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教案 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53208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 教案 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弟子规 教案 谨.docx

弟子规教案谨

教学内容简案

进度: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复习: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教学内容

教学检讨

一、经文导读及讲解

(一)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为人子女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不要太晚睡觉,以免影响身体与白天的正常作息。

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啰!

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正所谓「寸金难买寸光阴」。

我们要早起,要晚睡。

这里的「晚睡」不是现代人的通宵达旦,浪掷精神,而是针对疏懒无事,一入夜便想睡的人而言。

希望他们能珍惜光阴,学习有用的学问。

再者,这里讲的「晚睡」也是有规律的,一个人精神体力疲倦了,就应入眠。

尤其是小孩子正当发育、求学期间,能在九点左右入睡是最好的。

*《曾文正公嘉言集》:

要看一个家庭会不会兴盛,就看他的子弟是不是晏起(晚起)?

引申:

我们要进ㄧ步规划我们的人生,人生的目标可以分成短期、中期、长期目标,我们要及早立定志向。

(二)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盥」指用两手取水洗脸,这个字的造型就像是两只手,从器皿中取水。

这里的「溺」指的是小便。

我们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刷牙、漱口。

解完大小便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这样的做法可以预防病菌入口,所以可以避免「身有伤贻亲忧」,另ㄧ方面也可以避免口臭,因为每个人ㄧ天的生活都会和别人说到话,如果口气不清新就会影响到别人,让人家对你避之唯恐不及。

*「辄」:

同「则」字。

(三)复习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别人的物品虽小,也不可以私自藏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会很伤父母的心。

引申

1.有些小朋友在合作社或外面的店家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钱买又想要占为己有,就会用偷窃的方法来取得,店家都有装监视器,这种行为最后都会被发现而受到处罚。

2.有些出国旅行的人,在飞机上或饭店里,看到毛巾、卫生纸或烟灰缸都会随手带走,这种就是没有公德心与教养的行为,除了会让你的爸妈丢脸更会让你的国家在国际上有坏的名声。

3.就算是一块钱或一颗糖果,这样小的东西也不可随意拿取,不然就是小偷的行为。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二、故事时间

(一)司马光着《资治通鉴》

司马光用了十九年的时间完成了「资治通鉴」,在写书的过程中他为了怕自己睡太多,所以用木头作了一个圆形的枕头,这样一来只要稍微翻ㄧ下身,头就会从枕头上滑下来,他就可以继续工作,后来果然完成了这部历史巨著。

问题一:

司马光在写资治通鉴时遇到了什么困扰?

问题二:

他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自己不要睡太久?

(二)浪费光阴的孩子

有一个青年时常游手好闲不爱念书,所以他的父亲十分忧虑,有一天就找了ㄧ根很长的木棍,跟他说:

「人的一生就好像这长长的木棍,八十公分代表八十岁。

你在二十岁以前,还没有能力帮助家庭、帮助这个社会,你只能接受大家对你的服务,对你的奉献,这一段你帮不上什么忙,所以要砍掉。

」说完就拿斧头把前面的二十公分锯掉。

接着父亲又说:

「人六十岁后年老体衰,对家庭社会虽然想要有贡献,但有时难免力不从心,顾忌太多,所以这一段我们也要把它去掉。

」就再砍了二十公分。

接下来这一段,他的父亲又把它分成三份,说道:

「你光是睡觉就用了1/3,所以要砍掉,你每天要吃饭、洗澡,做ㄧ大堆杂事,看电视、打电动,不会爱惜时间,所以这一段也要砍掉!

」说完又砍了1/3。

接这又说「人生还有很多时间是生病躺在病床上,所以也要砍掉。

」砍到这里他的儿子受不了了,就拉着他父亲的手说:

「爸爸我知道了,我以后再也不敢浪费时间了。

问题一:

父亲拿了八十公分的木棍是要做什么呢?

问题二:

剩下的最后一段木头代表什么呢?

儿子后来有没有改过呢?

教学内容简案

进度: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复习: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教学内容

教学检讨

一、经文导读及讲解

(一)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钮扣结整齐,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也才不会踩到鞋带跌倒发生危险。

重视自己的服装仪容别人才会尊重你,若是奇装异服会让别人觉得你很轻慢,所以公众人物对大家的影响很深,如果他们穿着很随便很暴露,就会带动社会的不良风气。

有时候在匆忙中很容易忽略自己的穿著,就会有尴尬的情形发生,像扣子忘记扣,拉炼忘记拉,所以我们要谨记「事勿忙忙多错」。

1.衣服会反应人的内心状态:

像去重要场合或爬山时会有不同的装扮。

2.衣服会反应ㄧ个地方的文化:

中国服和西装。

中国古代缠小脚,外国过去束腰的习惯。

(二)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绉弄脏了!

有些同学到处乱丢东西,自己找不到还会乱发脾气。

1.从小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长大后才有办法做ㄧ位好主管。

2.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

(三)复习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父母亲所喜欢的东西,我们要尽力准备,父母亲讨厌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

孔夫子曾说过:

「人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所以对父母亲我们要尽力侍奉。

提问

1.大家知不知道父母亲喜欢吃些什么?

做些什么事情?

有什么嗜好?

(如果父母亲的喜好是会伤害身体的,我们要进一步做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2.父母亲最喜欢我们做些什么事?

3.父母亲最不喜欢吃的昰什么?

最不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4.父母亲最不希望我们做的昰什么事?

5.我们要怎样去体贴父母,了解父母的喜好?

二、故事时间:

(一)赵宣子与祖麑的故事

春秋时代晋国有一位大臣名叫赵宣子,晋灵公在位时不知道要勤政爱民,赵宣子对国家非常忠诚不断地向晋灵公进谏,晋灵公因忠言逆耳竟起歹念,派杀手祖麑刺杀赵宣子。

祖麑在上早朝前就到达赵宣子的家中,看到赵宣子已把朝服装戴整齐,正襟危坐在闭目养神。

祖麑看到赵宣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如此恭敬,心想他一定是个爱国的忠臣,自己绝对不能误杀国家的栋梁,但为完成国君交特的事情,他便撞槐树自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仪容端正,便能赢得他人的尊敬。

(二)乔其拉德的销售故事

营销界有位名叫乔其拉德的销售高手,他非常会卖车子,有一次他在家里睡觉,突然惊醒起来跑到镜子前开始穿西装打领带,然后恭敬的打电话给客户。

等打完电话后,又将西装脱下钻到被窝里面去睡觉,他的太太很疑惑他的举动,乔其拉德便向太太解释,客户虽然在电话那头没有看到我的样子,但是如果穿着随便,我在言谈中也会随便不恭敬,这样对客户是不礼貌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衣着是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我们要养成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要保持恭敬的心,这样才是言行一致。

 

 

故事中祖麑自杀的片段,因为考虑现今社会血腥气氛过浓可以省略不讲。

教学内容简案

进度: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复习: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教学内容

教学检讨

1、经文导读及讲解

(一)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1.「步从容」

走路时仪态要从容不迫,就是要稳重不慌张、横冲直撞。

有的小朋友在学校教室、走廊或路边奔跑追逐,经常险象环生。

自我训练从容不迫的走路,是一种安定身心的好方法。

引申一般人走路大都匆匆忙忙,这样会让人觉得你是个急性子,没有耐心、个性太急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2.「立端正」

即站得端正,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弯腰驼背,这样能显现出朝气蓬勃的气象,更有益身体健康。

引申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各种姿势都要端正,除了是一种礼貎,也会让自己保持良好的体态与健康。

现在很多弯腰驼背、长骨刺与经常腰酸背痛的人都是因为不良的姿势所引起。

3.「揖深圆、拜恭敬」

问侯他人,不论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诚恭敬,千万不能敷衍了事。

引申祭祀行礼或对他人行礼,都要从内心发出恭敬,旁人可从你的行为(腰有没有弯、速度的快慢、说话的声调)看出,所以正确的姿势可以培养恭敬心。

(二)勿践阈勿跛倚

「勿」是不可以;「践」是践踏;「阈」是指门坎。

「践阈」是进门时踩在门坎上。

「跛倚」是一只脚斜站着,给人懒散不敬的印象。

引申现在的房子已经很少有门坎,不过有些寺庙或旧房子仍有,所以下次记得要跨过门坎,不可踩在上面再跳下。

另外很多人喜欢用一只脚站立,一只脚斜放着,这样身体肯定会歪一边。

或是有人喜欢身体斜靠在墙壁上与人讲话,这样的姿势都是不雅,而且非常不礼貌。

(三)勿箕踞勿摇髀

「箕踞」是坐着时两脚张开得像畚箕,最为难看,尤其女生更是要特别注意。

「髀」是指大腿骨,因此「摇髀」是翘脚抖腿摇臀,显得轻浮不庄重。

引申随时都要注意自己的姿势与行为,不能因为舒服就随意摆放自己的肢体,妨碍观瞻。

(四)复习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亲爱护我们,我们孝顺也是理所当然的,若是父母亲不喜欢我们,但是我们还能够孝顺,就更难能可贵了,可以称得上昰ㄧ位贤人。

历史上的大舜,就是ㄧ个最好的例子。

(闵子骞的故事)

二、故事时间

(一)作揖还辱的郦食其

汉高祖刘邦年轻时不喜欢读书人,所以有一次故意在召见读书人郦食其时坐在自己的床上,叫婢女帮他洗脚,藉此来羞辱郦食其。

郦食其看了以后并不生气,反而很有礼貌的向他拱手作揖说道:

「您若想推翻秦朝,就不应该这样无理的接见客人。

」刘邦听了十分惭愧,就马上将郦食其请上坐,向他请教治国之道。

1.引导发问:

(1)刘邦在房间边洗脚边接见客人,有没有礼貌?

(2)如果你是郦食其你会怎响应?

2.给小朋友的话:

刘邦的举动虽然无理,但是若郦食其也以无理的举动回复,那他就和刘邦一样无理了,所以我们在面对有人对我们不礼貌时,如果能够用恭敬的举动来面对他,反而能让对方感到惭愧,让他知道自己错了,就算对方一时没有反悔,久而久之,也会被我们的态度所折服。

(二)箕踞而坐的原壤

春秋时有个名叫原壤的人,是个很有学问的隐士,但是他为人轻视礼法,非常狂放不羁,因此常有不合当时礼仪的举动出现。

有一次,他看到孔子远远走来,故意把两腿伸直叉开坐在地板上,藉此举动藐视孔子讲礼的主张,孔子看到他的行为,就训斥他:

「你小时候不懂得尊敬兄长,长大后又没有值得称赞的事,真是败坏礼俗的害群之马。

」说完就用手杖打他的小腿,以警示他的恶习。

1.引导发问:

(1)你觉得原壤的行为那里不对?

应该要如何改正?

(2)为什么要表现有礼貎的行为?

2.给小朋友的话:

一个人即使有高深的学问,若缺乏有礼貎的举止,会让人瞧不起的。

(三)谦敬得福

明朝有一位读书人,文章写得很好,在当时非常有名声。

有一次参加乡试,却榜上无名,他很不服气,大骂主考官不能慧眼识英雄,这时有一位道士在旁偷笑说:

「你的文章一定写得不好。

」这位读书人说:

「你又没看到我的文章,怎么知道我写得不好?

」道士说:

「写文章最重要是心平气和,你现在骂人脾气又暴燥,怎么可能写出好文章?

」读书人觉得很有道理便向道士请教,道士告诉读书人应该要自我反省,对人谦冲有礼,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后来这位读书人终于金榜题名。

1.引导发问:

(1)小朋友平常考试考不好时,反应都是如何?

(2)你觉得读书人的态度对不对?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反应?

2.给小朋友的话:

一个人若能谦虚定能接受及听取别人的意见,进而得到大众的支持与信任。

在学问道德与待人处事上要时常虚心检讨,不能自满,这样才会让自己不断地进步。

教学内容简案

进度: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复习: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教学内容

教学检讨

1、经文导读及讲解

(一)缓揭帘勿有声

1.替别人着想:

现在虽然不常用门帘,但我们使用纱窗、门、窗户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有人正在睡觉或在图书馆看书,不要因为自己的声响而吵到别人。

2.巴黎圣母院用中文写着「请勿大声喧哗」,如果一个人在公共场所很大声,表示他在家中也不可能会很小声。

(丢脸丢到国外去了)

3.这也是惜物的表现,衣服、鞋子、物品都能用得久。

4.安全问题,如关门太大力伤到后面的人或是和同学玩门时被玻璃刺中心脏。

(二)宽转弯勿触棱

「棱」是指物体的棱角,如桌角。

转角处要慢慢走,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如在走廊上奔跑撞到墙角受伤的孩子,告诉我们要谨慎小心。

(三)执虚器如执盈

当东西轻时会比较大意,所以要谨慎一些,像碗盘、杯子之类的东西,还有一些高科技产品都很轻薄(数字相机、MP3),可是价钱很昂贵,弄坏就糟了。

(四)入虚室如有人

1.在没有人的地方也要好像有人在一样,不要太过随便,如爬山时不可大吼大叫,会被山上的动物笑;在孔庙也一样,大成殿里的展示品不可乱动。

2.到别人家不可随便跑到别人房间,乱动别人的东西,这样会让人误会,如果主人的钱不见了,大家都会误会是你拿的。

(五)复习

1.亲有过谏使更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父母亲改正。

2.怡吾色柔吾声

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起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怡悦,话语要柔顺平和。

二、故事时间

(一)拾金不昧的年轻人

有位年轻人住在老板家,每当他在打扫家里时都会捡到钱,而且金额是从一百元逐渐变多到几千元,这位年轻人每次捡到钱都会还给老板,半年后年轻人要离开老板家时就问老板:

「为什么你的钱都没有收好呢?

」老板笑着回答他说:

「这些钱是我用来测试你是否是个诚实的好孩子。

(二)一文钱也不可贪

古代有位秀才一天外出时,看见年轻人买书时掉了一文钱在地上,这位年轻人并没有发现他的钱掉了,此时秀才看见便用脚轻巧的踩住,等年轻人走后才弯下腰把钱捡起。

这时不远处有位老人家看见,便向前询问他的名字后就走了。

不久这位秀才得到官职要上任时求见巡抚上司,但是这位长官一直避而不见,过了不久他被弹劾「贪污」并被除去官职,秀才想自己还未上任怎么会贪污呢?

后来才知道长官就是当年看见他踩住一文钱的老人。

教学内容简案

进度: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复习: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教学内容

教学检讨

一、经文导读及讲解

(一)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小朋友:

「匆匆忙忙的写考卷,还是从从容容的写容易把题目答对呢?

」,所以许多事情都不能急,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就不容易出错。

当我们遇到事情时,不要看轻自己的能耐,还没做就先举白旗,但是也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应付,还是要认真的做好每一个细节。

(二)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斗闹场」是指容易发生冲突的场所。

小朋友:

「你们认为那些地方是斗闹场?

」,记得前一阵子有一则新闻,有一位年青人在网咖玩计算机,结果被一位陌生人枪杀,后来才发现杀错人了,他要杀的人原来是在隔壁,你们说冤枉不冤枉呢?

其实一点不冤枉,今天他不要去这个场所,就不会有这个意外发生了。

「邪」是不正,「僻」是怪僻,邪恶不正当,不合正道的事情,我们不要去问,小朋友:

「不可以问?

那可以听吗?

可以看吗?

(三)复习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就要等到父母亲高兴时再劝谏。

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遭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补充故事

李世民军营夜哭

唐太宗年轻时候随父亲李渊南征北讨,一次战役中父亲因战争失利决定退回太原,李世民劝谏父亲军队不可后退,否则士兵会四处逃散,敌军也会乘机攻击。

李渊不采纳儿子的建议,当天晚上李世民在军营外面大哭,李渊出去探看,李世民做最后一次的劝谏,并且分析利害得失,李渊终于接受儿子的进谏,停止撤军的行动。

二、故事时间:

(一)孟母三迁

孟子三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因此母亲为了栽培孟子,就辛苦的织布赚取学费。

他和母亲住在坟地的附近,常常和邻居的小孩玩办丧事的游戏,孟母觉得这样对孟子不好,所以把家搬到一条大街上。

过了不久,孟子却学商人叫卖东西,孟母很伤心又把家搬到学校旁边。

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很生气的把织布机上的布剪断,并且告诉孟子:

「你若不认真读书就像这一匹被剪断的布一样,没有什么用处!

」孟子听了以后,从此发愤用功读书,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1.引导发问:

〈1〉孟母为什么要不怕辛苦的搬了三次家?

询问小朋友有没有搬家的经验?

〈2〉如果小朋友经常接触不好的场所或看不良的书籍、不好的电视节目,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所以最好避免。

如果真的无法避免,我们也要清楚知道不要去学习不好的行为。

(二)车胤的萤火虫

车胤很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太穷买不起油灯,每天只能利用月光看书,可是月光下山后,只能收起书。

有一天,他看到萤火虫发亮的身体,突然想到可以把装满萤火虫的小布袋当做油灯,所以每天他就利用荧光来读书。

1.引导发问:

〈1〉车胤为了能在夜晚看书,克服困难,想出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2〉借光读书的匡衡

教学内容简案

进度: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复习: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教学内容

教学检讨

一、经文导读及讲解

(一)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小朋友:

「你们到别人家,或是要进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房间时,应该要先有什么举动?

」要先按门铃或敲门,然后问问里面有人吗?

要进入客厅时也要让里面的人知道我们来了,让里面的人有所准备。

不然你忽然出现在他背后,吓都吓死他了!

(二)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当房子或房间里的人问道:

「是谁呀?

」,我们如果回答:

「是我」,这样好吗?

如果这样回答,可能很多时候,对方无法判断你是谁?

(尤其是在讲电话时),我们应当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才不会让人混淆,浪费时间。

(三)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小朋友:

「当你们要跟别人借东西时,是怎么借的呢?

」,借了再说?

边拿边说要借?

反正用完放回去就好?

其实人都希望被尊重,我们要借别人的东西时,一定要先取得别人同意,才可以取用,不然就是偷窃的行为。

曾有一家大公司在征选人才,几千人筛选到十几个人,这一群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都是各个名校毕业的学生,老板突然走出办公室,经过一段时间才回来,就对这十多名应征者说道:

「你们都没录取?

」,这些人都觉得很纳闷,后来才知道原因是,当老板不在办公室时,这群年青人没有经过公司同意,随便的碰触档案文件,让老板发觉这些年青人很没教养,只好放弃这群人。

所以小朋友:

「学习礼节很重要,如果从小不学好,就算以后可以拿到很高的学历,你的人生还是困难重重,会遇到很多挫折。

所以孔老夫子说:

「不学礼无以立」,你不学习礼节,你就没法子在社会上立足。

(四)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俗话说: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向别人借东西一定要准时归还,下次我们有急需的时候,别人才肯再借我们。

孔老夫子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他就不会有什么作为了。

(五)复习

1.亲有疾药先尝

「疾」是疾病。

「尝」是用舌头尝尝看。

从前治病下药均用煎煮的汤剂,所以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煎好了汤药,作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看,是否太凉或太热?

这样父母既不会烫到,也能发挥药性,让父母病情好转。

现代:

除了煎煮中药,现代也流行科学中药,使用干粉药包与中药丸。

也有多数人会使用西药,这时就要注意父母是否准时用药,留意药包数量,以预订回诊时间。

故事一:

「亲尝汤药」的汉文帝。

2.昼夜侍不离床

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

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

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我们应该不分白天或夜晚,都应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

我们小时候生病的时候,父母半夜不晓得要起来看我们几次,看我们有没有踢被子,摸摸看我们的额头,看我们有没有发烧,所以我们要感念父母的照顾之恩。

二、故事时间:

(一)阎敞还钱

汉朝时有位名叫阎敞的人,他是郡府的助理官,有一次太守被召入京,太守将他所有的积蓄一百三十万钱都交给阎敞保管,阎敞则将钱理在地里。

后来太守全家都染上疫病而死,只剩一个九岁的小孙子,他曾听祖父说过,有三十万钱寄放在阎敞那里。

过了几年他寻找到阎敞,阎敞悲喜交集并把所有交钱还给他,但是孙子说没有那么多钱,阎敞仍坚持是一百三十万,后来孙子因而过着比较好的生活,乡里的人都很称赞閰敞的廉洁,这样的品德很值得我们学习。

1.听后引导:

〈1〉祖父为什么跟孙子说只有三十万?

(希望孙子能顺利取得遗财,所以故意将钱数说少)

〈2〉如果有人将钱寄放在你这里,几年后跟你索取,你会诚实的还给他吗?

(二)林积还珠

宋朝时有位叫林积的人,有一次要到京城经过旅馆时,捡到一个锦囊,里面有上百颗明珠,于是他问旅馆的主人这间房之前是谁居住的,主人回答是浔阳的周仲津,他请主人转告周仲津自己的姓名住处。

不久之后,周仲津果然来了,林积经过一番验证,就把所有的明珠交还,周仲津要把一半的明珠送给林积,林积坚决不收。

于是周仲津就到寺院替林积打斋祈福,后来林积便一举登科。

礼记云:

「临财毋茍得」,林积这样清廉的人,真是善有善报!

1.引导发问:

(1)林积为什么要告诉旅馆主人自己的姓名住处?

(2)为什么林积不接受周仲津的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