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布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81393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布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布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布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布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布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布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布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布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布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布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布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布置.docx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布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布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布置.docx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布置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减两位(退位)

一、教材分析

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18至19页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法、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笔算方法,懂得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相减,知道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以及一个十是10个一、10个一是一个十的相互转化关系。

具备了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了动

脑思考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内心情感体验的良好习惯。

并对计算课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整体设计思路

有效的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

因此本节课我分三个层次来设计练习,即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

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

目的

(一)、直接写得数。

  1、27—5=  80—30=  49—8=   78-7=

 72-27= 27-9=  50-24=   43-25=

 

1.对比练习:

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两位数减一位数,减后被减数的十位不变就是不退位,十位少1就是退位。

(二)、填空

1、十个计算:

56-18,先算个位上,6不够减8,从()位退(),

56

—18()减8等于(),十位上还剩()减1等于()。

2、笔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从()位减起,()位上的数字不够减时,从()位退1,当成()来减。

3、买一个书包要29元,一个文具盒要12元,买这两样东西要()元,如果有50元 ,还剩()元.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0-( )=26    58-()=39

  ( )-12=28    42-( )=18

  2、在○里填上“>、<、=”。

  62-19  40     53-23  53-25

  51-29  32    90-47  25+43

2、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三)、笔算下面各题。

77-29=       61-5=67-29=

72-35=      52-17=31-25=

 

(四)、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 ,错的打✗,并改正。

75改正:

63改正:

—6—27

1546

()()

 

54改正:

60改正:

—46—35

835

()()

 

(五)、解决问题。

1、张老师买篮球用了45元,买排球用了39元,他一共用了多少元?

2、小青和贝贝共收集了92个矿泉水瓶,期中贝贝收集了56个,小青收集了几个?

3、某班跳绳比赛统计如下 

小明

小华

小芳

小兰

跳的个数

34

41

45

39

看上面的表,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

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

3、四尝试计算检测效果. 正确书写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会用竖式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减两位弄清笔算退位减法的算理。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对位问题、笔算顺序问题、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的问题。

4、观察算式总结方法

5、《数学课程标准》又指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实例体会并优化计算方法。

在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算法的多样化,以使学生在探究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作业批阅:

作业评语:

 

反馈小结:

 

作业反思:

 

整改措施:

“倍的认识”的课堂实录

冯玉荣

教学内容:

《倍的认识》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感知“倍”的概念,体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2、数学思考:

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

3、解决问题: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利用“倍”的概念,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具体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关键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课前准备练习题、圆纸片、相同长度的纸条、小鸡、西瓜、桃子等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

孩子们,你们喜欢都喜欢吃水果吗?

(喜欢)看一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水果?

出示课件(香蕉)问:

你们发现了什么?

说一说有几个几,一共有几个?

师:

要求一共多少个香蕉需要用到乘法口诀,我们一起想上节课学习的7的口诀,谁能倒背,把你的才艺展示给大家。

个别学生背口诀。

师:

非常好,他不但能顺着背还能倒着背。

大家一起背。

谁来回答?

生1:

2个3.

师:

同意他的意见吗?

(不同意。

生2:

3个2.

生3:

一共二三得六6个香蕉。

师:

瞧又来什么水果了?

出示课件(草莓)谁来说一说?

生1:

有2个4,一共八个。

师: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

横着数的。

师:

大家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2:

竖着数也是4个2.

师:

原来的知识我们学习的都很好,今天学习新知识有信心学好吗?

(有)

大家摆正方形会吗?

(会)听要求一桌的左边同学摆一个正方形,右边的同学摆两个正方形,自己摆自己的。

开始。

学生摆。

教师巡视。

师:

温馨提示:

1、想好你是左边的同学还是右边的同学。

2、摆完的同学想一想,你一共用了几根小棒,表示什么意思。

3、摆完的同学做好老师就知道你摆完了。

师:

好,(出示课件)左边的同学是不是这样摆的,用了几根小棒?

生:

摆一个正方形用了4根小棒.

师:

右边的同学是这样摆的两个正方形,。

一共用了几个4呢?

生:

一共用了两个4。

师:

右边的同学同意他的意见吗?

(同意。

)也就是几根小棒?

(8根。

)两个4也就是4的2倍。

[设计意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由学生喜欢吃水果引入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展示目标

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也就是什么?

(倍)板书,以后我们学习要经常用到,希望大家好好认识它了解它。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师:

同桌看一看你们两个一共摆了几个正方形?

(3个)是不是这样,(出示课件),3个正方形,。

一共用了几个4呢?

(3个4)用了几根小棒?

生:

一共用了两个4乘3等于12根,

师:

好,把小棒轻轻推到桌子左上角看屏幕,大家做的真好。

一起看一个正方形用了4根小棒,两个正方形,一共用了两个4。

两个4也就是4的2倍。

摆了3个正方形就是3个4根,3个4也可以说成4的3倍。

同学们想一想1个4是4的几倍?

生:

4的1倍.

师:

两个正方形呢?

生:

4的2倍

师:

3个正方形又是几的几倍呢?

生:

4的3倍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第一行摆2个圆片,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几个?

师:

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图片,应怎样列式?

为什么?

同学们会摆吗?

,第一行摆2个圆片,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几个?

下面,同学们拿出你们喜欢的学具自己动手摆摆看。

教师巡视指导。

师:

摆完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说出想的过程。

摆完的坐好,看屏幕。

(出示课件)第一行摆2个圆片,可以看成一组圈起来。

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应该是几个2?

(4个2)第二行摆几个?

摆一个2是2的几倍?

生:

2的1倍。

师:

第二行又摆一个2是2的几倍?

生:

2的2倍。

师:

又摆一个2是2的几倍了?

再摆一个2是2的几倍了?

生:

2的3倍。

2的4倍。

师:

第二行摆几个?

生:

2×4=8

师:

用的哪句口诀?

生:

二四得八。

四、归纳质疑

师:

通过学习你对倍了解多少?

还有什么问题吗?

都没有我可要问了。

瞧现在

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几倍?

生:

2的3倍。

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3倍.

师:

要把话说完整。

现在呢?

生:

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2倍.

师:

现在你更了解倍了,那么看一看桌子上你摆的对不对,不对的改正过来。

实物展示个别学生的做法。

五、专项训练

师:

拿出小棒摆一摆,第一行摆3个,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5倍.想一想第二行怎么摆?

(教师板书画图)

师:

摆完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说出想的过程。

摆完的坐好,看屏幕。

实物展示个别学生的做法。

生:

第一行摆3个,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5倍就是5个3,15根小棒。

师:

说得非常好,就是声音有点小。

你听明白了吗?

谁再来说一说?

生:

第一行摆3个,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5倍就是有5个3,1个3,,2个3,3个3,4个3,5个3,15根小棒。

师:

怎样用式子来算一算呢?

(板书:

5个3→3的5倍)

生:

3×5=15

师:

同意他的意见吗?

(同意。

)一起读(三乘五等于十五)我们会摆了。

六、综合训练

师:

喜欢画画再画一画。

不用小棒了,把它轻轻推到桌子左上角,看屏幕。

(出示课件)认真读题,把题读明白了再画。

谁把题读明白了?

生:

第行有3个五角星。

第二行画△,△的个数是五角星的4倍。

师:

就是几的4倍?

(4的4倍)大家拿出练习本画一画。

注意一组一组的画,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几倍了。

七、全课小结。

师: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你们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倍”的知识,希望大家不断观察,然后把观察到的结果用今天学的“倍”说句话,告诉爸爸妈妈,好吗?

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是学生初次接触,由于倍的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索的方式导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得东西。

课前水果练习题,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渗透几个几与倍的关系。

从而为引出“倍”的概念创造条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教学中,通过“直观演示、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思路展开教学。

学生最难理解的是“倍”的概念,如何把“倍”的数学概念深入浅出地教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对“倍”有自己的理解,并内化称自己的东西?

我认为用图形演示的方法是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方法。

在学生初步形成“倍”的概念的基础上,从操作中让学生看到从“个数”到“份数”,再引出倍数,很快就触及了概念的本质。

为了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倍”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从而初步建立、理解倍的概念。

总之,教学不只是单纯的教给学生知识,还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经历、去体验学习的乐趣,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思考。

因此,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时,让学生通过认真看、积极说、动手摆,在脑海中产生初步表象,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顺利掌握“倍”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