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60699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

《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中考物理 知识点归纳复习.docx

山西省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复习

中考物理考点归纳

第一部分声(3分)、光(9分)、热(10分)

【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

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易错】物体振动一定产生声音,但声音产生了人耳未必能听到。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2.声速:

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每秒。

【易错】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V固﹥V液﹥V气

3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是响度不同,按不同的琴键是音调不同,分辩不同的人声或乐器声是音色不同。

声呐是应用了声传递信息,除结石是能量。

【光现象知识归纳】

1常见光的直线传播:

日食,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手影,“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一叶障目”

常见反射现象:

平面镜成像(镜中花),水中的倒影(水中月),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潜望镜,自行车尾灯(反射器),光污染。

常见折射现象:

池底“变浅”。

看水中的鱼等物体比实际位置高,鱼民叉鱼时要向下叉。

放在水中的筷子会向上弯折。

2光的反射定律:

三线共面,两角相等,法线居中,光路可逆

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漫反射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空气

中的角大)

【易错】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常考】☆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3.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易错】:

平面镜成像:

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4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戴凹透镜纠正。

5、凸透镜成像:

(1)

(2)(3)

FF (1/) (2/)

f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

f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

v>2f)。

如投影仪。

(3)物体在焦距之内(u

如放大镜。

【牢记】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像儿跟着物体跑

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①蜡烛

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热现象知识归纳】

1、记住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还是放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液化例子:

茶壶冒“白气”、白雾、露水、杯子“冒汗”

升华例子:

灯丝变细、樟脑球变小,干冰人工降雨

凝华例子:

霜、“雾凇”、雪、冰雹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易错】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增加

常见晶体:

海波,冰,各种金属。

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水的沸点是98℃。

说明当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若要缩短加热时间的措施:

减少水量,使用初温较高的水,给烧杯加盖

3蒸发致冷:

吹电风扇凉快,夏天洒水降温,包有酒精棉花的温度计示数低于室温,擦酒精降温

升华致冷:

用干冰人工降雨、灭火,在舞台上形成“烟”雾

4内能:

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

【易错】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机械能可以为零,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选择题常考】离开热传递说热量是没有意义的。

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

4水的比热容是,物理意义是。

水的比热容最大的利用:

沿海地区温差小,沙漠地区温差大;建人工湖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

1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

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

来的温度。

第二部分力学(30分)

【运动与力知识归纳】

1.匀速直线运动:

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理想运动)

【提醒】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速度的定义式是,变形式是:

S=,t=,

速度单位换算:

1m/s=3.6km/h。

2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测量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易错】:

踢出去的足球只受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计算公式:

G=mg,(g=9.8N/kg);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提醒】1Kg≠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4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要匀速拉动,这是根据二力平衡原理,拉力等于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光滑即没有摩擦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

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易错】:

推石头没有推动,此时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的大小(二力平衡)。

扔出去的铅球离开手后能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最终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最后停在地面,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由运动变为静止,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理解】物体在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在受到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6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选择

题常考】惯性是物体的属性。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物体由于具有惯性。

【常考】保持车距,这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雨天减速是由于雨天时摩擦力变小。

7.【牢记】常见三对平衡力:

静止在桌面的书(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挂在树上的猴子(猴子的重力和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匀速行驶的汽车(牵引力和摩擦力)

【密度压强浮力知识归纳】

1密度: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密度定义式:

,变形式:

m=,

【牢记】1mL=1cm3=10-6m3,1L=1dm3=10-3m3,

密度的单位换算1g/cm3=kg/m3,水的密度:

1.0×103Kg/m3=1g/cm3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温度,压强有关

密度与物质的体积、质量等无关。

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比热容变小。

天平的使用方法:

水平放置,游码归零,横梁调平,左物右码,镊子夹取,大否小定,游码补平,

【常考】测量盐水的密度:

测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1,倒出部分盐水到量筒中测体积V,测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表达式ρ=(m1-m2)/V

2压强: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计算题必考】物体压强定义式:

p=,压强的单位是【牢记】1cm2=10-4m2

【注意】例骑自行车时:

压力大小等于人和自行车的总重力,受力面积是两个轮胎的总面积

【常考】增大压强的关键词:

尖,细,锋利,薄(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如:

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

大气压的应用实例:

吸盘、“吸”饮料、“吸”墨水,活塞式抽水机,覆杯实验、瓶吞鸡蛋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飞机的机翼是上宽下窄的形状,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

车尾导流器像一个倒置的机翼,能增大对地面的压力。

3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物体在漂浮或者悬浮时,二力平衡,F浮=G

【常

考】漂浮、悬浮的物体F浮=G物G排液=G物m排液=m物

【历年中考频率较高】漂浮问题“五规律”:

规律一:

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

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

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

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

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简单机械功功率知识归纳】

1画力臂方法:

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四标明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F1l1=F2l2

常见省力杠杆:

瓶盖起子,撬棒、铡刀、动滑轮、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常见费力杠杆:

镊子,钓鱼竿,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

2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易错】提升重物时只有沿竖直拉,才能省一半力。

用滑轮组提升时:

W有用=Gh;用滑轮组平拉物体时:

W总功=fs

总功:

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记作W总;W总=Fs

3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省功。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功的计算公式:

W=Fs。

功的单位:

J

5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公式:

P=W/t

6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

7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速度、质量。

影响重力势能因素:

高度、质量。

【易错】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动能变小(质量变小)。

8当前人们利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变(核反应堆)。

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核聚变。

第二部分电学(28分)

【欧姆定律知识归纳】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阻是表示阻碍电流大小的物理量。

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式中单位:

I→安(A);U→伏(V);R→欧(Ω)。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材料、长度

、横截面积和温度(R=ρL/S)。

【易错】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1)保护电流;

(2)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3【牢记】电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几点:

①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②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状态(远下则大),接法要一上一下.③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选择合适的量程.④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在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4判断电路故障

【常考】“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极与电源的正负极形成通路,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与它并联的灯泡或者电阻发生断路。

4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路中各处电流处处相等,即:

I1=I2

2、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即:

U=U1+U2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要大。

R=R1+R2,

串联的电阻有分压作用,每个电阻所分担的电压跟它的电阻成正比;(串正并反)

4、在串联电路中,每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阻成正比,电阻越大,分配的功率越多。

5并联电路的特点:

1、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I=I1+I2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即:

U=U1=U2

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小;在并联电路中每个电阻有分流作用,各支路分到的电流大小与电阻成反比,电阻越大,分到的电流越小。

4、在并联电路中,每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电功率电与热知识归纳】

1电功: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

计算公式:

W=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

W=n/

N(n指转盘转动的圈数,N=600r/kwh)

单位:

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

度(kwh)1度=1千瓦时=1kwh=3.6×106J

2、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电功率计算公式:

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

P=I2R(串联常用)P=U2/R(并联常用)

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

计算总功率常用公式P=P1+P2

【探究题涉及】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

当电流一定时,P与R成正比(根据P=I2R)

当电压一定时,P与R成反比(根据P=U2/R)

【牢记】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只有在额定电压下测出的功率才是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当实际电压变大时,实际功率会变大

【常考】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

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I=P/U=0.11A灯丝阻值R=U2额/P=2936Ω。

4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计算公式:

Q=I2Rt(适用

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

Q=UIt=U2t/R=W=Pt

5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

I=

、P=

、P=UI、Q=I2Rt。

其他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应熟练掌握几个重要导出公式】具体公式:

(2)I=

(5)U=IR(6)R=

(7)R=

(12)P=

(13)P=I2R(14)W=Pt(17)Q=I2Rt

6【计算题必考】电热综合W=PtW=QQ吸=cm(t-t0)=cm△t升

饮水机电路:

加热档只有电阻R1保温档电路中有R1和R2(根据P=

【安全用电知识归纳】

1测电笔:

判断那根是火线。

【注意】使用时手接触金属体,但不能接触笔尖

☆某次检修电路时,发现灯泡不亮,火线零线都能使测电笔发光,可能的原因是:

火线完好,零线处有断路,被测段零线通过用电器和火线构成通路。

2【注意】不能用较粗的保险丝或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

3家庭电路中,开关和灯泡要串联,开关接在火线上。

插座左零右火中接地。

【电与磁知识归纳】

1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表明: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电磁铁的磁性的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性的强弱,由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控制。

电流的磁效应应用实例:

电磁铁,扬声器,电磁继

电器,电铃

2直流电动机原理:

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3电磁感应: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根据这一原理制造了发电机。

【重要的物理公式】

序号

定义式

变形公式

各物理量及单位

1

ρ=m/V

V=m/ρ

m=ρV

ρ密度

kg/m3

m质量

kg

V体积

m3

g/cm3

g

cm3

2

v=s/t

s=vt

t=s/v

v速度

m/s

s路程

m

t时间

s

km/h

km

h

3

P=W/t

W=Pt

t=W/P

P功率

w

W 功

J

t时间

s

kw

Kw·h

h

4

G=mg

m=G/g

G重力/N

m质量/kg

g=9.8N/kg

5

p=F/S

F=pSS=F/p

p压强/Pa

F压力/N

S受力面积/m2

7

W=Fs

F=W/ss=W/F

W功/J

F力/N

s做功的距离/m

8

η=W有/W总

W有=ηW总

W总=W有/η

η效率

W有有用功/J

W总总功/

J

9

W=UIt

U=W/Itt=W/UI

W电功/J

U电压/V

t时间/s

10

I=U/R

U=RIR=U/I

I电流/A

U电压/V

R电阻Ω

I电流/A

11

W=n/N

N=n/Wn=NW

n电表转数/r

W电能/Kw·h

N电能表常数/r/Kw·h

12

P=W/t=UI

U=P/II=P/U

P电功率/W

U电压/V

I电流/A

13

Q放=I2Rt

R=Q放/I2t

t=Q放/I2R

I2=Q放/Rt

Q电热/J

I电流/A

R电阻/Ω

14

Q=cmΔt

Δt=Q/cm

m=Q/cΔt

Q 热量/J

c比热容

J/(kg℃)

m质量/kg

【重要的推导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公式

适用范围

公式

适用范围

p=ρgh

柱形固体自由静止于水平面时求其对水平面的压强

p=ρ液gh

计算液体内部某深度处的压强

F浮=G-F拉

知道弹簧测力计在空气和液体中的示数差求浮力

F浮=G

当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悬浮时求浮力的大小

W有=Gh

求把物体抬高时做的有用功

W总=FS

求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做的总功

F=(G+G动)/n

滑轮组中已知物重和动滑轮重求拉力(忽略摩擦)

S=nh

求绳子自由端的距离S和物体或动滑轮移动的距离h

η=G/nF

已知物重和拉力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P=Fv

求物体匀速运动时的功率或物体在某个速度下的瞬时功率

R=U额2/P额

已知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求电阻

P实/P额=U实2/U额2

已知定值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电压求实际电功率

P=I2R

已知电流和电阻或在串联电路中求电功率

P=U2/R

已知电压和电阻或在并联电路中求电功率

W=UIt

已知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求消耗的电能。

Q放=W=Pt

纯电阻电路中求用电器产生的热

I=I1=I2

U=U1+U2

R=R1+R2

U1/U2=R1/R2

P1/P2=R1/R2

串联电路的电压、电阻、电流、电功率分配规律

I=I1+I2

U=U1=U2

1/R=1/R1+1/R2

I1/I2=R2/R1P1/P2=R

2/R1

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电阻、电流、电功率分配规律

R=ρl/S

判断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u=v=2f

凸透镜成倒立等大实像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