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标知识要点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851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标知识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标知识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标知识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标知识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标知识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标知识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标知识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标知识要点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标知识要点文档格式.docx

《小学数学课标知识要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标知识要点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课标知识要点文档格式.docx

16、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17、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18、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19、数学评价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20、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2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2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23、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这个教师的教学观。

24、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25、教师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6、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

27、知识不仅包括客观性知识,而且还包括从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知识。

28、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9、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学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30、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把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

31、从基础教育的目标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来看,重要的已不再是计算的熟练程度和技巧,而是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32、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33、课标强调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计算的作用。

面对具体情境,首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然后确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方法。

34、学生只有在获得丰富经验后,才能理解抽象运算的意义。

35、知识不是被动地从个人传输给个人,而是个体在经历各种活动时,靠做、反思、讨论、交流而构建的。

36、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数与代数中有大量的规律、公式和算法。

37、课标在数与代数的内容目标中,第一、二学段都把探索规律作为内容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38、数感来自数学活动实践,又指导数学实践活动。

39、教师应在不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40、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

41、学习计算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不单纯为了计算。

42、数学课标把测量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做中学。

43、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根据现实问题,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利用测量进行数学探究活动。

44、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整体性、实用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

45、课标中对计算的要求是熟练、正确和会,正确和会与熟练相比没有速度上的要求。

46、课标对运算提出了一些合适的要求,降低了一些过分的要求。

47、针对第一学段学生的特点,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

48、课标特别强调: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49、口算、笔算、计算器、计算机和估算都是可供学生选择的计算方式,都可以达到算出结果的目的。

50、对于数与代数的学习来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而不是死记结论,死套公式和法则。

51、数感作为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在课标中首次提出。

52、课标指出,整数笔算只要求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53、课标指出:

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54、课标中空间与图形内容结构以立体——平面——立体为主线,以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四条线索展开。

55、课标将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分别安排在三个学段,后一学段是前一学段的螺旋式上升和自然发展。

56、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第一学段要求学生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等现象。

在第二学段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

57、学生获得数学结论应当经历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过程。

58、实践与综合运用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是从不同形态呈现的。

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第二学段以综合运用为主题。

5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实现课程观念的转变;

(2)重建课程结构,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

(4)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建立与素质教育观念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

(5)倡导构建创新学习,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促进课程民主化和适应性。

60、新课程标准有那些特点?

(1)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善学习方式,强调操作性。

(4)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5)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6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教师是组织者、教师是参与者、教师是帮助者、教师是引导者、教师是促进者、教师是行动研究者、教师是课程开发者、教师是反思者。

62、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有什么不同?

算法多样化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

在一个群体中,会出现不同的算法。

一题多解是一个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解答一个题目。

63、算法多样化,是不是方法越多、越全面越好呢?

学生想不到的算法,是不是必须要提或者必须要掌握呢?

提倡算法多样化并非让学生装掌握每一种算法,而是通过反馈交流、评价沟通、求同存异,让学生体验、学习别人的思维活动成果,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方法。

这样才能呵护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4、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指什么?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

65、探究式课堂教学一般分哪四步?

第一步:

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第二步:

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第三步:

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第四步:

激励评价引深探究。

66、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67、第一学段,对于数的认识,要求学生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68、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69、在加减法运算中,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70、在认识钟表一节中,要求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71、第一学段的学生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72、第一学段,对于图形的辨认,要求学生能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73、第一学段,对于测量,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74、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75、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不仅有常见的集合图形,而且还有现实世界中丰富多彩的二维、三维图形及其相关的问题。

76、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

77、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8、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对简单的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79、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80、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81、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82、第一学段,课标对教师教学“数与代数”提出了哪些要求?

(P13)

83、第一学段,课标对教师教学“空间与图形”提出了哪些要求?

(P16)

84、第一学段,课标对教师教学“统计与概率”提出了哪些要求?

(P19)

85、第一学段,课标对教师教学“实践活动”提出了哪些要求?

(P20)

86、第一学段,课标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教学建议?

(P56—63)

87、第一学段课标对教师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提出了哪些建议?

(P57)

88、第一学段,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59)

89、第一学段,课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关注什么?

(P60)

90、第一学段,课标在评价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哪些建议?

(P60—63)

91、第一学段,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哪些方面?

92、第一学段,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考察学生的哪些方面?

(P62)

93、第一学段,课标要求教师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领域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94、第一学段,对学生的评价应注意什么?

(P63)

95、课标对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要求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96、在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97、在第二学段,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98、在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99、第二学段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100、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101、第二学段对于轴对称图形与变换内容,要求学生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102、第二学段在教学“统计与概率”时,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103、第二学段在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后,要求学生能选择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104、第二学段要让学生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105、在第二学段中,要求学生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106、第二学段,课标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教学建议?

(P69)

107、第二学段,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P73)

108、第二学段,课标在评价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哪些建议?

(P76)

109、第二学段,对“数与代数”学习的评价,应主要考察什么?

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P77)

110、第二学段,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哪几方面进行考察?

(P78)

111、第二学段,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可采取哪些方式?

(P79)

11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要重视哪几种活动?

(1)让学生读统计图表。

(2)让学生在课堂里研究统计课题。

(3)让学生走出课堂从事调查研究。

(说明:

1-3年级为低段,4-5年级为高段。

67—94题为第一学段课标内容,95—112题为第二学段课标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