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70915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单元检测.docx

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单元检测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包括(  )

①平等权                     

②人身权利、政治权利

③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   

④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下列公民基本权利分类与公民基本权利对应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

A.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B.人身自由权利——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D.社会文化权利——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

3.小王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市级医院从事骨外科工作,他工作尽职尽责,医术精湛,被评为“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他的妻子是一名教师,妻子今年当选为人大代表。

他的父母均退休并领取养老金。

有关权利和义务,材料中涉及到的有(  )

①小王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劳动的权利以及名誉权 

②小王的妻子享有被选举权  

③小王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和劳动的义务

④小王的父母享有物质帮助权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4.遇到交通肇事,不按照正常程序处理,而是采取极端的方式,非法入侵住宅,陕西省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镇川派出所,对涉嫌非法入侵他人住宅的5名嫌疑人刑拘。

这表明()

①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②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③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懂得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④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下列做法属于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

张君光荣参军保卫祖国   

李冬是商人,他总是按时依法纳税

王刚虽然遵守宪法和法律,但他有时破坏公共财产,有时不遵守公共秩序

赵军有时不尊重少数民族同学,不注意和少数民间问的团结

A.

B.

C.

D.

6.某网民在网上谎称自己是H7N9禽流感患者,引发市民恐慌。

当地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并以传播谣言、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对该网民进行处罚。

这一事例告诉我们()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②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③所有网络造谣行为均属于犯罪

④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

7.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个人言论自由等许多方面的需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但是微信自由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

这说明()

①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③滥用言论自由要承担刑事责任

④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8.下列是公民刘某某一天的行为,你认为其中涉及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

上午:

①去社区参加居委会选举②向监察委举报违规行为③收取出租房的租金

下午:

④去税务局缴税⑤催讨老板拖欠的货款⑥参加礼让斑马线文明劝导活动

晚上:

⑦陪父亲散步⑧与孩子交流学习情况⑨上网就中美贸易争端发表自己的看法

A.①②⑨B.③⑤⑦C.④⑥⑧D.①④⑤

9.近年来,我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在全国推进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我们是在校初中学生,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因为()

A.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B.法律提倡做的努力去做

C.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D.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10.下列对我国税收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偷税、欠税不属于违法行为,违反道德要求

②纳税光荣,偷税可耻

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④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②④

11.株洲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商品退款诈骗到机票退改签诈骗,至少50%以上的诈骗案跟个人信息泄露有关。

未经允许,随意泄露他人信息的行为,直接侵犯了他人的()

A.隐私权B.姓名权C.荣誉权D.名誉权

12.遵守宪法法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作为公民,要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就要()

①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 ②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③做到依法办事 ④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者进行公开曝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3.张女士到某超市购物,由于超市保洁员打扫卫生造成地面湿滑,张女士不慎摔倒,导致肋骨骨折,共花费医药费5350元。

张女士与超市人员多次协商,超市都拒绝赔偿。

于是双方到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市仲裁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裁决超市付给张女士医药费4280元。

材料中张女士采取的维权方式是()

A.调解B.协商C.仲裁D.诉讼

14.朋友圈,形形色色、真真假假,让人难辨真假。

某省有四个人因在微信朋友圈转发“有犯罪团伙来浏阳抓儿童”的谣言被依法拘留并罚款。

这启示我们()

①人人都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②造谣传谣要承担法律责任

③公民要依法履行义务

④行使权利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下图揭示的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是()

A.协商解决

B.行政调解

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根据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16.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每个公民都应该()

①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

②通过正确的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③通过正确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④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绝不容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7.吴某买了假冒伪劣商品,因商家拒绝退换,于是向工商部门投诉商家。

后因工商部门处理不当,吴某不服,又向法院起诉了工商部门。

吴某前后的维权手段分别是()

A.行政诉讼、非诉讼手段B.仲裁、刑事诉讼

C.非诉讼手段、司法调节D.非诉讼手段、行政诉讼

18.继闪客、博客、播客、换客之后,如今网上最流行的就是“晒客”,“晒客”族的口号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热衷于用传播照片、视频等方式将其想“晒”的内容放在网上。

下列对“晒客”族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只要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就可以任意行使

②公民的权利应该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程序行使

③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得到他人的许可

④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19.公民权是指一国公民在该国法律上所拥有、为国家所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下列有关我国公民权说法错误的是()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B.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C.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

D.财产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20.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②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③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④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条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1.如图所示,说明在我国()

A.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公民发表言论可随心所欲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2.下边漫画《选村主任》中的行为()

A.妨碍村民正确行使监督权

B.剥夺了其他候选人的被选举权

C.体现公民享有选举的权利和自由

D.损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败坏社会风气

2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为此,我们需要()

①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②树立国家荣誉至上的观念,不能考虑个人荣誉

③对损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④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4.“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谚语启示我们()

①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④公民应自觉履行道德义务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5.“任性”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意思是“任由自己性子来”。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我们服务,但在微博、微信、QQ等公共空间不可“任性”。

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我们应该()

①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

②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③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④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二、简答题

26.材料一:

小刘从小就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中学期间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高中毕业后,顺利地考上国家一流大学。

毕业后,他光荣地参军,成为中国最新歼击机的核心研究人员。

但是,他家里人从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小刘因各项工作表现突出,被所在单位选为区人大代表。

他认为:

“我是国家培养的,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要努力地去做好”。

(1)材料中小刘享有了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

(至少各写两项) 

材料二:

初中生小明拿到文学创作稿费后,把扣除税费后的稿费捐给了老年公寓。

面对旁人的诧异,他解释道:

“权利就像手上捧着的一颗珍珠,它体现着当家作主的荣耀;义务就像手里握着的一把锄头,它意味着要付出辛劳的汗水。

我要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

”     

 

(2)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解释“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的道理。

材料三:

刘某、李某夫妇为孩子报名某培训班后,私自将培训班教材翻印,通过网络出售牟利,最终被检察院依法以涉嫌侵犯著作权罪提起公诉。

(3)请从法律的角度,对材料三中的刘某、李某夫妇的行为进行点评。

27.孝贤模范学法榜样

   河南青年张尚昀家境贫寒,考入长春税务学院不久,因母亲患重度脑部残疾,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丧失。

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把患病的母亲从农村老家背到长春,白天背着母亲外出打工挣钱,为母亲治病,晚上守着母亲挑灯夜读,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为税务系统公务员。

毕业时,囊中空空,他只能骑着一辆三轮车驮着母亲踏上千里返乡路。

为使母亲免受长途颠簸之苦,他悄悄地把充满气的轮胎放掉一半,而自己甘愿一路受更多的苦累。

后来,张尚昀被评为“全国十佳孝贤”。

⑴材料中,张尚昀享受了哪些权利?

履行了哪些义务?

(各列举两项即可)

⑵结合材料,说一说应如何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三、分析说明题

28.阅读小凯一天的主要经历,回答问题。

早晨,八年级学生小凯背起书包上学。

午饭后,小凯去学校附近的邮局寄信。

回学校的路上,他看到选举区人大代表的投票站,他想,自己怎么没有这个权利?

下午的班会课上,校长给小凯颁发了区优秀学生的奖状。

晚上,父母作为奖励,送他一个新书包。

做好作业后,他就前几天社会调查中了解到的中小学生因迷恋上网而荒废学业的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综合治理的书面建议。

(1)小凯在这一天的经历中,主要行使了哪些公民权利?

(2)请你解释小凯为什么没有选举区人大代表的投票权。

29.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了解公民自己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并依法行使权利,关乎公民个人的尊严和家庭幸福,更关乎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

上述材料是对宪法知识内容承上启下的概括。

公民要增强宪法意识,就要首先从自己做起。

下边围绕“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话题,请你做出探讨:

宪法规定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

怎样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0.张刚小时家庭生活及其困难,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

随后,他响应了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因表现出色,多次受到上级表扬。

退役后,他当了个体户,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第二年就被税务部门评为“先进个体经营户”。

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他的举动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并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张刚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

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

人的一生,权利相随,义务相伴,你如何理解这二者的关系?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对我们提出怎样的要求?

31.人生道路千万条,知学守法第一条:

权利义务皆关己,扬善人生价值高。

下面是中学生秦轩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小故事,请你结合故事内容,运用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爱心送温暖,扶贫暖人心】

   今年五月,八年级学生秦轩和妈妈一起参加了社区组织的“爱心扶贫下乡”活动。

他们长途跋涉到一个深度贫困村,来到特困户王大爷家中,给爷孙俩送去了学习用品、衣物、米、油等物资。

在与王大爷交流中得知,他的孙子叫王雨,三岁时妈妈离家出走,五岁时爸爸去世,之后一直跟随自己生活;现在家里主要靠他种地的收入、政府的贫困户补助、社会爱心人士的关系与帮助维持生活。

后来,王雨告诉秦轩,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他很乐观,想要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命运。

秦轩听后很感叹:

虽然王雨家很不幸,但又是“幸运”的,希望王雨以后的人生越来越好。

【爱心惹风波,扬善明事理】

   回到家后,秦轩希望发动更多的力量来帮助王雨家。

于是,他把这次活动的照片及感受发送到朋友圈,并呼吁大家一起来献爱心,收到评论无数,有点赞的,也有质疑的。

令秦轩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有同学说他是作秀、想出风头……讽刺、嘲笑、诋毁的声音不绝于耳,给他带来了严重的困扰,他甚至都不想去学校了。

秦轩的妈妈看到这种情况非常担心,便找到学校请求帮助。

经学校调解,涉事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面向秦轩赔礼道歉。

(1)结合“爱心送温暖,扶贫暖人心”内容,谈谈王雨家幸运在何处。

(本小题作答时材料、观点必须一一对应)

(2)请运用公民权利义务相关知识,对“爱心惹风波,扬善明事理”进行点评。

(本小题作答时材料、观点必须一一对应)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我国人权的内容,考查对教材重点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准确掌握教材知识,排除错误选项。

【解答】

根据教材知识,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财产权和劳动权、受教育权、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具体权利,①②③④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题为逆向选择题,需认真对照、排除干扰选项。

【解答】

根据教材知识,政治权利与自由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A对应关系正确,不符合题意;人身自由权利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B对应关系正确,不符合题意;社会经济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C对应关系正确,不符合题意;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属于社会经济权利,D对应关系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公民的权利义务,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把握题干主旨,准确分析和理解选项,推导正确答案。

【解答】

“小王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体现了他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毕业后在市级医院从事骨外科工作”体现了他履行了劳动的义务,“妻子今年当选为人大代表”说明小王的妻子享有被选举权,“他的父母均退休并领取养老金”说明小王的父母享有物质帮助权,②③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名誉权,①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依法维权。

材料中“对涉嫌非法入侵他人住宅的5名嫌疑人刑拘”说明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启示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懂得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公民的基本义务,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

【解答】

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依法服兵役义务、依法纳税义务,①②符合题意;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是公民基本义务,破坏公共财产、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履行公民基本义务,③排除;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基本义务,④赵军没有履行公民基本义务,④排除。

故选A。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依法履行义务,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结合所学,准确作答。

【解答】

根据所学,分析题干关键词“谎称、处罚”等可知,这一事例告诉我们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①②④正确;若网络造谣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才构成犯罪,③错误。

故选C。

7.【答案】B

【解析】B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

材料“微信自由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说明我们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②④符合题意;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①错误;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③错误。

故选B。

8.【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根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

【解答】 

公民的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①②正确;公民还有言论、出版等政治自由,上网就中美贸易争端发表自己的看法涉及言论自由,⑨正确;去税务局缴税属于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陪父亲散步是在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与孩子交流学习情况是在履行教育孩子的义务,④⑦⑧不符合题意,排除;收取出租房的租金、催讨老板拖欠的货款是在行使财产权,③⑤不符合题意,排除;参加礼让斑马线文明劝导活动是在履行道德义务,⑥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法定义务须履行。

我国法律规定,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所以公民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D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纳税。

依法纳税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③正确;偷税、欠税不仅违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违法行为,①错误;纳税是积极履行义务的表现,是光荣的,②正确;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④正确。

故选C。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的人格尊严权。

人格尊严权是人一生相伴的权利,主要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隐私权。

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更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将他人信息泄露,属于直接侵犯他人的隐私权的行为,A符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自觉遵守宪法法律的要求。

本题的主体是公民,④是执法机关的职责,排除;①②③是对公民的要求,符合题意。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维权的方式。

材料中张女士与超市人员多次协商,超市都拒绝赔偿,于是双方到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市仲裁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裁决超市付给张女士医药费4280元,体现的维权方式是仲裁,C正确。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行使权利有界限。

题干中某省的四个人在微信朋友圈转发“有犯罪团伙来浏阳抓儿童”的谣言,这容易引发社会恐慌,损害社会利益,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

这启示我们行使权利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②④正确;①③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故选C。

1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的方式。

一般来说,协商是在争议发生之后,由当事人双方直接进行磋商,自行解决纠纷。

图中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是协商解决,A符合题意。

故选A。

1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权利守程序。

①从意识的角度、②③从做法的角度,提出每个公民应有的做法,均符合题意;④错误,人若犯我,也应该依法维权,依照法定程序维权,不能打击报复或做出超越法律许可范围的事情。

故选A。

1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维权的方式。

依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通过非诉讼手段或诉讼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由题干可知,吴某向工商部门投诉商家属于非诉讼手段,向法院起诉工商部门属于行政诉讼。

故选D。

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行使权利。

我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④正确;①错误,任何权利都不可以任意行使;③错误,公民行使权利时,没有必要得到他人的许可,但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

故选C。

1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劳动权。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C表述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错误,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D。

2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认识。

根据所学知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条件,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故选D。

2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自由。

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结合题干图片,A符合题意;B错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错误,言论自由是有限制的,不可以随心所欲;材料未体现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排除。

故选A。

2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漫画寓意是在选举过程中,存在着贿选现象,损害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违背公平正义,败坏社会风气,D符合题意;A错误,妨碍村民行使选举权;B错误,贿选并没有剥夺其他候选人的被选举权,C漫画中未体现,排除。

故选D。

2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依据所学知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为此,我们需要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损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等,①③④正确;“不能考虑个人荣誉”表述太绝对,②错误。

故选B。

2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遵守法律、法定义务须履行。

材料“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强调要树立法治观念,公民要做到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①②③符合题意;④属于道德层面,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2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在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