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659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广东省广州市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Word下载.docx

D.在适宜条件下,癌变细胞能无限增殖

5.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基因突变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B.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

C.可遗传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重组

6.下列可“双向”进行的是()

A.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缩手反射时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C.人体血浆和组织液间的物质转移

D.草原生态系统中狼和兔子间的能量流动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洋葱是高中生物实验的常用材料.请回答:

(1)利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的分布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被染成绿色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没有而黑藻叶肉细胞中含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2)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常选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实验中可以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变化来判断和比较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

(3)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解离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时,需找到__________区的细胞,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所进行的物质准备主要是__________.

8.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往往伴随发烧的症状.请分析回答:

(1)人体发烧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毒素或人体T淋巴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最终引起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分泌量增加,该激素使机体__________增加.

(2)发烧时多喝水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刺激__________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的__________减少,尿量__________,有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9.请分析回答某湖泊生态系统的相关问题:

(1)湖泊群落的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湖泊群落的重要特征.沉水植物生长于湖泊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区域,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这种分布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填“水平”或“垂直”)结构.

(2)湖泊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分解成的无机物可供植物再利用,它们所属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这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功能.

(3)附近的某饲料厂将少量污水排入湖中,但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这是因为生态系统__________.

10.玉米是二倍体,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无性染色体).控制粒色的基因(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玉米抗病特性的基因(B/b)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5号染色体)上;

纯种黄粒抗病植株和纯种紫粒不抗病植株杂交所得F1表现为黄粒抗病.请分析回答:

(1)要测定玉米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需要测定__________条染色体.这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这两对基因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_________.

(2)在F2中,黄粒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紫粒抗病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紫粒抗病植株自由交配所得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

(3)现有基因型为BBb的三体玉米植株,能产生基因型为BB、Bb、B、b的4种配子,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BB、Bb)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则三体抗病玉米植株(BBb)自交的子代中不抗病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

三、[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共1小题,满分15分)

11.酿酒过程中若操作不慎,所酿的酒可能变酸.分析回答:

(1)酿酒所需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产生的酒精可以与__________(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2)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__________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若要对该菌进行初步分离纯化,比较便捷的操作是:

采用__________法(填“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平板”)把它们接种到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经培养得到肉眼可见的__________.

(3)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__法对培养基及器皿进行灭菌.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__________、__________和无机盐.

四、[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共1小题,满分15分)

12.回答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相关问题:

(1)培育转基因植物过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__________,并且可以通过复制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表达和发挥作用.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可利用DNA连接酶连接被限制酶切开的__________键.

(3)组成基因表达载体的单体是__________.基因表达载体中的启动子是_____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这种结合完成后才能驱动目的基因通过__________(填过程)合成mRNA.

(4)用两种限制酶XbaI和SacI(两种酶切出的黏性末端不同)切割某DNA,获得含目的基因的片段.若利用该片段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应选用下图中的何种Ti质粒?

__________

(5)将受体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应用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

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和解析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正推法;

细胞器.

【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的内膜向内凹陷折叠扩大膜面积,叶绿体的类囊体垛叠形成基粒增大膜面积;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DNA和RNA,是能半自主复制的细胞器;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二者的反应都需要水参与;

线粒体产生的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叶绿体产生的ATP用于光合作用.

【解答】解:

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较大的膜内面积,有利于提高代谢效率,A正确;

B、线粒体的有氧呼吸和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都需要水分子参与,B正确;

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DNA和RNA,C正确;

D、叶绿体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D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功能的比较掌握.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DNA分子结构和复制;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1、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分子准确无误地进行,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由于外因和内因作用也会发生差错,造成基因突变.

A、DNA分子在复制时可能会出现差错,A错误;

B、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A、T碱基以﹣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B错误;

C、由于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A+C=T+G=50%,如果C占30%,则A占20%,C正确;

D、一条mRNA可以合成多条肽链,D错误.

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的结合和结构特点,DNA分子复制,翻译过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对相关知识进行准确识记,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专题】遗传系谱图;

人类遗传病.

【分析】分析系谱图:

Ⅰ1和Ⅰ2均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乙病具有传男不传女的特点,可能是伴Y遗传病.

A、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与在该家系中的发病率不同,A错误;

B、乙病具有传男不传女的特点,可能是伴Y遗传病,B错误;

C、Ⅲ7可能含有来源于Ⅰ2的甲病基因,C错误;

D、Ⅰ1和Ⅰ2均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这说明Ⅰ1和Ⅰ2均是杂合子,D正确.

【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判断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考点】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细胞的分化;

细胞凋亡的含义.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

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3、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4、癌细胞的特征:

失去接触抑制,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

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降低,导致癌细胞易扩散转移.

A、细胞的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A正确;

B、造血干细胞为功能干细胞,故它的分化程度比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高,B正确;

C、衰老个体中,也有细胞都处于幼嫩状态,如造血干细胞,C错误;

D、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粘着性降低,故导致癌细胞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癌变、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及意义;

识记细胞衰老的特征;

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能正确区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识记细胞癌变的特征,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基因突变的特征;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A、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这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A正确;

B、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B正确;

C、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它们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

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也能导致基因重组,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及特点,掌握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生态系统的功能.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内环境与稳态.

【分析】1、极性运输:

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

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2、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导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导,这是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变化,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3、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丧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能量流动两大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A、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A错误;

B、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B错误;

C、血浆和组织液可以相互渗透,C正确;

D、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是单向流动的,D错误.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利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的分布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被染成绿色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没有而黑藻叶肉细胞中含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2)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常选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实验中可以根据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等的变化来判断和比较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

(3)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解离的主要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时,需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所进行的物质准备主要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专题】观察类实验;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有丝分裂.

【分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

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1)DNA能被甲基绿染成绿色,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因此利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的分布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被染成绿色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没有而黑藻叶肉细胞中含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

(3)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解离的主要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时,需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所进行的物质准备主要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故答案为:

(1)细胞核叶绿体

(2)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

(3)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分生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点评】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人体发烧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毒素或人体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最终引起甲状腺激素(填激素名称)的分泌量增加,该激素使机体产热增加.

(2)发烧时多喝水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有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与血糖调节.

【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1)人体发烧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毒素或人体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最终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增加产热.

(2)发烧时多喝水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有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1)淋巴因子甲状腺激素产热

(2)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增加

【点评】本题考查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1)湖泊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湖泊群落的重要特征.沉水植物生长于湖泊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区域,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这种分布主要体现了群落的水平(填“水平”或“垂直”)结构.

(2)湖泊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分解成的无机物可供植物再利用,它们所属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这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

(3)附近的某饲料厂将少量污水排入湖中,但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

【分析】1、群落的特征:

物种丰富度、空间结构(垂直分层和水平结构)、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等;

2、群落的结构

(1)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意义:

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

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

(2)水平结构:

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分布.

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2)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如硝化细菌;

(3)消费者:

主要是动物,还有少数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4)分解者:

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如蚯蚓、屎壳郎等.

(1)湖泊群落的物种组成即丰富度是区别不同湖泊群落的重要特征.湿地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体现了群落中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2)湖泊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能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分解成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这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

(3)少量污水排入湖中,但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能通过调节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1)物种组成水平

(2)分解者物质循环

(3)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结构及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群落的结构及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的生物类型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要测定玉米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需要测定10条染色体.这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黄粒、抗病,这两对基因遵循的遗传定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在F2中,黄粒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紫粒抗病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

.紫粒抗病植株自由交配所得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

(3)现有基因型为BBb的三体玉米植株,能产生基因型为BB、Bb、B、b的4种配子,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BB、Bb)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