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服务团大兴村调研之行.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15045392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服务团大兴村调研之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村振兴服务团大兴村调研之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村振兴服务团大兴村调研之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村振兴服务团大兴村调研之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村振兴服务团大兴村调研之行.doc

《乡村振兴服务团大兴村调研之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服务团大兴村调研之行.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乡村振兴服务团大兴村调研之行.doc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乡村振兴服务团大兴村调研之行

关于开展“乡村振兴之路”调研的报告

市统计局紧密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联合市委农工委、市农牧业局等部门于近期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乡村振兴之路”调研。

共抽取4个区县,走访调查9个村,205户农户,66名镇村干部,收集有效调查问卷270份、建议上百条。

此次调研管中窥豹,从侧面展现了我市“三农”发展的新变化、新希望,也零距离感知了农民所思、所想、所盼、所忧,愿能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制定“乡村振兴”规划作参考。

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结果分析

270人中,有241人知道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占比高达89.26%。

此次“乡村振兴之路”调研结果可概括为“五个最”:

(一)最大的亮点是乡村基层基础改善。

问卷显示,村民亲身感受家乡最大的变化,认为道路变好的有193人,占71.48%;认为医疗方便的有123人,占45.56%;认为工作机会多的有95人,占35.19%;认为房子变大的有78人,占28.89%。

(二)最有待提高的是农村社会保障。

在负担最重方面的调查中,认为医疗保险是最重负担的有83人,占30.74%,近1/3;认为生活费用是最重负担的48人,占17.78%;认为教育费用是最重负担的32人,占11.85%。

同时,在对乡村振兴期盼选项中(可多选),有80人选择养老保障,占29.63%。

(三)最迫切的是提高乡村劳动力素质。

年龄在20-35岁的43人,占15.93%;35-50岁的,85人,占31.48%;50岁以上的141人,占52.22%。

初中及以下的193人,占71.49%;大专及以上46人,仅占17.04%。

(四)最关注的焦点是生活富裕。

从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关注程度看,关注生活富裕的有95人,占35.19%;关注产业兴旺的有76人,占28.15%;关注生态宜居的48人,占17.78%;关注乡风文明的有29人,占10.74%。

同时,在问及乡村振兴的主要愿望,有90人认为

需要提高居民收入,占33.33%;有67人认为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占24.81%。

(五)最大的期盼资金扶持。

在对乡村振兴期盼选项中(可多选),分别有173人、127人

和80人选择资金扶持、技术帮助和养老保障,分别占64.07%、47.04%和29.63%。

二、针对性的建议

(一)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

规划是做好乡村振兴的前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全域全程全方位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通过深入调研,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推进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多轨衔接,统筹推进制度、机制、体系建设。

(二)抓好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因外出务工导致流出。

要留住人,要解决就业就必须解决好产业空心化的问题。

建议以县(市、区)为单元,以空间优化、布局合理、环境友好、生态稳定为导向,大力培育“一镇一业、一村一品”。

并合理安排好农产品产地加工和精深加工,配套布局其他加工制造业,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宜文则文”。

同时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农业+旅游等新业态,推动多种业态互相融合、多元发展。

(三)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以科技文化素质、就业创业技能、文明生活方式为重点内容,多层次、广覆盖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加快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一要培养一批农村复合人才。

强化技能培训、创业指导、政策解读、跟踪服务,依托农民夜校,全面培训各类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二要提升农民就业技能。

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新生代农民工等群体的培训力度,通过“两后生”培训、联合培训等方式,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劳务品牌培训等各类技能技术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促进就地就近稳定就业;

三要提高农民文明素质。

深入推进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创建,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广泛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大力提倡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四)完善城乡融合共享机制。

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村居民基本享有与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通过政府投入、群众参加和社会参与,构建全面覆盖农村的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体系,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发展成果,使广袤的农村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