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55480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docx

环境监测最全复习资料专升本doc

第一章绪论

一、环境监测过程现场调查一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一样品采集一运送保存一分析测试」数据处理一综合评价

二、环境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三、环境监测的分类

(-)按监测目的

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

根据特定的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

(1)污染事故监测;

(2)仲裁监测;

(3)考核验证监测;

(4)咨询服务监测:

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提供的服务型监测.

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二)按监测对象

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病源体、病毒、寄生虫等)监测等。

四、环境监测的发展

1、被动监测

2、主动监测

3、自动监测

五、环境监测的特点

1、综合性

2、连续性

3、追溯性

六、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1、经过优先选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的污染物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pollutants)。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美国是最早开展优先监测的国家。

2、优先污染物的特点:

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性质、毒性较大,以及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一类物质。

七、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我国环境标准分为: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基础标准。

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其中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基础标准只有国家标准,并尽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

且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八、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

1、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2、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

3、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

4、积极米用或等效米用国际标准

九、环境标准的作用

1、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的基本手段

2、强化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3、环境规划的定量化依据

4、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重点章节:

2.2、2.3、2.4、2.5、2.8

水体污染类型一般分为:

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生物型污染。

水体自净: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水污染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水污染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

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库、渠、海水)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水质分析方法的层次

A层次,国家或行业标准方法

B层次,统一方法

C层次,等效方法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按照监测分析方法原理,用于测定无机污染物的方法主要有:

(1)化学分析法。

(2)原子吸收光谱法;

(3)分光光度法;

(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

(5)电化学法;

(6)离子色谱法;

(7)其他方法.

用于测定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主要有:

(1)气相色谱法(G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2)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

(3)其他方法。

选择水质分析方法的原则

1、方法的灵敏度能满足定量的要求

2、方法的抗干扰能力要强

3、方法稳定易于普及

4、试剂无毒或毒性较小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的程序

首先明确监测目的,然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监测项目,布设监测网点,合理安排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选定采样方法和分析测定方法与技术,提出监测报告要求,制定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及实施计划等。

地表水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1)背景断面:

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

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

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污)水流入处和回流处。

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

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3)控制断面:

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

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废(污)水与江、河水基本混匀处。

在流经特殊要求地区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

(4)削减断面:

是指河流受纳废(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另外,有时为特定的环境管理需要,如定量化考核、监视饮用水源和流域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等,还要设置管理断面。

采样点的确定

设置监测断面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监测垂线,再根据监测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

根据水面的宽度监测断面垂线的设置

监测断面垂线设置

水面宽小于5Om

设一条中泓垂线

水面宽5O-lOOm

左右近序有明显水流处

各设一条中泓垂线

水面宽lOO^OOOm

左、中泓、右近岸有明显

水流处各设一条中泓垂线

水面宽大;于15OOm

至少设置5条等距离采样垂

线,较宽的河口应酌情増加

垂线上采样点的布设

 

垂线上采样点的设置

水深小于或等~^5m

水IfilFO.3—0.5m设―个点

水深5—lOm

水面下O-3T-5m处和河底以上约O.5m处设一个点(共两个点)

水深1—5Om

水面下O-3Yk5m处和河底以上约0-5H1处、1/2处设一个点供二个点)

水深超过50m

酌情增加采样点(三个以上)

采样点的设置

水污染源排放断面面积较小,可直接确定采样点。

工业废水

(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一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二类污染物。

(2)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

2、生活污水

对城市管网污水,采样点设在污水排放干管的不同位置和污水进入受纳水体的排放口。

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进口和处理后的总排放口及各单元处理设施进、出水口布设采样点。

水样的类型

(一)瞬时水样

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单一水样。

(二)混合水样

混合水样分为等时混合水样和等比例混合水样,前者是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所采集的等体积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后者是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变化的混合水样,即在不同时间依照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的混合水样。

(三)综合水样

把在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水样称为综合水样。

水样的保存方法

目的:

让水样从采集到分析测定时间内,不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变化。

清洁水样72h,轻污染水样48h,严重污染水样24h。

1、冷藏或冷冻保存法

作用是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率。

注意:

加入的保存剂不能干扰以后的测定;保存剂的纯度最好是优级纯,还应做相应的空白试验,对测定结果进行校正。

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

(1)加入生物抑制剂:

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加入HgCl,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测定酚,用H3PO4调节pH至4,加入适量CuSO4,抑制苯酚菌分解活动;

(2)调节pH:

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HNO3溶液酸化至pH

为1~2,即可防止重金属离子水解沉淀,又可避免金属被器壁吸附;测定氧化物或挥发酚的水样中加入NaOH调节pH至12,使之稳定生成酚盐。

(3)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测定溶解氧水样需加入少量MnSs溶液和KI溶液固定(还原)溶解氧等。

水样的预处理

(-)水样的消解

目的:

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物,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物。

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1)湿式消解法:

1、硝酸消解法:

对于较清洁的水样,可用硝酸消解。

2、硝酸-高氯酸消解法:

硝酸和高氯酸都是强氧化性酸,联合使用可消解含难氧化有机物的水样。

3、硝酸-硫酸消解法:

硝酸和硫酸都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其中硝酸沸点低,而硫酸沸点高,二者结合使用,可提高消解温度和消解效果。

测定水样中易于硫酸反应生成难溶硫酸盐的元素(如铅、锲)可用。

4、硫酸-磷酸消解法:

有利于测定消除Fe*等离子的干扰。

5、硫酸-高猛酸钾消解法:

常用于消解测定汞的水样。

6、硝酸-氢氟酸消解法:

消除硅酸盐和硅胶态物质干扰

7、多元消解法:

提高消解效果,如测定銘,用硫酸、磷酸和高猛酸钾

8、碱消解法:

避免酸消解体系造成易挥发组分损失。

(2)干灰化法

步骤:

水样一蒸发皿一水浴蒸干一马弗炉一灼烧至灰白色一冷却一HN03溶解样品灰分"过滤一滤液定容一测定不适用于处理测定含挥发组分(如碑、汞、镉、硒、锡等)的水样。

(3)微波消解法

微波作为热源,从内部加热,提高效率。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避免了易挥发组分损失和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二)富集与分离

富集:

当水样中预测组分含量低于测定方法测定下限时需进行富集。

分离:

有共存组分干扰时,需进行分离或掩盖措施。

1、气提、顶空和蒸憾用于测定易挥发组分水样预处理。

通入惰性气体或加热,使被测组分被吹出或蒸馆分离出来。

2、萃取法,溶剂萃取法利用预测组分在两种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固相萃取利用待测组分与共存干扰组分与固相萃取剂作用力强弱不同。

3、吸附法,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将水样中一种或几种组分吸附于表面,再用适宜溶剂加热或吹气等方法将预测组分解吸。

4、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交换反应进行分离的方法。

过程:

交换柱的制备-交换-洗脱。

用于富集和分离微量或痕量元素。

如:

K\Na+、Ca2\Mg"、S02\C「等。

5、共沉淀,指溶液中一种难溶化合物在形成沉淀过程中,将共存的某些痕量组分一起沉淀出来。

物理指标检验

(一)水温

水温测量应在现场进行。

常用的测量仪器有水温计、颠倒温度计和热敏电阻温度计。

(二)臭和味

1、定性描述法

2、臭阈值法

(三)色度

水的颜色分为真色和表色。

真色指去除悬浮物后的水的颜色,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具有的颜色称为表色。

水的色度一般是指真色,常用钳钻标准比色法(清洁水样,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稀释倍数法(受工业废水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

(四)浊度

浊度是反映水中的不溶性物质的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通常仅用于天然水和饮用水,而废水一般要求测定悬浮物。

(1)目视比浊法

(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计于680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

(3)浊度仪法

(五)透明度

测定透明度常用铅字法、塞氏盘法和十字法等。

(六)固体物

水中的固体物分为总固体物(又称总残渣)、溶解固体物(又称可滤残渣)和悬浮物(又称不可滤残渣)三种。

1、总固体物(总残渣)

总固体物是水样在一定的温度下蒸发、烘干后剩余的物质,包括溶解固体物和悬浮物。

测定方法:

取适量(如50ml)震荡均匀的水样于称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蒸气浴或水浴上蒸干,移入103-105°C烘箱内烘至恒重,此时蒸发皿中的剩余物质即为总固体物。

计算式:

p(总固体物)(mg/L)=(mA-mB)*1000*1000/V

mA为总固体物和蒸发皿总质量,g;

rriB为蒸发皿质量,g;V为水样体积,mL。

2、溶解固体物(可滤残渣)

溶解固体物是指将过滤后的水样放在称至恒重的蒸发皿内蒸干,再在一定温度下烘至恒重时蒸发皿中的剩余物质。

其测定方法、计算方法同总残渣。

3、悬浮物(SS)(不可滤残渣)

水样经过滤后留在过滤器(0.45um滤膜)上的固体物质,于103-105°C烘至恒重后得到的物质称为悬浮物。

(七)矿化度

矿化度是水化学成分测定的重要指标,用于评价水中含盐量,是农田灌溉用水适用性指标的主要指标之一。

矿化度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电导法等。

(八)电导率

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的关系。

当它们的浓度较低时,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该指标常用语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

用电导仪测量。

(九)氧化还原电位,现场测定。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1、分光光度法

2、原子吸收法(AAS)

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

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测定

(一)酸度和碱度

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和,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

是衡量水体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测定方法:

酸碱指示剂滴定法、电位滴定法

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

是判断水质和废水处理控制的重要指标,也常用于评价水体的缓冲能力及金属化合物的溶解性和毒性等。

测定方法:

酸碱指示剂滴定法、电位滴定法

(二)pH

最常用的水质指标之一。

pH表示水的酸碱性强弱,而酸度碱度是水中所含酸性或碱性物质的含量。

测定方法:

比色法、玻璃电极法

(三)溶解氧(DO)

定义:

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

(一般规定大于4mg/L)

影响因素:

大气压、温度、含盐量

测定方法:

碘量法、修正碘量法(叠氮化钠修正法、高猛酸钾修正法)、氧电极法

溶解氧(DO)叠氮化钠修正法(可能有计算题)

DO(02,mg/L)=c.V*8*1000/V水

式中: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V水-水样体积,mL;

8-氧(1/402)的摩尔质量,g/moL

溶解氧饱和度(%)=水中溶解氧含量/采样水温和大气压饱和溶解氧含量X100

(四)含氮化合物

氨氮:

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离氨(或称非离子态氨,NH3)和离子态氨(NH4J形式存在的氮,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

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合成氨等工业废水要求测定氨氮。

测定水中氨氮的方法有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水杨酸-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和滴定法。

凯氏氮:

用凯氏法测定,其中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转化成镀盐的有机氮化合物。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为单位)表示。

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标准方法是重铅酸钾法。

在强酸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锯酸钾在有催化剂(AggSq)存在条件下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锯酸钾以试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鞍标准溶液回滴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红棕色即为终点,记录标准溶液消耗量;再以蒸馆水作空白溶液,按同法测定硫酸亚铁鞍标准溶液量,根据水样实际消耗的硫酸亚铁鞍标准溶液量计算化学需氧量。

(二)高猛酸盐指数(iMn)s

以高猛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定的化学需氧量,称为高猛酸盐指数,以氧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L)表示。

其中碱性高猛酸钾法用于测定氯离子浓度较高的水样,酸性高猛酸钾法适用于氯离子质量浓度不超过300mg/L的水样。

(三)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方法:

稀释与接种法(五天培养法)

原理:

水样经过稀释以后,在20°C±KC条件下培养5天,求出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含量,二者的差值为BOD5.适用对象:

大多数水样,尤其是废水样品的BOD5测定需采用稀释与接种法。

操毎目的:

稀释的目的是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保证在五天培养过程中有充足的溶解氧。

接种的目的是为水样提供足够的微生物。

稀释与接种法基本步骤:

%1稀释水的配制:

曝气使溶解氧含量接近饱和;磷酸盐调节pH值为7.2,BOD5应小于是0.2mg/ml.

%1稀释倍数的确定:

稀释的程度应使五天培养中所消耗的溶解氧大于2mg/L,而剩余溶解氧在2mg/L以上。

在此前提条件下,稀释倍数可以估算,也可以依据经验值法来确定。

%1稀释水的接种:

一般情况下,生活污水中有足够的微生物,不存在接种的问题。

而工业废水,尤其是一些有毒工业废水,微生物含量甚微,需要接种才能测定。

水样BOD5的计算:

BOD5(mg/L)=[(C1-C2)-(Bl-B2)fl]/£2

Cl—水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

C2—水样在培养后的溶解氧浓度(mg/L);

Bl—稀释水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

B2一稀释水在培养后的溶解氧浓度(mg/L);

fl—稀释水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f2—水样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

(四)总有机碳(TOC):

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质的总量,结果以碳(C)的mg/L表zj\O

(五)总需氧量(TOD):

总需氧量(TOD)是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

2的mg/L计。

TOD>COD>BODTOD>TOC>BOD

(六)挥发酚

分类:

按酚类物质能否与水蒸气一起蒸出,分为挥发酚(沸点低于230°C)和不挥发酚(沸点高于230°C)o测定方法:

漠化滴定法(高浓度含酚废水):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色谱法

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

重点章节:

3.1、3.2、3.3、3.4、3.5

空气污染的分类

按范围分四类:

1、局部地区污染,局限于小范围的大气污染,如受到某些烟囱排气的直接污染;

2、地区性污染,涉及一个地区的大气污染,如工业区及附近地区或整个城市大气受到污染;

3、广域污染,涉及比一个地区或大城市更广泛地区的大气污染;

4、全球性污染,涉及全球范围的大气污染。

空气污染:

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浓度,达到了足够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

(一)按形成过程分:

一次污染物:

是指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二次污染物:

是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二)存在状态分

1、分子状态

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氯化氢、臭氧、苯酚等。

运动速度大、扩散快、分布均匀。

2、粒子状态

降尘:

较粗的,考自身重力即可较快沉降到地面的颗粒物,粒径一般大于100um.

总悬浮颗粒物:

粒径小于lOOum的颗粒物。

(滤膜捕集-重量法)

可吸入颗粒物):

透过咽喉进入肺部的气管、支气管、肺泡的那部分颗粒物,“50(质量中值直径)=10um和上截止点为30um的粒径范围。

5:

可入肺颗粒物

硫酸烟雾:

二氧化硫经氧化剂、紫外线等因素的作用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蒸气结合形成。

光化学烟雾:

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在强烈阳光照射下,经过一些列光化学反应,形成臭氧、PAN和醛类等物质浮于空中。

布设监测站(点)和采样点的方法

(一)功能区布点法

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

先将监测区域划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和居民混合区、交通稠密去、清洁区等,再根据具体污染情况和人力、物力条件,在各功能区设置一定数量的采样点。

(二)网格布点法

这种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或网格中心。

对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常采用这种布点方法。

(三)同心圆布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

先找出污染群的中心,以此为圆心作若干个同心圆,再从圆心作若干条放射线,将放射线与圆周的交点作为采样点。

(四)扇形布点法

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

以点源所在位置为顶点,主导风向为轴线,在下风向区域作出一个扇形区作为布点范围。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可归纳为直接采样法和富集(浓缩)采样法两类。

(一)直接采样法包括注射器采样、塑料袋采样、采气管采样和真空瓶采样。

(当空气中被测成分含量大,或者方法灵敏度高时)

(二)富集(浓缩)采样法包括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阻留法、滤料阻留法(空气中分颗粒物)、低温冷凝法(空气中沸点较低的气态污染物)等。

(当被测成分不能满足分析方法的检出限时)

一、溶液吸收法

适用范围及特点:

是采集空气中气态、蒸气态及某些气溶胶态污染物的常用方法。

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效率主要取决于吸收速率和气样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

吸收速率取决于吸收液,根据污染物的性质选择性能好的吸收液,主要的吸收液有水、水溶液、有机溶剂。

吸收原理:

1、气体分子溶解于吸收液的物理作用,eg:

水吸收空气中的氯化氢和甲醛

2、气体分子与吸收液发生化学反应,eg:

四氯汞盐吸收二氧化硫基于络合反应

吸收液选择原则是:

1、与被采集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度大。

2、污染物被吸收液吸收后,要足够的稳定时间,以满足分析测定所需时间的需求。

3、污染物被吸收液吸收后,应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测定,最好能直接用于测定。

4、吸收液毒性小、价格低、易于购买,最好能回收利用。

二、填充柱法

原理:

采样时,让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柱,则被测组分因吸附、溶解或化学反应等作用被阻留在填充剂上,达到浓缩的目的;采样后,通过解吸或溶剂洗脱,使被测组分从填充剂上释放出来。

分类:

1、吸附型:

填充剂:

颗粒状固体吸附剂,如活性炭、硅胶、分子筛等

原理:

物理吸附;化学吸附

特点:

填充剂都是多孔性物质,比表面积大,对气体和蒸气有较强吸附能力。

吸附剂选择原则:

既要考虑吸附效率,又要考虑易于解吸。

2、分配型

填充剂:

表面涂渍高沸点有机溶剂(异十三烷等)的惰性多孔颗粒物(硅藻土等)

原理:

有机溶剂(固定液)中分配系数大的组分被保留在填充剂上

3、反应型

填充剂:

惰性多孔颗粒物(石英砂等)或纤维状物(滤纸等)表面涂渍能与被测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试剂原理:

被测组分在填充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被阻留

特点:

采样量和采样速度都比较大,富集物稳定,对气态、蒸气态和气溶胶态物质都有较高富集效率。

气态和蒸汽态污染物的测定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1)原理:

空气中的S02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径基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S02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7nm,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2)测定要点:

对于短时间采集的样品,将吸收管中的样品移入10ml比色管中,用少量甲醛缓冲溶液洗涤吸收管,洗液并入比色管中并稀释至标线。

加入0.5ml氨基磺酸钠溶液,混匀,放置lOmin以除去氮氧化物的干扰。

(3)注意事项:

在测定过程中,主要干扰物为氮氧化物、臭氧和某些重金属元素。

可利用氨基磺酸钠来消除氮氧化物的干扰;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臭氧可自行分解;利用磷酸及环己二胺四乙酸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