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8504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docx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docx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2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了什么是周长,掌握周长计算方法。

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摸物体的表面,比较物体表面及平面图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概念,为今后学习面积单位进率,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奠定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从直观的黑板、电视机、数学书表面到抽象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封闭图形,通过摸一摸物体的表面、说一说等活动,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然后通过比较面积大小,拓展学生对面积的感性认识,丰富面积概念的表象,深入理解面积的意义,并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大小的活动,丰富面积的表象,理解面积的意义。

2.经历面积大小的比较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3.让学生积极参加观察,比较,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面积及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薄弱,对“面难把握,因此我主要通过用手摸一摸活动,

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的含义。

再经历比较各类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结合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度量意识的培养。

由于三年级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再加之本课内容是由线到面,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感知与理解面积的意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面积

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面”的概念。

(课件出示主题图)

(1)想一想:

打扫卫生时,如果两个同学以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国旗,谁先完成?

为什么?

预设:

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大,国旗面小。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

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设:

找一找:

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

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体的面……

比一比:

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

哪个面小?

(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①教师示范:

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面的面积……

(板书:

认识面积)

②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动作与语言相结合,先说说身边物体的面积;再通过想象,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2.认识图形的面积。

(1)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

(课件出示认识的平面图形)

预设:

这些图形也有大小。

(2)这些图形也有大小,谁来说说它们的面积?

预设:

正方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积……

3.及时练习。

(1)完成第61页“做一做”。

(课件出示)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为学生提供一个苹果,请学生摸一摸它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苹果的面积。

(3)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二)比较面积大小,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

(课件出示,同时为学生提供下面两个图形的纸片)

(2)学生自主比较,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让学生思考:

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

(2)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

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预设1:

学生想到用学过的图形去度量。

预设2:

如果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小精灵的建议。

(课件出示)

(2)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在长方形中摆一摆。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①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

(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预设1:

用圆形作单位。

预设2:

用三角形作单位。

预设3:

用正方形作单位。

②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

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否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

为什么?

预设:

能,用正方形最合适,因为正方形能铺满所测图形,且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③教师介绍:

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三)应用所学,感受单位价值

1.完成第62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四的第1、2、3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关于面积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教学反思:

面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既陌生而又熟悉的内容。

学生在上学期已学习了“周长”,对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及其计算已经掌握。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可以这样来说,《面积》是重点更是难点。

本课教学目标确定的比较准,能够根据学生好动的年龄特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另外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联系身边的事物认识和体会面积。

感知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首先从导入这块通过布置劳动任务,让学生引发矛盾,感知面的大小,初步感知面,通过让学生摸一摸,观察感知面的大小,整节课学生都是在摸画中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画字典封面让学生理解封闭图形的面积的概念。

在比较面积大小时,对学生布置不够明确,导致学生目标不明确,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

熊主任指出整堂课设计非常好,创设擦黑板擦展板很好,涉及到老师没讲学生就已经知道面积,这时候老师应该表扬鼓励,不必要纠结。

学生会描述面积就行,不必非强调表面。

这个是生活中的面积,接下来有一个动作特别好,由实物字典的封面画到黑板上,这就是由生活转到平面,转点很好,很巧妙。

刚才已经摸过了,这样过度过来比较自然。

可以再加一个侧面引申一步

熊主任点拨比较面积大小时,抓生成不太到位,指出老师应该边演示边叙述,老师的学具袋都有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摆,引领学生去比较大小。

但是同时指出也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把一种图形去掉,选择图形去摆,给学生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寻找到正确答案。

选择不同图形无法比较,必须是同一标准。

抓住课堂生成环节,融错,在错误中让学生自己生成知识点,那么这堂课就很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