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0492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docx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1

《草原》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②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又想坐下一首奇丽的小诗。

③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草原的无限乐趣。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有绿色,不用墨线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注入云际。

1、请调整上面一段话的句序:

2、在文中的“—”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

4、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

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

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

5、“这境界”指的是什么?

6、这段文字主要通过描写衬托了蒙古族同胞的心灵美,民族团结的精神美。

《白杨》

爸爸()着孩子,()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入深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2、结合课文知道,这是爸爸第次深思。

他在深思()。

A、思过去,思自己。

B、思子女,思未来。

3、“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指,“几棵小树”暗指

这种写法叫。

4、“浮起一丝微笑”说明爸爸

5、“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意思是()

A、孩子们也会像爸爸那样克服困难,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B、小白杨树不怕环境恶劣,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是戈壁滩的卫士。

《古诗三首》

清平乐·村居

,。

,。

,。

1、默写。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一句的意思。

3、你能用两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一下文中描写的小儿吗?

4、文中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冬阳·童年·骆驼队》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

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评价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前总统兴的生活。

作者是,的著名女作家。

2、指出画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3、谈谈你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4、说说选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童年的发现》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

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

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爱和迫害的风险。

1、联系上下文,“我”的脸为什么一下子涨得通红?

2、“幸亏她没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

”这句话是对进行了夸张,说明。

3、作者自己我安慰的理由是。

他之所以这样安慰自己,是因为他发现了,却被老师,这就像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为了他们的发明、发现而付出惨重的代价一样。

4、最后一句话如何理解?

5、你知道有哪些科学家因科学发现而受到迫害吗?

请列举两个。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

孔君平,父不在,乃。

为设果,果有杨梅。

曰:

“此是。

”儿应声答曰:

1、联系上下文填空。

(1)为设果。

(2)孔指以示儿曰……

2、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君”与“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

()

(2)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

()

(3)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

3、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特点,起到作用、

4、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的哪里?

5、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晏子使楚》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

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看见了,问他们:

“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

他是哪里人?

”武士回答说:

“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

“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

”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

“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1、文中前一个带点的词“水土”是指,后一个“水土”是指。

2、这段话写了楚王第次侮辱晏子。

楚王嘲笑齐国人

,想借此机会。

3、晏子的话妙在不但生动形象地点明了,

而且回敬楚王:

4、从这个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晏子的才能和

精神。

《再见了,亲人》

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是您A全村妇女,B打糕,C炮火,D硝烟,E阵地上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当时有很多次阻击战。

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情人。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

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1、把下列五个表示动作的词还原到文中A、B、C、D、E五处。

送到冒着穿过带着顶着

2、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

3、文中已用“//”把第一自然段分为两层,两层之间属于关系。

4、带点的词“亲人”是指,“我们”是指。

5、文中为什么说“亲爱的土地”呢?

6、第二自然段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深情。

《桥》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A上了老汉的胸膛。

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

“你先走。

老汉吼道:

“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B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C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D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chān)扶着,来这里祭(jì)奠(diàn)。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把下列四个动词还原到文中A、B、C、D四处。

退塌推爬

A:

B:

C:

D:

2、理解文中的画“——”的句子。

3、请把写洪水的句子画上“”线。

4、文章结尾才交代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将相和》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蔺相如看这情形”中“这情形”是指:

2、想一想:

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这句话中的“小”字能够删掉吗?

从这个“小”字的准确运用,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的人。

3、这段话是通过描写来表现蔺相如的特点的。

4、读了这段话,你从哪里能看出蔺相如的机智?

又从哪里看出蔺相如的勇敢?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一下。

《草船借箭》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

”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把文中的“说”和“问”字换成另外的词,或者在“说”和“问”字的前面加上一些表示人物神态、心理、动作的词,使文章更生动具体。

2、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3、诸葛亮立下军令关,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从中反映出什么?

4、“草船借箭”的故事节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是。

你还知道其中的哪些故事?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李姓的源

传说李姓的直接来源是商朝官名——大理。

外族的改姓也是来源之一。

李姓在唐朝发展为中国第一大姓。

书籍、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李姓名人

李耳、李冰、李世民、李白、李清照、李时珍、李自成、李大钊

上网

李姓人口数

据统计,目前李姓人口李姓人口总数已超过一亿

爷爷的讲述

李姓族谱

在福建连城县蓬峰镇的文川,保存着一本90卷之长的李氏族谱

……

……

……

 

1、从这份表格中看出研究者的信息来源来自多种渠道,有

,有,也有。

2、资料涉及的面比较广,有,有,

有和等,获得的资料比较丰富,这是得出结论的前提。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青春年少的我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未来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些沉迷于网络黑洞里的同学们,当你坐在电脑前、手握鼠标时,请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是被它所控制、所奴役。

切勿让网络这张大网网住手脚,束缚心灵,不要被网吧里那些看不见的陷阱埋葬自己的花样年华!

1、解释下列词语。

憧憬:

奴役:

2、用自己的话说说网络对同学们的毒害。

3、面对网络,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

《人物描写一组》

(一)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来()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两个人走马灯似的()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在了一起。

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

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不动他。

1、在括号里填上描写小嘎子的动作的词。

2、找出上面这段话中的比喻句,画上“”。

3、这段话反映了小嘎子的个性特点。

(二)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1、此时严监生的样子可以用成语来形容。

2、假如严监生还能说话,他可能会说什么?

3、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严监生是怎样一个人?

(三)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巷肃严整如此,这一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1、这个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作者。

2、结合句子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纳罕:

放诞:

3、这段文字作者要刻画的人物是。

4、“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这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充分表现了王熙凤的性格,同时还可以看出她在贾府里的地位。

5、将对王熙凤进行侧面描写的句子画上“”。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chà)紫嫣(yān)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按原文填空。

2、文中加点的“正是这样”联系前文是指()

A、德国养花的人很多。

B、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C、女房东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3、本段中哪些语句能体现出德国人对花的喜爱,请你找出来在它下面画上“——”。

4、填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这一种境界”是指

(2)为什么说这种境界是“耐人寻味”的?

5、画“”的句子能否前后对说出你的理由,并联系实际来谈谈你的看法。

《威尼斯的小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①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②不管怎么拥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

他总能平衡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文段采用了先后的写法。

2、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行船的速度很快”,用“”画出来。

3、把句①用适当的关联词连起来,可选择;把句②的关联词语换掉,使句意不变,可选择。

A、因为……所以B、之所以……是因为C、尽管……还是

D、不但……而且E、无论……都F、只要……就

4、选文从哪些方面展示了船夫的高超技术?

作者为什么写船夫的技术高超?

《草原》

一、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     )。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不用(            )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         )。

1、 根据课文内容,将短文补充完整。

2、 作者在片段中,概括了草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 简要说说文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叹(    ) 柔美(    ) 奇丽(      )

5、读读短文中划线的句子,“无边的绿毯”指的是______________,“白色的大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让人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空气(      )  歌声(     ) 天空(     )草原(      )  骏马(     ) 

线条(     )

三、课文传真

《草原》是著名作家(      )写的一篇散文,通过(         )、(             )、(             )的记叙与描写,表现了草原秀美的风光和内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

最后,作者以(                                         )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热爱草原,赞美草原人民的真挚情感。

 《丝绸之路》

一、课文传真

“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_______________,公元前138年,__________曾历尽艰险出使过西域。

公元前119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__________与________的友好往来。

课文写的东西方交流的生动一幕,发生在公元前____年,张骞的副使与_________国将军代表两国互赠礼品。

两千年前,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之间的贸易和交往的大门。

我国出口的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对外交流的文化艺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外进口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国外进口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在线

中国使者拱手致谢,高兴地说: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1)“一条伟大的路”指什么?

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丝绸之路”又可以称为“友谊之路”,结合你的理解,我们还可以称它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杨》

一、阅读在线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     )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在文中空格内填上适当的词语

2、根据爸爸的表情,写一写他的内心。

微笑时,心里在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严肃时,心里在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中划线的句子,展开想象,补充下面的句子。

  爸爸妈妈他们这样的祖国建设者,也像白杨树一样,遥远的边疆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来工作;____________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___来工作;________________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_来工作。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大戈壁  (      )的大戈壁  (      )的大戈壁

(      )的白杨树  (      )的白杨树  (      )的白杨树

(      )的新疆     (      )的新疆    (      )的新疆

三、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补充句子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他们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只知道爸爸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他们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他们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一、课文传真

青藏铁路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______________起步,跨过巍峨的___________,将穿越“世界屋脊”______________,到达雪域圣城——_____________。

风火山海拔______米,风火山隧道开凿是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全场________米,于___年_____月_____日胜利贯通。

二、写出带点词在文中实际指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

1、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越过“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一个下马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古诗词三首》

1、《古诗词三首》在内容上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古代儿童的形象。

我最喜欢__________朝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    _____中___    ___(谁),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诗句,细品析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前一个“一叶渔船”让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个“一叶舟”,让我仿佛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阳童年骆驼队》

1、课文按__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这四个童年片段,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按课文内容填空。

人在_________,骆驼在__________。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____________的样子;那样_______的脸,那样________的牙,那样         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__________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____________热气,        沾在胡须上。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________________。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_______又来了,________又来了,童年却________________。

冬阳底下________     __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多么_____________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