜咽的箫声把秦娥从梦中惊醒,此时,一钩残月斜映在窗前。

梦虽断了,她却还似乎沉浸在梦境之中,与情人欢会,可是眼前只有这冰冷的残月陪伴看她。

多少个这样的月夜,叫她黯然消魂、顾影自怜。

因此,下面自然转入对“灞陵伤别”的回忆。

《雍录》载:

“汉世凡东出涵、潼,必自灞陵始,故赠行者于此折柳相送。

”可是,柳色绿了,一年又一年,而伊人依然远隔一方,只有那鸣咽的箫声和着低声的啜泣,冰冷的残月陪伴着消瘦的倩影,葱绿的柳色句起往事的回忆。

实际上这是作者以秦娥对情人的思念来表达内心对某种事物的苦思与追求,这种苦思与追求是执着的,然而又是没有结果的。

  词的上片始终纠葛在个人的悲欢离合之中,下片则出现了较大的跌宕。

似乎比拟手法已不能满足感情的表达了,词人要撇开先前的主体,直接把自己融入画面之中。

换头处突兀以“乐游原上清秋节”起,画面是清秋节佳侣如云的狂欢时景,可是主人公茕茕孑立在西风残照之中,“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杜甫《乐游园歌》)。

此时,个人的忧愁完全被抛开了,或者说融入了历史的忧愁之中,词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