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系统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59100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大系统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大系统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大系统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六大系统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六大系统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六大系统管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六大系统管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六大系统管理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六大系统管理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大系统管理制度.docx

《六大系统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大系统管理制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大系统管理制度.docx

六大系统管理制度

银道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六大系统”管理制度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相关管理制度

第一章安全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一、安全监测系统的使用必须符合《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2031—2011)中的规定。

二、矿山安全监控系统必须24小时运行。

三、调度监控中心维护员负责安全监测设备的安装、拆除、日常调校和管理工作。

四、井下采掘工作面监测设备的使用、悬挂、移设由现场施工的采掘队负责,总回、主井及各主要大巷内的监测设备由调度监控中心负责悬挂和日常维护。

五、对需要经常移设的传感器、电缆。

须有采掘班组长按规定移设,对于设备、缆线保护不到位、故意破坏、丢失和人为造成监测传感器监测数据失真,按《公司处罚办法》有关条款严肃处理。

六、使用单位必须根据生产现场情况按标准悬挂,保证正常使用。

若不按规定移设和悬挂的,对使用单位当班现场负责人罚款200-500元。

移设传感器必须轻拿轻放,不得随意拖拽、磕碰,防止造成误报警或传感器的损坏。

人为因素造成传感器误报警,一次对负责单位罚款1000元,对责任人罚款500元。

七、使用单位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测设备保护。

施工过程中造成监测缆线、传感器等损坏的的,对施工单位罚款500元,对责任人罚款300人;造成传感器等监测设备报废的,由施工单位按原价赔偿,并对责任人罚款500元。

八、与安全监测监控装置关联的电器设备、电源线及控制线均由管辖范围内的机电人员负责维护。

在拆除或改线时,必须与主管经理取得联系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九、所有安全监测系统设备入井前必须在地面经过48小时联机运转,调试、校正,各项指标符合规定后方可入井安装,严禁不合格的仪器下井使用。

一十、安全监测控制装置安装完毕后,在开工检查时现场进行交接,一旦出现安全监测监控装置(电缆、接线盒、传感器)的损坏、丢失,不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的,按电气设备质量标准化及相关规定追究使用单位的责任。

一十一、安装、拆除监测设备时,经有关公司经理批准后方可进行。

一十二、监测传感器出现故障时(数据超差、通讯失败、传感器保护、误报警等),当班维护人员必须在4小时内排除故障,在出现系统故障时必须在8小时内处理完毕,否则对维护人员给予500元罚款。

一十三、监测系统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周对重点管理区域的设备进行两次调试,非重点管理区域每周必须调试、校正一次。

一十四、每七天必须对监测系统断电功能进行一次测试,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第二章主要通风机管理制度

一、主要通风机设备零部件必须齐全完好,螺栓、螺母、垫圈、开口销、铆钉等都必须齐全、完整、紧固。

二、主、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10分钟内开动起来;设备必须合理使用、性能良好,运转效率不能低于额定效率的90%。

三、机壳不漏风,防锈良好;叶片、辐条齐全、紧固、无裂纹;保持叶轮平衡,能在任何位置上停止。

四、必须有完善的安全保护检测装置并符合以下要求:

1、主通风机必须有可靠的双电源;

2、电动机、启动设备、开机柜必须符合规程要求,接地装置合格;

3、转动及带电裸露部分必须有保护栅栏和警示牌;

4、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温度计等仪表齐全,灵敏度可靠并定时进行校验;通风机各轴承必须要有超温报警装置(电机轴承温度最高允许为95℃、电子定子温度最高允许为80℃)并保持良好;

5、过流和无压释放保护装置动作可靠、整定合格、接地良好、电阻符合规定;

6、电压电动机必须安装避雷装置;

六、必须保证主轴及传动轴的水平偏差不能大于0.2%;轴承油质合格、油量合格,油圈转动合格、油量适当,油圈转动灵活、不漏油;轴承运转无异常。

七、必须有反风装置,反风设施必须齐全、灵活,并能保证在10分钟内改变风流方向,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

八、通风机在启动前,必须清除流道中,特别是进风口前50米范围内的异物,以防止吸入通风机损坏其叶轮。

九、主要通风机在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运行、检修记录本,系统地记录通风机是我运行情况,其中包括:

1、通风机的启动和停机时间,停机的原因;

2、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

3、电机工作电压、电流,轴承、绕组的温度;

4、通风机的工作电压、风量;

5、电动机轴承加换融滑的时间、数量及牌号;

6、定期检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

7、工作中发生故障的详细内容及排除情况。

一十、备用通风机在长期停用重新投入运行前,必须测量电机定子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经检查合格(额定电压380V是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不低于0.38ΜΩ;额定电压660V是用10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不低于0.66ΜΩ;额定电压6000V和10000V用时用2500V以上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不低于20ΜΩ)后方可接通电源,启动通风机。

一十一、通风机运行中所使用的仪器、仪表、探头,应按要求定期校准。

一十二、通风机的运行与维护必须严格按机电设备的有关规定执行。

一十三、检修过程中,端盖、叶片不得随意调换位置,用硬刷清除叶片上的灰尘,用手摇动叶片看叶柄有无松动,叶片因腐蚀而出现小孔时,必须及时更换。

一十四、设备与机房必须保持整洁卫生,做到无杂物、无油垢、无灰尘,禁止利用机房作其他用途;必须有反风系统图、运行日志和检差、检修记录。

一十五、主扇房值班室人员必须按章操作,做好巡检工作并填写好各类台账,发现问题时及时汇报进行处理。

第三章通风设施管理制度

一、凡井下通风设施、检查及各类牌板、标志遭到破坏或丢失,均与井下施工区域内的施工队有直接责任;

二、安监股定期检查井下通风设施的完好情况,以保证通风设施完好;

三、所有入井职工对井下通风设施(风门、风筒、密闭、风障、栅栏及各种牌板)必须加倍爱护,严格管理,保证经常完好。

对于破坏井下通风设施责任者,按情节轻重及态度好坏,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经济赔偿、罚款和行政处罚;

四、井下风门(包括临时风门)的设置和拆除需经过矿安监股、主管工程师(或技术员)批准后方可进行;

五、对于违章野蛮作业、撞坏风门、任意敞开风门、破坏栅栏、风筒及其他通风设施,造成事故者严格按事故处理程序进行严肃追查;

六、车辆装运材料或装渣,不得超高、超宽,以免挂怀通风设施及风筒,违者除照价赔偿外,罚责任者和跟班班长、班长各50-100元;

七、各类密闭、牌板、栅栏、风障前5米范围内不得堆放任何杂物,各施工单位在通风设施施工完毕后,必须将剩余材料、康彻运走,并负责搞好通风设施附近文明生产,江通风设施状态恢复原状,对不按要求执行的施工单位,发现一次罚当班责任人100元,并限期整改;

八、井上通风设施的拆除和搬迁,必须经矿总工程师或安全科批准后方可施工,其他单位或个人不得私自拆除或搬迁,否则按破坏通风设施追究当事人责任;

九、安全科要严格按照(通风质量标准化)加强风门、密闭等通风设施的正常维修,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漏风,提高矿井的风量有效利于率;

通讯联络系统管理制度

为了提升矿井安全防护水平,确保通讯联络系统的使用可靠,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改动通讯线路,特殊情况需要对通讯线路改动,必须向信息中心进行申请。

信息中心根据生产需要及设备运行情况确定改动方案。

二、任何单位不得私自改变或影响移动通讯系统补偿电源胡正常供电。

当拆除或检修线路而影响移动通讯系统正常供电时,必须提前通知信息中心,不得私自进行,否则对施工负责人处以100元罚款,并承担因通讯中断造成的后果。

三、出现通讯中断时,信息中心应立即分析、查找故障原因,确定故障范围。

并立即组织人员解决处理。

四、个使用单位不得强安、强要、强撤移动通讯设备和缆线等。

需新增手持机及相关设备时,必须提前向信息中心提出书面申请,信息中心设计施工时,必须根据移动通讯系统的布局,科学合理给出安设方案,不得以破坏系统总体性能与结构为代价而擅自施工。

五、任何单位不得未经信息中心同意私自改变移动通迅设备位置、更换手机号码,一经发现将给予200元的罚款。

严重者按照事故进行分析。

六、使用单位的井下移动井下移动电话机,必须按照要求进行使用及维护。

不得更换手机设备参数,维护好手机皮套、天线、电池及充电器,达到完好状态,手机电池按规定进行使用,充电时必须关机,充电不得超过24小时。

不得长期处于过充过放电状态。

不得拆卸手机天线。

信息中心有权检查手机及配套设备的使用情况。

七、相关单位对管辖范围内或工作场所内的移动通讯缆线设备设施负有监护责任。

通讯缆线途经单位的管辖范围,有该单位负责对通讯缆线的管理,同时要严格对通讯缆线的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丢失和损坏井下移动电话和通讯分线盒、放大器、缆线。

反丢失和损坏的,对责任单位给予500元每次的处罚,对责任人给予100元每次的处罚,并由责任单位按价赔偿,承担因通讯中断造成的后果。

属于故意破坏的,按照影响范围及性质程,加倍进行处罚。

八、移动通讯设备出现故障时,使用单位应及时到信息中心更换。

通讯设备统一由信息中心修理、维修并提供备用设备。

非正常原因损坏的,维修费用按照设备、材料赔偿价格从使用单位材料费中扣除。

九、工作面的移动通讯缆线及相关设备工作面的推进要及时回撤放整齐,坚决不允许图省事、怕麻烦而随意裁断,否则处以100元以上的罚款。

回撤缆线盘放过多的可以从缆线接头处断开并及时升井上交。

一十、信息中心电话班人员应经常下井检查、监督移动手机和通讯相关设备、缆线的使用情况。

对不按标准使用的,信息中心有权出具罚款单对责任单位进行处罚。

供水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一、水泵:

必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h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包括充填水及其他用水),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

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可在主泵井内预留安装一定数量水泵的位置。

二、必须有工作和备用的水管。

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应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应同工作、备用以及检修水泵相适应,并能够同时开动工作和备用水泵。

三、主要水仓的总有效容量不得小于4h的矿井正常涌水量,采取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4h的采区正常涌水量。

四、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必须经常检查和维护。

在每年雨季以前,必须全面检修一次,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应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

人员定位跟踪系统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实行我矿井下作业人员出入井的有效识别和监测监控,迅速了解入井人员的分布情况,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一、监控室计算机操作员应熟练掌握软件的操作方法,做到卡号与持卡人相符。

二、对人员定位跟踪系统考勤室井口设备,LED大屏和电脑主机,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检查,若发现有人损坏大屏的,一经发现报安监,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三、标识卡统一固定在矿帽上,新工人到矿,经过三级教育培训后,必须佩戴有标识卡的安全帽入井,检身工在人员入井时应对每一位矿工进行仔细检查,不佩戴标识卡者不允许入井。

不听劝阻强行入井的,检身工报安监给违反者本人处罚300元,并扣除当班工资。

在井下发现未佩戴标识卡的给当事人罚款500元,如发现漏检的给予检身工罚款200元。

四、主井、副井、井底车场的读卡器,供电电源,备用电源由各队负责管理,如有损坏按价赔偿,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五、佩戴标识卡的入井人员不允许更换配有标识卡的矿帽,一经发现给双方各处罚200元。

并扣除双方当班工资。

六、弄虚作假没有入井却把标识卡带入井下的,一经发现,给携带者罚款500元,本人罚款500元,并按脱岗处理,扣除双方当班工资。

七、标识卡丢失或损坏应及时上报安监,并进行补卡,丢失的标识卡或损坏的标识卡安装原价赔偿200元。

八、根据矿井采掘变化,读卡器设立点的移动增减,设备线路延长或回收及相应调整,报请有关领导,由监控室维修人员组织实施安装。

设备入井前必须进过监测、校正,确保设备完好,否则严禁设备入井。

九、监控室值班人员必须随时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发现故障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在处理井下故障时应严格执行规程有关规定,并填写故障记录,故障设备在井下无法处理时,应在72小时内更换。

一十、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系统的所有设备,每一个月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并详细做好检查记录。

一十一、矿井系统发生变化时及时绘制人员定位跟踪系统布置图,标明读卡器位置。

安全检查制度

一、每星期周一、周五对地面、井下生产系统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综合检查,同时矿安全检查小组会采取不定期对各生产系统安全情况进行抽查。

二、安全检查有矿领导、各队室负责人参加,由安监组织分组,井下检查组8:

30在考勤室集合,地面检查组9:

00在安监室集合,无故不参加者给予100∕次,迟到者给予罚款50元∕次。

三、安全检查要以《非煤矿山安全规程》为标准,以查管理、查制度、查隐患、查纪律、查整改为主,以及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人岗位责任制和作业规程的执行情况。

四、对查出的各项隐患,经矿调度会总结安排,确定整改时间,各单位认真整改落实,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宣化县银道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10月2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