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36158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docx

学年九年级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教学水平调研)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1.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少数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

B.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

C.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

2.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

B.快速弯折铁条,铁条弯折处变热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3.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

3,吸收热量之比为3:

1时,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A.1:

2B.2:

9C.9:

2D.2:

1

4.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

A.

B.

C.

D.

5.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0℃冰块没有内能

B.水蒸气将壶盖顶起后,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6.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C.保护电路D.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灯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一灯突然熄灭,而两电表示数均不变,则原因是()

A.灯L1断路B.灯L2断路

C.灯L1短路D.灯L2短路

8.高铁内的洗手间如果两个相邻的洗手间都有人并且锁住时,红灯亮表示“有人”.如果两洗手间都没有人或者只有一个有人时,灯不亮表示可以使用.下列电路图能实现上述功能的是( ).

A.

B.

C.

D.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的是(  )

A.灯L1两端的电压B.灯L2两端的电压

C.电源两端的电压D.开关S两端的电压

10.右图是电阻甲和乙的

图像,小明对图像信息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

B.当乙两端电压为2.5V时,其电阻值为10Ω

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2V

D.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4A

11.在热机的四个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冲程.汽油机工作时要产生大量的热,通常采用水循环将热带走,这是利用水_____的特性.

12.父亲节那天,小明给父亲启啤酒时,发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瓶内的气体冲出时,内能转化为____能,使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而产生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3.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该定值电阻的阻值是______Ω,若它两端无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______A,此时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Ω。

14.如图所示,只闭合S1,电阻R1R2组成______电路;断开S1闭合S2S3,电阻R1R2组成______电路;同时闭合S1S3,电路会形成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在圆圈内填上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使得两灯均可发光,两表均有示数.

16.如图中,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画在右侧方框内).

17.多年来,泉州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种植花草树木,提高绿地覆盖率,修建人工湖,扩大水域面积,大大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说明绿化城市、修建人工湖对改善居住环境所带来的好处(至少说两点)

18.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_____、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选填“质量”或“体积”).

(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可以认为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_____相同,然后比较_____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水和煤油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因此“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具有的比热容____.(选填:

“较大”或“较小”)

(4)由图像可得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J/(kg•℃)

19.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

(1)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L1和L2的发光情况是:

________;

(2)针对上述现象,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__;

(3)请在原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使两只电流表分别测干路和支路的电流.(要求:

在需改动的导线上画“×”,用笔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许交叉)

(_______)

(4)在虚线框中画出改正后的电路图.

(________)

20.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小明选择了

五个电阻进行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未完成的电路完成,且使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_______。

导线不能交叉

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填字母

A.电阻断路

电流表坏了

滑动变阻器短路

电阻短路

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

为达到实验目的,滑动变阻器除了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起到______的作用。

实验中,当把

的电阻换成

的电阻后,应把变阻器滑片向______

填“左”或“右”

滑动,同时眼睛盯住______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

图象如图丙所示。

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图象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平同学爱好锻炼身体,在学校科技创新大赛中,他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拉力计(通过仪表读数显示拉力的大小),图甲是原理图,硬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P与R1间的摩擦不计)。

定值电阻R0是10Ω,ab是一根长度为10cm的均匀电阻丝,阻值R1是20Ω,电源电压U是3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1)作用在拉环上拉力的大小可以通过电压表示数的大小来反映,当作用在拉环上的力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当拉环不受拉力时,滑片P处于a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V;

(3)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F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通过计算,说明开关S闭合后,当电压表指针指在2V处,作用在拉环上水平向右的拉力为__________。

22.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它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开采是世界难题,据中央电视台2017年5月18日报道,我国可燃冰已试采成功,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用燃气锅炉烧水时,把质量为5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12m3天然气,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q=4.2×107J/m3,可燃冰的热值为同体积天然气的160倍,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燃气锅炉烧水时的效率;

(3)若换用可燃冰,应使用多少m3可燃冰.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少数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是由于废水中的一些分子运动到整个水库的结果,故A符合题意;

B.洒水车将水洒在地面上,是水的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灰尘的运动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是物体的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符合题意;

B.快速弯折铁条,铁条弯折处变热,是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是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D.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是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3.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热量的计算公式

【详解】

由公式

,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故选C。

4.D

【解析】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正确连接方式是连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其在电路中的作用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电阻的大小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A图中滑片左侧接入电路,所以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故A错误;B图中滑片左侧接入电路,所以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故B错误;C图中变阻器的全部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片,阻值不变,故C错误;D图中,滑片右侧接入电路,所以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D正确,故选D.

5.B

【解析】

【详解】

A.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所以一切物质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

故A错误。

B.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小,所以水蒸气的内能会减小,温度会降低。

故B正确。

C.改变物体内能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式。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即物体内能增大,有可能是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该物体做功。

故C错误。

D.若物体吸热的同时还对外做功,则其内能不一定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故D错误。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了连入电路的电阻,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电阻的阻值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根据U=IR,定值电阻阻值不变,电流变化,所以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滑动变阻器的连入电路时,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电阻最大,电源电压不变,电流最小,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被测电阻阻值大小跟电阻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有关,实验过程中三者没有发生变化,电阻的阻值不变,故D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7.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电路故障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详解】

由题知灯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量支路L2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L2两端的电压.

A.灯L1断路,L2支路不受影响,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故A符合题意;

B.灯L2断路,电流表与电压表串联,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源的电压,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为零,顾B不符合题意;

C.灯L1短路,造成电源两极直接连接而短路,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没有示数,故C不符合题意;

D.灯L2短路,造成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电流表可能被烧毁,电压表无示数,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不影响.

8.A

【解析】

【分析】

【详解】

两个洗手间都有人并锁住时,灯亮;如果两洗手间都没有人或者只有一个有人时,灯不亮;由电路图可知,两开关都闭合时灯泡发光,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

由电路图可知,两开关都闭合时灯不亮,且会发生电源短路,故BD不符合题意;

由电路图可知,闭合任意一个开关,灯泡都发光,不符合题意,故C不符合题意.

9.B

【解析】

【详解】

图中两灯泡L1、L2串联,电压表并联在L2两端,测量的是灯L2两端的电压,故B符合题意.

10.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I-U图象可知,A.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A,故A错误.

B.当乙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乙的电流为0.5A,所以此时乙的阻值为

故B错误.

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

U=U甲+U乙=1.5V+0.5V=2V,

故C正确为答案.

D.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

I=I甲+I乙=0.2A+0.4A=0.6A,

故D错误.

11.压缩比热容大

【解析】

(1)在热机的四个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

(2)汽车的散热器可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点睛:

(1)在热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和吸气冲程没有能的转化;

(2)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

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12.机械做功

【解析】

【分析】

【详解】

启啤酒时,瓶子内气体对瓶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白雾”,这个现象说明做功可改变物体的内能.

13.808

【解析】

【详解】

[1]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V,通过的电流为0.5A,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R=

=

=8Ω。

[2]若它两端无电压时,根据I=

可知,通过它的电流为0A。

[3]导体的电阻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

所以当它两端无电压时,其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都不变,其阻值仍然为8Ω。

14.串联并联电源短路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示可知,只闭合S1,电阻R1R2组成串联电路;当断开S1闭合S2S3,电阻R1R2组成并联电路;同时闭合S1S3,会短路电源,这是不允许的.

电路的连接方式

15.

【解析】

【详解】

如图电路,电源上边的圆圈直接与电源相连,只能填入电压表或灯泡,若为电流表会出现短路;

当下边填入灯泡时,上边为电流表,中间为电压表,此时两灯并联,两表都有示数,符合题意;

当下边为电压表时,中间为灯泡,上边为电流表,此时两灯也是并联关系,两表都有示数,符合题意,如下两图:

【点睛】

对电路的结构及组成若是不太熟练,可以将灯和电表分别代入到电路中,再依次分析其是否符合要求。

关键是要清楚两表自身的特点,即电流表相当于导线,而电压表相当于断路。

16.

【解析】

【详解】

先画出电源符号,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开关开始分支,一支经S1、灯泡L1,另一支经灯泡L2然后共同经过开关S2,回到负极,如下如图所示:

17.见解析所示

【解析】

【分析】

从植树造林和建人工湖两方面来分析对环境的改善.可从减弱噪声的途径、蒸发吸热、水的比热容大三个方面来考虑.

【详解】

(1)植树造林可以减弱噪声的影响;

(2)绿化、扩大水域面积,可以利用水的蒸发吸热来降低气温;

(3)绿化、扩大水域面积,还可以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吸收相同的太阳辐射热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升高较少,来降低气温.

18.质量吸收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水较大2.1×103

【解析】

【详解】

(1)[1]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应控制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初温相同。

(2)[2]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则加热器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忽略热量损失,则可以认为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3]让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通过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来知道它们的吸热能力。

(3)[4]由图像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高,说明煤油的吸热能力弱,水的吸热能力强。

[5]“暖手宝”中的储热液需要用吸热、放热能力强的物质,即比热容大的物质。

(4)[6]由图像可知,当水和煤油加热5min时,煤油的温度从10℃升高到50℃,水的温度从10℃升高到30℃。

根据Q=cm△t,有:

C水m水△t水=c煤油m煤油△t煤油,

4.2×103J/(kg•℃)×m水×(30℃-10℃)=c煤油m煤油×(50℃-10℃),

解得c煤油=2.1×103J/(kg•℃)。

19.L2发光L1不发光L1被短路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从实物图可知:

导线直接接到了灯泡L1的两端,则导致L1短路,所以,灯泡L2发光,L1不发光;

(2)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

①L1被短路,②电流表A2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使L1不亮的原因是L1被短路;

(3)根据一个电流表在干路,一个在支路,将A2的“3”接线柱改到开关的右侧接线柱即可,如下图所示:

(4)从电源正极开始,经过开关后进行分支,一支经过灯泡L2,另一支经过电流表A2和灯泡L1,然后两支汇合共同经电流表A1回到电源负极,如下图所示:

20.

调节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左电压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解析】

(1)由图甲知道,滑动变阻器与R串联,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根据题意知道,应把乙图中变阻器右下角接线柱接入电路,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说明电路中没有短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说明可能是电压表所测量的电阻断路,这样使得电压表串联入电路中,故A符合题意,CD不合题意;若电流表坏了,整个电路断路,电压表也不会有示数,故B不合题意,故选A。

(3)因为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所以,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并不断改变电阻阻值,即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有调节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作用;当把5Ω换成10Ω时,电阻分压会变大,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道,此时滑动变阻器分压变小,为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压,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由图示电路图知道,闭合开关后应向左移动滑片,同时眼睛盯住电压表;

(4)分析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考查了电路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路故障的判断和图象的题解等,同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是常见题目。

21.增大1375N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分析电路图可知,电阻R1和R0是串联的,电压表测的是R0两端的电压,当作用在拉环上的力增大时,滑片向右移动,R1的电阻变小,导致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总电压是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公式

可得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对于R0其阻值不变,电流变大,根据公式

得,R0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

(2)[2]当拉环在a端时,R1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为20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R0两端的电压为

则电压表示数为1V。

(3)[3]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R0两端的电压为2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此时,R1两端的电压为

此时R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所以,此时接入电路的长度为

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根据乙图可知,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根据图当拉力为500N时弹簧伸长10cm,所以当弹簧伸长7.5cm时所受的拉力F为

即此时拉环上水平向右的拉力为375N。

22.

(1)1.68×108J;

(2)33.3%;(3)0.075m3

【解析】

【详解】

(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J/(kg•℃)×500kg×(100℃-20℃)=1.68×108J;

(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Vq天然气=12m3×4.2×107J/m3=5.04×108J;

燃气锅炉烧水时的效率:

(3)可燃冰的热值为同体积天然气的160倍,则可燃冰的热值:

q可燃冰=160q天然气=160×4.2×107J/m3=6.72×109J/m3,

若换用可燃冰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应使用可燃冰的体积:

V可燃冰

答:

(1)水吸收的热量为1.68×108J;

(2)燃气锅炉烧水时的效率为33.3%;

(3)若换用可燃冰,应使用0.075m3可燃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