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15997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docx

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

2020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

九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3愚公移山

第一部分

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之《愚公移山》

一、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

“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

”众人说:

“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

“你简直太愚蠢了!

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叹说:

“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

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二、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2、《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3、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

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是一篇有浪漫主义神奇色彩的寓言故事,历来脍炙人口。

4、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5、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神话不同于迷信。

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

马克思说: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三、语音太行(háng)万仞(rèn)惩(chéng)塞(sè)汝(rǔ)曾(céng)诸(zhū)箕(jī)畚(běn)荷(hè)孀(shuāng)龀(chèn)叟(sǒu)匮(kuì)亡(wú)以应厝(cuò)雍(yōng)冀(jì)四、通假字(在古汉语中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这种现象叫“古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用“惠”代“慧”,“惠”是通假字,而“慧”则叫本字。

)1、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2、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5、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山6、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

五、古今异义词1、河阳之北河:

古义:

黄河,今义:

泛指一般河流阳:

古义:

山之南,水之北今义:

太阳2、达于汉阴阴:

古义:

山之北,水之南今义:

阴天3、指通豫南指:

古义:

直,一直。

今义:

手指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

古义:

乃,并今义:

曾经5、投诸渤海之尾诸:

古义:

之于,今义:

各个,许多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

古义:

负荷。

今义:

荷花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古义:

草木。

今义:

毛发8、北山愚公长息曰息:

古义:

叹气。

今义:

休息9、虽我之死虽;古义:

即使。

今义:

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10、惧其不已也已:

古义:

止。

今义:

已经11、无陇断焉陇断:

古义:

山川阻隔。

今义:

把持独占12、何苦而不平何苦:

古义:

怎么会,哪怕今义:

不值得做,犯不着六、词类活用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止:

动词的使动用法,阻止,使……停下2、面山而居面:

名词用作动词,面向,面对着3、吾与汝毕力平险毕:

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

险:

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5、聚室而谋曰聚: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聚集七、一词多义1、方:

(1)方七百理(古代称面积用语,纵横)

(2)今方来,吾欲辱之(将要)2、固: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

(4)固若金汤(坚固)3、穷:

(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穷困)(3)蝉则千转不穷(尽)

(4)非咨询不穷其致(追究到底)

(5)穷凶极恶(极端)4、如:

(1)其如土石何(如……何:

把……怎么样)

(2)闻水声,如鸣佩环(好像)(3)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及)

(4)如法炮制(依照)

(5)如意算盘(符合)5、通:

(1)指通豫南(通向)

(2)初极狭,才通人(通过)(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通)

(4)政通人和(顺利)

(5)通计一舟(全,整个)

6、且:

(1)年且九十:

(2)且焉置土石:

况且

虚词:

1:

之字原有三种常见用法:

A、相当于:

“的”

B、相当于:

“他(她,它)”

C、起舒缓语气,调整音节作用

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以君之力

A、相当于“的”{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山之一毛操蛇之神跳往助之

B、相当于“他(她、它)”(笑而止之曰闻之告之于帝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起舒缓语气(甚矣,汝之不惠调整音节的作用虽我之死译时不译汝心之固)

2、“而”在句中作连词,通常有两种含义:

A、表顺承,不译

B、表转折,译为“但”,“但是”

文中表顺承的有{聚室而谋曰何苦而不平

表转折的有:

而山不加增

3、焉:

(1)无陇断焉:

语气词,相当于“了”

(2)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八、重点词语解释1、年且九十且:

将近2、惩山北之塞惩:

苦于。

塞:

阻塞3、出入之迂也迂:

曲折,绕远4、聚室而谋曰室:

家,这里指全家人。

5、吾与汝毕力平险汝:

你。

险:

险阻。

这里作名词指险峻的大山。

6、杂然相许许:

赞同7、其妻献疑曰献疑:

提出疑问8、以君之力君:

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

损:

削减丘:

小山

10、如太行、王屋何如……何:

把……怎么样11、且焉置土石且:

连词,况且焉:

疑问代词,哪里12、投诸渤海之尾诸:

之于1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

挑夫:

成年男子14、叩石垦壤扣:

敲,凿15、始龀龀:

换牙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

交换节:

季节17: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

通,达1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匮:

尽,不足19、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

20、方七百里:

方:

见方。

古代称面积用语,译为方圆。

21、面山而居:

面:

向着,这里用作动词。

22、指通豫南:

指:

直。

23、箕畚运于……:

簊畚:

泛指盛土石的工具。

这里指用箕畚。

24、山之一毛:

毛:

草木。

25、陇断:

即垄断,山冈高地。

九、特殊句式1、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句。

实际语序:

汝之不惠甚矣。

)2、且焉置土石(倒装句。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焉”充当“置”的宾语,前置。

)3、何苦而不平(倒装句。

疑问代词“何”充当“苦”的宾语,前置。

)4、帝感其诚(被动语句。

“帝”是被感动者。

5、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定语后置。

)十、朗读节奏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十一、理解性默写1、“愚公”移山时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初定计划时杂然相许;深入研究时其妻献疑;移山过程中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2、“愚公”坚信移山成功的依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3、第三段可以看作是文章的驳论部分。

“智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列举的论据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在文中用来驳斥智叟最有力的一句话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批驳的方式是驳论据;其结果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4、反映愚公移山艰苦情形的句子: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士石何?

6、愚公能够移山的原因是: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7、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细节是: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8、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河曲智叟无以应”而言的。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2、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3、、如太行、王屋何?

*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泥箕、筐子装上士石运到渤海边上。

5、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好吗?

6、且焉置土石?

*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呢?

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

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愁什么挖不平呢?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这篇寓言首先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

接着写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张,全家人又讨论决定了运土方案,而后立即行动,上山“叩石垦壤”,这是情节的开端。

下面再写河曲智叟闻讯赶来,阻止愚公移山,愚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征服的思想,这是情节的发展。

最后写“操蛇之神”的恐惧心理和天帝被愚公的决心所感动,山终被移走,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二者是同时到来的。

这种安排很巧妙,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开头写太行,王屋既高且大,而愚公仅以全家的力量来移山,这在一般人看来,已经是“愚蠢”的了。

接着写运土石,地点是“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路程如此遥远,而帮助他们来移山的又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往返一次需时一年,这又进一步显示了愚公之“愚”。

但所有这些,仅仅是事物的表象。

及至智叟前来阻止移山,愚公说出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他的形象刹时变得高大起来──原来他的见解远远超出一般人之上,他是“大智若愚”啊!

这种随着情节的发展由表及里地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二、问题研究

1.对这篇寓言故事的思想意义应怎样认识?

要认识这篇寓言故事的思想意义,首先要把握愚公的艺术形象。

愚公在九十高龄的情况下亲自率领子孙上山“叩石垦壤”,并非出于一时感情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主要有两点:

一是他有远大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要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有这样的抱负,他才能不顾年迈力衰,不顾劳动的艰辛,毅然担负起这一伟大事业。

二是他对移山的坚强信心来自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从“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可以看出,他懂得人力是无穷的,移山的事业尽管不可能在一代两代人的手里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坚持干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

他这种观点就比自作聪明的智叟要高明得多。

其次要把握神话结尾的作用。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

马克思说: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幻想方式,它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有着本质的差别。

在具体解释上却可以采取不同的角度。

晋人张湛对本文有这样一段解释:

“世咸知积小可以高大,而不悟损多可以至(致)少。

夫九层起于累土,高岸遂为幽谷;苟功无废舍,不期朝夕,则无微而不积,无大而不亏矣。

”这是从哲学的角度进行解释,认为大和小,多和少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其中含有朴素的辩证观点。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中引用了这个寓言故事,把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比作两座大山,把共产党比作愚公,人民比作天帝,并指出:

“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这是从现实政治的角度进行解释。

在毛泽东的解释中,包含着两个要点:

一是说明敌人的力量暂时还很强大,人民革命事业十分艰巨,对此要有充分的估计,不可掉以轻心;二是把原来的神话结尾还原为人间事,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只要党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革命就一定能够胜利。

这一解释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是“古为今用”的范例。

2.本文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运用对比和衬托的写法。

例如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就具有强烈的对比作用。

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

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不惠”之举。

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

作者在命名上还特意将这两个人物加以颠倒:

以愚公的大智大勇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

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此外的对比还有京城氏之子和智叟,京城氏之子刚七八岁,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则是“笑而止之”。

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例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对显示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一定的作用。

又如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3.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

这两个人物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从他们说话的措辞和语气便可看出。

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

“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

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焉置土石”。

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

“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

这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前者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后者的“笑而阻之”,引出愚公的反驳,由此过渡到神话结尾,才显得自然合理。

4.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又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

再从“跳往助之”来看,他是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地去的,更有说服力。

至于作者为什么写一个孩子来相助而不写大人,则可能还有一层意思:

孩子阅世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艰巨性,所以用天真的态度来对待移山一举,其中也含有“愚”的成分;但反过来看,这种“愚”却表现了他对有意义的事业的热情。

晋人张湛说:

“故北山之愚与嫠妻之孤,足以哂河曲之智,嗤一世之惑。

”这话是有道理的。

第一部分

1、读了此文后,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

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包含着什么深刻的道理?

《愚公移山》是一则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

通过愚公立志移山,终于搬掉两座大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我们只要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3、文中写“其妻献疑”,用意何在?

写“其妻献疑”,用意有二:

(1)突出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

其妻认为开山平险一事太难,不仅挖掉这两座大山非愚公之力所能及,而且挖出的土石放到何处也是一大难题。

其妻的这些顾虑,愚公当然是考虑了的。

但是,愚公为了子孙后代出入不受阻碍,他以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下决心要开山平险。

(2)突出愚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他知道仅凭自己“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这点力量是完成不了这件事的。

但他相信他的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他有征服自然的信念。

4、写孀妻之弱子“跳往助之”,其作用是什么?

写此事有两个作用:

(1)表明愚公此举之得人心,开山劳作之艰辛,愚公一行之坚毅,“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以此之孀妻弱子“助之”与后面河曲智叟“笑止”作鲜明对比,寓托作者褒贬之意。

5、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

为什么?

愚公不“愚”。

(1)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下定了决心移山——“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

移山的成功地说明愚公不“愚”。

6、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

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

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究会成功的哲理。

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7、愚公怎么驳斥智叟对他的讥笑的?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8、从全文看,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几个方面?

文中从哪句话是侧面写出移山的艰难?

愚公移山困难有

(1)山高而且大;

(2)运土石的工具很小;(3)运土石的距离远、时间长。

这可以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句话中得知,也从侧面写出了移山的艰难。

深入探求:

1、文中写了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这对表现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文中写的这些,都有利于愚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

具体来说,山的高峻显示愚公的决心大;遗男的相助,说明移山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受到了乡邻的拥护;智叟的阻止,则是通过愚公智叟两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愚公为子孙后代造福而移山的远大抱负,看到人的伟大力量和长远目光;写神的搬山,则是突出愚公精神的感人。

2、请谈一谈你对愚公这一形象的认识。

愚公以90高龄亲自率领子孙上山“叩石垦壤”,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正因为有这样的抱负,他才会不顾年迈力衰,毅然从事这一伟大事业。

二是他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力是“无穷匮”的,而自然条件在相当大的时期内不会有变化,尽管移山的事业不可能在几代人的手里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坚持干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

愚公的这种抱负和信心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愿望的生动反映。

《愚公移山》第二部分

1、作者:

列子,名御,战国时郑国人,著有《列子》2篇,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早已散失现在流传的本子是东晋张湛辑注的,书中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课文的寓意:

这篇课文名为“愚公移山”,其实并不一定是要提倡挖山,而是意在告诉人们:

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奋斗努力。

3、公移山的原因、目的、方法、信心和结果:

①原因: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

②目的: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③方法:

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④信心: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⑤结果: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4、愚心移山的艰巨性

愚公移山的任务异常艰巨,这一点在文中多处表现,归纳起来具体表现为四点:

A、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本文从山之高大,从愚公的年事已高,从移山的工具简陋,从搬运土石的路途遥远这几个方面,充分反映出移山的任务的艰巨。

正是因为移山任务如此之艰巨,才更能衬托出愚公那高尚的思想。

宏伟的抱负,超人的智慧,使他的形象更加高大,从而更加突出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心和勇气。

5、文中“愚公”和“智叟”二人取名含义

愚公和“智叟”的对话是全文的核心,这里二人针锋相对,对比鲜明,智叟眼中的愚公是“残年余力”,“不能毁山之一毛”,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他的“智”其实是老于世故,鼠目寸光;而愚公所看到的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他认为人的力量无穷,只要世代坚持移山,终能为人所平。

他的“愚”,其实是勇于奉献,公而忘私是大智若愚,在命名上特意将两个人物颠倒过来,不仅对比鲜明,而且有深刻的讽刺意义。

6、对“其妻献疑”一句理解

文中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一句语气关切、担心且非常委婉,这里提出移山的困难,目的不是为了阻止愚公移山,而是提醒愚公及其全家人正视移山的困难,并且设法克服困难,从而以另一个侧面仅衬出愚公意志的坚决。

她的问话语气与智叟那充满讥笑和责难的语气截然不同,这一点应加以体会。

要点理解:

1、愚公这个艺术形象的特征是:

一是他有远大的报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正因为如此,他才不顾年迈力衰,毅然从事这一伟大的事业。

二是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的正确认识,他认为:

人力是无穷的,自然条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会有变化的,经过人们世世代代干下去,就一定会成功的,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愚公的这种抱负和信心是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愿望的生动反映。

2、愚公和智叟的对话是本文的核心,愚公是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智叟是用静止的观点来看问题的。

3、本文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写法。

对比,愚公和智叟的对比,(他们对挖山态度的对比,两种观点的对比,名字的对比)京城氏之子与智叟的对比使愚公这个的物形象更鲜明、更伟大。

烘托,主要指侧面描写,如写二座山之大,运土路程之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威”对烘托愚公的形象都有重要的作用。

4、本文的一些细节描写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重要的作用,如写山之大,人力之少,工具之简单,路途之遥远,如此移山看来是愚不可及,但从愚公回答智叟的话来看却又是大智若愚,使愚公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另外还有愚公妻子“献疑”、“京城氏孀妻之子”“跳往助之”、智叟的“笑而止之”这些细节描写都很生动。

具体问题: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中的“笑”表现了智叟不智或自作聪明;“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的“长息”表现了“愚公”不愚或胸有成竹;“笑”和“长息”属于人物的神态描写。

2、“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

为什么*不矛盾。

“杂然相许”表明愚公提议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其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并不是反对愚公移山。

3、从愚公之妻和智叟说话的语气来分析,两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

这两个人说的话对情节的发展分别起怎样的作用呢?

*

(1)愚公之妻的话是关心的语气,她并不反对移山,只是提出要解决“焉置土石”的问题。

(2)智叟的话带有轻视的(或讥讽的、挖苦的、责备的怀疑的)语气,以阻止愚公移山。

(3)前者“献疑”引出了讨论运土的问题。

(4)后者“笑而止之”引出了愚公的反驳。

4、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A、愚公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子孙后代。

B、本文采用神话的方式结尾,目的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伟大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愚公年近九十还亲自上山“扣石垦壤”,说明他对移山很有信心,这主要来自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的正确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