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64002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

《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docx

不能带宾语地成语举例

不能带宾语的成语举例

有些成语后面是不能带宾语的,做题时稍不留神便会掉入题目设置的陷阱中,所以,了解一些这类成语很有必要。

下面为大家举出几例。

1.妄自菲薄——指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或自轻自贱。

它属于不及物性的自动词,不能带宾语。

可以说“我们不应妄自菲薄”。

误例:

“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就。

2.肝胆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

它只能做谓语或定语,可以说“我有一个肝胆相照的朋友”、“作家要和人民肝胆相照”,但不能做状语说“作家肯肝胆相照地和人民打成一片”。

误例:

“假如我们的作家肯肝胆相照地和人民打成一片,那么一定会写好的作品。

3、出奇制胜:

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

误例:

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了。

4、信手拈来:

随手拿来。

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误例:

他积累了很多资料,写作时能信手拈来一些经典素材。

5、漠不关心:

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误例:

只要有爱心的人就不能漠不关心灾区儿童。

1、有些领导干部漠不关心群众的疾苦。

6、耳濡目染:

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容易受到影响。

误例:

孩子很容易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

7、视而不见:

尽管睁着眼睛,却什么也没看见,形容不注意或不重视。

误例:

那个小孩视而不见父母对他的付出,仍旧我行我素。

“视而不见这些事情”等词后也不带宾语。

8、和盘托出:

比喻全部说出或拿出来,没有保留。

误例:

经过我的一再询问,他和盘托出了行动计划。

9﹑乐此不疲:

因喜欢做某事而不知疲倦。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误例:

但历史依然对命运坎坷的人儿不离不弃,似乎乐此不疲这份伤感。

10、求全责备:

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误例:

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11、自怨自艾:

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

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误例:

就个人愿望而言,他强烈地想成为一个工程师,然而他考取的是师范大学,于是他自怨自艾命运不佳。

12、司空见惯:

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误例:

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了人们对路边乞讨者的漠然。

有些人已司空见惯这些浪费现象了

13、身体力行: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误例:

我一定身体力行上级领导的指示。

14、熟视无睹:

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

误例:

我们早已熟视无睹了人们对街边乞讨者的漠视

常见不能带宾语的成语有如下几种类型:

(1)与心理感觉有关的:

知恩图报、感同身受、诚惶诚恐、无所畏惧、乐善好施、心驰神往、心领神会、爱莫能助、漠不关心、恋恋不舍、念念不忘、不堪设想、妄自菲薄、置之不理等。

(2)与眼睛(视觉)有关的:

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司空见惯、拭目以待、令人侧目、侧目而视、等量齐观、顾影自怜、另眼相看、刮目相看等。

(3)与耳朵(听觉)有关的:

洗耳恭听、侧耳细听、充耳不闻、置若罔闻、闻所未闻、俯首听命、言听计从等。

(4)与口(味觉或说话)有关的: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混为一谈、津津乐道、能说会道、头头是道、坐而论道、能言善辩、吞吞吐吐、不知所云、不可理喻、无可非议、无可厚非、熟读成诵、相提并论、一概而论等。

(5)兼有多种感觉的:

耳濡目染、耳熟能详、倾耳注目、不闻不问、闭目塞听等。

  (6)其他类型的:

信手拈来、指手画脚、惟命是从、出奇制胜、求全责备、运筹帷幄、小题大做、无中生有、发扬光大、脱颖而出、犯而不校、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等。

成语中的重复赘余

①旧中国政治腐败,官吏昏庸,兵连祸接,致使人民生灵涂炭。

②他想尽千方百计,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生产出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新产品。

③我们班众多的莘莘学子经过高中三年的刻苦学习,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其中有十多位同学考入了重点大学。

三个成语的使用都有问题,而且属于同一类毛病。

都和前面的一个词语语意重复。

追根溯源,总体看来,犯这类错误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成语,同时也忽略了成语的使用环境,具体而言又有各自不同的原因。

比如上文涉及的三个成语。

“生灵涂炭”一词仔细研究“生灵”就字面上就可以判断是人民之意,“千方百计”则看不出内含的“想尽”之意,而“莘莘”很多人都会错误地根据字型理解为辛苦的意思。

所以平时要注意积累成语,经常翻看成语词典,准确把握其含义。

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借助于“代入法”。

所谓“代入法”,就是用成语的准确解释取代成语放入句子里,结合上下文,阅读几遍,就可以发现问题,从而避免赘余的毛病。

下面是从各地历年模拟试卷和学生平时作文中收集到的一些成语误用语例:

1、他画的画,在他们这里很出名,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分析:

因本身“见”字作“显现”讲,故不宜作“显得”的宾语。

)    

2、他乐不可支,笑醒了,原来是一场南柯一梦。

(分析:

因成语本身含有个“一”字,故它的前面不能再加上数量词。

    3、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难言之隐”的“隐”就是苦衷,与后文重复,去掉“的苦衷”。

4、看到这个孩子可爱的表情和举动,大家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5、您的光临让我的居室蓬荜生辉。

(分析:

“蓬荜”指蓬门荜户,形容穷人的家,后用以称自己的家,和“居室”重复。

    6、张成同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分析:

“遍体鳞伤”意为满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重。

“遍体”与前面的“全身”意思重复。

7、据《中国商报》 9月21日报道,各地交通厅长接二连三地出事,已经让人们觉得习以为常了。

(“习以为常”是经常做某件事,就会习惯地把它当作最平常的事情来看待,“觉得”多余)

8、遗憾的是,因临时有事我未能去汉江码头送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对陶先生和李先生的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未能忘记。

(“耿耿于怀”指“老梗在心里,不能忘掉”,与后面“未能忘“重复。

9、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

10 、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孑然一身”就是“独自”。

“孑然一身的单身汉”错)

11、企业家应该像军事家一样,具有沉着的心态、超人的智慧,这样才能出奇制胜获取胜利,打败竞争对手。

(“出奇制胜”与“获取胜利”表意重复,不合使用习惯。

12、这是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了,他仍然犹豫不决地首鼠两端,真急死人。

(其中的“首鼠两端”意思是“形容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己有“犹豫不决”的意思,所以再用,重复,要删去)

13、她一语道破了他的隐私,使他好像如芒在背。

(“好像”与“如”重复)

14、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记忆犹新”的意思是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

前面不能再用“还”)

15、小张在车间的技术比赛中总是名列第一,独占鳌头。

(“独占鳌头”比喻居于首位,与“名列第一”重复。

16、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贻笑大方”指被内行人笑话,与“被人”重复。

17、信息革命已悄然到来,对此,我们心里自然不会无动于衰,采取掉以轻心的态度。

(“无动于衷”与“心里”重复。

18、只有那个突然不期而遇的另一个郁霆,依旧留在心里,成为永远活在心里的梦想,关于爱情,关于生活。

(“不期而遇”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含有“意外”的意思,因此句中“不期而遇”和“突然”重复。

19、也许是因为诗人在这首诗里所采用的意象十分丰富多彩,因此也多少显得有些驳杂,所以给读者一种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的感觉,缺少一条比较鲜明的抒情主线。

(《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第34页。

已经“丰富多彩”,怎么还“十分”?

“十分”实是蛇足,应斩掉。

20、把这样的诗歌拿给中文系讲授现代文学史和文艺理论的教授去分析,不见得一定就能讲出更多到位的真知灼见。

(《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第6页“真知灼见”意即正确透彻的认识,用“到位”来修饰它,有重复之嫌,“到位”应去掉。

(21)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自惭形秽”这个成语本身已含有“我自己感到,我自己觉得”的意思,这无疑是一个错误的选项,然而出卷人却把它当作了正确的选项。

2004年高考题)

其他的还有:

1、目前的当务之急(×)2、接踵而至地闯进来(×)3、“津津乐道地说”(×)4、“海内外闻名遐迩”(×)5、“责无旁贷的责任”(×)6、“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7、“扪心自问的自责”(×)8、“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9、“这是大家众所都知的”(×)10、“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11、“每天都要日理万机”(×)12、“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13、“任重道远的责任”(×)14、“让人看得眼花缭乱”(×)15、“进行添枝加叶”(×)16、正方兴未艾(×)17、众多的芸芸众生(×)18、心里一直耿耿于怀(×)19、感激涕零得流下了眼泪(×)20、往事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21、令人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22、信件连续不断地纷至沓来23、鼎足之势对峙着24、他无时无刻不忘为人着想25、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26、普通平凡的芸芸众生27、在出现问题之前就未雨绸缪、28、更加至关重要29、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30、花花世界让人看得眼花缭乱31他羞得无地自容

望文生义的成语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集锦

文不加点:

形容文章写得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不刊之论:

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修改的言论,文章或著作,说明其质量高。

五风十雨:

(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五天刮次风,十天下场雨。

形容风调雨顺。

大方之家:

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

泛指见多识广,学问深厚的人。

三人成虎:

三人谣传说有老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老虎。

比喻流言惑众,容易使人误假为真。

名山事业:

可以藏之名山,世代流传的事业。

多指著书立说。

明日黄花:

明日,重阳节后。

黄花,菊花。

古人讲究重阳节赏菊花,重阳过后,赏菊就没有多少兴味。

比喻迟暮不遇之意。

后也比喻过时的或没有意义的事物。

高山流水:

比喻知音或知已。

也比喻乐曲高妙。

又形容自然风光美好。

求田问舍:

舍,房屋。

到处谋求买田置屋,形容胸无大志,只知营私。

表里山河:

后亦泛指高山大河。

指一面依山,一面临河。

形容地势险要。

不名一文:

名,占有。

连一文钱也没有。

形容人贫穷到了极点。

阳春白雪:

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而是指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艺作品,(跟“下里巴人”相对)舞文弄墨:

原指歪曲法律条文,营私作弊。

后指玩弄文字技巧,耍笔杆子。

例,那些反动文人,除了~,替他们的主子帮腔以外,还能干什么呢?

(含贬义)

对簿公堂(庭):

对簿,受审时根据诉状核对事实。

公堂,旧时审理案件的地方,即今所指的法庭。

指原告和被告在法庭上对质。

大快人心(人心大快):

快,指痛快。

指决议、举动、结果完全符合人心,使人们非常痛快。

多用于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打击的场合。

作褒义用。

屡试不爽:

屡,多次。

爽,差错。

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久假不归:

假,借用。

本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语本《孟子·尽心上》:

“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后也比喻长期染上了坏习惯,不能改正。

差强人意:

差,稍微。

强:

振奋。

本指尚可振奋人心。

后用以表示还比较令人满意。

万人空巷:

大家都从家里出来聚向一处,使街巷都空了。

多用来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所有的人都吸引来的盛况。

例:

贝尔格莱德万人空巷,人民纷纷集会、游行,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

光怪陆离:

光怪:

光彩奇异。

陆离:

色彩繁杂的样子。

形容现象奇异,色彩斑斓。

涣然(若)冰释:

涣然:

也作“焕然”消散的样子。

冰释,像冰一样消融。

像冰融化一样流散消失。

比喻嫌隙、疑团、误会等完全消除。

空穴来风:

穴,洞孔,来,招来。

空的洞穴容易招进风来。

后多用以比喻流言蜚语乘虚而入。

也代指流言蜚语。

空谷足音:

人迹罕至的山谷传出的脚步声。

比喻难得的人事、音信或言论。

善刀而藏:

善:

擦拭干净。

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

比喻行事适可而止,善于收敛自己。

暴虎冯河:

暴:

空手搏斗。

冯河,冯,同“凭”。

不用舟楫趟水过河。

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

比喻勇猛果敢。

也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

酒囊饭袋:

盛装酒饭用的袋子。

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无能之人。

有口皆碑:

碑:

纪功的石碑。

引申为颂赞。

所有的人都一致称颂。

不足为训:

不值得做为效法的准则。

不以为然:

然:

是的,对的。

不认为是正确的。

多用于表示不同意。

不以人废言:

以:

因为。

不因为人犯有错误,就将他的正确言论加以否定。

人面桃花:

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辉映。

后用以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

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例:

同样一轮清月,同样一条小路,现在只有我和我的身影,油然而生的~之慨自微而著,与清逃共在。

城下之盟:

盟:

旧指宣誓缔约或签订和约。

在敌人大军压境或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

也泛指一般性的协议或协定。

穿云裂石:

穿透云霄,震裂山石。

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身无长物:

长物:

多余的东西。

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人清贫或生活简朴。

细大不捐:

捐:

抛弃。

小的大的都不舍弃。

表示兼收并蓄,毫不遗漏。

间不谷发:

间:

中间,间隙。

发:

头发。

中间的距离很小,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

比喻情势极为紧迫、危急。

也比喻诗文严谨,语言精粹。

罪不容诛:

诛:

杀死,判处死刑。

处以死刑都不足以抵偿其罪行。

形容罪大恶极,死有们辜。

山高水低:

比喻不幸的事情。

多指人的死亡。

含贬义三长两短安然无恙,例:

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中生活,真是山高水低,不知何时就会陷入困境。

前无古人:

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

也指空前的。

含褒义前。

千夫所指:

为众人所指责。

形容触犯众怒。

众矢之的:

形容触犯众怒例:

中国国奥队在九强赛上的表现及其导致的失利为千夫所指。

尾大不掉:

尾巴太大,掉转不灵。

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

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含贬义。

师出无名(兵出有名):

师:

军队;名:

名义,引伸为理由。

出兵没有正当理由。

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平白无故名正言顺、师出有名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贬义例:

你们到北京去的事,让我去找领导也没有用,因为师出无名,让他们怎麽批呢?

言不及义:

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胡言乱语、鬼话连篇、信口开河一语破的、一针见血、言之有理含贬义。

例:

两个年轻小子,天天在一起。

没有老年人在身边,他两个便无话不谈,正所谓言不及义。

哀兵必胜:

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

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师心自用:

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坐地分赃:

赃,赃物。

不亲自作案而坐等分取赃物。

侧目而视:

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良莠不齐:

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

马革裹尸:

意思是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杀敌战死疆场。

曾几何时:

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江河日下:

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

噤若寒蝉:

噤,闭口。

寒蝉,寒天里不再鸣叫的蝉。

比喻不敢说话。

也指默不作声或没有声息。

不(能)赞一词:

赞,参与。

指对完美的或不了解的事物不能提出一点看法,意见。

惨淡经营:

本来是说作画之前的苦心构思,后来形容苦费心思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

例:

夫妻俩~着这爱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

计日程功:

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

程,计量,考核。

如:

深圳这些年的建设速度相当快,可以说是~的。

莫衷一是:

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

衷,决断。

如,对学校处分上网的学生的这件事,全校师生众说纷纭,~。

身体力行: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体,体验,实行。

如:

我们一定要学习检察长的这种务实作风,身体力行,努力实践,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第三类:

容易褒贬颠倒的成语

★★ 褒义词容易被误用作贬义词的有:

1.拭目以待:

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

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

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

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

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

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心杼:

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

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

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

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 贬义词容易被误用作褒义词的有:

1.满城风雨:

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

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独有偶:

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

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长此以往:

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

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8.等量齐观:

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9.绞尽心机:

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10.大言不惭:

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1.明目张胆:

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2.明哲保身:

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3.忘乎所以:

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4.高谈阔论:

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5.始作俑者:

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6.好高务远:

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7.邯郸学步: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8.如丧考妣:

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19.一丘之貉:

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20.咄咄逼人: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1.虎视眈眈:

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22.别有用心:

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23.衣冠楚楚:

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24.巧言令色:

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5.好为人师:

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26.人模人样:

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

27.神气活现:

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28.趾高气扬: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29.为所欲为: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0.呜呼哀哉:

指死亡或完蛋。

31.天花乱坠:

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32.巧舌如簧: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33.一团和气:

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34.改头换面:

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 下面成对列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

1.情投意合:

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臭味相投 :

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此很合得来。

2.见机行事:

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见风使舵 :

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3.侃侃而谈: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夸夸其谈 :

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4.一得之见:

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一孔之见 :

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5.无所不至:

指没有不到的地方。

也指凡是能做的都做了。

无微不至 :

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6.再接再厉:

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变本加 厉:

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缺误。

7.深思熟虑:

反复深入地思考。

处心积虑 :

指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

8.绞尽脑汁:

费尽思虑,费尽脑筋。

费尽心思 :

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9.开山祖师:

指某一事业创始人。

始作俑者 :

比喻第一个作某一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创始人。

10.昂首阔步:

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趾高气扬 :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11. 一见如故 :

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一见钟情 :

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12. 不拘一格 :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无拘无束 :

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13. 乐不思蜀 :

泛指乐而忘返。

乐不可支 :

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14. 不以为然 :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 :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5. 不孚众望 :

不能使群众信服。

不负众望:

 不辜负群众的希望。

16. 间不容发:

 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

情势极其危急。

亲密无间:

 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容易把谦敬词用错的成语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

比如“抛砖引玉”是指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

类似的词语还有:

1. 虚怀若谷:

 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不能对己。

2. 狗尾续貂:

 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通常只用在自己的作品,表谦虚。

3. 蓬筚生辉:

 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中,或称谢别人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4. 敬谢不敏:

 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用于自谦,表示推辞某事。

5. 心向往之:

 用于表示对某人或事的景仰之情。

6. 一得之见 :

谦词,表示“自己一点浅薄的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