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95203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精品.docx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精品

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概念及意义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的内容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方式手段

四、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的评价原则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概念及意义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

它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导幼儿园中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有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

幼儿园中的教学活动既是将教学计划从文本变为实践的具体的过程,也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二)新《纲要》理念下的幼儿园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应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关注个别差异,选择适合幼儿的教育内容,通过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促进每个幼儿富有创造性的和谐发展。

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生活化、游戏化)

(三)教学活动评价的概念

是收集教学系统各方面的信息并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及效果作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定过程。

包括了对教学活动中教师、幼儿、活动过程及其效果的综合评价。

(四)教学活动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对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诊断”与“指导”,提高教学有效性。

(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升课堂内涵,实现课程目标。

“诊断”是为了找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病灶”即课堂教学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指导”是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意义:

——促进幼儿园的课程发展

——促进每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改变以往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甑别与选拔功能,要注意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促进教师及所有其他课程参与者的成长

(促使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尽快地转化为教育行为)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的内容

表述一:

教学活动的目标、教材内容、活动过程、形式与手段、环境与材料以及活动效果(幼儿活动的参与态度、认知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社会性交往等。

☆评价指标

1.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2.教学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能否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有成功感。

3.教学过程为幼儿提供有益经验和符合其发展需要。

4.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学习。

☆以上内容体现教学活动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

1.教学应促进幼儿认识、学习策略及情感等多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2.教学应尽可能引发幼儿多感官的参与;

3.体验、尝试和发现等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

4.适宜的目标和内容才能引发真正有效的教和学;

5.教学要有开放的、能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和思考的环境;

6.引发互动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学过程应该让幼儿感受;

7.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与环境。

突出以幼儿为主体

表述二:

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的评价

既从教师角度出发的对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有效性的评价和从幼儿角度出发的活动参与有效性的评价。

以上两种表述都说明一个:

问题评价的理念发生了转变。

由过多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同时关注幼儿如何“学”,并关注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多方面潜能的发展过程,体现“以学评教”。

且都讲究有效性。

江西省幼儿园教学活动竞赛评分标准(100)

序号

项目

分值

评价指标

得分

 

1

 

教师

素质

 

5

1.态度亲切,有亲和力,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

2.营造宽松、活泼、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活动氛围;

3.充分展示扎实的教学技能

 

2

 

活动内容

 

10

1.符合幼儿年龄和认知特点,建立在幼儿现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基础上;

2.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3.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且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

活动目标

20

1.目标明确、具体、定位科学、合理;

2.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和理念;

3.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

4

活动准备

5

1.准备充分,能为幼儿的活动提供支持其学习的活动环境、活动材料

2.活动材料能满足每位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需要

5

活动过程

40

1.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体现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体验式学习方式

3.教学过程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流畅

4.实现多种形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5.在活动过程中能显示教师的教育机智和应变能力

6.根据需要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显著

6

活动效果

20

1.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2.幼儿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敢于大胆表现自己

3.幼儿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活动兴趣浓厚,自信心强

4.注重面向全体,能满足幼儿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发展

简评

从幼儿角度来进行评价

幼儿参与活动有效性的评价指标:

§对幼儿学习的评价指标

§对幼儿发展的评价指标

对幼儿学习的评价指标

1.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投入程度)

主要评价在教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在学习、探索以及表达活动中的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程度等。

2.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程度

主要评价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幼儿和教师)互动交流状况,包括活动中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互动的次数、形式以及有效性等方面。

3.幼儿的情感态度

评价幼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包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情感语言、动作等。

☆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

视觉型(学习的内容最好以图片的形式出现,学习的最好)

听觉型(通过谈话、音乐来学习,效果更好)

肢体型(亲自实验、运动、体验,效果更好)

书面型(喜欢阅读、喜欢从书本上吸取知识,偏好自己研读)

群体互动型(需要在与人交流中吸取知识,喜好参与活动)

儿童学习方式的具体表现——

实践操作、善于发现

多元互动、多种体验

大胆探索、分享交流

阅读理解、自主表现

敢于提问、积极动脑(思考)

[几种幼儿学习方式]

“体验式”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方式

“合作式”学习方式

“设计式”学习方式

4.幼儿的学习方式月学习过程

评价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风格以及采用的倾向性学习方式和策略,包括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式、个别性、独特性程度和表现。

5.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力

评价教学活动中幼儿在能力发展水平上的表现和反映,包括活动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敢于提问迁移、分析判断等思维发展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表达能力。

6.幼儿的学习习惯

评价教学活动中幼儿对学习、探索活动的坚持性;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善于倾听他人、接纳他人意见以及他人友好合作、交流协商等方面。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习的主体,即要关注儿童在课堂中的表现,具体为:

1.关注儿童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关注儿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状态

3.关注儿童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

对幼儿发展的评价指标

肢体运动智能(运动能力)、语言智能(倾听阅读、语言表达)、空间智能(技能展示)、人际智能(适应集体、交往合作、关爱情感)、内省智能(数形时空)、自然观察智能(基本常识、探索操作)。

★现代教育教学的评价从评价教师如何“教”?

到儿童如何“学”?

即评价儿童学习方式的转变。

ˇ

儿童学习方式上的转变是通过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教育组织形式、材料投放等、教学手段、环境创设、资源利用等方面来具体体现的。

§对教学活动目标的评价:

教学活动目标评价指标

1.目标年龄适宜

2.目标的可落实性

3.目标的和谐性(重点或核心目标是否突出认识的目标与相关的学习策略和相应的情感的目标是否得到有机反映。

4.目标的实际达成度

目标表述要求:

1.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过于笼统、概括和抽象(操作性)

2.要清晰、准确、可检测,不能用活动的或方法来取代

3.从统一的角度表述目标(目标表述方式统一性)

4.一个目标要通过多种活动实现,一个活动要指向多种目标(目标内容表述整合性)

案例:

各种各样的灯(中班)

活动目标:

1.大胆、比较清楚地介绍有关的名称、主要特点,产生对生活中常用物品观察了解的兴趣。

2.能对各种各样的灯进行归类统计。

活动目标(调整):

1.了解一些灯的专用名称、不同的特点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尝试对居住环境中灯进行归类统计。

3.产生自己动手制作灯的兴趣。

§对教学活动内容的评价:

1.适宜性、有效性

主要指活动内容是否依据教育目标,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尊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并能从幼儿的角度来选择孩子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

此外,还体现在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难易程度以及重点确立等方面是否符合小中大班不同幼儿的认知水平、能够有利于幼儿更好地获得新的知识经验以及活动适宜性的发展。

2.针对性和挑战性

评价老师能否把握住各领域幼儿关键经验以及应该获得的基本经验,同时在关注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整合,使教育活动内容更体现出挑战性、针对性,能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的水平上实现经验的提升。

案例:

大班:

“我的本领大”主题“我会用工具”一活动,教师在区域中投放一些常用的小工具,让幼儿进行个别化的自主探索活动,使幼儿积累了一些使用小工具的经验。

此活动是个体的、局限的、幼儿表现各异。

基此,教师设计“厨房小工具”一集体活动,这是一个侧重认知学习、动手操作类的学习活动,教师预设的活动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说说我知道的小工具——什么时候需要用小工具——这是用什么工具做出来的。

这三个内容的安排使幼儿在分享交流、观看录象中,感受同一食品(萝卜)在运用不同工具制作后产生不同的效果的“神奇”,以此进一步激发大班幼儿继续动手探索的兴趣。

3.多元性、整合性

指将各领域的关键经验进行有机的、自然的整合,或是将某些发展领域中的内容围绕某个领域,结合其他领域方面统整到某一主题中。

整合的内容应是有内在关联并有逻辑主线贯穿的,是一种自然、有效的整合。

案例:

小班活动“洗澡真开心”

活动的主线是认知科学领域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设计中通过情景渲染、动作模仿,让幼儿认认说说自己身体上主要部位的名称,了解一些常用的、熟悉的沐浴用品的名称,交流它们的不同用法等过程内容,同时,也自然带动了幼儿愿做一个“香喷喷”宝宝的愉快情绪情感体验。

这样的活动内容设计不仅整合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经验,而且能够在自然、多元的整合中进一步带动、丰富和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

4.自然性、开放性

在幼儿教育“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大背景下,活动内容也不在仅仅强调学科体系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完整性,不再只是强调知识的量和深度,而是更强调学习内容的广度和连接点,强调将学习内容与幼儿的多方面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幼儿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强调将幼儿现实生活的内容演绎为教育活动内容,从而引发幼儿愉快地、主动地、创造性地、有效地学习。

如:

“亲亲一家人”主题中,当幼儿在主题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有表达的愿望时,教师就可抓住幼儿这一需要开展音乐活动,让幼儿进行自主的表现。

这是音乐是幼儿的百种表达语言之一,音乐活动不是知识技能之间的连接点,而是幼儿兴奋点、探索点,是主题中众多活动纵横交错的连接点。

又如:

“我爱我家”主题进行时,可通过“我的家人”、“我家门牌号”、“我家的电话号码”等一系列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这样让幼儿数数家了有多少人,身边人的体重、身高,认识家里的电话号码、门牌号等等。

运用数物对应、点数对应、声音与数学对应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感知体验并理解数字的意义。

§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包括:

教学形式是否为内容服务(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情景创设是否合适?

教学方式是否能够满足个体差异(“百种语言”)?

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

§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经验化——注重儿童经历、感受、体验的教育价值。

情景化——让“环境说话”,让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发展。

活动化——教学活动既是教育内容的载体,也是教育内容的本身。

过程化——活动过程与方式方法本身的教育功能。

评教学方法的选择:

(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2)依据儿童心理特征与认知特点(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

(3)考虑学科性质和教学情景

评价教学方式

——要注意根据学习内容,采取适合不同年龄和不同个性幼儿的学习方式。

——幼儿的学习是否有意义,关键是教师能否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整合了幼儿多种经验,而不在于采用哪种学习方式、教学方式。

评价教师提升幼儿各种经验的方法-----

1.儿歌总结法(如:

大西瓜,圆又大,绿的皮,红的瓤,黑的籽尝上一口甜又甜。

2.谈话归纳法

3.体验内蕴法

4.歌唱表演法

5.动手制作法

6.实验操作法

评价教师提问有效性-----

1.展示式提问(有明确的答案,是对知识核心的提问)

2.启发式提问(在“问题情景”中引起幼儿进行比较、假设、分析、推理)

3.开放式提问(没有明确答案,属于更高认识水平的提问)

4.移位式提问(引起幼儿假设、用换位方式去体验角色的行为、心理)

案例:

小班集体活动:

“香蕉变戏法”

师:

(将香蕉两头朝下横放)老师将香蕉这样放,香蕉像什么?

幼:

像眉毛,像小桥,像帽子。

师:

(将香蕉两头朝上横放)老师再将香蕉这样放,香蕉又像什么?

幼:

像小碗,像小船,像玩玩的嘴巴。

师:

香蕉竖着放像什么?

幼;像月亮,像大刀,像爸爸的手机。

师:

橡胶除了可以当手机外,还可以当作什么?

请你们每人拿一只香蕉想一想、做一做动作,好吗?

1A、在这场大雪中,有哪件事让你特别难忘?

1B、你喜欢下雪吗?

为什么?

1A有利于激活幼儿的已有经验,调动幼儿积极的情绪体验

2A、如果你是一朵雪花,你希望飘到哪里?

2B、猜猜雪花飘到哪里去了?

2A采用移情的方式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增强表达欲望

3A、你们都找到了各自喜欢和不喜欢下雪的理由,说来听听吧!

3B、你为什么喜欢下雪

3A更注重观点和角度的多元,体现平等与尊重

4A、除了大五班其他人是怎么想的呢?

请在今天下午5点以前询问大五班以外的5为小朋友,然后再做统计

4B、下次我们再去听听其他人对下雪的看法吧

4A有具体的跟进的指导,避免形式主义的延伸。

——即思考“教师应该有怎样的教学语言?

平等性的语言

鼓励性的语言

启发性的语言

针对性的语言

尊重性的语言

艺术性的语言

对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的评价

多样性、有效性。

对组织方式的评价:

1.空间形态

2.时间流程

3.组织形式

概括地说,在教学的活动形式、场地条件、座位排列,教师教授与儿童探究操作活动的结构比率、空间、教师与儿童的各种关系,要根据一定的需要加以科学的组织,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方式手段

评价方式;——采用参与~研讨式评价,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斯甘,把现代教师定义为“反思从业者”,他认为,“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已有观念进行修正、替换、删减。

“反思教学”是一种自我学习的方式,而不是教学方式,反思能力已经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核心因素之一,反思能使教师更好地体现出“平等中的首席”的地位。

教师可以反思些什么?

1.已有的教学行为与新的理念、新教法有哪些不适应的地方?

2.对待幼儿是否公平、公正、热情、肯定?

3.在课堂上自己是否注意与幼儿沟通合作?

4.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幼儿产生了什么影响?

5.教学中是否有机地融入了教学自我个性?

6.课堂设计与幼儿实际收获之间有多大差距?

7.自己关注的是幼儿的学还是自己的教?

8.用那些方法来处理课堂中出现的新问题?

9.用那些方法帮助幼儿尝试多样的自主学习方式?

10.是否产生教学遗憾?

受否产生反思的“冲动”?

评价手段

1.课堂教学录象评价法

2.多主体参与式评价法

3.自我反馈评价法

4.情景化评价法

四、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的评价原则

宏观:

注重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针对性、过程性。

微观:

1.注重以幼儿为中心,注重活动的体验性;

2.体现活动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

3.教学计划的实施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

4.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与环境。

在整合理念指引下,

现代评价也越来越体现出——

“科学化”、“多元化”、

“人性化”、“开放化”、

“动态化”、“质究化”、

“共建化”。

现代教学评价首先要关注学习的主体,

即-----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

如果关注的是教师,那么收获的就是“权威”,

如果关注的是教材,那么收获的就是“知识”,

如果关注的是教案,那么收获的就是“分数”,

如果关注的是学生,那么收获的就是“发展和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