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33584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docx

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中级职称考试固废试题部分

2016年北京市工程技术环境保护(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中级职称考试

题型:

基础部分:

判断:

10个10分,单选:

10个10分,多选:

10个20分,简答;2个10分,计算1个5分;

专业部分:

判断:

10个10分,单选:

10个10分,多选:

5个10分,简答;2个10分,计算1个5分;

凭着记忆:

三化原则?

固体废物的分类?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水质指标(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性指标);废水处理方法分类;臭氧位于平流层;大气污染影响范围:

局部、地区性、广域性、全球性;非金属无机有毒物质(氰化物、砷化物、镉、镍)选择;危废的特性(腐蚀性、毒性。

);焚烧炉类型;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方法(海洋和陆地,都包括什么);填埋场的分类(好氧、厌氧和准好氧);污泥的运输(管道、车、船、综合以上三种)、填埋场选址因素;中转站的目的;燃料,渗滤液收集方式;渗滤液导排方式;焚烧影响因素;防渗衬里结构有哪些;固化稳定化工艺常用于那种废弃物处理,工业?

危废?

;空气质量标准,工业区三类?

;回用水那种标准;固废预处理?

压实、破碎、分选、脱水,焚烧烟气主要是什么?

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厌氧几个阶段?

简答:

1、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措施?

源头、过程控制、提高意识

2、好氧堆肥原理

3、北京雾霾天原因

4、垃圾填埋工序

计算:

1、污泥中温消化投配比5~8%,问消化时间?

2、给定人口、日人均垃圾产生量、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可资源回收垃圾各占的比例,假定可燃垃圾焚烧后残渣的比例,只填埋不可燃垃圾以及可燃垃圾的残渣,填埋后的垃圾密度,垃圾填埋体积和覆土体积的比例,求解xxx年填埋的容量

简答题:

简答题1好氧堆肥原理

好氧堆肥是在通气条件下,氧气充足,借助好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降解有机物,通常好氧堆肥温度高,在55℃~60℃,堆置时间短。

有机物中的可溶性小分子通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而为微生物直接吸收利用,不溶性大分子有机物则先附着在微生物的体外,依靠微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分解为可溶性小分子物质,再渗入细胞内为微生物利用,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放出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

好氧堆肥过程:

在堆肥过程中,有机物生化降解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

中温阶段(起始阶段)

堆肥初期,堆层15℃~45℃,嗜温性微生物活跃利用堆体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进行繁殖,由于堆料有良好的保温作用,温度不断上升,此阶段微生物以中温、需氧型为主,此阶段一般在12个小时以内。

高温阶段

温度升至45℃以上,嗜温性微生物受到抑制甚至死亡,嗜热性微生物将堆肥中残留的和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机物质继续氧化分解,最佳温度一般在55℃。

降温阶段

在内源呼吸后期,只剩下部分较难分解的有机物和新形成的腐殖质,此时微生物的活性下降,发热量减少,温度下降。

此阶段嗜温性微生物重新占据优势,对残余较难分解的有机物作进一步的分解,腐殖质不断增多且稳定化,堆肥进入腐熟阶段,降温后,需氧量大大减少,含水率降低,堆肥物孔隙增大,氧扩散能力增强,只需自然通风,堆肥稳定。

简单题2厌氧堆肥(发酵)原理

厌氧堆肥是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借助厌氧微生物发酵堆肥,空气与原料隔离,堆置维度低,工艺较简单,但堆置时间长。

微生物将有机质进行分解,其中一部分转化为甲烷和CO2,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被分解的有机碳化物中的能量大部分转化储存在甲烷中,仅一部分碳化化物氧化为CO2,释放的能量作为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简答题3堆肥工艺流程

好氧堆肥:

前处理—主发酵—后发酵—后处理—除臭及储存

前处理:

主要包括破碎、分选、筛分等工序,主要是去除粗大垃圾和不能堆肥物质,是原料和含水率达到一定程度的均匀化,表面积增大便于微生物繁殖,提高发酵速度。

主发酵:

堆肥化物料温度升高到开始降低为止的阶段,称为主发酵。

在此阶段主要是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生物易降解的物质发生转化,变化比较稳定的物质。

包括升温和高温期,一般升温期很短,只需4h~12h,在高温期,各种病原菌均可被杀死,从而达到无害化。

此阶段的特征是耗氧速率高,温度高,挥发性有机物降解速率高并散发很浓臭味。

主发酵可在露天或发酵装置内进行,通过翻堆或强制通风向堆积层或发酵装置内供给氧气。

主发酵4~12d;

后发酵:

主发酵未分解的有机物进一步分解,使之变成腐殖酸,氨基酸等比较稳定的有机物,得到完全成熟的堆肥制品。

此阶段的特征:

温度低,耗氧速率低和散发很淡的臭味。

通常后发酵时间在20~30d以上。

后处理:

发酵后的堆肥稳定,无臭味,但形状不一。

出售时必须进行粒度调整或成分调整,同时为了保存和运输方便应装袋。

脱臭:

堆肥过程中产生臭味,必须进行脱臭处理,去除臭气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除臭剂除臭,碱水和水溶液过滤。

储存:

堆肥一般在春秋两季使用,夏冬两季生产的堆肥只能存储。

储存方式可直接堆存于二次发酵仓内。

简答题4垃圾污染防治对策

从源头开始控制,改进或采用更新的清洁生产工艺

过程控制,从收集-运输-存储全过程控制

处置控制,采用卫生填埋,焚烧技术(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

简答题5垃圾填埋工序

无论何种填埋方法,均主要由以下四步构成。

1)卸料:

可通过过渡/卸料平台(填坑法),也可直接卸料(倾斜面作业法);

2)推铺:

垃圾推铺厚度30-60cm,再行压实;

3)压实:

填埋作业的一道重要工序。

作用是①增加有效库容,延长填埋场使用年限;②防止垃圾坍塌,减少或阻止填埋场的不均匀沉陷;③减少垃圾空隙率,有利厌氧环境形成,降低外水入渗及蝇蛆孳生;④有利填埋机械在垃圾层上的移动作业。

4)覆土:

分日覆土、中间覆土和最终覆土,其功能各异,对覆盖材料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简答题6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三阶段论——1979年由Bryant提出

1)水解阶段: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水解发酵菌作用下转化为糖类、挥发性脂肪酸、(较高级有机酸)氨基酸、水和二氧化碳;

2)酸化阶段(产酸产乙酸阶段):

挥发性脂肪酸在产氢产乙酸菌作用下转化成H2、CO2、乙酸

CH3CH2COOH→CO2↑+CH3COOH+H2↑

3)产甲烷阶段:

最后两组生理不同的产甲烷菌,有共同的产物

4H2+CO2→CH4↑+2H2O——(28%)CO2被还原的反应

2CH3COOH→2CH4↑+2CO2↑——(72%)乙酸脱羧的反应,CH3COOH脱羧。

 

三段论原理图

知识点:

(1)此过程由两组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完成,一组把氢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另一组从乙酸或乙酸盐脱羧产生甲烷,前者约占总量的28%后者约占72%。

(2)上述三个阶段的反应速度依废水性质而异,在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脂类等污染物为主的废水中,水解易成为速度限制步骤;

(3)简单的糖类、淀粉、氨基酸和一般的蛋白质均能被微生物迅速分解,对含这类有机物为主的废水,产甲烷易成为限速阶段。

四类群论

Zeikus等因发现同型产乙酸菌将H2/CO2转化为乙酸提出了四菌群理论。

1水解阶段

在细菌胞外酶的作用下大分子的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

2发酵阶段

梭状芽孢杆菌、拟杆菌等酸化细菌吸收并转化为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分泌到细胞外,产物有挥发性脂肪酸、醇类、乳酸、二氧化碳、氢气、氨等

3产乙酸阶段

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这一阶段的主导细菌是乙酸菌。

4产甲烷阶段

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等被甲烷菌利用被转化为甲烷和以及甲烷菌细胞物质。

经过这些阶段大分子的有机物就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氢气、硫化氢等小分子物质和少量的厌氧污泥。

简答题7填埋场的主要监测项目和监测点布置

垃圾渗滤液水质监测:

垃圾渗滤液的监测项目应包括:

水温,pH,色度,CODcr,BOD5,NH3-N和SS,定期监测频率一般为每月1~2次;

地下水环境监测:

地下水监测项目包括pH、CODCr、BOD5、硬度、NH3-N、总氮、总磷、总硫、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等,一般要有丰、平、枯三个水文期的监测数据。

本底井(地下水流向上游30-50m,污染扩散井(填埋场两侧30-50m,污染检测井(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下游30m-50m)

地表水环境监测:

地表水环境监测项目包括pH、CODCr、BOD5、DO、NH3-N、总氮、总磷、总硫、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等,通常也要有丰、平、枯3个水文期的监测数据。

大气环境及导气系统总排废气监测:

气环境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确定填埋气体体和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程度。

监测项目包括SO2、NOx、TSP、CO、CH4、H2S、NH3和臭味等。

监测频率每年4次,按春、夏、秋、冬进行。

土壤环境监测:

监测项目包括pH、有机质、总氮、总磷、总钾、总硫、氨氮、重金属及大肠菌值等。

一般每年监测1次。

简答8固体废弃物管理的基本原则及其含义

1、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原则

(1)“三化”原则:

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2)全过程管理原则:

对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处理—贮存—处置实行全过程管理,在每一环节都将其作为污染源进行严格的控制。

“3R”原则:

减少生产(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3C”原则:

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置(Control)

2、清洁生产

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提高物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以及消除废料的生成和排放,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技术。

四层涵义:

①清洁生产的目标是节省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②清洁生产的基本手段是改进工艺技术、强化企业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和改变产品体系,更新设计观念,争取废物最少排放及将环境因素纳入服务中去;

③清洁生产的方法是排污审核,通过审核发现排污部位、排污原因,筛选消除或减少污染物的措施及进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④清洁生产的终极目标是保护人类与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4、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关系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石,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扩展。

相同点:

①两个概念的提出都基于相同的时代要求

②均以工业生态学作为理论基础

③有共同的目标和实现途径

区别与联系:

两者的最大区别在实施的层次:

清洁生产是小型的循环经济,多在企业层次实施;一个产品,一台装置,一条生产线都可采用清洁生产方案。

循环经济是大范围或区域的清洁生产,在园区、行业、城市乃至国家层次实施,如生态工业园区、循环型社会等。

由于循环经济的覆盖范围大、链接部门多、涉及因素复杂、见效周期长,筹划、组织和推行循环经济的工作十分艰巨,而清洁生产可为循环经济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

简答9垃圾降解的几个阶段

填埋有机垃圾----生物降解(微生物对水中污染物和对固相物质的降解)---渗滤液和填埋气体有机垃圾的微生物降解依次经历好氧分解、兼氧分解、和完全厌氧分解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好氧分解阶段

复杂有机物通过微生物胞外酶分解成简单有机物,后者再通过好氧分解转化成小分子物质或CO2和水,并释放热量。

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般为十至数十天)。

其特点是:

Ø渗滤液产量较少,有机质浓度较高,可生化性好;

ØpH呈弱酸或近中性,CO2开始产生;

Ø渗滤液含一定硫酸根、硝酸根和重金属;

Ø产生大量热,可使温度增加数度至十余度。

第二阶段——过渡阶段(液化或兼氧分解阶段)

通常为好氧分解后的十余天。

填埋场内水分渐达饱和,氧气被耗尽,厌氧环境开始建立。

复杂有机物(多糖、蛋白质等)在微生物和化学作用下水解、发酵,由不溶性物质变为可溶性物质,并生成VFA、CO2和少量H2。

其特点如下:

Ø渗滤液的pH继续下降,COD升高;

Ø渗滤液含较高浓度的脂肪酸、钙、铁、重金属和氨;

Ø气体以CO2为主,少量H2和N2,基本不含CH4。

第三阶段——产酸阶段(发酵阶段)

微生物降解第二阶段积累的溶于水的产物转化为酸(大部分为乙酸)、醇及CO2和H2,可作为甲烷细菌的底物而转换为CH4和CO2。

其特征为:

ØpH值很低,呈酸性,而COD和BOD急剧升高;

Ø酸性使无机物尤其是重金属溶解,呈离子态;

Ø渗滤液含大量可产气有机物和营养物,可生化性好(BOD5/COD>0.4),氨氮浓度逐渐升高。

ØCO2仍是该阶段的主要气体,先升后趋缓,有少量H2。

第四阶段——产甲烷阶段

Ø前几阶段的产物(乙酸、H2)在产甲烷菌的作用下,转化为CH4和CO2。

为能源回用的黄金期一般持续数年。

其特点是:

Ø脂肪酸浓度降低,渗滤液的BOD、COD逐渐下降,可生化性变差,氨氮浓度高,pH值升高(6.8~8),重金属离子降低。

Ø甲烷产生率稳定,甲烷浓度保持在50~65%。

第五阶段——填埋场稳定阶段

其主要特征是:

Ø填埋垃圾及渗滤液的性质趋于稳定;

Ø填埋场中的微生物量极度贫乏。

Ø几乎没有气体产生,即是有,亦以N2、O2、CO2为主。

Ø填埋场的沉降停止。

简答10固体废物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贮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过程。

目标----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物理处理:

不改变固废的成分,仅改变固废结构的处理方法,如破碎、压实、分选等;

化学处理:

将固废中的有害成分转变为无害的处理方法,如氧化、还原、化学沉淀等;

生物处理:

利用微生物分解固废中的有机物使之达到无害的处理方法,如堆肥等;

热处理:

采用高温破坏和改变固废的组成和结构,可同时达到减容、无害和热利用的目的。

如焚烧、热解等;

固化处理:

采用固化基材将固废固定或包覆以降低其危害的方法,如水泥固化、沥青固化。

简答11伦敦烟雾时间造成严重危害的原因

逆温现象和高压系统

1952年12月5日,伦敦上空出现逆温现象,空气处于十分稳定状态,这就造成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等聚集在空中不易向上扩散和稀释。

同时,英国大部处于高气压控制之下,多下沉气流,污染物难以向高层大气扩散,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工业排放和冬季燃煤取暖

自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以来,煤炭成为工业和家庭使用的核心燃料,因此煤烟排放量急剧增加,致使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同时,英国冬季比较寒冷,居民家庭普遍要烧煤取暖,使烟尘排放量比平时更高。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

发生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间接原因是开始于12月4日的逆温层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物蓄积。

燃煤产生的粉尘表面会大量吸附水,成为形成烟雾的凝聚核,这样便形成了浓雾。

另外燃煤粉尘中含有三氧化二铁成分,可以催化另一种来自燃煤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进而与吸附在粉尘表面的水化合生成硫酸雾滴。

这些硫酸雾滴吸入呼吸系统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使体弱者发病甚至死亡。

简答12固废的分类及定义

(1)

(2)按来源分:

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环境工程废物、有害固体废物

(3)按危害状况分:

有害废物、一般废物

(4)按形状分:

固体废物(粉状、粒状、块状),半固体废物(污泥)

固废的定义:

固体废物是指:

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简答13厌氧处理的优点

1)应用范围广

因供氧限制,好氧法一般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而厌氧法适用于中、高浓度有机废水。

有些有机物对好氧生物处理法来说是难降解的,但对厌氧生物处理是可降解的,如固体有机物、着色剂蒽醌和某些偶氮染料等。

2)产生的沼气(甲烷、氢气)可用于发电或作为能源

沼气中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量50~75%之间,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以日排COD10t的工厂为例,若COD去除率为80%,甲烷产量为理论的80%时,则可日产甲烷2240m3,其热值相当于3.85t原煤,可发电5400度电。

3)对营养物的需求量少

好氧方法BOD:

N:

P=100:

5:

1,而厌氧方法为(350~500):

5:

1,相比而言对N、P的需求要小的多,因此厌氧处理时可以不添加或少添加营养盐。

4)产生的污泥量少,运行费用低

繁殖慢;不需要曝气,只需要简单搅拌即可。

5)有杀菌作用

厌氧处理过程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杀死废水和污泥中的寄生虫卵、病毒等。

 

简答14图示A/A/O脱氮除磷工艺的各部分构筑物,并简要说明各个构筑物的作用

A2/O是Anaerobic-Anoxic-Oxic的英文缩写,它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A2/O工艺是在一个处理系统中同时具有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能够同时做到脱氮、除磷和有机物的降解,其基本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区,兼性厌氧发酵细菌将污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VFA(挥发性脂肪酸类——较高级有机酸)这类低分子发酵中间产物。

而聚磷菌可将其体内存储的聚磷酸盐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可供好氧的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下维持生存,另一部分能量还可供聚磷菌主动吸收环境中的VFA类分子有机物,并以PHB(聚β羟丁酸)的形式在其体内储存起来。

随后污水进入缺氧区,反硝化菌就利用好氧区回流混合液带来的硝酸盐,以及污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作碳源进行反硝化,达到同时降低BOD5与脱氮的目的。

接着污水进入曝气的好氧区,聚磷菌在吸收、利用污水中残剩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同时,主要是通过分解体内储存的PHB释放能量来维持其生长繁殖。

同时过量的摄取周围环境中溶解磷,并以聚磷的形式在体内储积起来,使出水中溶解磷浓度达到最低。

而有机物经厌氧区、缺氧区分别被聚磷菌和反硝化细菌利用后,到达好氧区时浓度已相当低,这有利于自养型硝化菌的生长繁殖,并通过消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

非除磷的好养性异养菌虽然也能存在,但他在厌氧区中受到严重的压抑,在好氧区又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因此在与其他生理类群的微生物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排放的剩余污泥中,由于含有大量能超量储积聚磷的聚磷菌,污泥含磷量可以达到6%(干重)以上。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A²/O工艺具有同步脱氮除磷的功能。

计算题

计算题1

给定人口、日人均垃圾产生量、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可资源回收垃圾各占的比例,假定可燃垃圾焚烧后残渣的比例,只填埋不可燃垃圾以及可燃垃圾的残渣,填埋后的垃圾密度,垃圾填埋体积和覆土体积的比例,求解xxx年填埋的容量

计算题2

假定日处理污水量,进水BOD浓度、出水BOD浓度,生物滤池容积负荷,并且假定是两个池子,池子横截面,求解单池的体积,以及表面水力负荷

污泥龄、水力停留时间、污泥负荷的计算

计算题3

污水池流量为15000m3/d,曝气池BOD5浓度为200mg/L,在曝气池出口处取200ml混合液,经滤纸过滤后,在105℃下的烘箱中烘干,烘干前称量瓶和滤纸中29.0926g,烘干后称量瓶、滤纸和泥共重29.5926g。

求BOD污泥负荷。

计算题4

废水流量为1200m3/d,BOD5的浓度为600mg/L,经格栅处理后BOD5的去除率为20%。

假若曝气池的的设计负荷为0.2kgBOD5/(m3•d),求曝气池的容积。

中温消化污泥投配比5~8%,问消化时间?

其他:

垃圾焚烧烟气的主要成分:

粉尘、SO2、CO2、氮氧化物等,还有氟化氢、氯化氢、二噁英等。

垃圾焚烧出口的烟气温度及停留时间:

800~1000℃,

垃圾焚烧的四大要素:

控制参数:

焚烧温度、停留时间、搅拌混合强度、过剩空气率

常见沉淀池的种类:

平流式、竖流式、辐射式沉淀池

污水处理技术的种类:

物理、化学、生物

物理:

混凝、过滤、沉淀;化学:

酸碱中和、药剂中和、化学沉淀、氧化还原、电解、吸附、离子交换、萃取法等;生物:

活性污泥、生物膜法(生物转盘、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

主要的水质指标:

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

为了表征废水水质,规定了许多水质指标。

主要有有毒物质、有机物质、悬浮物总数、pH值、色度、浊度、温度、放射性等。

SS、BOD5、COD、总氮、总磷

大气对流层的温度、湿度分布特征

对流层是大气圈中最靠近地面的一层,平均厚度约12km.对流层集中了占大气总质量75%的空气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汽量,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

该层的特点有:

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这是由于对流层的大气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但能吸收地面反射的能量所致。

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近地表的空气接受地面的热辐射后温度升高,与高空的冷空气形成垂直对流。

(1)活性污泥产生很多泡沫,是因为哪种菌过多?

(诺卡氏菌群)

(2)厌氧过程营养物质比例BOD:

N:

P=?

好氧方法BOD:

N:

P=100:

5:

1,厌氧方法:

(350~500):

5:

1

(3)水厂泵的种类:

雨水泵、合流泵

(4)API指数不包括哪个指标(TSP)API=空气污染指数;API包括烟尘、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悬浮颗粒物、NO2、SO2、CO、O3和挥发性有机物。

(5)光化学烟雾主要成分是臭氧×是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的等级顺序

全过程管理原则:

对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处理—贮存—处置实行全过程管理,在每一环节都将其作为污染源进行严格的控制。

“3R”原则:

减少生产(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3C”原则:

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置(Control)

除尘器的分类:

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电除尘器、湿式气体洗涤器

膜技术的种类:

扩散渗析、电渗析、反渗透、超滤、液膜渗析

过滤常见的颗粒介质:

悬浮颗粒和微絮凝体

氧化塘的类型:

好氧、兼养、曝气、厌氧塘

固废处置基本要求:

体积尽量小、无较大危害、处置场地适宜、设施结构合理、封场后定期维护

固废的预处理方法:

压实、破碎、分选、脱水、干燥

我国低浓度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及控制方法

来源于大型燃烧过程,硫化物矿石的焙烧、火力发电厂的烟气。

一般采取的措施:

采用低硫燃料、燃料脱硫、燃烧过程脱硫、烟气脱硫等

1.循序使用:

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甲工序产生的污水经适当处理后用于乙工序叫循序使用;经适当处理后,再用于甲工序叫循环使用

2.生产废水:

是指生产过程中形成,但未直接参与生产工艺、未被生产原料、半成品或成品污染或只是温度稍有上升的水生产污水: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被生产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肥料所污染,也包括热污染(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温超过60℃的水)

3.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出路有3:

(1)排放水体,作为水体的补给水

(2)灌溉田地(3)重复使用

4.生活污水的臭味主要由有机物腐败产生的气体造成,工业废水的臭味主要由挥发性化合物造成

5.蛋白质与尿素是生活污水中氮的主要来源

6.有机氯农药:

DDT、六六六,毒性大且难分解,会在自然界不断积累,造成二次污染,故我国于70年代起,禁止生产与使用;有机磷农药(含杀虫剂与除草剂),约占农药总量的80%以上,种类有敌百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