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29183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8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docx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

部编七下期末复习专题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

(一)古诗词鉴赏考点:

考点一文学常识填空

考点二划分朗读节奏

考点三词句理解与赏析

考点四意境与画面描绘

考点五主旨与情感把握

考点六写作方法分析

考点七体会语言特点

三、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

1.文学常识:

可通过列表的形式进行归类记忆。

熟练记忆古诗词作品的作者及其字、号、生活年代,作品风格等。

2.诗词朗读节奏划分法。

诗词句子一般可按意义或音节划分朗读节奏,按音节划分朗读节奏时要兼顾意义,不可把表达完整意思的词语生硬地划分开。

阅读方法解密:

①四言诗一般是“二二”式,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②五言诗一般是“二三”式(后三个字还可以划分为“二一”式或“一二”式),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③七言诗一般是“二二三”式(后三个字还可以划分为“二一”式或“一二”式),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七言诗还有很典型的“四三”式,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词句理解与赏析

阅读方法解密:

(1)理解词义、句意。

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词语的语境义、句子的含义。

(2)赏析词语。

①解释词语,中考侧重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应从词性、情感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等方面进行赏析。

②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或作用。

③点出该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反映了怎样的情形等。

(3)赏析句子。

①准确指出句子用了何种手法:

修辞的角度(如比喻、拟人、双关、夸张、对偶等),写景的角度(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并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②结合语境阐释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

③点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给人怎样的启示、感悟,蕴含着怎样的哲理等。

【答题模板】运用……手法,形象生动(委婉含蓄)地描绘了……,抒发(揭示)了……的情感(哲理)。

4.意境与画面描绘

阅读方法解密:

(1)可景物特点概括法:

首先要整体感知写景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景的,从诗句中找出能突出表现所写景物特点的关键词,结合关键词来概括。

(2)诗歌意境品味法:

品析诗歌意境,应注意“景、境、情”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即要求答出“写了什么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现了什么情感”。

一般分为三步:

①描绘诗歌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5.主旨与情感把握。

阅读方法解密:

(诗人思想情感“六看”法)。

①看题目:

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类型和内容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②看作者:

通过作者确定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遭遇、思想主张和创作风格;③看技法:

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④看意象: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许多意象常常含有特定的含义。

如“杨柳”是一个关乎离别的意象,“菊花”是一个关乎“隐逸者”的意象;

⑤看小序、注释:

小序和注释常常交代了创作年代、创作缘由、创作经过或背景,注释还能帮助理解诗歌内容;

⑥看关键词、句:

注意诗词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者抒情性、议论性的句子。

具体做法:

通读全诗,从作者、题目、内容入手,推知大意,理解全诗,从而把握诗人情感。

【答题模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6.赏析或领悟表达技巧

阅读方法解密: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路一般是:

①揭示技巧(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以及各种修辞手法);②结合诗歌分析,诗歌中是如何体现这种技巧的;③表达效果:

(结合句意、主旨、情感)这种技巧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题模式为:

这首诗歌采用了……(表达技巧),……(独特作用)写出了……(句意),表现了(突出了)……(主旨情感)。

7. 分析诗词的语言特点

阅读方法解密:

诗词语言特点分析法。

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特点。

答题步骤:

①明特色: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全诗(词)的语言特点(如清新自然、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流畅自然、通俗易懂、沉郁顿挫、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缠绵哀怨、庄谐俱见、幽默讽刺、简练传神、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②析例句:

结合诗(词)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点;③点作用:

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课内外重点诗词赏析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这首诗中“赚”字用得很巧妙,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揭示了一个什么哲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诗中“离愁”是什么愁?

“吟鞭”又指的是什么?

 

4.本诗的最后两句,诗人在花开花落的变化中寄寓了怎样的深意?

 

三、古诗鉴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

(1)全诗围绕“望”字来写,热情赞美了泰山__________的景色和__________的气势。

(2)诗歌的最后两句被誉为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送魏二①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为龙标尉时所作。

6.此诗写于什么时节?

你从哪些词或句中可以得知?

 

7.该诗前两句写实,后两句是诗人的想象,这样虚实相间,寓情于景,巧妙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试分析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自近而远,从朝到暮,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结构巧妙,浑然天成。

B.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

C.颈联中“生”“入”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D.诗歌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9.简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凌”字的妙处。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0.选出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紧扣诗题,点明地点。

“千寻”二字极言其高,其意为在飞来峰上有一座千丈的高塔。

B.第二句通过具体描写突出飞来峰上的“千寻塔”之高。

其意为听说千寻塔上的可以见旭日冉冉升起。

C.第三、四两句可以第一、二句的铺垫为基础,引出全诗主旨,是前两句内容的升华。

D.末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其意为观赏景物站在最高处,就不怕浮云遮住视野,有“一览众山小”的感受。

七、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什么?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什么?

1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1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5.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

16.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八、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齐鲁青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阴阳割昏晓__________________

(4)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9.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九、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1.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自问自答,其中“青未了”三字写出了泰山苍翠和连绵不断的特点。

B.颔联“钟”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昏晓”三字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泰山的高峻绵长写到了极致。

C.颈联写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心胸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

D.全诗八句没有一个“望”字,但作者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由远望写到近望,再写到凝望。

2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十、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4.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十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纳凉

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选自《宋诗鉴赏辞典》)

(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25.前两句________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

“倚”字写出了诗人__________的心境。

26.“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十二、诗歌赏析,完成小题。

新晴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释)①氛垢:

雾气和尘埃。

27.诗歌的前三联写出了雨后原野的什么特点?

28.诗歌的尾联运用了衬托手法,显得活泼、生动。

试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十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9.请赏析“春光懒困倚微风”中“倚”字的表达效果。

30.请赏析“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句。

31.“江水东”“开无主”流露了诗人怎样的心绪?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3.请简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笼”字的妙处。

 

十五、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4.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35.请简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笼”字的妙处。

 

十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

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36.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37.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十七、阅读下面这首诗。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8.这首诗借_________________这一传统风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请赏析诗中“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十八、诗歌赏析。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40.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送别时怎样的景象?

试加以描述。

41.结合全诗,写出尾联中“空相向”“何所期”所表达的情感。

 

十九、阅读下列的诗歌,回答问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42.解释诗中“赚得”和“错喜欢”的意思

赚得:

________________错喜欢:

_______________

43.这首诗以山为喻,蕴含了对困难的认识和态度,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二十、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赏赐百千强

(2)出郭相扶将

(3)安能辨我是雄雌

45.最后一段包含了一个什么成语?

有什么作用?

46.说说“开”“坐”“脱”“著”“理”“帖”六个动词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

47.联系全文来看,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有哪些?

二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48.诗歌语言讲究凝练,一字便能透露作者的情思。

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知”和“斗”二字的妙处。

 

49.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贬抑“杨花榆荚”的诗,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褒扬“杨花榆荚”的诗。

你赞成哪一种看法?

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及解析

1.“赚”字写出了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实际的艰难形成鲜明的对比,明显带有一种白嘲和调侃色彩。

2.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解析】

1.这是一道诗歌词语赏析题,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具体而言,要分三步回答: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赚”是“骗得”的意思,将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实际的艰难形成鲜明的对比,带有一种自嘲和调侃意味。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

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

①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诗人运用形象的比喻、拟人手法,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为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骄傲。

3.“离愁”指当时作者愤然辞官回家,离别亲朋好友的愁绪;“吟鞭”指甩响马鞭,开始漂泊远方。

4.诗人以“落红”暗喻自己是具有爱国情怀的志士,“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诗人想继续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

【解析】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

要结合诗歌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

离愁”指当时作者离别亲朋好友的愁绪,“吟鞭”指甩响马鞭,开始漂泊远方。

4.本题考查赏析名句。

此题的答题步骤为: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或充满了奉献精神。

5.

(1)神奇秀丽高大雄伟

(2)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全诗围绕“望”字来写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

【小题2】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本诗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6.秋季。

橘柚香。

7.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孤寂与悲苦的心情,以及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解析】

6.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

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

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

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体验诗歌的情感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分析:

①抓住关键词。

②抓住题材类型。

③抓住景物形象的特点。

④抓住典型意象。

后两句诗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

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不脱愁绪。

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

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8.A

9.示例:

“凌”是“登上”的意思,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决心和壮志,充满乐观、豪迈之情,用词精准,言简义丰。

【解析】

8.此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能力。

作答时要结合全诗的内容、写法、主旨等方面加以理解。

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

A项有误,“自近而远”应是“自选而近”。

9.解答此题时要读懂句子,并能从动词的角度赏析其的妙处.“会当凌绝顶”意思: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凌”有升、登之意,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决心和壮志,充满乐观、豪迈之情.用词精准,言简义丰。

10.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

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体会诗人的感情。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思是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11.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12.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1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14.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15.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16.D

【解析】

11.试题分析:

考查对描写方法的理解。

正面描写:

就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动和语言。

又称“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描绘刻画。

本题直接描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飞来山上千寻塔”;侧面描写的诗句是“闻说鸡鸣见日升”,借助“鸡鸣见日升”来写飞来峰的高。

12.试题分析:

考查对诗文内容理解。

本题作答要结合背景的写法来分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浮云遮望眼”,用典。

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中“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

据此,“浮云”是指作者眼前所遇到的各种困难、障碍、挫折等。

13.试题分析:

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主旨进行分析作答。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诗句中蕴含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不怕阻挠,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

14.试题分析:

考查对诗文主旨的理解。

结合诗文所写的内容和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作答。

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重点分析“不畏浮云”分析作答。

15.试题分析:

考查对诗文主旨的理解。

重点结合“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一诗句分析作答。

表明了他的志向和为实现理想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16.试题分析:

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D项“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心理”是错误的。

本诗所表达了是作者积极出仕做官,为实现自己理想的而大无畏的进取精神。

17.不尽聚集分同“层”终当,终要

18.

(1)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2)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19.“钟“积聚、汇聚之意。

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20.这不仅是诗人要登上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决心攀登人生极顶的雄心壮志。

我明白了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解析】

17.试题分析:

先要大致了解诗歌的内容,弄清诗句的意思,根据句意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曾”:

同“层”。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理解好上下文诗句的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8.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诗句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诗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造化”“割”“会”等字词的翻译。

19.试题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