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0218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评估自评报告

扬州大学历史教育

特色专业建设

总结报告

专业名称历史学

专业代码________

修业年限______四年_____

专业类别:

本科√高职高专□

验收类别:

品牌□特色√

    联系人____王永平____

联系电话0514-

 

扬州大学

二○○九年十月

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科学发展凝炼特色

--省特色专业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总结

  扬州大学历史学(师范教育)专业经历了苏北师专、扬州师范学院和扬州大学等发展阶段,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培养了40多届毕业学生,总毕业生人数已达二千多人,其中很多毕业生从事中学历史教学,也有部分毕业生通过进一步深造,成为颇有成就的专家学者,还有的成为各级领导干部。

本专业师生在科学研究中也颇有贡献,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学术课题多项,论著百余部,论文三千多篇,并有多人次获得各级学术研究成果奖励,为繁荣学术研究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数十年的办学实践与业绩,表明历史学专业的办学思路是正确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品牌效应,并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本专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自身能力也不断提高,走过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道路,2006年被6月列为扬州大学"品牌专业"建设点、2006年11月被列为江苏省教育厅"特色专业"建设点。

几年来,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特别在教务管理部门的具体指导、规范管理和督促下,我们按照特色专业申报计划所确定的建设与改革目标,紧跟时代步伐,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不断凝炼专业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现将几年来的围绕特色专业建设情况略加总结,恳请相关领导和专家予以指导。

  

  一、专业建设方案、工作目标思路及其执行情况

  

  几年来,本专业按照专业建设方案与工作目标的总体要求,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到人,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地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较好地实现了既定目标,完成了建设工作。

  1、广泛调研,深入讨论,明确专业定位与思路。

  历史学(师范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中传统的基础性学科,以江苏省属高校为例,几所老牌的师范学院无不相继设置这一专业,其中我校与苏州大学是创办较早的,徐州师范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分别于1956年和1982年创办这一专业。

后来的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南通大学、江苏大学、苏州科技学院等,都有历史教育专业。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师上岗制度的改革和就业方式的变化,其他原本非师范的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历史专业毕业生也参预师范专业的就业竞争。

这都给历史教育专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历史学的专业竞争更加激烈。

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师范教育"专业,我们如何继承传统,开拓进取,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不断发展呢?

为了在这一激烈竞争的形势下,保持自身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必须有明确的专业建设目标,不断明确并适时地调整专业指导思想,修正规划,有效应对。

为此,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首先,我们在省内相关专业中开展调研,涉及各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方案及毕业生就业等问题。

此外,利用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及全国历史系主任联席会议等平台及其他方式,及时了解全国相关高校同专业的相关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安徽、山东、河南及浙江等相邻省份的专业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们密切关注整个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改革的形势变化,经过多次调研、论证,结合本专业目前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走势,进一步明确了本专业的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各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层次都不断提高,专科提升为本科,本科则上升到研究生培养。

在国家"九五"、"十五"期间,全国高等教育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江苏高校数量多,素来竞争激烈,历史学专业也是如此。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成一支高学历、高层次、高职称、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专业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围绕着学科建设,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特别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学历、职称等方面的提高,制订可操作的规划,通过"内扶外引","以内扶为主,外引为辅"的师资建设方针,努力构建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30名专业教师,就职称结构看,其中教授11人,占全体教师的37%;副教授13人,占43%;讲师6人,占20%;从学历结构看,拥有博士学位13人,硕士学位11人;从年龄结构看,45岁以上15人,40-45岁8人,40岁以下7人;从专业学术方向看,其中从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11人,从事近现代史研究的11人;从事世界史研究的7人;主要从事历史教学法研究的1人。

以上教师中,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者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者15人。

鉴于上述分析,可以说,本专业在师资队伍方面形成了职称层次、学历学位和学术研究水平较高,年龄结构老中青配备比较合理,专业学术方向分布比较均衡的教师队伍的格局。

  特别需要指出,本专业30名教师中,其学缘结构比较优化,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内蒙古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避免过度的近亲繁殖,造成学术活力的衰竭。

其中还有3位起始大学学历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这对于文史结合的学术研究与育人方针都是有益的。

  3、根据社会发展,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遵循教育必须坚持"三个面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推进社会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办学宗旨,以努力培养具有专业特色,又具有较为广泛适应能力与素质的人才为目标,不断修订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在学校教学委员会、研究生处、教务处等部门直接指导下,经过学院教学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全体教师认真研讨基础上制定的,根据教育形势和社会需求的相关变化,每二年进行适当的修改。

由于本专业在教学活动中涉及博士、硕士和本科生三个层次,各自制定了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

这里主要介绍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方案。

  就培养规格定位而言,历史学师范教育主要是培养合格的从事中学历史教师,并为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机构输送优秀的备选人才。

以往我们还强调为国家事业机关和科研单位输送人才,由于党政机关录用人员采取公务员选拔制度及硕、博士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不断加大,本科生直接进入这些部门已基本不可能,从而必须进一步明确我们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学生在就业等方面更具针对性。

  4、重视各层次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本科教学的规范化,确保本科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等,都已经过学校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和考评,且以优异的成绩验收合格。

中国现代史等课程还进入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层次。

通过课程建设,教学投入与条件有明显改善,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观念上也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

  5、加强教材建设,确保教学质量。

  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教材使用规定,本专业基础课程全部采用教育部推荐"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和"九五"、"十五"规划教材,严格禁止使用部门推销和教师参编分摊包销的所谓自编教材。

对一些没有部颁教材的选修课程,其使用教材和讲义,专业严格把关,确保质量。

  6、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和教学管理。

  本专业重视制度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质量评估指标和体系,以确保教学安排、教改方案得以落实,使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比如严格执行学校教务处制定的教师停、调课制度,专业内部的教师互听课制度、督导听、评课制度,青年教师培养的导师制度、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制度等。

  7、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本专业教学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教学设施、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以保证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比如多媒体教学设施的不断改进,学校与学院机房的建设,并向本科生开放,对其课程作业、毕业论文的写作、教育技术的训练等,都有直接的帮助。

  8、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和技能训练。

  长期以来,针对本专业的特点,重视教学实践环节,特别在加强师范性教学方面,定期聘请中学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开设示范课和观摩课,重视师范技能的培训。

重视师范生教学见习与实习基地建设,先后在扬州中学、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等30余所重点中学建立了实习基地,并在第二历史档案馆、扬州档案馆建立了教学研究基地,定期与实习基地联系,反馈相关信息,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必须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的优质学科资源反哺本科教学,不断提升本专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既有的教学、学科、学术等方面的优势地位,使之成为有口皆碑的"特色专业"。

就类型而言,我们坚持走"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道路,不断强化基础教学的水平,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办学之路,反对功利主义的办学思想和做法;在学术研究上,在重视国内外前沿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进一步鼓励、组织教学研究,坚持教学相长的思路,以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提升教学水平。

  我们将以上理念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在包括本科生在内的本专业各层次人才教育与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这是我们开展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历史学专业严谨、厚实学风的形成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前提,必须建立在阅读大量的文献典籍的基础之上。

目前,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应试教育导致一些学生丧失了基本的阅读能力,而网络工具的流行,又转移了学生的阅读趣味,这对当今文史哲传统学科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造成了很多困难。

但是,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规格。

为了达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教师布置基本专业文献的阅读任务,并通过作业练习、选修课论文、考试等方式进行比较严格的检查,以督促学生认真阅读原始文献材料和相关学术论著。

特别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全面考察、培养学生阅读文献史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将相关教育理念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由于重视学生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的培养,长期以来,本专业学生的毕业率100%,2009届截止今年8月底就业率为73%,学位授予率均为100%,考研率平均25%,各项指标均保持在学校的前列。

经过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反馈良好,社会声誉颇佳。

  

二、专业改革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成效

  

  近年来,本专业围绕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集思广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就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重点投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通过学科建设彰显专业特色

  任何一个专业建设都离不开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学科水平的高低显示着专业水平的状况,学科水平低,专业水平自然也低,学科无优势、无特色、无地位,专业也自然无优势、无特色、无地位,作为基础性长线专业的历史学专业更是如此。

经过总结长期的专业办学过程,本专业一致认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提升专业特色与地位,必须以提升学科水平和层次为龙头,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凝心聚力,努力取得学科建设的明显突破。

  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明确学科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首先需要组织、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2006年以来,我们引进重点大学的博士4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本校培养的博士2人,在职委托的博士有6人,45岁以下教师都已获得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在职教师晋升教授3人,副教授3人。

本专业教师中,现有国务院特殊岗位津贴获得者、省突出贡献优秀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培养对象一名、江苏省委组织部"333"人才培养计划和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各一人。

师资队伍的壮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本科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学科建设需要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科研奖励作为支撑。

近几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项,国家清史工程项目三项,其他省部级、教育厅项目及市级、校级项目近4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在CSSCI上榜刊物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百余篇,在其他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先后获得省政府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二次,三等奖二次,教育厅科研二、三等奖四次。

本专业在以上各类科研工作统计中,在扬州大学文科专业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本学科正主持省属重点学校参照"211"建设项目"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的相关课题的研究,对未来学科的不断提升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这些科研方面的成果,丰富了教学资源,充实了教学内容,为打造特色与品牌专业增光添彩。

  再次,围绕学科建设,我们加强学术交流与研讨,提升专业的学术活力与水平,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近年来,本专业主办、协办了一系列国际、国内的重要学术研讨会,如"二十一世纪史学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第四届国际儒商大会"、"纪念张謇诞辰150周年高级论坛"、"中国史学界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全国史学大会论坛"、"首届中华口述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学术讨论会、"六朝交通史学术"研讨会、"江苏省史学会年会及高层论坛"。

在学术会议期间,组织学生参预相关学术活动。

此外,专业还不断邀请国内外著名史学家金冲及、李文海、钱乘旦、茅家琦、张宪文、张海鹏、李凭、詹福瑞、朱诚如、史景迁(美)、吴志良(澳门)等,进行专题学术报告,使学生了解前沿学术信息,开拓视野,培养其学术兴趣与素养。

  总之,本专业与学科发展结合,组织教师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发表科研成果,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国内的重要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并要求在教学中体现其相关学术信息。

  在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我们规划、组织学位点申报。

近几年来,历史学专业在1982年我国最早的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学位点的基础上,申报并获得批准建立了中国近现代史博士学位点、中国古代史硕士学位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硕士学位点,另有课程教学论硕士学位点历史教育方向。

以上博、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和建设,提高了本专业的办学层次和地位,扩大了本学科的影响。

专业中级别较高、影响较大的科研成果、科研立项、科研获奖多是这些学科获得的。

因此,要提高专业的知名度,要打造专业特色,博、硕士点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实践表明,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专业建设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提升了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2、优化课程体系,显现专业特色。

  专业特色的形成与品牌的建设,必须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结合起来。

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又必须具体落实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

因此,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凸显专业特色、优化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通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和广泛的调研,本专业十分注意打造既合乎本专业普遍规律,又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这三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

这在课程设置中有明显的体现。

现在全国著名大学的历史学专业,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其人才培养都列入文史哲经等多学科结合的教学基地中,一二年级一般不分专业,跨学科地开设一些通识课,目的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的理论研究型的人才打基础。

这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相对而言,我们主要培养具有一定应用性的中学师资,因此必须根据中学教育的实际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加大专业基础知识的训练。

  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编制了历史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有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公共课程的课目和学分由学校安排,有统一的规定。

由专业方面安排的,主要是专业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在2006年度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我们加大了"通史类"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的学分和教学时间的分配。

作为中学教师,扎实的基础知识准备最为重要,对中外历史贯通的了解是他们的立身之本。

这方面课时的适当增加和讲授时间的合理安排,对于教师的知识讲授、作业布置及学生的参考书阅读等,都作出明确的安排。

否则上下五千年,匆匆走过,不仅教师讲不清重点,理不清线索,学生根本无法接受。

因此,这一人才培养方案在重视基本知识传授方面突出了专业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在专业选修课程中,我们主要考虑到目前中学历史教育中越来越多地加大思想文化的内容,而在政治史方面则有所削弱,我们必须扩大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以增强适应性。

因此,我们开设了中国断代思想史和文化史专题选修系列,基本上古今贯通了,这对学生提高思想文化史基本知识和能力是有益的。

  本专业重视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培养,这不仅是一般的讲授技能,而是指专业研究能力。

我们指导学生在通史课程学习过程必须阅读一定的基本文献,在此基础上形成探究的兴趣。

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中国历史的"断代史专题"选修系列和外国历史的"国别史专题"选修系列。

通过专题选修课的深入学习,一些同学更集中地深度阅读某一方面的文献。

这对那些有志于进一步深造的同学帮助尤其明显,对大部分同学而言,他们的毕业论文选题多与这类课程的学习有关。

  此外,合理的基础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安排,对学生考研深造也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现在,历史学科的硕士生招生,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命题,笔试重视综合性基础知识,而重点大学的面试则重视学生的能力与素养,我们的课程体系,正与这一考研方式或国家选拔人才方式的调整相吻合。

因此,近几年,本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进入重点大学深造的比例达到了15%以上,且受到兄弟高校的好评,这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有一定的关系。

  从实际效果看,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际操作性强,实施效果显著,人才培养质量高。

  近年来,本专业以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为中心,加强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

专业主干或核心课程,都已经接受了学校优秀课程或精品课程的验收,有的已列入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

  针对师范教育的特点,随着最近几年中学历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调整,本专业组织了相关的调研,为确保学生了解相关变化,增强适应能力,本专业以讲座的形式,对中学教材、教改情况作介绍,并将"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和"中学教材教法研究"等相关讲座的内容逐步充实到"历史教学法"等课程中。

  合理的课程体系、新颖的教学内容终究要通过教师的讲授传达出来。

专业教学委员会对主干课程的教师有明确的要求,严格遵守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规定;选修课程也有严格的准入制度,绝不因人设课。

注意师资队伍的结构,不能因教师的流动、退休而随意调整课程。

同时,特别注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既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同时又及时配备指导教师,形成合理的梯队,保证基础课程的相对稳定。

  3、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促进专业建设

  教学管理是一项日常性的工作,要确保专业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和教学环节的良好运行,要确保课程体系的有效落实和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重视日常教学的管理。

只有严格、规范的管理,才能出效益、出成绩。

本专业素来重视教学管理,注重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努力做到有章可循,依法办事。

在这方面,本专业师生已形成了共识。

  本专业严格遵循学校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一些符合本专业自身特点的教学管理细则。

如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我们制定了《历史专业青年教师导师制度》,规定新上岗教师,必须配备导师,导师一般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授担任,给青年教师上师范课,指导青年教师备课,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新教师正式上课前,必须向全专业教师开设观摩后,得到认可后方可独立授课。

当然,导师在科研方面也帮助青年教师逐步确立稳定的专业研究方向和课题。

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竞赛与观摩活动。

通过规范管理,本专业年青教师成长甚快,有的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中获得奖励,有的在学术上已崭露头角,这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本专业坚持开展同行观摩与督导听课,形成相关制度。

各教研室每人必须向教研室同行开一次观摩课,课后集中评议;每个教研室每学期推一人向全专业开设一次观摩课,课后评议。

学院、专业、教研室负责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节,并与相关教师就教学问题进行切实的沟通。

本专业长期聘请资深望重的老教师担任教学督导,督导随机听课,每学期必须听遍所有主讲专业教师的课程,另有校、院督导参预听课,专业主任、教研室主任必须定期与督导交流,了解教学状况,并及时处理相关教学问题。

现在各学校强调"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这固然很重要,但必须重视同行之间的互评,相互结合,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本专业坚持考教分离制度。

依照学校、学院有关考教分离的制度,本专业也制定了相关实施细则。

对专业试卷命题指导思想、命题原则、命题方法、命题要求均作出了切合实际的规定。

本专业每门主干课程都建立题库,并购置了题库管理的软件系统。

随机抽出试题后,教研室负责人必须与相关教师严格审核,并报专业与学院审批。

试卷批改也由教研室组织相关教师共同进行。

试卷批改完毕后,教研室应组织分析,以检查教学过程的得失。

  在教材选用方面,本专业严格遵守学校和学院制定的相关制度,并加强调研,参照相关高校的教材使用情况,形成了一些符合本专业特点的实施细则。

如制定了《历史专业教材建设规划》、《历史专业教材使用管理规范化条例》,避免教材选用的随意性,确保教学水平的提高。

  加强毕业论文的管理与监控。

毕业生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项具有综合性考核特点的重要教学环节,具有周期长、个性化等特点,管理难度大。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我们在学校、学院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本专业实施细则,其中涉及到本专业具体的学术规范。

在6个月的时间里,开展论文指导与写作工作,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研究基础或学术兴趣,选择专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多为高级职称教师。

从论文题目的确定、资料的收集等,由指导教师把关,同时学院定期检查,教研室内部定期交流。

最后论文答辩程序,必须有二位熟悉内容的教师评阅,并组成5-7人的答辩小组,提出相关意见。

就整体而言,本专业在毕业论文管理环节中,取得了不少比较成熟的实践经验,历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每年度都有毕业生毕业论文获得省及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奖励。

学生们一致反映:

"历史专业毕业论文要求严格、规范,答辩过程'残酷',但收获也大!

","体现出四年本科学习的综合素养,终身难忘!

"

  总之,本专业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执行学校、学院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并尽可能与本专业的实际结合,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从而确保专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专业建设迈向新的更高的台阶。

  4、加强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是人才成长的摇篮,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人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在当代社会发展与教育环境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必须有所突破,努力通过不断改革,超越传统,以适应当今的教学对象、社会需求和竞争环境。

  每个学科、每个专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和相对稳定的教学规律,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

对此,我们自然要有所继承。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各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引进和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我们应该与时俱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积极倡导和实施"研究型"教学理念,并与本专业教学特点结合起来,加以贯彻落实。

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历史学学习的过程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色,对文献的理解、对历史现象的认知与评判等,有时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这给师生的互动、课堂讨论和学术交流提供了条件,特别是高年级的选修课程,更是如此。

当然,深入的学术研讨,必须建立在基本文献阅读的基础上。

因此,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在课外布置了大量的基本文献和经典论著的阅读,对某些核心文献,还组织"读书小组",集中研读。

对一些有分歧的历史现象,展开讨论。

有些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由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经过比较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