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371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9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点突破岳麓版Word下载.docx

(4)经济: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延续均田制,轻徭薄赋。

(5)民族关系: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6)外交:

鼓励贸易交流;

尊重外来宗教;

中朝、中日交往密切。

3.评价:

“功大过小”,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面临问题:

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尚未清除;

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尚未完成;

沙俄势力东进。

2.重大举措

(1)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

(2)收复台湾,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海防。

(3)三征噶尔丹,打击民族分裂势力。

(4)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5)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3.评价

(1)功绩:

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2)过失:

大兴文字狱;

实行闭关政策;

未能紧跟时代潮流,为后来中国的落后埋下隐患。

(四)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者的共同特征

1.文治武功,雄才大略。

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基础;

康熙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都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康熙帝设南书房。

3.都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东西方的先哲  

(一)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2.主要思想

(1)政治思想:

主张“仁”(核心)和“克己复礼”;

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2)教育思想:

在中国开私人办学先河,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3.历史影响

(1)孔子对中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2)儒家思想传播到亚洲各国,与西方文化并称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文化形态。

(3)儒家文化对欧洲的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二)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1.主要思想

(1)哲学思想:

唯心主义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2)政治思想:

对现实政治不满,设计理想国。

(3)强调法治。

(4)注重教育:

创立雅典学园,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2.评价:

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三)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1.相同点

(1)时代:

都处于奴隶制时代,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源头的地位。

孔子主张“仁”,反对暴政;

柏拉图主张哲人统治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

都体现“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

(4)影响:

影响东西方文化的走向,在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不同点

(1)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

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求善。

(2)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怀疑态度。

 中外杰出的科学家  

(一)杰出的科学家

人物

活动

地位

精神

李时珍

编写了医药名著《本草纲目》

其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

救死扶伤,态度严谨,锲而不舍

詹天佑

主持建成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近代中国伟大的铁路工程师

热爱祖国、不畏艰难、勇于创造

李四光

①创立地质力学

②指导石油等矿产开采

③研究地震预测和预防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勇于开拓

牛顿

①著有《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②创“归纳—演绎”研究方法

“近代科学之父”

勤奋探索、勇攀高峰、追求科学

爱因斯坦

提出(狭义)相对论、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

20世纪的科学伟人

科学创新、实事求是、崇尚真理、勤于思考、甘于奉献

(二)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共同原因

1.个人品格:

几乎每一个科学家都有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良好品格,这是古今中外科学家获得成功的内因,也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因素。

2.社会环境:

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最深层的动力,国家和社会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是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外因。

3.内外交流:

内外交流的发展有利于科学家取长补短,近代留学教育是内外交流的重要形式,有利于落后国家的科技较快地赶超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成就。

4.爱国思想:

爱国精神是众多科学家最深厚的精神动力,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这一因素的作用更大,更是调动科学家科技救国的强大动力。

1.(2017·

宜宾期中)材料一 毛泽东《沁园春·

雪》: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材料二 历史人物是复杂的,他们生活的时代环境、成长经历、性格特点都充满了复杂性、破缺性和不确定性。

然而长期以来的人物教学却不尽如人意。

教师往往在人物生平的叙事上一带而过,在人物评价上又是按照所谓的规律总结出一套规范化的表达,贴好标签……如此的教学留给学生的人物形象扁平而干瘪,只有“冷淡的尊敬”,而无“发自肺腑的欣赏”;

独断而机械的历史结论使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日益懒惰和僵化,而人物教学希望通过优秀人物的嘉言懿行来培养公民人文素质的教育目标便流于形式,破坏了人物教学功能的发挥。

——《还原历史人物的复杂性》

(1)以秦始皇为例,怎样认识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地位?

(9分)

(2)历史人物是复杂的,然而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却存在“扁平而干瘪”的现象,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6分)

解析:

(1)问,评价秦始皇,结合所学从功过两方面来评析。

(2)问,根据材料二“历史人物是复杂的,他们生活的时代环境、成长经历、性格特点都充满了复杂性、破缺性和不确定性……在人物评价上又是按照所谓的规律总结出一套规范化的表达,贴好标签……”去归纳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答案:

(1)功:

①顺应历史潮流,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②创建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在内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派兵北伐匈奴,南征越族,移民戍边,修筑了万里长城,扩大了疆域。

④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过:

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广建宫殿陵墓;

赋税沉重,滥用民力;

实行残酷的刑法,统治残暴。

总之:

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发展和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但其文化专制和残暴统治对后世产生了不利影响。

(2)①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所处时代的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

②要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析,一分为二,切记绝对化。

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得出正确的论断。

③要对这一人物的所有事例全面的了解,不能以点带面。

④要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先要叙述史实依据,然后得出结论,做到有理有据,论从史出。

⑤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如生产力标准),看其历史活动对历史的发展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或个人品质是优是劣来进行评价。

很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充满矛盾,评价时要看其主流(主要方面),依据主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任答三点即可)

2.(2017·

洛阳统考)材料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前往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求取真经。

西行路上,他走过八百里大沙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人马俱绝”;

有时忍饥挨饿,有时盗贼威胁,但玄奘志向坚定,誓言:

“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

”他曾被高昌王阻留,但毫不动摇,绝食三日,以死明志。

到达目的地后,历经十七年学遍了当时佛教的大小乘各种学说。

643年,玄奘载誉回国,受到唐太宗的热情接待。

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

在唐太宗的支持下,他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撰成《大唐西域记》12卷,备载唐代西北边境至印度的疆域、山川、物产、风俗、政事和大量佛教故事和史迹,成为后人研究西域和印度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民族关系等问题的珍贵文献。

他还把印度的天文、历算、医学、逻辑学乃至制石蜜技术等介绍到中国,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其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脊梁”。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玄奘回国受到唐太宗热情接待的原因。

(8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玄奘为何被誉为“中国脊梁”。

(7分)

(1)问,从唐太宗的治国方略和维护统治的需要以及玄奘的个人品质上去分析原因。

(2)问,从玄奘的精神意志和其翻译的著作为研究佛教、西域和印度提供了珍贵文献以及玄奘的西行行为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等方面去概括归纳。

(1)原因:

唐太宗崇尚文治,推崇佛教;

佛教思想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唐初社会现实的需要;

玄奘佛法精深且德行高尚(不畏艰难、志向坚定、忠诚爱国、虔诚和执着等)。

(2)原因:

玄奘西行体现舍身求法的精神;

玄奘翻译的佛经和著述为研究佛教、西域和印度文化提供了珍贵文献;

玄奘的西行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2017·

临汾考试)材料一 在(古希腊)民主制中……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

默许人民的要求,以及把政治策略建立在可“销售”的东西之上,这就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

对于种种慎重的判断、艰难的决定、令人不悦的选择以及使人难堪的事实,人民一定会尽力回避。

民主使智慧边际化。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使政治权力与哲学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

——以上均引自《柏拉图全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柏拉图对古希腊民主制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设计了一个怎样的理想国,并对这一理想国进行评价。

(1)问,从材料一“在(古希腊)民主制中……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这就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概括其看法。

(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使政治权力与哲学理智结合起来……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可知,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指应该由哲学家来治理的国家;

第二小问,结合柏拉图设计理念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评价。

(1)看法:

柏拉图认为希腊领袖人物的产生过于随意;

民主政治使领袖的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

民主使智慧边缘化。

(2)理想国:

应该由哲学家来治理国家。

评价:

带有很大的空想性,过于理想化,是一种乌托邦设想;

柏拉图的理想国又并非纯粹的空想,而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2017·

山西省五校联考)材料 祖冲之,“专功数术,搜拣古今”,广泛收集从上古时代起直到6世纪他生活的时代止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考察。

他还“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在天文历法方面,编制了一部新历法,即《大明历》。

曾经设计制造过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工具),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一天能走百里的“千里船”以及类似于木牛流马的陆上运输工具。

最值得一提的是,祖冲之则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7位。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成果,直到约一千年后,才为15世纪中亚数学家阿尔·

卡西和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所超过。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祖冲之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祖冲之在中国科学史上的地位。

(1)问,根据材料,由“专功数术,搜拣古今”体现了祖冲之注重专攻,由“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体现了祖冲之注重实践,祖冲之编新历法、发明水碓磨、制造指南车、千里船体现了善于创新,从祖冲之涉及的天文、历法、数学等可以归纳其涉及的领域广泛。

(2)问,首先可以从性质出发概括为科学家,其次结合祖冲之的最著名的成就圆周率概括其世界领先,最后可以从祖冲之对国内和世界的作用概括。

(1)特点:

注重专攻;

勤于实践;

善于创新;

领域广泛。

第2讲

近现代的革命领袖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一)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1.主要活动

(1)初露锋芒:

早期反王权思想形成;

初期议会活动。

(2)铁骑军统帅:

两次结束内战;

处死查理一世;

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远征爱尔兰,颁布《航海条例》,打败荷兰。

(3)“护国主”与护国政体:

军事独裁的开始;

就任世袭护国主。

2.评价

(1)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

(2)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段,击溃王军主力,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制,贡献突出;

共和国成立后,逐渐走向反动,远征爱尔兰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3)镇压民主派运动,发动一系列的商业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

(二)美国国父华盛顿

1.主要事迹

(1)领导独立:

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组建大陆军并任大陆军总司令;

1776年宣布独立;

1783年,英国被迫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2)开国立制:

主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任第一届美国总统。

(3)确立国策:

制定了许多开创性的政策;

不当终身总统。

(1)是美国开国元勋,在独立战争期间,身为大陆军总司令,功绩卓著。

(2)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3)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两届总统期满后,坚决不再连任;

为以后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树立了范例。

(4)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三)一代雄狮拿破仑

(1)军事起家:

在土伦之役、保卫巴黎和远征意大利过程中展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

(2)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发动“雾月政变”和称帝;

颁布《拿破仑法典》;

对外击败反法同盟。

(3)从帝国皇帝到孤岛囚徒:

扫荡封建势力,称霸欧洲大陆;

两次退位。

(1)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2)领导法国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挽救了法国的危机。

(3)颁布《拿破仑法典》,体现法律平等,严格规定私有财产的合法性,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

(4)不断发动对外征服战争,使整个欧洲大陆陷入战争深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也导致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四)克伦威尔、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革命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

法国大革命

贡献

赢得内战胜利;

推动建国立宪;

巩固革命成果

领导独立战争;

建立共和国;

从行动上捍卫民主

稳定秩序;

颁布法典;

反对外来干涉

局限

入侵爱尔兰、苏格兰;

后期实行独裁统治

对种植园奴隶主的妥协;

保留黑人奴隶制

恢复君主制;

实行独裁统治;

后期发动侵略战争

影响

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美国除外),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亚洲觉醒的先驱  

(一)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1)辛亥革命前:

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

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2)辛亥革命中:

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辛亥革命后:

发动“二次革命”和两次护法运动。

(1)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

(2)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3)他是领导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

(二)圣雄甘地

1.主要活动:

早期政治斗争;

宣传甘地主义思想;

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调解印度各教派的矛盾和教派纷争。

(1)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者,被尊为“圣雄”。

(2)进步性:

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一生多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3)局限性:

采用非暴力手段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

崇尚印度传统文明,反对工业文明是历史的倒退。

(三)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

1.主要功绩

(1)领导独立运动:

召开国民议会,当选主席兼国民军总司令;

领导人民击败希腊的武装入侵;

签订《洛桑和约》,使土耳其的独立和基本主权得到承认。

(2)领导现代化改革: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1.理论贡献

(1)青年时代汲取了人类优秀理论与文明成果,在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晚年致力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研究,1867年秋,《资本论》出版,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

2.革命实践

(1)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第二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2)1848年德国革命爆发,他回国创办《新莱茵报》;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

(3)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4)编写《资本论》。

(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1.理论研究

(1)1844年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第二年春完成。

真实地描述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指出了摆脱这种状况的出路。

(2)在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同时,还在理论上全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

(3)对于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现象,做了深入研究的探讨。

2.革命实践:

在恩格斯的指导和帮助下,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会上成立第二国际,推动了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1)建党工作: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形成列宁主义。

(2)领导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4)晚年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1)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

(2)为俄国、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

(四)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1)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2)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毫无争议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

(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2)“文化大革命”后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4)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5)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论。

(6)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20世纪继孙中山、毛泽东之后对中国历史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

(六)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1.胸怀宽广、志向高远,以国家民族甚至全人类的解放和进步事业为己任。

2.勤奋好学、积极探索,以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3.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结合实践不断检验、完善和更新已有的思想理论体系,不盲从迷信权威和经验。

——林达《扫起落叶好过冬》

(1)根据材料,概括林肯对种族问题的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观点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肯当选总统后做出的选择,并运用史实加以说明。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让我们抛弃不同人种之说,不同种族之说……所有的人生而平等”“我不是,也从来没有,主张让黑人也有选举权,也能当陪审员,也能担任公职,也能和白人通婚”得出两种观点。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在芝加哥——北方废奴主义的大本营”“在南方查尔斯顿——蓄奴主义的大本营,林肯发表演说”得出林肯针对南北方不同选民发表言论;

南北方因奴隶制存废问题矛盾激化。

(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即可;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林肯领导南北战争、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南方叛乱诸州的奴隶制角度进行作答即可。

(1)观点:

种族平等;

不反对种族歧视。

原因:

南北方因奴隶制存废问题矛盾激化;

林肯针对南北方不同选民发表言论。

(2)选择:

努力实践种族平等的主张。

史实:

他领导了南北战争,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南方叛乱诸州的奴隶制。

梅州质检)材料 戴高乐从1958年开始连续当了11年法国总统,他领导制定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重新确立法国的政治体制。

任内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外事务上。

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逝世。

蓬皮杜总统于次日向法国人民发表广播讲话:

“戴高乐将军逝世了,法国失去了亲人。

1940年,戴高乐将军拯救了我们的荣誉。

1944年,他领导我们走向解放和胜利。

1958年,他把我们从内战的威胁中救了出来,他使今天的法国有了自己的制度、独立和国际地位……让我们向法国保证,我们决不辜负我们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