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100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78399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课堂100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效课堂100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效课堂100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效课堂100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效课堂100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效课堂100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效课堂100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效课堂100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效课堂100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效课堂100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效课堂100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效课堂100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效课堂100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效课堂100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效课堂100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效课堂100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效课堂100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100问.docx

《高效课堂100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100问.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效课堂100问.docx

高效课堂100问

观念篇

1.一些领导认为素质教育和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的两大主题,那么,课改是不是教育的主要工作?

答:

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根据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国家进行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们究竟如何实现这三维目标呢?

目前的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支撑这种课堂模式的观念就是以师为本,以教为本,以知识为本,教学目的只是希望取得高分,这样的课堂培养出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这样的课堂所实现的目标与三维目标相差甚远,所以我们要想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推翻教育的功利主义,创新构建一种能够承载三维目标的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为本的新课堂。

因此课改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教育均衡发展包括教育硬件的均衡和教育内涵的均衡。

硬件均衡的目的是实现教育内涵的均衡发展。

硬件均衡是内涵均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

也就是说,就算我们的硬件真的均衡了,内涵也不可能真正均衡。

教学条件的均衡包括教师的均衡,我们似乎解决了“教”的均衡,即使这样,我们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还会有很大差异。

实现内涵均衡的根本途径并不是“教”的均衡,而是要解决学生“学”的均衡,要解决“学”的均衡,就必须构建一种在教师引导和服务下的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除此之外,别无他策。

因此“学”的均衡才是真正的教育均衡,课改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

应该这样说,素质教育和教育均衡发展是目标,而课改是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有些人一谈到素质教育就认为是搞特色,办各种各样的特长班。

其实,真正的素质教育在课堂。

也有些人一谈到教育均衡发展就认为是平均分配教育资源,包括调整教师,不去真正研究课堂的均衡。

其实,真正的教育均衡发展要靠课堂均衡。

所以,课改不但不与素质教育和教育均衡发展相矛盾,还是实现素质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

只有改革真正进入到了课堂层面,教育改革才能进入深水区,素质教育与均衡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2.当前社会和家长关注的就是升学率,课改后成绩下降怎么办?

答:

当前社会、校长、家长最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由于存在把课改与提高成绩对立起来的认识,许多地区要么干脆大张旗鼓地搞应试教育,顽固地拒绝课改,要么打着课改的旗号把应试教育做到极致。

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成绩的概念。

成绩就是学生视为命根子的那个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还有优秀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课改并不否定提高成绩。

课改就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把原来教师满堂灌的学习方式变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现实也告诉我们,那些真正搞课改的学校,学生的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是大幅度提升,同时学生还收获了能力和素质。

那些把课改同提高成绩对立起来的认识是错误的,这种错误认识阻碍了课改向纵深发展。

3.课改是为学生而改,教师的工作量要加大,工资不多给,教师哪来的积极性?

答:

课改就是让教育回归本真,只有科学才能符合人性,只要符合人性就会魅力无穷,心灵就会解放,行动就会自觉与主动。

课改不但解放了学生,同时也解放了教师。

千万不要把解放理解成学生不学或者少学,更不能理解成教师特别清闲。

解放的实质是心灵的解放,是行动由原来的被动变成主动。

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变成了自己的事情,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

教师由“要我教”变成“我要教”,教育不仅是教师的谋生手段,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课改提倡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为本。

强调教为学服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现象。

这样,教学过程中会生成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不但促使学生不断探索,也促使教师不断提升,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所以说,课改不但成就学生,同时也成就教师。

课改就是构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科学规律,共同体验生命成长的新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生命的狂欢,让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长与幸福。

课改为了学生发展而改,课改也为教师的成长与幸福而改。

那种认为课改为了学生成长而牺牲教师幸福和利益的认识是错误的。

教师如果为了增加工资而去改革,改革永远不可能成功,只有通过改革让教师找到幸福感,让教师实现自身价值,改革才能成功。

4.在课改实践中教师有许多困惑,校长很难解决,怎么办?

答:

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好校长在课改中的作用问题。

首先,校长要明确,课改必须发生在教师身上。

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长的职责之一就是点燃教师的课改热情,激发教师敢于担当的责任心,帮助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让教师真正感觉到教育是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事业。

其次,校长必须带领教师转变观念。

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

如果观念不变,就很难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的技术。

再其次,校长必须充分相信教师的创造力,课改按照教师的方式进行才能真正有效。

如果校长硬性规定,不许变通,教师只是被动执行,就会面对许多琐碎的问题,束手无策。

最后,校长必须善于整合教学资源。

校长必须把教师看作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最大资源,发挥教师的团队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相信教师,解放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课改才能推进。

5.课改应该树立怎样的观念,如何转变教师的观念?

答: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实现三大突破。

一是教育立场的突破,由原来的为少数学生的升学服务转变成为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服务。

二是教育观念的突破,由原来的以师为本、以教为本、以知识为本转变成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为本。

三是教育模式的突破,由原来教师的“一言堂”转变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模式。

如何转变教师的观念?

一是通过视觉冲击转变观念。

组织教师到课改名校参观学习是改变教师观念的有效途径,有许多教师去了课改名校参观之后都成为本地区本学校的课改中坚力量。

二是通过现状分析转变观念。

如果认真分析教育现状,不难发现,我们教育的许多行为都违背了学生的天性,离开了教育的本真,让学生厌学,让教师失去了职业幸福感。

三是通过典型示范转变观念。

选择那些思想上成熟的学校、班级,先进行科学有效的试点,让那些热心课改、观念转变快的人先行先试,探索出一条具有科学性和普适性的正确途径,然后带动大多数的教师去学习去体验。

四是通过评价引导转变观念。

用评价做杠杆制约和牵动全局,评价体系变了就会引导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生变化,教师的观念就会逐渐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发生转变。

6.教师观念有了转变,但课改技术没有把握,如何破解课改技术瓶颈?

答:

破解课改技术的瓶颈最重要的是管理观念的转变,变传统的规范、监督、考评为帮助、支持教师进步。

比如新课堂要有新常规,新常规的制订过程要充分落实新理念,吸纳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体现管理的人本思想。

有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对课堂流程的掌控和驾驭能力较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领导深入一线指导教师训练常规,以期尽快让学生养成新的课堂行为习惯。

有的教师对导学案的编制不得要领,备课组要发挥集体智慧,从目标确定到环节设计,多利用集体教研的机会群策群力。

再比如小组建设和运行问题,小组长的培养和组内研讨的实效性是关键,有时学校可以组织小组长培训,使之认识到小组长的使命和管理工作对自身发展、提高的意义。

“知识于讲解时升华,人格于助人时提升”必须成为根植于小组长头脑中的观念。

其他的方法还有建设教师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机制;骨干教师对其他教师的帮扶要确定目标、细化考核、落实奖励;给有困难的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鼓励教师进步等。

7.年龄大的教师排斥课改怎么办?

答:

课改对体力、精力的要求是比常规教学更高了,年龄大的教师的确会面临实际困难。

对此可以从思想观念、课堂技术、工作内容三个方面进行引领。

思想观念方面,一定让老教师切实树立教育和教学一切要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发展需求服务的观点,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才是科学的学习方式。

因此,老教师必须学会放手,还学习主动权给学生。

放手就是放生,就是放飞孩子的梦想。

思想观念转变了,如果没有课堂技术支撑,老教师很容易穿新鞋走老路,拾起说教的习惯,像以前那样讲个喋喋不休,甚至会以倚老卖老的姿态和学生抢位。

这就需要在反复强化观念的同时,加强课堂技术的培训,在导学案编制、小组长培养、组际分工与对抗、学科思维培养等方面研讨引领,提高实效。

要从其他方面切实关心这部分教师,安排工作时,尽量让他们的精力不被或者少被非直接教学任务占用。

8.校长和一部分教师的观念转变了,但大多数教师观念没有转变,课改如何推进?

答:

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要想在朝夕间改变,困难很大。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学校形成氛围——造势。

人人谈课改,人人在课改,让教师认识到改革是大势所趋,每个人都要进行改革,从而消除教师在课改初期的心理障碍。

其次,加强学习——洗脑。

大多数教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还是有的,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他们不会有过强的对抗心理,慢慢会接受的。

在学习了理念、掌握了技巧后,通过反复的听课,新课堂教学模式会逐渐清晰地成为主流。

再其次,重点帮扶——突破。

及时鼓励、尊重教师的变化,尽快在校内树立课改榜样,让其他教师借鉴学习其成功经验,促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课改氛围。

人人进步一点点,课改就能进步一大截。

最后,扩大战果——团队一起成长。

所以,更新观念、及时学习将是永恒的话题,形成学习习惯、应对变化的形势,就会让所有人应对变化游刃有余。

温馨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互助的同事关系,尤其是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快乐成长、能力的提升,都会让教师感受到课堂改革的益处,在思想和行动上逐渐跟上改革步伐。

对于能力确实较弱的教师,可建立帮扶对子,形成互助学习模式,共同进步。

9.我们学校生源质量高,教师水平好,不课改行不行?

答:

肯定不行!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教师由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实践课标、落实课标,不改行吗?

高效课堂,学生积极善辩,勇于挑战,生成智慧,激扬个性,不改能做到吗?

教师退到学生后面,欣赏着,幸福着,那份为师的乐趣难道不是改革带来的吗?

生源质量高,教师水平好,是难得的优势。

在此基础上课改,将会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科学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学生的学业水平会提高得更快。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氛围更浓,把教师从简单重复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造性地备课和辅导中来,投入到新课程的研究中来,这同时会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增加职业幸福感。

课改能为优质学校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更适合的环境。

课改将给优质学校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带来新的机遇,课改会使这些质量高的学生和水平高的教师实力更强、发展更快。

10.课改初期,如果部分学科成绩下滑,出现反对课改的声音怎么办?

答:

课改关注的是学生的兴趣、习惯和思维的培养,是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的调整。

课改初期,如果部分学科成绩下滑,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其一,教师对新理念认识得不到位,对新方法掌握得不成熟;其二,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学习状态还没有形成。

这样一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显得拘谨、做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会打折扣,成绩下滑属于正常现象。

面对成绩下滑,要做到“两手抓”:

既要抓教师和学生的认识层面,也要改变教师和学生课堂实务方面的不合理现象,以确保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尽快进入流畅、自然的状态。

这种调整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这段时间过后教师会教得得心应手,学生会学得轻松快乐。

这时,最需要的就是坚持、再坚持,以确保课改已经迈出的宝贵一步不倒退。

所以说课改是行为,更是思想,只有近乎固执地坚持,课改才能成功。

(河北省沧州市派尼学校董事长张润军)

模式与流程篇

11.高效课堂能不能适用于任何一所学校?

答:

首先,高效课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的变化,而是由“教中心”变为“学中心”的教学价值观念的革命。

选择高效课堂不仅意味着选择新的教学方式,更是选择一种课堂教学的价值观,即选择“学中心”还是“教中心”。

从这个角度上说,不存在适用不适用,而是选择不选择的问题。

其次,高效课堂提倡“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除了培养适应当下的人,更要完成人的自主发展与成长。

从这层意义上说,高效课堂不是能不能适合学校的问题,而是一所学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学校是培养听话的工具,还是勇于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这应该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再其次,高效课堂更加注重人的学习和发展过程,而不是急功近利追求应试结果。

这就要求学校转变教育功能,校长转变教育价值,教师转变教育角色,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所以,高效课堂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幸福方式,更是教师成长的幸福之路,是解决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根本出路。

归根结底:

高效课堂不是适合,而是选择;不是多选,而是必答。

这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教育人必须做出的回答。

12.如何提高教师对高效课堂的认知度?

答:

在高效课堂中,完成学习任务的完整流程是“自学、展示、反馈”三大模块。

教师应该深入理解三大模块之间的内在关系。

自学是基础,不仅是简单地学习标准答案,更应该学习如何运用方法和规律解决问题;展示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学生思维成果的共享与分享;反馈应该分步实施,先进行全班学习效果的系统整理,再进行目标达成情况的反馈。

高效课堂的起步阶段,对流程的“临摹”非常关键。

教师习惯了“教”的流程,却不理解“学”的流程,所以必须通过“临摹”来体会。

“临摹”可以有效地转变教师观念,使教师逐渐摆脱“教中心”的思想桎梏,向“学中心”进行过渡。

在对流程的“临摹”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使用流程教学,更应该加深对流程的理解,领悟流程的意图和思想。

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体会高效课堂深刻的教育内涵,从而提高对高效课堂的认知程度。

13.基本成型的课堂再突破非常困难,改革进展缓慢,如何解决?

答:

基本成型的课堂中,学生可以完成基础学习任务,但是距离高效学习的自主、自觉、自发和自然还有很大距离。

如何突破?

应该从“迁”、“整”、“优”、“简”四方面着手:

“迁”即迁移。

高效课堂要将学习、管理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将自主、自治、监督、管理、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

这就需要将学习小组由课内迁移到课外,迁移到生活的各方面,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从学习的解放拓展为生活的解放。

“整”即整合。

整合学习素材、优化学习方案是教师的基本功。

教师需要加强研究课程间的联系,明确学习目标的具体性与层次性。

导学案的制作要摆脱试题化、答案化,转向导思、导趣、导方法、导创造。

培养创造性的思维和人格,增强学习能力是导学案的改革目标。

“优”即优化。

优化流程是高效课堂的创新性要求。

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优化对子学习流程,还要优化小组学习流程;不仅要优化课堂展示流程,还要优化反馈达标流程。

“简”即简化。

高效课堂的深化绝不代表学习的复杂化,精细化也绝不代表难度的增加。

从课堂到课程,从技术到思想,从管理到文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教育系统,所谓大道至简,只有深刻理解高效课堂的内涵,才能真正做到简化课程,最终达到提升教师和学生幸福感的目标。

14.学生没有养成学习习惯,课堂没有活力,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答: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生应该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与主张,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

这样的习惯对自主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经过长时间培养才能形成。

2.合作交往的习惯。

平等与尊重是合作的基础,学生通过合作、互助,也会实现自身的提升。

这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是使学生明白,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3.遵守规则的习惯。

真正的规则不靠纪律维护,也不靠奖励与惩罚实现,而是靠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培养学生敢于担当的责任感。

课堂缺乏活力的根本原因是教师还在培养学生“听话顺从”等传统课堂中的习惯。

自由、开放的高效课堂需要教师不断转变“控制”的教育观念,坚持相信学生、敢于解放学生、不断利用学生,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活力,达到展现每个学生个性的真正目的。

16、小组建设应该主要把握哪些方面?

答:

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柱之一,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

初建阶段。

小组建设的初建阶段涉及到一些外显内容:

组名、组号、组徽的制定等,同时形成小组的初步文化。

再建设阶段。

在这个环节当中,要完成小组内部的培训。

例如对组长的培训,对组员的培训等,应该侧重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

建设小组文化阶段。

教师应该利用小组,继续完善小组建设。

这时候的评价

非常重要,需要在小组、班级、部门、学校、家长与社会层面,不断树立小组榜

样与组员榜样,促进小组建设细化任务的完成。

当小组文化形成后,小组建设就

会向着突破与创新的方向继续发展。

17.课堂评价应该怎样划分层次?

答:

评价是反馈的重要形式,做好课堂评价,会让课堂变得更有活力。

课堂评价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初建课堂评价体系。

高效课堂初期,评价主要围绕课堂的需要进行,目的在于推动学生主动学习。

但是不成熟的课堂评价,容易影响课堂环节的完整性,延长上课时间。

2.完善课堂评价体系。

随着教师和学生不断地积累、实践,课堂评价会变得更加完整。

评价会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的目标与方向,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这时尤其要注意评价对课堂教学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3.形成自我评价体系。

语言点评、分数记录、榜样引领等都是评价,但是这些评价都是被动评价。

学生应该针对评价指南,对自己的学习进程和效果进行自我评价与记录,这样的评价才具有主动性。

一旦形成比较成熟的自我评价体系,评价就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让学生拥有荣誉感与成就感。

18.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有哪些关键因素?

答:

高效课堂的小组建设要在细化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层面。

不同的层面,小组建设的关键也不同,以下分别从小组对子、小组长、班长几个关键因素进行详细解说。

小组对子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一般情况下,有2人对子和3人对子两种。

2人对子要体现“同质”,尽可能让相同层次的学生结对,便于交流与学习;3人对子要注重“异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层次的差异,体现对子的帮扶作用。

小组长是小组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评价者。

有小组长的存在,小组才能运行良好。

小组可以分为学习小组和生活小组,学习小组的小组长通常是小组中学科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可以为其他小组成员答疑解惑,带动小组学习;生活小组的小组长一般根据班级德育建设的需求进行选拔,负责小组生活方面的管理和评价。

在小组建设中,不能让小组长孤立存在,班级应该成立组长组织,建立组长组。

组长组的背后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的能力培训团队,小组建设同样需要教师的指导。

在班级的层面上,班长是班级的管理者、带头人。

首先要选拔态度认真、善于管理的学生做学科班长。

然后充分相信学科班长,在课堂中让学科班长发挥管理者、带头人的作用,明确学习目标,组织各组学习,进行课堂评价等。

学科班长可以在课堂上直接与教师对话。

此外,还应该选拔出生活班长,建立生活班长管理平台。

生活班长负责班级的德育建设、生活管理等,在班级反思会、总结会等方面,都应该充分发挥作用。

(江苏省昆山花桥前景学校校长柏见军)

19.如何提升小组建设的活力?

答:

小组其实是一个团队,小组建设就是在建设一个团队,对于学生来说,是在建设学习与生活的两大团队。

团队中如果没有活力作为支撑,小组效益就会降低,组员的兴趣也会下降。

所以,如何提高小组活力,就成为小组建设的关键。

从高效课堂的角度来看,展示是激发小组活力的有效方式,在这方面多思考、多创新,会让小组向更加积极化和有效化的方向发展。

教师应该给小组团队设计各种小组活动,提供更多的展示舞台。

同时,小组活动的设计,也应该体现出层次化。

班级小组活动。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有目的地为学生搭建小组活动平台,让更多的小组亮相,并大量进行评比活动。

最有效的方式是从学生的兴趣活动出发。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最会演讲小组、才艺展示明星组、课外读书兴趣组等活动,目的是让每个小组在大量的班级活动中,时时参与、时时活动、时时展示、时时评比。

这样,小组就会不断保持活力,学生也会拥有更多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年级部小组活动。

以年级部为单位的活动,既可以推动班级小组活动,也可以帮助提高小组活动的质量。

年级部的层次和范围高于班级,所以,针对各年级部开展的活动,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小组活力,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设计年级部活动,目的是让小组活动再生长。

在年级部主任的带领下,教师可以针对班级的小组活动搭建展示平台。

例如,每过一周或者两周,就设计一次“最能活动班级”;吸取班级小组活动的优秀方案,举行年级部的同步活动。

这些活动既可以保持班级与年级的一致性,又可以让活动升级,最终点燃学生的热情与活力,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

学校大课间活动舞台。

从校园内部来说,学校是最大的单位。

学校围绕班级、年级部的活动,举行校级活动,是小组活动的又一次生长。

例如,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学校各年级部都参与的大课间展示活动,并分层次地评选出哪个年级部展示最优、哪个班级展示最优、哪个小组展示最优。

这种方法,既符合国家提出的“学生大课间”活动要求,也可以把活动的权力充分还给学生,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让大课间活动真正成为以学生为本的生命活动,让学生在其中充分享受生命的愉悦。

有了活动的意识和活动的层次,小组活动的质量自然会得到提升,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生命在于运动”,小组的活力在于活动。

提升小组活力的最好办法,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层次地设计各种丰富、有趣、新鲜的小组活动。

20.学科班长的作用是什么?

学科班长的身份是学生,他们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所以在小组建设中,学科班长作用非常重要。

一个班可以选出多个学科班长,在教学中,有的负责导入,有的负责倾听,有的负责组织……这样的安排可以使课堂的层次性更加清晰,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小组作用。

在教学中,学科班长负责对各小组进行评比,同时,各小组也会对学科班长进行评比、排名,这样就形成了相互的制约与推进,在友好的竞争气氛中,所有学生都能更加积极、更加主动。

学科班长还是教师的助手,他们会帮助教师讲授课程、管理班级、关怀学生。

有了学科班长的协助,教师就有更多观察了解学情的时间,更多点评引导小组的契机,以及更多研究设计课堂的精力。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科班长也能够锻炼自己的管理、组织、交际能力,全方位地提升个人素质。

21.小组培训需要注意什么?

在高效课堂的小组建设中,培训环节非常重要,要做好培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同样的培训内容,因为学生各自的情况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有的学生短时间就可以将培训内容运用自如,有的学生则需要反复练习。

这是,一定要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给予学生最大的耐心与包容。

培训的方式一般有集中培训和随机培训两。

集中培训时,需要针对具体问题,通过阶段性实践进行训练。

随机培训则主要通过课前培训、课后反思等方式,随时随地,因需要而发生。

两种培训方式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培训、反馈中取得进步。

对组长、班长、等重要角色,都应该有针对性的培训,让他们明白各自的职责,充分融入角色、发挥作用,从而推动小组建设与课堂高效。

在小组建设的培训中,要充分考虑培训的内容、方式和对象、随机应变,进行最恰当、最高效的培训。

22.如何运用课堂技术建设学校文化?

答:

所有的课堂技术都是和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