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86328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

摘要2

Abstract2

1绪论2

1.2课题背景2

1.2课题设计的目的及意义3

2工艺设计说明书3

1.1零件图工艺性分析3

1.2毛坯选择4

1.3毛坯-零件合图草图6

1.4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定10

1.5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12

1.6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13

3第10号工序刀具设计说明书16

1.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16

1.2刀具类型确定17

1.3刀具设计参数确定(数据来源参考书[3])17

1.4刀具工作草图18

4第40号工序量具设计说明书18

1.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18

1.2量具类型确定18

1.3极限量具尺寸公差确定19

1.4极限量具尺寸公差带图19

1.5极限量具结构设计20

5总结24

参考文献25

 

摘要:

轴类零件毕业设计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传动轴是组成机器零件的主要零件之一,一切做回转运动的传动零件(例如:

齿轮,蜗轮等)都必须安装在传动轴上才能进行运动及动力的传动,传动轴常用于变速箱与驱动桥之间的连接。

这种轴一般较长,且转速高,只能承受扭矩而不能承受弯矩。

应该使传动轴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高临界转速,在强度计算中,由于所获取的安全系数较大,从而使轴的尺寸过大。

关键词:

传动轴零件刚度强度

Abstract:

Axialpartsofgraduationdesignismechanicalengineeringspecialtystudentscompletetheteachingplanlastaveryimportantpracticalteachinglinkistomakethestudentscomprehensiveuseofbasictheory,welearnedthebasicknowledgeandskillstosolvemajorproblemswithinthescopeoftheengineeringtechnologyandabasictraining.Shiftiscomposedofthemainpartsofthemachineparts,allofthetransmissionpartsmotion(forexample:

gear,gear,etc.)mustbeinstalledinthetransmissionofpowertoexerciseandshafttransmission,oftenusedintheconnectionbetweenthetransmissionanddrive.Theshaftgenerallyislong,andthehighspeed,canwithstandtorquenotinheritthemoment.Shouldmaketheshafthasenoughrigidityandhighspeed,strengthcalculation,becauseofthelargesafetyfactor,thusmakeshaftdimension.

Keywords:

Shaftpartsstiffnessstrength

一、绪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动轴的运用十分广泛。

传动轴的主要作用为,传递力矩和扭矩。

传动轴又分为两种,转轴跟心轴,转轴既能承受转矩又能承受弯矩。

心轴只能承受弯矩,不能承受转矩。

而传动轴只能承受转矩不能承受弯矩。

传动轴一般用来支撑齿轮等做回转运动的零件,所以对于传动轴有着严格的要求。

传动轴的组织性能直接影响到轴的使用寿命;表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的传动效率,所以为了达到轴的使用性能,对于轴的制造要有着严格的工序。

此次工艺设计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一)课题背景

传动轴是机械零件中重要零件之一,它起到连接支撑和传递转矩。

就目前来看传动轴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重要表面质量达不到要求,装配中密封不到位等,尤其是汽车方面。

很多汽车生产商不得不把自己所产汽车召回,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麻烦,给自己企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课题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传动轴的设计工艺,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拓宽和深化学生的知识。

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有关已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机械设计训练,主要内容是传动轴的如何选择材料,传动轴的分析和加工方法的选择,传动轴的加工方案的选择以及如何选择毛坯。

通过计算设计出加工传动轴的加工时间,做到有计划的利用时间去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增添了些表面处理防止传动轴生锈和腐蚀。

二、工艺设计说明书

(一)零件图工艺性分析

表1.3生产类型和生产纲领的关系

产生类型

生产纲领(台/年或件/年)

工作地每月担负的工序数(工序数/每月)

小型机械或轻型机械

中型机械或中型零件

重型机械或重型零件

单件生产

≤100

≤10

≤5

不作规定

小批生产

>100-500

>100-150

>5-100

>20-40

中批生产

>500-5000

>150-500

>100-300

>10-20

大批生产

>5000-50000

>500-5000

>300-1000

>1-10

大量生产

>50000

>5000

>1000

1

根据设计任务书,本次设计的传动轴为年产5000件,根据表1.3知属于大批生产。

因此加工的对象固定不变,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广泛采用专用机床,工件采用夹具安装,夹具广泛使用高效率的专用夹具和特种工具。

1零件结构功用分析

从传动轴的受力分析可知,它受扭转一弯曲复合作用力,由于其承受中等载荷,工作又较平稳,冲击力很小,所以可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的45号钢,坯料用热轧圆钢。

为了改善组织、提高力学性能,坯料要经过正火热处理

2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外圆尺寸精度:

φ30k6,φ30f7两节,φ25k6,φ20h6,及M24X1.5的螺纹;

外圆形状位置精度:

要求为φ30f7两轴节相对φ30k6,φ20h6,φ25k6

φ30f7两轴节表面需高频淬火;

外圆表面质量:

φ30k6,φ30f7两节,φ25k6,φ20h6的表面质量要求Ra均为0.8um,

其它面Ra为12.5um

3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轴的锻件强度较高,形状比较简单,外轮廓尺寸不大,在轴径φ30k6,φ30f7两节,φ25k6,φ20h6,及M24X1.5的螺纹上均开有键槽,且轴两端带有B型中心孔。

结论:

轴的结构较规则,在加工键槽和B型中心孔时,采用专用夹具定位和夹紧,螺纹加工安排在半精加工后,精加工前进行。

(二)毛坯选择

1毛坯类型

在传递力矩过程时要承受很强的冲击力和很大的交变载荷,要求材料应有较高的强度、冲击韧度、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而且其轮廓形状不复杂,故采用锻件;

零件尺寸不大,而且零件属于批量生产,故采用模锻。

2毛坯余量确定

毛坯的形状和尺寸越接近成品零件,即毛坯精度越高,则零件的机械加工劳动量越少,材料消耗越少,可充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但是毛坯制造费用会提高,在确定毛坯时,应根据机械加工和毛坯制造两方面考虑。

2.1

1).锻件公差等级:

由该零件的功能和技术确定其锻件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2).锻件质量Mf:

根据锻件成品质量1.94g估算;

3).分析锻件形状复杂系数s:

S=Mf/Mn

该零件为圆形,假设其最大直径φ37长为375则在:

Mn=π/4d2hρ

S=Mf/Mn=Vf/Vn=229712.195mm

/316300.05mm

=0.726

由于0.726介于0.63和1之间,故该零件的形状复杂系数S属S1级。

4).锻件材质系数M:

由于该零件材料为45钢,是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65%的碳素钢,故该锻件的材质系数属M1级;

5).零件表面粗糙度由零件图知,除φ30k6,φ30f7两节,φ25k6,φ20h6的表面质量Ra为0.8um

外,其余各加工表面Ra为12.5um;

2.2初步确定机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初选毛坯尺寸公差

根据毛坯尺寸公差,锻件质量,材质系数,形状复杂系数,初步确定本零件毛坯尺寸允许偏差,

根据锻件质量,零件表面粗糙度,形状复杂系数查参考书[1]中表5-9,由此查得单边余量:

零件

尺寸

初选厚度方向

单边加工余量

初选水平方向

单边加工余量

确定厚度方向

单边加工余量

确定水平方向

单边加工余量

初选

锻件尺寸

偏差

φ30k6

1.7——2.2

2.0——2.5

2

φ34

+1.2-0.6

φ30f7两节

1.7——2.2

2.0——2.5

2

φ34

+1.2-0.6

φ29

1.7——2.2

2.0——2.5

2

φ34

+1.2-0.6

φ25k6

1.7——2.2

2.0——2.5

2

φ29

+1.1-0.5

φ24

1.7——2.2

2.0——2.5

2

φ29

+1.1-0.5

115

1.7——2.2

2.0——2.5

2.5

115

+1.4-0.6

φ20h6

1.7——2.2

2.0——2.5

2

φ24

+1.1-0.5

32

1.7——2.2

2.0——2.5

2.5

33

+1.2-0.6

φ33

1.7——2.2

2.0——2.5

2

φ37

+1.2-0.6

370

1.7——2.2

2.0——2.5

2.5

375

+1.7-0.8

5

1.7——2.2

2.0——2.5

2.5

10

+1.1-0.5

2.3验证上述余量是否满足要求

计算同上得,锻件形状复杂系数s=S=Mf/Mn=Vf/Vn=229712.195mm

/316300.05mm

=0.726

,S属于S1级;查表得,机械加工余量与上述相同,满足要求。

(三)毛坯-零件合图草图

机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1加工方法分析确定

(1)φ30k6外圆------→粗车(IT12级,Ra12.5um)------→半精车(IT9级,Ra3.2um)------→铣键槽(IT9级,Ra12.5um)------→粗磨(IT8级,Ra0.8um)------→精磨(IT6级,Ra0.8um)

(2)φ25k6外圆------→粗车(IT12级,Ra12.5um)------→半精车(IT9级,Ra3.2um)------→铣键槽(IT9级,Ra12.5um)------→粗磨(IT8级,Ra0.8um)------→精磨(IT6级,Ra0.8um)

(3)φ20h6外圆------→粗车(IT12级,Ra12.5um)------→半精车(IT9级,Ra3.2um)------→铣键槽(IT9级,Ra12.5um)------→粗磨(IT8级,Ra0.8um)------→精磨(IT6级,Ra0.8um)

(4)φ30f7外圆------→粗车(IT12级,Ra12.5um)------→半精车(IT9级,Ra3.2um)------→热处理(φ30f7两节外圆表面局部高频淬火)------→磨削(IT7级,Ra0.8um)

(5)2M24X1.5螺纹------→粗车(IT12级,Ra12.5um)------→半精车(IT9级,Ra3.2um)------→铣键槽(IT9级,Ra12.5um)------→车螺纹(配螺母)

2加工顺序的安排

铣端面钻中心孔保证总长370mm,粗车各外圆和台阶端面,半精车各段外圆和切各段3X0.5退刀槽,

加工φ30k6,φ25k6,φ20h6,及φ24各段的键槽,随后车M24X1.5的螺纹,局部热处理φ30f7两节表面进行高频淬火,最后粗精磨φ30k6,φ25k6,φ20h6外圆及φ30f7两节外圆表面,保证表面质量Ra为0.8um。

3定位基准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

粗车时以外圆和两侧端面为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

以两侧端面中心孔为精基准定位。

4加工阶段的划分说明

加工阶段分为:

粗加工阶段为工序3、5、10;半精加工阶段为工序15,20,25,30;精加工阶段为工序35,40;

方案讨论:

M24X1.5的螺纹加工安排在半精加工后,精加工前进行,故放到半精加工阶段来实现。

5主要机加工工序简图及其简述

工序3.铣左端面,钻中心孔

本工序需要保证传动轴长度及中心孔的质量,着断面不平测钻中心孔的钻上的两切削刃受力不均钻头可能引片而折断,因此要采用先面后孔的原则。

中心孔除影响传动轴质量分布外,它还是传动轴加工的重要基准贯穿整个传动轴加工始终,因而直接影响传动轴加工精度。

钻削力矩的计算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可查得:

钻削力矩的计算公式为:

M=0.21D2f0.8Km

其中

M—切削力矩(N.M);

D—钻头直径(mm);

F—每转进给量(mm);

Km修正系数,查表;

查表得:

D=8;

F=0.1;

Km=0.74;

带入得:

M=0.21D2f0.8Km=0.21x82x0.10.8x0.74=2.744N·m

工序5.铣右端面,钻中心孔

工序10.粗车各段外圆及端面

工序15半精车各段外圆及端面

工序20铣φ30k6,φ25k6,φ20h6,φ24各段外圆的键槽

工序25.车M24X1.5的螺纹

工序30.φ30f7两节外圆表面需高频淬火hrc40-45

工序35.粗磨φ30k6,φ25k6,φ20h6,φ30f7两节,各段外圆

工序40精磨φ30k6,φ25k6,φ20h6,各段外圆

工序45去毛刺;

工序50检验;

工序55入库.

(四)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定

1工序尺寸确定

加工表面

工序余量(双边)

工序尺寸及公差

表面粗糙度/um

半精

粗磨

精磨

半精

粗磨

精磨

半精

粗磨

精磨

φ30k6外圆

2.6

1.0

0.3

0.1

φ31.4150-0.39

φ30.4150-0.062

φ30.1150-0.025

φ30.0150-0.013

Ra12.5

Ra3.2

Ra0.8

Ra0.8

φ25k6外圆

2.6

1.0

0.3

0.1

φ26.4150-0.33

φ25.4150-0.052

φ25.1150-0.021

φ25.0150-0.013

Ra12.5

Ra3.2

Ra0.8

Ra0.8

φ20h6外圆

2.6

1.0

0.3

0.1

φ21.40-0.33

φ20.40-0.052

φ20.10-0.021

φ200-0.013

Ra12.5

Ra3.2

Ra0.8

Ra0.8

φ30f7外圆

2.6

1.0

0.3

φ31.380-0.46

φ30.380-0.052

φ29.980-0.021

Ra12.5

Ra3.2

Ra0.8

加工表面

工序余量(双边)

工序尺寸及公差

表面粗糙度/um

粗车

半精车

半精车

粗车

半精车

半精车

粗车

半精车

半精车

φ29

2.6

1.0

1.4

φ31.40-0.46

φ30.40-0.062

φ290-0.052

Ra12.5

Ra3.2

Ra3.2

φ24

2.6

1.0

1.4

φ26.40-0.33

φ25.40-0.052

φ240-0.052

Ra12.5

Ra3.2

Ra3.2

115

1.5

(单边)

1.0

(单边)

1140-0.54

1150-0.54

Ra12.5

Ra3.2

32

1.5

(单边)

1.0

(单边)

310-0.39

320-0.39

Ra12.5

Ra3.2

5

1.5

(单边)

1.0

(单边)

60-0.18

50-0.18

Ra12.5

Ra3.2

370

2.5

3700-0.89

Ra12.5

2轴向尺寸的工序尺寸链图

(五)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

1选择机床和夹具

(1)工序03、05是铣端面和钻中心孔,可采用专用夹具在X53K铣床上加工;

(2)工序10、15、25是粗车、半精车、车螺纹各工序的工步数不多,成批生产,不要求很高的生产率,故选用卧式车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又由于要求的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小,需选用较精密的车床才能满足要求,因此选用C620-1,使用通用夹具(两顶尖)装夹;

(3)工序20是铣键槽,可采用专用夹具在立式铣床上加工,故选X53K;

(4)工序40,45是磨削外圆,使用专用磨床夹具,选用卧式磨床M1432;

2选择刀具

(1)工序03、05在铣床上加工,一般都选用硬质合金端铣刀;

(2)工序10、15、25在车床上加工,一般都选用硬质合金车刀,加工刚质零件采用YT类硬质合金,粗加工用YT5,半精加工用YT15,为了提高生产率及经济性,选用90度车刀,螺纹车刀和镗刀,切槽刀宜选用高速钢;

(3)工序20铣键槽,零件要求铣切宽度分别为5h9,6h9,8h9故所选直柄键槽铣刀分别为5e8GB/T1112.1-1997,6e8GB/T1112.1-1997,8e8GB/T1112.1-1997;

3选择量具

本零件属于成批生产,一般采用通用量具

工序

加工面尺寸

尺寸公差

选择量具

粗加工外圆

φ31.4

0.39

读数值0.02,测量范围0—150游标卡尺

φ26.4

0.33

粗加工轴向尺寸

116

0.54

33

0.39

6

0.18

半精加工轴向尺寸

115

0.54

32

0.39

5

0.18

半精加工外圆

φ30.4

0.062

读数值0.01,测量范围75—100外径千分尺

φ25.4

0.052

φ20.4

0.052

粗,精磨外圆

φ30k6

0.013

选用单头双限卡规(GB6322—86)

φ25k6

0.013

φ20h6

0.013

φ30f7

0.021

(六)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

工序10(参考书[1])

本道工序为粗车(车台阶面和外圆)已知加工材料为45钢,δb=670Mpa,锻件有外皮,机床为SK40P,工件采用两顶尖装夹。

1.确定粗车外圆φ33的切削用量,所选刀具为YT5硬质合金车刀,刀杆尺寸BXH=16mmX25mm

刀片厚为4.5mm,根据[1]表5-113,选择刀具几何角度Λs=00,γo=120,αo=60,

αo=40

κr=900,κr=100,γε=0.8mm

a.确定被吃刀量ap粗车双边余量为2.6mm,则ap=1.3mm

b.确定进给量f根据表5-114在粗车钢料,刀杆尺寸16X25mm,ap〈3mm,工件直径在20—40mm时f=0.3—0.5mm/r,按C620-1车床的进给量f=0.33mm/r

确定的进给量尚需满足机床进给机构的强度要求,故需进行校验:

根据表5-55,C620-1车床进给机构允许的进给力Fmax=3530N

根据表5-123,当钢料δb=570—670Mpa,ap<2mm,f<0.75mm/r,κr=450,V=65m/min时,进给力Ff=760N。

Ff的修正系数为Kr。

Ff=1.0,KΛsFf=1.0,KkTFf=1.17故实际进给力为Ff=760X1.17=889.2N

Ff〈Fmax,所选的进给量f=0.33mm/r可用。

C.选择车刀磨钝标准及耐用度根据表5-119,车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1m,车刀的耐用度为T=60min。

d.确定切削速度Vc

根据表5-120,当用YT5硬质合金车刀加工6b=600—700Mpa,钢料ap<3mm,f<0.75mm/r,V=109m/min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为Ksv=0.8,Ktv=0.65,KKTv=0.81,KTv=1.0,Kmv=Kkv=1,n=1000v/3.14d=1000X45.9/3.14X37=395.1r/min

按C620-1车床的转速,选择n=38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44.1m/min

e.校验机床功率:

由表5-125,当6b=580—970mpa,HBS=166—277,ap<2mm,f〈0.75mm/r,Vc=44.1m/min时,Pc=1.7KW

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为KTrPc=1.13,KkrPc=1.17,Kr。

Pc=KMPc=KkPc=1.0,KSPc=0.8,KtPc=0.65,故实际切削时的功率为Pc=0.72KW

根据表5-29,当n=120r/min时,机床主轴允许功率PE=5.9KW,Pc<ηPE,故所选切削用量在C620-1车床上进行最后确定的切削用量为:

ap=1.3mm,f=0.33mm/r,V=44.1m/min,n=380r/min。

2.确定粗车外圆φ31.4mm及台阶面的切削用量,采用车外圆φ33的刀具加工这些表面,加工余量皆可一次走刀切除,车外圆φ31.4mm的ap=1.3mm,f1=0.33mm/r,台阶面的ap=1.5mm,f2=0.30mm/r,主轴转速与车外圆φ33的转速相同。

3.确定粗车外圆φ26.4mm及台阶面的切削用量,采用车外圆φ33的刀具加工这些表面,加工余量皆可一次走刀切除,车外圆φ26.4mm的ap=1.3mm,f1=0.33mm/r,台阶面的ap=1.5mm,f2=0.30mm/r,主轴转速与车外圆φ33的转速相同。

4.确定粗车外圆φ21.4mm及台阶面的切削用量,采用车外圆φ33的刀具加工这些表面,加工余量皆可一次走刀切除,车外圆φ21.4mm的ap=1.3mm,f1=0.33mm/r,台阶面的ap=1.5mm,f2=0.30mm/r,主轴转速与车外圆φ33的转速相同。

基本时间

确定粗车外圆φ33的基本时间,根据表2-21车外圆基本时间:

Tj1=(L+L1+L2+L3)*i/nf,

L=7.5mm,L1=ap/tanKr+(2--3),Kr=900,L1=2mm,L2=0,L3=0,f=0.33mm/r,n=380r/min,i=1

Tj1=7.5+2/0.33*380=4.5s

确定粗车外圆φ31.4的基本时间,根据表2-21车外圆基本时间:

Tj2=(L+L1+L2+L3)*i/nf,

L=250mm,L1=ap/tanKr+(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