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65205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docx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教学目标:

1、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2、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3、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4、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

重点和难点:

1、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3、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准备和方法:

1、课件《樱花》

2、课件<日本>

3、活动设计

采取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加以引导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课件开始]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

上课时,停放音乐,导入新课后。

[提问]:

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

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板书]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版面1)

[导入新课]:

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日本吗?

为什么?

1、汽车2、火车3、飞机4、轮船

(让学生去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

[活动]:

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

[探究题活动1]:

(版面2)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2、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东京的距离

3、日本有那几个著名的城市?

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4、日本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较这两个国家跨越的经度和纬度,那个国家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

(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画面切入到“世界政区图”、“日本图”)

[板书]一、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教师此时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日本图”和“富士山图”,结束后重新显示版面2(自然地理特征思考题),让学生回答问题,讲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

教师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强调有关内容。

显示“日本图”(版面3),教师边讲边指图,图中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四个大岛的名称用红色显示,并由小放到大再缩小定格,让学生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版面4)、(版面5)、接着屏幕左侧显示富士山的图(版面6),在屏幕右侧教师要告诉学生富士山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探究题活动2]:

读图7.5-7.7分析完成(版面7)

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

2、日本多火山。

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3、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震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

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者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

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吗?

为什么?

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

(版面8),(版面9),(版面10)。

让学生对火山和地震有感性认识。

接着显示“日本和中国人口比较表学生分析(版面11)

第二课时:

国家人口数(亿)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中国13960万

日本1.2737.7万

[阅读材料](版面12)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

•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板书]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版面13)

关于日本工业部门,利用多媒体补充有关内容。

横滨港等待装运出口的日本汽车图。

关于主要工业原料进口情况,可显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百分比图”(版面13)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版面14),教师简要讲解日本主要原料的进口国和地区,为以后的世界地理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探究题活动3]:

(版面15)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2、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3、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4、日本贸易对象是哪些?

中日贸易情况怎样

有利条件:

(1)丰富的人力资源

(2)较高的科技水平(3)岛国的优势

不利条件:

自然资源缺乏

最后布置第1课时作业,显示“日本空白图”,让学生说出日本四大岛、邻国、富士山、主要港口的英文代号。

学生回答正确,屏幕上就出现相应位置的文字并伴之以动听的声音,以示表扬。

[板书]三、太平洋沿岸的工业

[探究题活动:

4]:

(版面15)

1、看看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那里?

2、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

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课本24页有关资料,回答问题(版面16)

阅读“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区用红色块显示图中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九州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加深学生对主要工业城市和港口位置的了解。

然后提问:

日本工业为什么分布在这里?

然后显示几幅图片:

“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图片、“填海造陆”图片、有关大阪的鸟瞰图片。

教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

(版面18)(版面19)

[板书]四、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版面20)

这一部分内容,学生不难理解,但缺乏感性认识。

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可接连播放较多的动静态画面。

如“穿和服的日本妇女”(版面20)、“日本茶道”图片(版面20),然后,以教学纲要总结全文(版面20)(略)

[探究题活动:

5]:

最后布置本节课堂作业:

显示“日本工业区分布空白图”(版面41),让学生回答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并思考回答日本工业分布在这里的原因。

(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完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通过这多个版面的播放,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学生普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

[反馈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

一、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1、日本概况

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3、日本多火山的利与弊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有利条件:

(1)丰富的人力资源

(2)较高的科技水平(3)岛国的优势

不利条件:

自然资源缺乏

2、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

三、日本工业区的分布

1、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2、原因

四、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东南亚

教学目标:

1、东南亚的范围,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气候和农业

3、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4、东南亚的风景

重点和难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3、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教学准备:

1、东南亚地图;

2、自制CAI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著名国际影星杨紫琼的家乡是哪里吗?

她的家乡就是美丽的热带岛国------马来西亚。

请一位同学上来指出马来西亚的位置。

(放映东南亚的地图)。

[提问]:

它大概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

跨过中国的南部边界,就到了与我国山水相连的东南亚。

它包括了许多国家,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半岛,因为位于中国的南部所以叫做中南半岛,请同学们用红笔沿边界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上;另一个是群岛,由几万个分布于太平洋中的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

请同学们用蓝笔沿边界大致画下来。

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组成。

[板书]:

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总结]:

指图: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印度洋的东面。

纬度位置大约在10ºS—25ºN之间。

地处热带,所以这里四季常青,分布有成片的热带雨林,成为当今的旅游胜地。

我们常听到的新马泰地区就是指这里。

[板书]:

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蓝笔和红笔画出来的地区可以发现,东南亚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马路上的十字路口。

他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

东南亚正是拥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郑和下西洋、下南洋的壮举,就是通过东南亚而到达了北非、西非等国家和地方进行了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图片],而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则可以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控制了他就可以控制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通道。

[展示马六甲海峡的图片说明]

[板书]:

东南亚的国家

刚才我们数了数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发现东南亚由十一个国家组成。

这十一个国家是:

老挝、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帝汶。

特别值得一提是东帝汶这个国家,于2000年独立。

这十一个国家就是位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上。

[活动]:

下面我来请同学回答分别在空白图上填出位于这两个半岛上的国家。

其中的越南,老挝,缅甸是与中国接壤,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其余都是临海国和岛屿国。

印度尼西亚,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其名印尼是海岛的意思,有“万岛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东南亚的风土人情吗?

东南亚人是什么人种?

他们的主食是什么吗?

[思考]:

我们发现他们和我们一样主食是大米,这是什么原因呢?

[活动内容]在这样一种气候条件下,还适合什么作物的生长?

因此这里也是世界著名的热带作物的生产基地之一。

同学们在图上找出哪些国家盛产椰子,哪些国家盛产橡胶和油棕,哪些国家盛产稻米和蕉麻。

[图片展示]

好,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东南亚的自然情况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东南亚的人文景观。

[课后练习]:

1、东南亚由很多海峡为什么只有马六甲海峡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2、列举出“东南亚之最”。

3、收集东南亚国家的风景资料

第二课时

[导入]:

自古以来中国就与东南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国著名革命家陈毅在写给缅甸朋友的诗中曾说到: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共饮一江水”,这便是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

因为中南半岛上的许多河流的源头都在中国。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将他们找出来。

在河流与河流之间,多是山脉和高原,用我们的手就可以形象的表示出中南半岛的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思考]:

这样的地形条件有怎样的好处?

蕴藏丰富的水利资源,下游可以形成肥沃的平原。

因此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的地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的首都主要多分布在大河的沿岸。

[活动]:

为什么分布在这里?

有怎样的好处?

有什么弊端?

上节课我们讲到中国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下南洋,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地区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直到今天,许多中国华人华侨都在为东南亚国家的发展积极努力着,请同学们看一下阅读材料。

在东南亚的国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分别占到该国的77%和25%,在60年代,印度尼西亚曾经发生反华暴力事件,对当地的华人华侨任意的屠杀,在国际上造成极坏的影响,使得他们纷纷撤回资金,重返祖国的怀抱。

改革开放以后,华侨华人纷纷回国支援国家建设,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对东南亚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确实有许多的闪光点,吸引着全世界的人来到这里,特别是这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亚洲的魅力所在。

下面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同学们收集的一些关于东南亚美丽景观的图片。

[多媒体展示]

[课后练习]:

收集关于东南亚国家的景观资料,出一期《东南亚旅游景点介绍》小报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东南亚

一、地理位置

纬度

海陆

二、气候

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对比)

共同特征:

湿热

三、农业

水稻气候

人口集中,耕地少

热带经济作物

四、地形特点(中南半岛)

山脉、河流由北向南延伸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五、河流

上游:

多为峡谷,水流湍急―――丰富水能资源

下游:

平坦开阔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有利农业生产

六、城市分布――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原因:

七、华人、华侨集中

华侨:

中国国籍

华人:

外国国籍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三节印度

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人口

2、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3、了解“绿色革命”给印度的粮食生产带来的新契机

4、看图说出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分布的地区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印度的人口情况和工农业发展的最新特点

难点:

印度多水、旱灾害的原因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印度资料,准备课堂发言。

2.有关印度音乐,舞蹈的录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第一课时:

一、文明古国(概况)

[导入]

展示有关印度音乐,舞蹈及宏伟建筑。

让同学思考:

这是那个国家?

再请同学说说有关印度的古文明。

[学生活动]读南亚地形图回答:

哪个国家占有印度河平原?

(巴基斯坦)。

哪个国家占有德干高原的大部份?

(印度)。

哪个国家位于恒河三角洲?

(孟加拉国)。

请同学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特点。

二、印度人口问题

学生:

读印度人口的增长图。

每隔10年印度人口增长数。

(发现1981年至1990年人中增长2.6亿1991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1.6亿)

教师:

出示印度资源、产品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表。

引导学生讨论丰富的资源和产品为什么还是不能满足人们所需?

(结论:

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取得的成果,给农业造成很大压力)

讨论:

压力:

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第二课时:

三、地形、气候和农业

教师:

播放课件印度的洪灾印度的旱灾

[学生活动]读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观察出雨季月月。

盛行从洋吹来的季风。

再观察旱季月至次年月。

盛行来自的季风。

[小结]印度东北部为西南季风迎风坡形成多雨中心。

乞拉朋齐最为典型。

[教师]判断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哪个对印度农业影响大?

为什么?

[学生讨论对比、回答]西南季见对农业影响很大。

因为西南季风来自热带海洋带来丰沛降水。

[教师]问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变化有何关系?

引导学生读图、思考讨论、回答(风势弱,来得晚,退得早------旱灾。

风势强,来得早,退得晚------水灾)

展示课件:

印度家庭在用餐了解印度饮食习惯。

四、工业发展

纺织工业

钢铁工业

高科技工业

[作业]搜集一些有关印度风土人情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在班里举行一个小型展览。

板书设计:

第三节印度

一、概况

位于南亚、南临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

二、印度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大国(超10亿)

压力:

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三、地形、气候和农业

1、热带季风气候

夏:

降水多(西南风)----水灾

冬:

降水少(东北风)----旱灾

2、地形----平坦

东北喜玛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和南部德干高原

3、农业

水稻沿海地区,东北

小麦德干高原西北,恒河上游

棉花西南

黄麻东北

四、工业发展

纺织工业

钢铁工业

高科技工业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四节俄罗斯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4﹑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方面的概况。

重点和难点:

1﹑根据资料和地图,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说其发展经济的实例。

2﹑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举例说出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准备:

3、东南亚地图;

4、自制CAI课件

教学方法:

CAI教学(谈话﹑讨论﹑活动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猜一猜:

这是哪个国家?

(放教学准备1的资料)

[板书]一﹑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活动一:

读图训练]

1﹑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找出北冰洋﹑黑海﹑里海﹑贝加尔湖﹑太平洋﹑白令海峡。

3、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

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俄罗斯的什么方位。

4﹑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

东欧平原﹑乌拉尔山﹑伏尔加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活动二:

读图理解]

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

2﹑分析俄罗斯气温和降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的变化趋势。

3﹑描述北半球“寒极”——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

[板书]二﹑俄罗斯的工业

[活动三:

读图练习]

1﹑找出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2﹑找出俄罗斯主要工业区,说出各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或产品。

[活动四:

讨论]根据下面两段材料,讨论俄罗斯工业的特点及形成因素。

材料一:

俄罗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的地位(1997年)

工业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工业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

钢第四位发电量第四位

煤炭第四位化肥第五位

原油第三位天然气第一位

材料二:

关于俄罗斯工业的对话:

爸爸要去俄罗斯出差了。

爸爸说:

“俄罗斯工业发达,许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它的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爸爸刚从俄罗斯回来,给我带的衣服﹑食品和玩具都是从其他国家进口的。

爸爸说:

“俄罗斯这方面的工业部门比较薄弱,要想给你带俄罗斯本国生产的商品还真不容易。

[小结]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这与其资源状况发展历史等有很大关系。

[反馈练习]收集图片、资料,介绍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习俗。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活动一:

读图讨论]模拟俄罗斯旅行:

暑假期间从内蒙古满洲里出境,乘国际列车经莫斯科抵达圣彼得堡,请讲述沿途所经过的主要城市及自然景观变化。

[小结]

1﹑俄罗斯交通发达。

2﹑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

3﹑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稀疏,但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它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4﹑除铁路外,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

[活动二:

阅读]五海通航。

第三课时:

[活动三:

学生展示]用课前准备的图片﹑资料介绍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习俗。

[活动四:

图片欣赏]俄罗斯军事图片。

[反馈练习]讨论:

举例说明中国与俄罗斯的相互关系以及发展友好睦邻关系的意义

堂上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内容

板书设计:

一﹑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1、国土辽阔

2、地形特点---平坦

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3、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属寒带气候

气温:

西高东低,南多北少

降水: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寒极:

雅库兹克

二、俄罗斯发达的工业

1、条件:

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铁矿分布广泛)

2、工业分布特点---分布在内陆原料产地附近

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较慢(类型不平衡)

主要工业区集中在欧洲部分(四大工业区)(空间不平衡)

三、发达的交通

1、多样的交通方式

客运:

铁路、公路

货运:

铁路、管道(石油、天然气)

2、铁路网

欧洲部分:

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

稠密

亚洲部分:

单一(亚欧大陆桥)

四、城市与文化

1、莫斯科

2、圣彼得堡

3、港口

摩尔曼斯克(不冻港)、海参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