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和路面养护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99440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和路面养护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路基和路面养护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路基和路面养护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路基和路面养护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路基和路面养护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路基和路面养护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路基和路面养护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路基和路面养护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路基和路面养护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路基和路面养护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和路面养护论文.docx

《路基和路面养护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和路面养护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路基和路面养护论文.docx

路基和路面养护论文

一、路基养护

1、一般规定 

1.1道路路基养护应包括路基结构、路肩、边坡、挡土墙、边沟、排水明沟截水沟等。

 

1.2 路基应保持稳定、密实、排水性能良好。

 1.3 路基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路肩应无坑槽、沉陷、积水、堆积物,边缘应直顺平整。

 

(2) 土质边坡应平整、坚实、稳定,坡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3) 挡土墙及护坡应完好,泄水孔应畅通。

 

(4) 边沟、明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坡度应顺适,无杂草,排水应畅通。

 (5) 对翻浆路段应及时维护处理。

  

2、路基翻浆 

2.1 对易发生翻浆的路段应加强预防性养护工作。

雨季前,应检查整修路肩、边沟,补修路面碎裂和坑槽;雨季后应疏掏排水设施,修理边沟水毁;冬季应及时清除路面积雪,填灌修补裂缝。

 

2.2 翻浆路段必须查明原因,对病害的范围、一般发生时间、气候变化、病害表面特征、路面结构、平时的养护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分析,作出记录,并应确定其治理方案。

 

2.3 处理翻浆可采取下列措施:

 

(1)交通量小的路段或支路,可采取换土回填的措施。

 

(2)钻孔灌注生石灰桩,或干拌碎石等其他措施。

 

(3)设置砂桩,桩距和根数可根据翻浆的严重程度确定。

 (4)有翻浆迹象的路段,应采取以下措施:

A、在路肩上开挖横沟,及时排除表面积水,横沟间距宜为3~5m,沟宽宜为300~400mm,沟深应至路面基层以下,且应高于边沟沟底; 

B、路面坑洼严重路段,应设横纵向相连的盲沟并与边沟相通,当受边沟高程等条件所限,不能利用边沟排水时,可设置渗水井; 

C、挖补翻浆土基,可换填水稳定性良好的材料,压实后重铺路面。

  

 3、路 肩 

3.1 路肩应平整、坚实。

 

3.2 路肩出现车辙、坑槽、路肩边缘积土,应及时处理。

 

3.3 路肩应有横坡,硬路肩横坡应大于路面横坡,土路肩横坡应大于路面横坡1%~2%。

 

3.4 对土质松散的路肩,可采取以下稳定措施:

 

(1)采用石灰土或砾料石灰土稳定、硬化路肩;

2)撒铺石屑或其他粒料进行养护; 

(3)在路肩外侧,用块石或水泥混凝土预制块安砌护肩带,其最小宽度宜大于350mm; 

(4)沿路面边缘安砌路缘石,其顶高与路边相同。

 4、边 坡 

4.1边坡的坡面养护应保持设计的坡度,表面平顺、坚实。

应经常观察路堑边坡的稳定情况,及时处理危岩,清除浮石。

 

4.2边坡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边坡出现冲沟、缺口、沉陷及塌落时应进行整修 

(2)路堑边坡出现冲沟、裂缝时,应及时填塞捣实;如出现潜流涌水,应隔断水源,或采取其他措施将水引向路基以外。

 

4.3 边坡防护与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边坡防护应根据路基土质条件选用不同治理方法。

可分为植被防护和坡面治理两类,亦可混合使用; 

(2)对植物易生长的边坡,可采用种草、铺草皮及植树等植被防护措施; (3)对陡边坡和风化严重的岩石边坡可采用抹面、喷浆、勾缝、灌浆、石砌边坡等坡面处理方法; 

(4)采用片(块)石、卵石及混凝土预制块等材料铺砌护坡,在坡面径流流速小于1.5m/s地段可采用干砌,其厚度宜大于250mm;坡面径流流速大于1.5m/s或有风浪地段应采用浆砌,其厚度宜大于350mm; 

(5)对岩石开裂并有坍塌危险的边坡,应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修筑;

(6)对岩石挖方受雨水浸蚀出现剥落或崩塌不稳定的地方,可采用锚喷法加固。

在加固范围应设置泄水孔,涌水地段应挖水平泄水沟; 

(7)对路堑或路堤边坡高差大,且受条件限制,坡度达不到土壤稳定要求的边坡,应修筑挡土墙。

 

4.4 边坡经加固后形成的护坡,应加强养护与检查,发现损坏应及时修理。

 4.5 对滑坡地段应加强观测,作好观测记录,分析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应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在滑坡体上方设置截水沟,滑塌范围内修建竖向(主沟)及斜向(支沟)排水沟; 

(2)当滑坡体位于地下水位充沛的地段时,应设置盲沟或截断水源;  (3)修建抗衡坡体滑塌的挡土墙等构筑物。

 5、挡 土 墙 

5.1 挡土墙应定期检查。

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应及时去除挡土墙上的草木。

 

5.2 挡土墙应坚固、耐用、整齐和美观。

 

5.3 墙体及坡面出现裂缝或断缝,应先做稳定处理,再进行补缝。

 5.4 挡土墙出现风化剥落时,应处置。

 

5.5 挡土墙的泄水孔应保持畅通。

挡土墙出现严重渗水,应增设泄水孔或墙后排水设施。

 

5.6 挡土墙发生倾斜、凹凸、滑动及下沉时,应先消除侧压因素,再选择锚固法、套墙加固法或增建支撑墙等加固措施。

 

5.7 严重损坏的挡土墙,应将损坏部分拆除重建。

   

6、边沟、排水沟、截水沟 

6.1 边沟、排水沟和截水沟的淤积物应及时清除,沟内流水应畅通,断面完好。

对沟断面破损应及时整修恢复。

 

6.2 土质边沟的纵坡坡度应大于0.5%,平原地区排水困难地段不宜小于0.2%。

当土质为细砂质土及粉砂土且纵坡在1%~2%时,或粉砂质黏土且纵坡

为3%~4%,或流量大时,必须加固边沟。

 

7、特殊土质路基 

7.1 对盐渍土、湿陷性黄土、软土、多年冻土等特殊土质路基的养护,应因地制宜,做好保养小修。

 

7.2 盐渍土路基排水系统应经常保持良好状态,出现坍塌、溶陷、路基发软、强度降低等病害,应采取下列防护及治理措施:

 

(1) 加密排水沟,沟底应保持0.5%~1%纵坡;对路基填土低、排水困难地段,应加宽加深边沟或在边沟外增设横向排水沟,其间距不宜大于500m,沟底应有向外倾斜2%~3%的横坡; 

(2) 换填风积沙或矿料,其厚度不宜小于300mm; 

(3) 打石灰桩或砂桩,深度应达冰冻线以下且呈梅花状排列,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7.3 湿陷性黄土路基出现的裂缝、剥落、沟槽、坍方、沉陷等病害,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下列加固措施治理:

 

(1) 减缓坡面,采取植被防护加固措施治理; 

(2) 冲刷不严重的路段,可采用黏土掺拌铡草进行抹面,并应每隔300~400mm打入木楔; 

(3) 雨雪量较大的地区,应对坡面进行加固防护,形成护坡;

(4) 路基出现坑穴,可采用灌砂、灌浆或挖开填塞孔道后夯实,且应事先导水或排水; 

(5) 路肩出现坑凹,可采用砂、土混合料改善表层,或采取硬化措施;路肩未硬化地段,应每隔20~30m设盲沟一处,盲沟应与边坡急流槽相接。

 

7.4 软土路基的沉降、冻胀、弹软、沉陷、滑动等病害,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下列防治措施:

 

(1) 降低水位。

当在路基两侧开挖沟渠的工程量不大时,可加深路堤两侧边沟; 

(2) 反压护道。

当路堤下沉,两侧或一侧隆起时,可采取在路堤两侧或一侧填筑适当高度与宽度的护道; 

(3) 换土。

将路堤病害处软土全部挖除,换填强度较高,透水性较好的砂砾石、碎石; 

(4) 抛石挤淤。

当软土液性指数大,层厚较薄,石料能沉至硬层处时,选用片(块)石块径不宜小于300mm。

抛石自路堤中部开始,逐步向两侧展开,挤

出淤泥应予清除;抛石至一定高度经碾压后,在其上铺设反滤层,再填土至路基原有高度; 

(5) 侧向压缩。

在路堤坡脚砌筑纵向结构,限制软土侧向挤出,可采用板桩、木排桩、钢筋混凝土桩及片石齿墙等; 

(6) 除以上治理方法外,还可采用砂石垫层、石灰桩、砂桩、袋状砂井,塑料排水板以及土工织物滤垫等方法。

二.路面养护

路面养护是公路养护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养护质量考核的首要对象。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与维修技术

1.1、裂缝处治技术

灌缝材料有环氧树脂类、聚氨脂与改性聚氨脂类、烯类及沥青橡胶类。

环氧树脂类灌缝材料有耐热、活性高、内聚力高、粘附力强,收缩率较低等优点,但它本身延伸率低,脆性大,因此需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加入低分子液体改性剂、增柔剂、增韧剂等。

常用的改性环氧树脂类材料有聚硫改性环氧灌缝材料,双组分快速固化灌缝材料。

1.2错台处治技术

对出现错台的板块,先采用压浆调整,恢复平顺,调整后仍有高差,且错台量小于10mm,可用建筑磨平机打磨掉高出的部分或人工凿除高出部分,凿除(打磨)宽度一般为10~30cm。

错台量大于10mm的,在低的一侧用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碎石衬平,衬补长度按高差的1~2%;也可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薄层修补.修补前应用钢丝刷将原路面清理干净。

1.3非结构性病害处治技术

大面积麻面、露骨、平整度差等结构性病害,常采用沥青混凝土罩面处理,处理厚度应大于2.5cm,施工应满足《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罩面前要对破碎板及整个路面进行修补和压浆处理。

一般的麻面可不作处理,只对露骨严重部分作整段处理,可用聚合物砂浆作薄层处理,其配合比为水泥:

砂=1:

2,用J6型胶液拌和至均匀稠度,在清洗干净的混凝土表面涂上IV型超早强界面剂,待稍干后,将聚合物砂浆均匀摊铺在路面上,厚度在15mm以下,抹平、整形、拉纹、养生8h即可开放交通。

1.4脱空板处治技术

路面使用期间出现的裂缝、破碎板几乎都与板底脱空有关:

即使一些当时看来既没有破碎又没有裂缝的板块,其板底仍可能存在脱空,这种病害较隐蔽,但其危害性却非常之大。

在路面修复中,若脱空板若不处理,即使加铺层达到20c,以上,也无法防止反射裂缝的出现。

1.5、旧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层修复施工技术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施工与新建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基本相同,施工中主要环节为:

1.6处理破碎板:

将原路面严重破碎板、严重裂缝、板角断裂等破碎板块挖除,用早强混凝土或早强钢筋混凝土进行修补至与原路面齐平,原路涵洞盖板铺装层出现破碎的也应一并处理。

1.7稳定原路面板:

对卿泥、脱空的混凝土面板及轻微、中等裂缝的面板进行板底压浆处理,使混凝土面板处于稳定状态。

对使用时间较长,原路面基层为石灰土等水稳定性不良结构的路段,为保险起见,可对全部原有的混凝土面板进行压浆处理。

1.8提高原路面防水能力:

对所有缩缝、纵缝、裂缝清缝后,用填缝料灌缝。

然后在原混凝土路面上加铺土工布隔离层或加铺1.5~2.5cm沥青混和料隔离层,不做隔离层的应洒布粘层油,以减少路表水下渗并提高加铺层与原路面的结合能力。

1.9加铺沥青层:

在隔离层(粘层)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一般应分为二层,下面层较厚(一般4~8cm),采用热稳定性较好的开级配粗粒式或中粒式沥青碎石或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较薄(一般厚2~9cm),采用防水性能较好的密级配细粒式或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坡较小时,通过沥青面层调整路面横坡不小于1.596。

桥面部分可仅加铺上面层,桥头两端50m内的下面层应进行调坡。

面层原材料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拌和、摊铺等与常规沥青类路面施工相同。

只是碾压时,选择压实机具吨位应考虑沥青层的厚度,防止过振引起沥青混合料二次细粒化。

为防止沥青层渗水导致混凝土路面加铺后再次卿泥问题,可在旧板与沥青层间铺筑玻璃纤维布隔离层,方法是在混凝土路面上均匀浇洒一层乳化沥青,洒布量为0.3kg/m2,然后全幅摊铺幅宽1.2m的玻璃纤维布,纵缝处搭接宽度0.2m,横缝处搭接宽度0.4m,其上再均匀洒布一层乳化沥青及石屑,洒布量分别为0.5kg/m2,0.01m3/m2,碾压成形后再摊铺沥青面层。

实验检测表明,此种隔离层透水率为零,对卿泥现象有明显效果。

(二)、沥青类路面的养护和维修

1、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措施 

详细或具体的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措施应依据现场调研资料、在路面技术状况评定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范作出维修改造设计。

以下仅为一般性措施列举。

 

1、一般要求 

1.1当沥青路面出现裂缝、松散、坑槽、拥包、啃边等病害时,应及时进行保养小修。

 

1.2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

混合料外观应拌合均匀、色泽一致,无明显油团、花白或烧焦。

 

1.3 铺筑沥青混合料时,大气温度宜在10℃以上。

低温施工时应有保证质量的相应技术措施;雨天时不得施工。

1.4 沥青路面铣刨、挖除的旧料宜再生利用。

 1.5 沥青路面面层不得采用水泥混凝土进行修补。

 

1.6 当沥青路面摊铺面积大于500m2时,宜采用摊铺机铺筑。

 1.7 沥青路面维修边线、纵横缝接茬宜使用机械切割。

 

1.8 采用铣刨机铣刨的路面,在修补前应将残料和粉尘清除干净。

粘层油宜选择乳化沥青。

 

2、常见破损的维修 

2.1 裂缝的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缝宽在1Omm以内的,应采用热沥青灌缝,缝内潮湿时应采用乳化沥青灌缝; 

(2) 缝宽在1Omm以上时,应采用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或乳化沥青混合料填缝。

 

2.2 坑槽的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坑槽深度已达基层,应先处治基层,再修复面层; 

(2) 在低温寒冷季节,可采用沥青冷补材料处治; 

(3)当采用热修补方法时,应先沿加热边线退回1OOmm,翻松被加热面层,喷洒乳化沥青,加入新的沥青混合料,整平压实; 

(4)修补的坑槽应为顺路方向的矩形,坑槽四壁不得松动且必须涂刷粘层

油,槽深大于50mm时必须分层摊铺压实。

 

2.3 拥包的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拥包峰谷高差不大于15mm时,可采用机械铣刨平整;

(2) 拥包峰谷高差大于15mm且面积大于2m2时,应采用铣刨机将拥包全部除去,并低于路表面至少30mm,清扫干净后,喷洒粘层油,并采用热沥青混合料重铺面层; 

(3) 基础变形形成的拥包,应更换已变形的基层,再重铺面层。

 2.4 沉陷的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土基和基层已经密实稳定,可只修补面层; 

(2)土基或基层被破坏时,应先修补基层,再重铺面层; 

(3)桥涵台背填土沉降时,应先处理台背填土后再修补面层。

正常沉降时,可直接加铺面层。

 

2.5 车辙的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车辙在15mm以上时,可采用铣刨机械清除; 

(2)当联结层损坏,应将损坏部位全部挖除,重新修补; (3)因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应先修补基层。

2.6 波浪(搓板)的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波浪(搓板)的波峰与波谷高差起伏大于15mm时,应采用铣刨机削平; 

(2)当铣刨后的路面露出粗骨料或底面层时,应重铺面层,且厚度应大于30mm 

(3)当局部强度不足时,应先修补基层,再重铺面层。

 2.7 麻面与松散的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已成松散状态的面层,应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重铺面层,或按0.8~1.Okg/m2的用量喷洒沥青,撒布石屑或粗砂进行处治; 

(2)沥青面层因不贫油出现的轻微麻面,可在高温季节撒布适当的嵌缝料处治; 

(3) 大面积麻面应喷洒沥青,并撒布适当粒径的嵌缝料处治; (4) 城区可采用稀浆封层或微表处等方法维修。

2.8 泛油的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轻微泛油的路段,可撒3~5mm粒径的石屑或粗砂处治; 

(2)较重泛油的路段,可先撒5~1Omm粒径的石屑采用压路机碾压。

待稳定后,再撒3~5mm粒径的石屑或粗砂处治; 

(3)严重泛油路段,应将含油量过高的软层铣刨清除后,重铺面层。

  

2.9 脱皮的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封层的脱皮,应清除已脱落和松动的部分,再重新做上封层;

(2)沥青面层层间产生脱皮,应将脱落及松动部分清除,在下层沥青面上涂刷粘层油,并重铺沥青层。

 

2.10 啃边的维修应将破损的沥青面层挖除,补砌路缘石,在接茬处涂刷粘结沥青,再恢复面层。

 

2.11 当路面抗滑性能低于本规范要求时,应加铺磨耗层。

总结: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路投入运营。

在公路的使用过程中,路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病害。

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大力建设公路是发展,科学养护也是发展的新思路。

因此,加强对路面的养护与维修是摆在公路建设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科学及时的维修与养护既能保证公路正常运行,同时也能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