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063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报告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报告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报告Word下载.docx

《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告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报告Word下载.docx

我国自古就又“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

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

感恩是一种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知。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对中小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但从小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和帮助,应该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3、中小学生成长的需要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

“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学好到我要学好,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塑造儿童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此,我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

的学生景仰科学家, 

有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 

小部分的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

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

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出基础道德滑坡,理念信念缺位,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三:

一时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备受溺爱,长辈们只知道默默付出,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只是孩子们以为向长辈们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成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

二是由于分数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已又多年,感恩教育缺失就可想而知。

三是张村乡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的一般家庭和部分外地来此打工的矿工子女,而且还有一部分留守儿童,这些学生,普遍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再加上本校大批优秀的学生相继转出,使得本校目前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

基于以上思考,从感恩教育出发,结合本学期我们提前做得的感恩教育的相关工作以及取得的效果,我们提出了《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的课题,创造感恩教育的新模式,对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根据我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决定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的切入点,对全体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并使其成为一大特色,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知恩图报,不忘祖国之恩、自然之恩、社会之恩、教诲之恩、养育之恩、知遇之恩、帮扶之恩……使“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之情感生根、开花、结果。

我们知道:

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并不缺少道德资源,我们最需要的是道德行动能力。

有人说,如今道德滑坡,不是指道德观念的滑坡,而是指道德实践的滑坡。

很多人并不是黑白颠倒、是非不分,而是对于具体行动裹足不前、难以实施。

比如,有人背后谈论起道德问题来振振有词、慷慨激昂,听到见死不救的事情时也非常气愤,但事情轮到自己头上时,却和其他人一样“该出手时不出手”,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严重脱离。

道德不仅仅表现为一种知识,一种规范,而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判断、选择、评价、行动和创新能力。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成员的道德行动能力。

没有全社会成员共同的道德努力,社会和谐便无从谈起。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道德行动能力居于更加重要的地位。

过去较长一个时期,我们对学生道德行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尤其是在制定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时,比较多的是强调道德知识的培养,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道德知识是人的内在东西,是形成道德行动能力的先导和基础。

但是,道德教育只停留在知识层面还远远不够,必须转化提升为道德行动能力,才能完成道德活动。

道德本身是人的一种实践理性,人在道德认知教育中获得的“道德心灵之花”,不仅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结出客观的道德之果,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检验、确证、巩固和完善。

过去我们不仅对学生道德行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而且在其培养问题上,也是比较多地强调了教育。

这就要求我们遵循道德能力的形成规律,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社会道德生活,加深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增强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践行能力;

鼓励他们发挥创新能力,捕捉蕴含新的道德生命力的社会规则,提出新见解,从而发展相应的道德行动能力。

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统一的道德行动能力建设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我校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开展了一年多的“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动,学生的德育表现有了很大改观,从2010年6月开始,为了使“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又开展了历时一年的“感恩教育”,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教育经验,学生的“感恩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部分学生的行为得到了自觉改变,其教育效果受到了教师、家长、社会的广泛好评,特别是所有的家长都强烈地对学校提出建议:

一定要将感恩教育深入开展下去。

怎样深入开展呢?

一是将感恩教育的目标定位在通过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提高学生的感恩行动能力上;

二是将“感恩活动”活动不断地深入开展下去,形成感恩习惯。

课题研究的内容

主题:

懂感恩会做人

1、学会感恩,回报他人。

2、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3、永怀感恩之心,常做感恩之事。

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情境教育法,渗透教育法,实践锻炼法,专题活动法。

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0.6——2010.7)

1、建立课题组,明确分工。

2、制定研究方案。

3、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

研究阶段(2010.7——2011.4)

1、各种感恩活动方案制定与落实

2、课题中期总结

3、关于各种感恩活动的理论研究。

4、形成一些有价值阶段性的成果加以宣传和交流。

第三阶段:

结题阶段(2011.4——2011.6)

课题组成员完成研究成果,申请结题

课题研究的成果及结论

感恩教育要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教育气氛和情境,把感恩情境——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

感恩情境素材包括:

说明情境——一些生活哲理和感恩情节的寓言故事、童话和伟人故事;

体验情境——为说明感恩的重要意义,设计一些比“说明情境”更隐蔽的情境,使学生获得某种感恩体验;

感悟情境——为增强学生的感恩敏感性和感恩意识而设计的。

把家庭、学校和社区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人际互动事件,设计成一些感恩教育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恩”的重要意义。

在日常的学科教育、班级管理、集体活动和学校生活中应该渗透感恩教育。

请相关的名人名家作关于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

在校园的阅读节、艺术节、大队活动等集体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班会课安排专题的感恩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使学生在其教育内容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了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的实践锻炼法有多种表现形式:

①动手法。

为你的感恩对象做一件事情,如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感恩卡片,学唱一些感恩歌曲,在特定时间献给特定的人,或者在特定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

②写作法。

鼓励学生写感恩日记,并把每周或每月别人为其做过的比较感动的事情写成周记或作文,在班上宣读。

③换位法。

指导学生亲自去做去体会,与家长、老师进行换位后,做一次家长与老师的事情,从而感知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恩情。

④故事法。

让学生讲述他非常感动的事情,讲他受到恩情的感受及对自己报恩行为的体会和感想。

⑤现身说法。

学生的现身说法也是一种实践锻炼法的表现方式,把发生在自己身边或自己身上的关于感恩的事情讲给他人听,增强了感恩教育的现实感与可行性。

在特定日子,如新年、春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来临之际,以学校、班级、年级组等团体形式出面举行大型感恩活动。

教唱感恩歌曲,做到人人会唱感恩歌曲。

组织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出感恩教育专题黑板报和墙报,在校园广播台和电视台播出感恩教育专题歌曲和专题内容等。

使学生对感恩教育有了可感性,是感恩教育不在抽象,更便于了孩子们的理解和感悟,并从中受到了快乐的感恩教育。

我们的感恩教育就是这样,从自身出发,从小事做起,在各种活动中去领悟与人为善的真谛,去体会感恩带给我们生活的改变。

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等教育研究,一步步使孩子们的人生观和行为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感恩,改变了孩子们,也改变了我们的环境。

正如获奖选手蒋豪在自己的演讲稿里所写:

“以前屡禁不止的废纸、包装袋不时的随风起舞,现在再也看不到它们的舞姿了。

以前经常独自流泪的水龙头也从此不再哭泣,就连粗鲁的语言也被现在文明的普通话垄断了。

长发的男生没有了,女孩的头发越来越漂亮了,那些丢失的校规校纪又回来了。

学生礼貌了,老师也和蔼多了。

师生之间不知何时更融洽了。

感恩,改变了学生,改变了老师,也改变了整个校园……

在家里,以前什么好东西都仅着我吃,我也没觉得不好意思,可现在我学会和父母分享了,以前星期天回到家里只知道看电视的我现在也会主动做点家务了,父母诧异了,我心里偷着乐了,感恩,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的生活……”

还需要说的是,这次课题研究是我们教师和学生“双赢”的成长过程。

我们研究小组的组长延海丽老师辅导的学生蒋豪在辉县市举行的中小学生“读经典,做善事”演讲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成员王兰老师的德育优质课《感恩母亲》在辉县市的德育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成员马金凤老师被辉县市教育局评为善行楷模。

研究后的反思

1、感恩教育如何更加深化的细化到学校常规教育之中,与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等有机结合。

2、感恩教育必须重实践、重体验,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练,把被动教育变成主动教育,这一点不是一蹴而就的,仍需在不断地研究中摸索探讨。

3、感恩教育如何使师生日常教学,学生日常家庭生活情况,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新华社2001年12月24日

2、首师大蓝维等四人编写的《公民教育:

理论、历史与实践探索》——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3、杨东平主编《新公民读本》(小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4、田秀云编写的《社会公德与个体道德》——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

5、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

6、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张村乡中心学校

201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