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60550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docx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docx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

  笔墨的超越

  ①毛笔、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原本并无奇特之处,不过分别是由兽毛与熏烧的烟灰制作而成的。

但是,在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它们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②汉代蔡邕说:

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的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

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和,经过宣纸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效果。

  ④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

沈尹默说,在欣赏书法时,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

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静止的文字,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乐的节奏!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

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

宗白华认为:

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

其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笔墨与文人长相厮守,须臾不离,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灵。

因此,笔可以歌,墨可以舞,妙笔可以生花,笔底可走龙蛇,甚至文人也被称为墨客工具与人,达成了性灵的相通。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里,笔墨成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现手段之一。

相传锺繇说过:

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

笔迹界破空间。

成为人们传达美的手段,于是乎有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文人传统。

  ⑥在这一传统中,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

朱光潜说:

例如写字,横、直、钩、点等等笔画原来都是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高人雅士,原来没有什么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

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常觉到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

这些感受,与其说是一个普通的欣赏者通过想象、移情获得的,毋宁说是中国人把文化中最核心的观念向笔墨艺术活动持续贯注的结果。

  ⑦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对调笔用墨,有一系列的规范.《弟子规》说:

墨磨偏,心不端。

执笔要求腕平掌竖,因为心正则笔正,反之笔正可见心正。

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中锋和藏锋,因为中则正、君子藏器。

何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因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

明代书论家项穆说: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

笔墨本身不是目的,人的心灵才是目的。

看起来似乎是技术性的活动,所寄寓的却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炼的目标。

  ⑧于是技进乎道,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

黄庭坚认为,苏轼能拔萃于宋代书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终莫能及尔。

而人格的修炼,最终又服从于社会的总体目标,所以项穆又说:

正人心,所以娴圣道也。

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

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为旨归。

  ⑨有趣的是,与这种道德目标明确的修炼方式并存的,还有一种游戏的取向,所以游戏笔墨成为一个成语口它常常指作文的态度。

宋代米芾说:

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

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

在这种游戏中,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技术的工巧与否并非关键。

庄禅的哲学,由此流动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1.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2分)

  2.简析第③段中两处画线句作用的异同。

(3分)

  3.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种特殊感情指代上文所说的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B.不仅由于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C.在结构上,这一段有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的作用。

  D.此处独句成段,表达内容更明确,文章层次也显得更为清晰。

  4.第⑤段中加点词性灵的意思是。

(2分)

  5.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⑨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因为B.何况C.可见D.虽然

  6.从全文看,笔墨的超越可以归纳为哪些要点?

(4分)[来源:

学_科_网]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一12题。

(20分)

  天目山

  ①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不是为观光,是为了那些大树。

几十年里,只要说到树,天目山就从父亲的眼神里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说,假如你没去过天目山,根本不明白什么叫树。

其实不全是为了树,我知道,是为了一个人。

几十年来,若是提起他的名字,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她的双眼仿佛是海潮淹没的沙滩。

她喃喃说,我要和你一起去。

  ②去天目山,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

  ③只是,我没有想到,登天目山那一日,会遇上那样一场弥天大雾。

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呼啸而过,远山近树忽而不见了。

山中古老的禅源寺,隐匿在苍白的雾气里。

下车寻路,林间的青石板小径如雨泼过似的,湿漉漉地腻滑,只几步便消失在浓烟样的水雾中。

  ④母亲默默地走在前面。

白色的纱幕被她的脚步豁开一个缺口,影子穿过去,纱帘瞬间又闭合了。

山路通往林深处,在那深不可测的绿巷中,我隐约看见了一排排树,昂然立于路旁。

它们竟是那样的高大,浓密的云雾遮去了树梢,树尖伸到望不见尽头的天上去了;最令人惊叹的是树干之直,刀削般笔挺,像一根根气度轩昂的罗马石柱,支撑着绿屋的穹顶。

褐色的树皮一片片如鳄鱼的鳞甲,已被千年的风霜锤磨成坚韧的岩石。

  ⑤他究竟倒在哪一棵树下了呢?

鲜血从他年轻的胸膛里流淌下来的时候,他或许就靠在了那棵大树的树干上。

他依托了大树,所以牺牲的那一刻仍像树一样站立。

龙爪般的树根至今还留着他的血迹,只是被蒙蒙的雾气暂时稀释了。

  ⑥那个无风无雨的春日,那些被父亲无数次赞颂和崇仰的天目山大树,就这样从漫山飘忽的浓雾中,和那个叫萧洪明的故人一起,若隐若现地走来。

我看不清他的面孔,只听见他脚上沉重的铁链,一声声从森林尽头传来。

我不知道他在匆匆离去前,是否还有心情观赏这些天目山的稀世大树。

57年前的树叶早已零落成泥,但我清晰地看见他灼热的目光仍在枝条上缠绕。

  ⑦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我所见的,是被他熟读过的那些树。

陡峭的石阶两旁,柳杉武士样雄伟,顺坡排列,阵势逼人。

再抬眼,金钱松破雾而出,穿云摩天,傲气十足。

若不是弥天大雾遮挡了视线,就可望见悬崖峭壁的林莽中那几百棵千年银杏。

等到秋天,山谷里定是黄叶灿烂,一片金光四射。

  ⑧几十里山路,不是在走,是在仰望,瞻仰那些永远的树。

当那一排枪声在冰冷的山谷里响起来的时候,惟有这些树,是沉默的目击者。

后来那些离乱梦魇的岁月,仍是这些树,在荒野莽丛中陪伴他。

他年轻的生命终止在27岁那个年纪,大树却已千年。

  ⑨母亲依然走在前面。

从上山那一刻起,她的双目就被山峦雾气染得湿润。

树林深处鸟鸣啁啾,声声如歌,让人想起遥远的青春季节:

一群女生欢笑着从禅源寺的临时课堂上跑出来,手拉手围着寺前的老银杏树,雄壮的抗日军歌惊飞了树上的小鸟待她几年后重回天目山,却是被押解着,一步步踩着前头他沉稳的脚印。

直到今日,她一抬眼仍能看见他坦然的目光,如阳光下流淌的山涧小溪,从石缝里透出乌亮的光泽。

  ⑩母亲站住了,站在一棵柳杉树下。

树身奇粗,三人合抱仅围大半圈,瘢痕累累,深藏的皱褶中写满沧桑。

枝条上没有一片绿叶,惟有躯干依然屹立,像一尊古老的石像。

在我的惊叹中,母亲说,这就是真正的大树王,现在它死了。

五十多年前,我曾见过它活着的样子,树冠就像一把巨大的伞,整个开山老殿都被它遮住了。

一阵山风袭来,雾气旋转着,雪花般从它粗糙的枯枝中穿过。

刹那间,油绿的树叶似一树繁花,缀满了它坚韧的枝干,青枝摇曳,生机盎然,满山坡都是杉叶林涛的哗响。

大树王在我的想象中复活,抑或说它从未死去。

[来源:

学科网ZXXK]

  ⑾雾越发浓了,洇湿了母亲的头发。

父亲说,他们已是第三次到天目山了,但没有人知道那个57年前被枪杀的革命者,究竟葬在哪里。

我说,你找不到他,因为他已经变成了一棵树。

  ⑿世事变迁,惟有天目山的树,是永远的。

为着他们那一代人的理想,半个世纪之后我们依旧对他们深怀敬意。

然而,在缥缈的雾中我们似乎模糊了他们理想的内容。

山民说,天目山东西两峰之巅,各有一池,池水清冽,冬夏不涸,颇似双目仰望苍穹,故得名天目山。

我想象那清澈的池水,像是他在诘问苍穹。

  ⒀山林寂静,水气迷茫。

雾中影影绰绰的大树无言,没有回声。

  7.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2分)

  8.第②段这句话的含义是。

(2分)

  9.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⑨段作赏析。

(3分)

  10.根据文中的内容,介绍萧洪明其人。

(不超过60字)(3分)

  11.对文中写树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描写雾气越来越浓厚,烘托了天目山大树悠久的历史沧桑感。

  B.第④⑦段写树形神兼备,赋予了树轩昂、雄健、不屈的气质。

  c.描写大树王死而复生的情景,突出了它顽强的生命活力。

  D.浓墨描写大树,层层铺叙,为篇末揭示赞美先烈的主旨服务。

  E.本文以登山行踪为顺序,始终贯穿对大树的描述,脉络清晰。

  F.天目山的树在父母眼里是一种植物,在作者眼里是人的象征。

  12.第⑿段中写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其意图是。

(4分)

  

  (三)默写。

(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

(1)青海长云暗雪山,。

(王昌龄《从军行》)

  

(2),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韩愈《师说》)

  (5),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来源:

学*科*网Z*X*X*K]

  (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柳宗元《小石潭记》)

  (7)吾生也有涯,。

(《庄子养生主》)

  (8)香稻啄馀鹦鹉粒,。

(杜甫《秋兴》)

  

  (四)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第14一16题。

(8分)

  [越调]平湖乐

  尧庙秋社王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

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

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

琴名。

  14.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

(2分)

  15.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16.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

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7分)

  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

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

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

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

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

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

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

僧喜曰:

诺。

饥民赖以全活。

  ②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

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

公呵吏曰:

官市金当有文符。

独不肯署。

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③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

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

留者色动惶顾,公曰:

杀人者汝也。

囚不知所以然。

公曰:

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

囚即涕泣曰:

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

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

所居,人皆爱思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少而所与亲旧

(2)终身不造其门

  (3)素号难治(4)乃徙公治之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饥民赖以全活以吾一日长乎尔

  B.至则决滞狱百余事他植者则不然

  C.去其桎梏而饮食之恍惊起而长嗟

  D.决狱之术多如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5分)

  

(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20.第①段中公笑曰的笑反映了欧阳晔怎样的心理?

(3分)

  21.本文表现了欧阳晔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质。

(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

(13分)

  九疑山图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

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

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

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

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

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

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③或曰:

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

对曰:

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

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①表②作园囿耳。

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④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①封君:

领受封邑的贵族。

②表:

标记。

  22.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

(2分)

  23.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

(2分)

  24.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B.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

  D.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3分)

  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

(4分)

  

  二写作70分

  27.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

他们说:

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

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卷

  答案要点及评分参考

  一阅读80分

  

(一)

  1.笔墨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

  2.两处引用阐明了笔墨艺术的魅力;引用沈尹默的话阐明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引用宗白华的话阐明笔墨艺术胜过许多复杂的艺术。

  3.A

  4.情感和美感

  5.D

  6.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

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

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

  

  

(二)

  7.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着泪水,表达了母亲的悲伤之情

  8.去天目山,不仅是为了看树,更是为了缅怀先烈,这是积久的愿望和庄重的活动

  9.虚实结合,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由林中景色联想到战争岁月;欢快的场景与悲壮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了萧洪明坚毅不屈的形象,表达了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

  

  (五)

  17.

(1)交往

(2)到(3)一向(4)调任

  18.C

  19.

(1)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

(2)桂阳有争船而互相斗殴至死的人,(这个)案件长久没能判决。

  20.对僧人贿赂不以为然,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安抚僧人。

  21.廉洁爱民正直睿智

  

  (六)

  22.规模和得名缘由

  23.这句话描写了山中若有若无的蝉蝇一类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