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57212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惠水县金顺煤矿.docx

惠水县金顺煤矿

 

惠水县长田乡金顺煤矿

 

 

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月

总结报告

 

编制人员(签名):

技术负责人(签名):

矿长(签名):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前言……………………………………………………1

第一章:

各主要系统分项运行情况及效果………………………1

第一节采掘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1

一、采掘系统建设情况……………………………………1

二、采掘系统试运转情况…………………………………2

三、联合试运转效果………………………………………3

第二节通风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3

一、通风系统建设情况……………………………………3

二、通风系统联合试运转情况……………………………3

三、矿井通风系统试运转效果……………………………4

第三节提升、运输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5

一、提升、运输系统建设情况……………………………5

二、提升、运输系统试运转情况…………………………5

三、提升、运输系统试运转效果…………………………6

第四节给、排水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6

一、给、排水系统建设情况………………………………6

二、给排、供水系统试运转情况…………………………7

三、给排、供水系统试运转效果…………………………7

第五节防尘、防灭火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7

一、防尘、防灭火建设情况………………………………7

二、本矿防尘、防灭火系统试运转情况:

………………8

三、防尘、防灭火系统试运转效果………………………9

第六节供电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10

一、供电系统建设情况……………………………………10

二、供电系统试运转情况…………………………………1l

三、供电系统试运转效果…………………………………11

第七节安全监控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12

一、安全监控系统建设情况………………………………12

二、安全监控系统试运转情况……………………………13

三、安全监控系统试运转效果……………………………13

第八节人员定位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13

一、人员定位系统建设情况………………………………13

二、人员定位系统试运转情况……………………………14

三、安全监控系统试运转效果……………………………14

第九节通讯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15

一、通讯系统建设情况……………………………………15

二、通讯系统试运转情况…………………………………15

三、通讯系统试运转效果…………………………………16

第十节压风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16

一、压风系统建设情况……………………………………16

二、压风系统试运转情况…………………………………16

三、压风系统试运转效果…………………………………17

第二章主要生产、安全设备故障处理记录与分析……………17

第三章提升、排水、通风等主要生产安全设施与装备的检测检

验报告……………………………………………………18

第四章今后有关生产安全的建议………………………………18

第五章联合试运转总结…………………………………………19

一、联合试运转期间整体运行情况………………………19

二、联合试运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9

三、结论:

…………………………………………………19

前言

惠水县大冲煤矿系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煤呈[2006]29号《关于批复黔南州荔波县等十一县(市)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请示圹文件明确的新设矿权矿井(新建民用矿井),设计规模9万吨/年。

本矿于2008年5月办理了相应规模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

52000820896。

本矿聘请具质的单位编制了《惠水县金顺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并经省煤管局“黔煤规字[2008)454号”文件批复。

经黔南州工信局(黔南工信煤[2011]15号文件批复,惠

惠水县金顺煤矿开展了联合试运转,试运转迄止日期为2011年6月30日至2011年12月30日。

试运转期间,矿方认真按照经批准的《联合试动转方案》开展工作。

在机构、人员配齐,措施制度完善的情况下,对各系统作了调试调整、观测记录和资料收集,达到了预期效果。

第一章各主要系统分项运行情况及效果

第一节采掘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

一、采掘系统建设情况

1、设计首采一采区,+1006m标高以上K2煤,煤层平均厚度为0.8m,倾角22°,设计采用倾斜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炮采工艺)。

回风巷掘进采面顺槽,再延伸两顺槽到达采区边界,掘进开切眼形成K210l采煤工作面,安装设备即可生产。

采煤工作面走向长400m,倾斜长80m,区段煤柱10m。

掘进工作面在接替采区方向角240°+1005m标高以上K煤层,由主斜井石门、回风大巷掘进k102接替工作面顺槽。

运煤:

K2101采面(刮板机)→K101运输顺槽(刮板机、绞车)→运输大巷(0.75A矿车)→主斜井→地面储煤场。

运料:

地面材料库(矿车)→K2101车场→工作面顺槽(矿车)→工作面。

出矸:

矸石从掘进头(矿车)→底部车场→运输大巷主斜井→地面矸石转运场。

通风:

新鲜风流经主斜井→工作面运输顺槽→K101采面→工作面回风顺槽→回风巷→回风斜井引风道(风机)→地面。

排水:

采掘工作面涌水(自流)→工作面运输顺槽(自流)→运输大巷(自流)→井底水仓排出→地面水处理池。

供电:

采区供电由地面变电所供给,井下不设变电所,自地面变电所引双回路电源电缆下井,经井下配电点后给采掘工作面供电。

2、采场支护和顶板管理K煤层为单一结构缓斜倾煤层,平均煤厚0.8米,其顶板为含炭质硅质页岩,厚3.5m;底板为灰白色石英砂岩,厚35m。

顶、底板属较硬质岩类,较稳定,采用完全垮落法管理顶板。

工作面支护采用DZ22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撑高度为2.5~1.2m,额定工作阻力为300KN/根(初撑力为1440—1000kpa/根),选用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联合形成支架对顶板进行支护,工作面采用“四五”排控顶,排距1.0m,柱距0.8m,最小控顶距3.2m,最大控顶距5.2m,放顶步距2m,回柱绞车选用JH-15型。

特殊支护:

在放顶线采用单体支柱打成丛柱(一窝三柱)、戗柱切顶。

在煤壁线采用单体支柱打成贴帮柱进行支护,贴帮柱柱距1.4m。

刮板输送机下出口采用八四梁八柱矿用11型工字钢长梁作大板梁支护,大板梁必须交替迈步前移使用。

严禁侧向或不成对使用。

回采巷道:

运输、回风巷离工作面20m范围内采取加强文护的措施,沿巷道走向抬棚支护。

上下出口:

采用采用4m,8根(4组)矿用22kg/m工字钢,交错抬棚加强支护,并保持出口畅通。

3、掘进支护和设备配置

K煤层厚度0.8m,顶底板稳定性较好,梯形断面,掘进支护方式采用矿用II型工字钢支护。

为防止掘进工作面冒顶,在掘进迎头坚持使用前探梁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掘进落岩(煤)方式为爆破落岩(煤)。

半煤岩掘进时应坚持煤、岩分掘、分装、分运。

二、采掘系统试运转情况

(一)本次试运转采煤工作面按25天、3班/天进行,日产量达到350吨。

(二)掘进工作面为半岩巷道,日进尺达4.0m,月进尺100m。

(三)试运转期间严格按照采掘作业规程作业,分别执行了探放水、瓦斯检查、安全检查等安全措施。

(四)参加试运转人员全部到位,期间无事假、旷工现象。

试运转人员劳动纪律遵守情况符合要求。

(五)试运转期无工伤事故。

三、联合试运转效果

采掘系统试运转在产量、进尺、安全各方面达到预定效果。

第二节通风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

一、通风系统建设情况

根据开拓部署及井下巷道布置,矿井采用分列式通风方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采煤工作面采用上行的U形通风方式:

掘进工作面采用FBDNo5/2×5.5局部扇风机接风筒压入式通风,风量为:

150—230m³/min,每个工作面配备一台备用局部通风机,主、备局部通风机能自动切换,双电源供电。

矿井实际安装主扇风机2台,主扇风机型号FBCDZ-Ono11.2/2×22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配套电机功率2x22kw,风量21.4—14.5m³/s,风压范围900—1750Pa。

可通过换相使风机反转反风。

矿井通风系统建设完善,能满足通风安全的需要。

矿井建设达到了设计要求。

二、通风系统联合试运转情况

(一)试运转期间,测得矿井总进风量为1045m³/min左右,主要通风机风量保持在1159m³/min左右,达到设计风量,

井下所需风量为983m³/mi2左右,矿井风量有一定富余,可以满足通风要求。

K10l采煤工作面风量为459m³/min,分别按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按每次放炮炸药量计算,按瓦斯涌出量计算,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风速计算,按风速验算风量,符合要求,采面瓦斯浓度一般为0.07—0.10%,采面回风瓦斯浓度一般为0.09—0.1l%;K102运输巷和K1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均采用FBDN05/1x5.5对旋式局部通风机供风,K1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风量为260m³/min、K1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风量为280m/min,分别按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按每次放炮炸药量计算,按瓦斯涌出量计算,按风速验算风量,符合要求。

(二)主要通风机全天候运转,在试运转过程中,分别测

定了l#主扇和2#主扇风机运行有关参数,对井下采掘作业地点风量进行了分配、调节。

目前,矿井通风系统运行正常、稳定、可靠,运行期间未出现机械故障和管理事故。

(三)并下通风设施安全可靠,全矿井漏风率小于5%。

(四)局部通风机及其备用风机运转正常,其自动切换装置可靠。

(五)局部通风机风量满足要求。

(六)工程技术人员、测风员、瓦检员各司其职,共同保证了矿井通风安全可靠。

三、矿井通风系统试运转效果

通过试运转,矿井通风系统设计能力和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检验,符合设计要求,运行正常,达到预定效果。

第三节提升、运输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

一、提升、运输系统建设情况

本矿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现主斜井采用JTP—16×12串车提示、运输大巷人力推车,完成煤炭、矸石、设备、材料等的运输任务,K10l采面运输人力推车,钢丝绳最大静张力42KW;配套电机:

132kw、380/660V;容绳量1000m。

“01采面运输顺槽K101采面选用SGB—320/30型刮板运输机运输。

选用设备与设计相符,运行正常,能够满足矿井运输的需要。

二、提升、运输系统试运转情况

(一)采煤工作面刮板运输机能力满足要求,日运输量可达320吨。

(二)运输大巷人力推车运输能力满足要求,最大运输能力每天能达到420吨。

(三)运输工序符合要求,启动、装车、调车程序达到设计要求。

(四)提升、运输系统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试运转中得到有效执行。

三、提升、运输系统试运转效果

通过试运转,提升、运输系统设计能力和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检验,符合设计要求,运行正常,达到预定效果。

第四节给、排水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

一、给、排水系统建设情况

(一)地面生活用水供给系统及排水系统。

1、供水系统

矿井地面矿区工业村矿联建自来水的生活用水已建设完成,作为矿山的生活用水水源。

井下的生产、消防用水共用两个消防水池:

在距主井口侧山地建有300m³的防尘、消防水池一个,采用静压方式供水,通过无缝钢管(主管DN50,支管DN50)导至井下和地面各用水点,池底标高(+1108)高于井下最高用水点(十1445)30m以上。

2、井下排水系统

因为我矿采用斜井开拓,并下无水仓,井底水经水沟自流出井。

矿井已全部按要求建成排水沟,矿井给、排水系统完善。

(二)井下排水系统

矿井设计排水参数为:

l、矿井正常涌水量20m³/h;

2、矿井最大涌水量60m³/h;

3、排水垂高为208m。

二、给排、供水系统试运转情况

(一)试运转期间,对供水管路经测试,运行正常,供水量和供水管路均能满足供水要求,最大供水量可达80m³/h。

(二)观场探放水作业、排水作业符合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

(三)地面消防、防尘水池容量符合并满足要求,水源得到保证。

(四)给水管路符合要求,给水地点水管设置符合要求。

(五)给水水压满足要求。

三、给排、供水系统试运转效果

通过试运转,检验了矿井给、排水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管理制度能够切合矿井实际,并在实践中得以有效执行,水沟排水能力,水池用水量,能够满足矿井排水要求和规程规定。

第五节防尘、防灭火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

一、防尘、防灭火建设情况

(一)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设计:

根据贵州省动能源发展服务有限公司出具的惠水县金顺煤矿K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K煤层无爆炸危险性,因此,该矿井按无煤尘爆炸性进行设计和管理;

根据贵州省动能源发展服务有限公司出具的惠水县金顺煤矿K煤层煤炭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K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III类(不易自燃煤层),因此按不易自燃煤层设计与管理。

1、矿井在采掘、装运煤、提升等环节都将产生大量粉尘。

坚持专人定期扫尘,消除粉尘堆积和飞扬。

设计在主平硐口西面建高位水池(有效容积300m³,标高+1108m),水池标高高于井下最高用水点(十1075)30m以上。

井下消防、防尘洒水管道采用合一的管网。

采用静压方式供水,通过无缝钢管(主管DN50,支管DN50)导至并下各采、掘作业面和各煤、矸装载点,并设置防尘喷头进行洒水除尘。

另在采区回风井设置净化水幕,采用湿式打眼、水泡泥放炮、爆破洒水等措施,使煤(岩)粉尘减少飞扬。

2、保证井下巷道的有效断面,避免风速过大而引起煤尘飞扬。

设计巷道断面均经过风速验算,从设计上杜绝煤尘飞扬。

3、在地面生产系统中易产生粉尘的地点有储煤场和矸石场。

故从地面高位防尘水池(300m³)铺设地面防尘管网(主管DN80,支管DN40)以静压方式输送到地面系统各产尘点,在各产尘点设置防尘支管和闸阀进行喷雾洒水防尘。

工业场地进行植树绿化,矸石场设置挡矸墙,并经过防渗透处理。

二、本矿防尘、防灭火系统试运转情况:

供矿井消防、防尘洒水,在主子硐口对面建了高位水池(有效容积300m³,标高+1108m),水池标高高于井下最高用水点(+1075m)30m以上。

井下设有完善的消防洒水管网,由地面消防洒水池静压供水,防尘洒水管路系统主要敷设在:

①采掘工作面,②卸载点,③装载点,④运输系统,⑤采煤工作面的进回风巷。

井下按《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的要求设置消防设施和喷雾降尘装置。

井下消防、防尘水管规格:

主管为DN50mm;消防、防尘在工作面运输及回风巷铺设DN50mm消防洒水支管。

在主要工作面运输巷、掘进巷道的洒水管每50m设洒水文管和阀门,在其他巷道每隔l00m设一支管阀门。

在井下每个装载点、转载点设洒水器,在采掘工作面进回风巷的隔爆水棚点、水炮泥给水点设支管和阀门。

工作面运输巷每隔50m设DN25mm给水栓一个,工作面回风巷每隔100m设DN25mm给水栓一个。

三、防尘、防灭火系统试运转效果

通过开展防尘、防灭火系统试运转,对防尘、防灭火系统的运行和可靠性进行了检验,能够对矿井防尘、防灭火起到充分保障。

第六节供电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

一、供电系统建设情况

电源线路:

矿井设计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

矿井供电建成均来自35KV长田变电站110KV线路不同母线两回电源线路,形成双回路供电。

供电较为安全、可靠。

本矿与供电单位签订了用电合同。

电力负荷:

矿井生产能力为9万t/a,斜井开拓,全矿共安装设备共56台,其中工作44台,设备总容量+14kw,工作容量350kw。

全矿有功负荷为350kw,无功负荷为376.2kvar。

矿井地面工作容量398kw,井下工作容量为320kw;地面设备实际负荷210KVA,井下设备实际负荷260KVA。

电压等级:

地面供电电压等级为380V和220V。

井下供电电压等级为660V和127V,由低压电缆入井至井下供给各用电地点,工业场地建有地面变电所引双回路电源下井对井下进行供电。

主要通风机、空压机及监测监控为双回路供电,变压器至设备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不分接任何负荷,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连续性,且备用回路带电备用。

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两闭锁供电,采用“双风机、双电源”,主、备局部通风,机能自动切换。

供电变压器:

根据矿井电力负荷计算结果,为今后留有发展余地,供地面用电的两台S11-M-400/10/10/0.69型变压器、供地面主扇,压风机、等用电。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实现煤矿一级供电负荷双回路供电。

选择2台供井下动力用电的KSM—400型变压器供井下动力设备用电,其中一台带电备用,中性点不接地;选择2台KS9—200/10/o.69型变压器供井下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供电,中性点不接地。

另外用动力用电来保证局扇用电,符合安全专篇规定。

并下主电缆:

下井动力主电缆选用MY3x125mm²矿用电缆两回,局部通风机供电电缆选用阻燃MY-3x72mm²矿用电缆两回。

本矿的供电系统已按设计建设完成,双回路已通过供电部门验收,变电所已投入使用,签订了供电协议,保证对矿井进行可靠供电。

二、供电系统试运转情况

(一)试运转期间,双回路供电运行情况良好,一是送停电制度得到执行,二是执班管理情况规范。

(二)矿井各系统各用电设施、设备和办公楼等的用电在用电量、安全性和管理上可靠、正常。

(三)各用电设施、设备在正常工作时的状态达到设计要求。

(四)各防雷电设施可靠。

三、供电系统试运转效果

通过试运转,对矿井供电系统从管理制度、人员执班、线路运行、设施设备运转各方面的情况作了测试、评估,并经核算矿井最大负荷通过试运行验证,供电系统运行正常,能够满足矿井设计要求和安全生产需要。

第七节安全监控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

一、安全监控系统建设情况

本矿选用安装了KJl01N系统,其中心站设在调度监控室二楼内,中心站机房室内四壁涂乳胶漆。

监控室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机房门窗均设置纱门、纱窗,管道沟进入室内处进行封堵。

中心站配备两台PIV以上品牌工控机作为监测主机(互为备用),主机的RS232串行口通过KJl01N传输接口与地面、井下各分站通讯。

在风并场地设有1个分站,井下设有1个分站,共监测模拟量24个,开关量22个。

井下分站安装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文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硐室中,安装时加垫支架,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或吊挂在巷道中。

声光报警器设置在相邻分站附近。

井下分站采用本质安全型或隔爆兼本质安全型。

符合爆炸环境电器设备的使用要求,有相应的防爆合格证和产品检验合格证及安全标志。

井下分站电源箱能适应AKl927v、AC660V,AC220V(地面调试用)输入电源电压。

电压波动范围90—110%(地面)75—115%(井下)。

并下装置具有接收各种标准信号的能力,即:

l~5mA、4~20mA、l~5V、200~1000H2。

分站在满负荷情况下,分站备用电池能独立供电>2h。

二、安全监控系统试运转情况

(一)试运转期间,安全监控系统的各种传感器、传感线、监控分站、主机以及供电电源运行良好。

(二)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得以很好执行,值班情况和登记报告有章可依。

三、安全监控系统试运转效果

通过试运转检验,安全监控系统从管理、值班和运行状况各方面都正常。

第八节人员定位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

一、人员定位系统建设情况

本矿选用安装了KJ378系统,其中心站设在行政办公楼三楼监控制室内,中心站机房室内四壁涂乳胶漆。

办公楼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机房门窗均设置纱门、纱窗,管道沟进入室内处进行封堵。

中心站配备一台PⅣ以上品牌工控机作为监测主机(),主机的KJ378—J串行口通过KJ378传输接口与地面、井下各分站通讯。

井下共设通讯分站6个,定位分站4个,井下分站安装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硐室中,安装时加垫支架,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或吊挂在巷道中。

井下分站采用本质安全型或隔爆兼本质安全型。

符合爆炸环境电器设备的使用要求,有相应的防爆合格证和产品检验合格证及安全标志。

井下分站电源箱能适应AKl927v、AC660V,AC220V(地面调试用)输入电源电压。

电压波动范围90—110%(地面)75~115%(井下)。

井下装置具有接收各种标准信号的能力,即:

1—SmA、4~20mA、1—5V、200—l000HZ。

分站在满负荷情况下,分站备用电池能独立供电>2h。

二、人员定位系统试运转情况

(一)试运转期间,人员地位系统的各种通讯分站、定位分站、传感线、上机以及供电电源、备用电源运行良好。

(二)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得以很好执行,值班情况和登记报告有章可依。

三、安全监控系统试运转效果通过试运转检验,人员地位系统从管理、值班和运行状况各方面都正常。

第九节通讯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

一、通讯系统建设情况

矿井行政电话和调度电话共用一台程控调度机(30台),设备选用DDK一1型矿用调度总机,电话站设在调度室内,另设置30门直通用户(其中地面15门,井下15.门),供特需用户。

地面及井下用户话机均为按键话机,地面为HA01型,井下为HAK-1本安型。

电话站至通风机房等工业场地通讯选用HUVV型矿用电话电缆,其敷设方式采用钢索吊挂,分别与场区动力照明线网同杆架设,用户话机线选用HBV-2x1电话线。

电话站至井下选用HUVV2。

型矿用电话电缆,用户话机线选用KUVVR软电缆,以完成矿井的内部通讯。

地面电话设置地点为办公楼、调度室、矿灯房、绞车房、炸药库、通风机房、变电房、配电房、机修车间等。

井下电话设置地点是水泵房、刮板输送机机头、各片盘车场摘挂钩处、工作面、掘进面、局部通风机、避难硐室、配电点等处。

二、通讯系统试运转情况

(一)通过试运转,对矿井井上下通讯、地面调度通讯、各主要作业地点的通讯作了测试,通讯系统运转正常。

(二)矿内外通讯实现了无线通讯和有线通讯,通讯能力得到保障。

三、通讯系统试运转效果

(一)通过试运转,对井上下通讯系统进行了调试,通讯系统畅通、运行正常。

(二)矿内外通讯正常、可靠。

第十节压风系统试运转情况及效果

一、压风系统建设情况

工业场地地面空压机站已建设完成,安设了风冷式螺杆压缩机OGLE-75A型二台;其中:

二台工作,一台备用(单台供风量~13m3/min,排气压力0.8MPa);配套电机功率75KW、380V。

压风系统主管选用ф75×5无缝钢管,支管选用ф50×3.5无缝钢管。

矿井压风系统建设情况与开采方案设计和安全专篇一致。

二、压风系统试运转情况

试运转期间,主要针对压风系统的供电、运行、设备可靠性、送风量和值班进行了检验和测试。

采取了检查、观测和风量风压测试核算的方式,对压风系统运转作好了参数分析和运行判断。

三、压风系统试运转效果

通过试运转,检验了压风系统的值班正常、运行符合要求、设备可靠,风量和风压符合开采方案设计和安全专篇要求。

第二章主要生产、安全设备故障处理记录与分析

本矿在联合试运转期间各设施设备运转都较为正常,只有一次局扇故障后自动切换装置失效故障。

一、故障过程

2011年10月16日夜班K102切眼班汇报,K102运输巷局扇发生故障,且转换装置未能自动转换。

2、故障现象

局扇突然停止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