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121052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doc

《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doc

社会学概论—

任务1

一、单项选择题

(1/3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D、劳动)。

(2/32)、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B、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

(3/32)、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A、19世纪30年代)年代。

(4/32)、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B、马斯洛)

(5/32)、人类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能力是优于其他动物的,原因是(D、人能进行思维活动)。

(6/32)、对于某些遭受身心损伤不能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一些人们而进行的特殊措施的社会化过程,是(C、特殊社会化)。

(7/32)、马克思认为,(A、经济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

(8/32)、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角色冲突)

(9/32)、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一个社会群体不是个人的累加而是(C、结构的总和)。

(10/32)、“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C、库利)

(11/32)、一位业务经理与职员、总经理、其他业务经理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角色丛)。

(12/32)、以下哪种关系属于次级社会关系。

(A、工作单位中的同事关系)

(13/32)、文化是指(B、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14/32)、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是从(A、实际调查研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15/32)、人从出生到一岁至二岁左右的阶段。

此阶段是靠感官、知觉的活动来了解外界、适应外界,以取得个人的生存目的,是(A、感知运动阶段)。

(16/32)、“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C、安全的)

(17/32)、从一岁半到六七岁的阶段。

该阶段,作为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来说,是开动和运转思维机器进行实际运算操作的准备阶段,是(C、前运算阶段)。

(18/32)、“得到支持和友爱”属于哪种需要。

(A、安全的)

(19/32)、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和满足的可能具有(C、客观现实性)。

(20/32)、(D、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的哲学基础上的,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的统一。

(21/32)、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指明(B、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交往的根本原因。

(22/3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从人的(A、需要)出发,探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

(23/32)、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朋友谈心)

(24/32)、人的社会需要产生的最基础、最原始的条件是人的(C、生理需求)。

(25/32)、“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A、冲突)

(26/32)、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D、梁启操)。

(27/32)、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C、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28/32)、理论社会学又称(A、纯粹社会学)。

(29/32)、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C、具体运算)

(30/32)、(B、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原理》定名为《群学肄言》。

(31/32)、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时担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角色,这些角色又对他提出相互矛盾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是(D、角色冲突)

(32/32)、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A、需要层次论)。

二、判断题

(1/6)、人的社会化进程,是指人的需要与自然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变化的过程。

(X)

(2/6)、需要的社会性是指需要的提出和满足都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V)

(3/6)、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V)

(4/6)、马克思的需求的社会性和相对性论点奠定了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相对贫穷和绝对贫穷的理论。

(V)

(5/6)、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V)

(6/6)、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V)

三、多项选择题

(1/6)、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

A、传授生活技能B、指点生活目标C、教导社会规范D、提供角色人选

(2/6)、马斯洛的需要等级包括(

A、生理需要(食、穿、住、喝、性的需要等)

B、归属与爱的需要(希望在团体中得到别人的爱,并给予别人爱)

C、安全需要(防备损伤、疾病、意外,工作安定、有保障)

D、自尊的需要(建立在实际能力上的成就和他人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充分发挥潜能,做最适宜的工作)。

(3/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是(A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B高级需要更能持久地激励人C较低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之后较高需要才会成为追求的需要D可以同时部分满足几种需要,但总有一个是主要的即优势需要)。

(4/6)、社会学的特点有

A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

B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

C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进行研究,研究方法具有综合性

D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5/6)、从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看,社会关系可以分为

A血缘关系C业缘关系D、地缘关系。

(6/6)、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表现在

A、是人的行为动力B、社会需要和人的社会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

C、是社会关系的基础D、推动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

任务2

一、单项选择题

(1/32)、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B、人际关系密切)(2分)

(2/32)、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A、芝加哥学派)提出的。

(2分)

(3/32)、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是(A、初级社会群体)。

(4/32)、体现手工业作坊的管理方式的管理理论是(A、家长制)。

(2分)

(5/32)、社区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为规定的。

这种划分方法是(C、按社区的形成方式分类)。

(6/32)、(C、社会群体)是人进行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7/32)、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A、帕森斯)

(8/32)、剥削和阶级的根源是(B、私有制)。

(2分)

(9/32)、以下哪种群体属于初级社会群体。

(D、儿童游戏群体)(2分)

(10/32)、生活居住地处于生产场所的中心的是(D、农村社区)。

(11/32)、初级群体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C、库利)首先提出来的。

(12/32)、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及孙子女等组成的家庭是(B、主干家庭)。

(2分)

(13/32)、(B、目标)是衡量社会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

(2分)

(14/32)、科层制的最大优点在于(C、好管理)。

(2分)

(15/32)、(D、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最终消灭了剥削制度。

(16/32)、初级群体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而靠(D、个人的自觉性)来维持关系。

(17/32)、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C、韦伯)。

(18/32)、我国职业分层的基本特点是:

职业地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专业化的程度)。

(19/32)、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核心家庭)(2分)

(20/32)、管理学家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

(C、麦格雷戈)(2分)

(21/32)、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流入城市的人口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给城市正常运行带来沉重压力的现象,叫(A、过度城市化)。

(2分)

(22/32)、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D、城乡协调发展)(2分)

(23/32)、产生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的是(A、阶级)。

(24/32)、在农村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是(A、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

(2分)

(25/32)、提出“经济人”假设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是(A、泰罗)。

(2分)

(26/32)、医生、工程技术人员、律师是属于以下哪个阶层。

(D、知识分子阶层)(2分)

(27/32)、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关系状态是(B、家庭结构)。

(2分)

(28/32)、社会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的基础是(C、目标)。

(2分)

(29/32)、初级群体最重要的特征是:

(A、人际关系亲密)(2分)

(30/32)、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C、城市化)。

(31/32)、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的是(A、城市社区)。

(2分)

(32/32)、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交换关系)(2分)

二、判断题

(1/6)、初级社会群体也被称为初级群体或首属群体。

(正确)

(2/6)、社会群体具有直接、明确、持久的成员关系。

(正确)

(3/6)、科层制是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正确)

(4/6)、依据组织的严密程度可以将社会组织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正确)(5/6)、人文区位学又称人类生态学,是指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

(正确)

(6/6)、城市社区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组织、行政组织、文化教育组织等城市居民从事职业活动的工作单位,以及家庭。

(正确)

三、多项选择题

(1/6)、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关系状态,其涵义包括:

A、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C、家庭成员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织起来D、家庭由哪些成员组成

(2/6)、按照家庭的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的特征划分为()等。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隔代家庭D、联合家庭

(3/6)、农村居民的生活特征表现为(A、节奏慢B、自给性强C、同质性高D、生活水平低)。

(4/6)、社会组织的特征有

A、社会组织是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B、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

C、成员的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

D、成员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成员的可替代性强D、联合家庭

(5/6)、从家庭结构角度,通常把家庭划分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其它家庭(如单亲家庭、隔代家庭等)D、联合家庭)。

(6/6)、按城市的功能可以把城市划分为(A、政治城市B、工业城市C、文化城市D、商业城市)和旅游城市等。

(3分)

任务3

一、单项选择题

(1/32)、认为社会结构缺乏整合会造成极度紧张,从而引发越轨行为,这是(A、社会失范论)。

(2/32)、阶级的本质是(C、剥削)。

(3/32)、什么问题正在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B、环境问题)

(4/32)、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B、韦伯)。

(5/32)、社会控制作为社会学的一个专业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C、罗斯)提出来的。

(6/32)、(C、家庭制度)和经济制度是本原社会制度。

(7/32)、对贫穷的定义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经济学定义)

(8/32)、制度建设与(A、制度改革)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应同步进行。

(2分)

(9/32)、医生、工程技术人员、律师是属于以下哪个阶层。

(D、知识分子阶层)(2分)

(10/32)、整合作用是指(B、各部分协调成为一个整体)(2分)

(11/32)、功能论的代表人物是(B、帕森斯)。

(2分)

(12/32)、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B、制度化逃避)

(13/32)、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方式中,“用新的目标和手段代替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这是(B、反叛)。

(14/32)、当社会中有几种社会规范发生冲击时,有一种比较定型的社会规范占有优先地位。

这叫做(D、制度化优先)。

(15/32)、在贫穷类别中,由个别原因造成的,是某一人口中较为特殊的现象,是指(A、个别贫穷)。

(16/32)、产生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的是(A、阶级)。

(17/32)、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的活动是指(D、就业)。

(2分)

(18/32)、以具体的组织机构、制度设施作为自己的实体,常用来分析不同的社会关系和在研究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里的问题时使用的是(C、社会中的具体制度)。

(2分)

(19/32)、说明该社会制度存在的理由及其作用的一套理论的是(A、概念系统)。

(2分)

(20/32)、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哪种类型。

(B、积极的控制)

(21/32)、一部分劳动力找不到劳动或工作岗位,无法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劳动力资源闲置,是指(D、失业)。

(22/32)、我国消灭剥削阶级采取的政策是(D、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

(23/32)、提出社会失范的是(B、迪尔凯姆)(2分)

(24/32)、社会的风俗、道德、准则、法律等规范是属于(B、规则系统)。

(2分)

(25/32)、资源缺乏、自然条件恶劣的农村,残病者组成的家庭很可能陷入(B、长期贫穷)状态。

(26/32)、劳动者虽然在职,但不能充分发挥其劳动能力,或人浮于事,或无事可干。

这是属于(A、隐性失业)。

(27/32)、(D、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最终消灭了剥削制度。

(2分)

(28/32)、《社会控制》的论文集是(A、罗斯)的著作。

(2分)

(29/32)、大规模的群体冲突乃至战争,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严重失衡等现象,是(C、社会关系)失调所造成的社会问题。

(30/32)、政治制度的政府、军队、法庭和监狱等属于(B、实用设备)。

(2分)

(31/32)、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社会劳动力不能实现与生产资料的良好配置,不能创造出最大效益,这是(D、不充分就业)。

(2分)

(32/32)、社会制度之所以能够使人们接受,其内部都有一套理论作为自己存在的根据和令人接受的理由,这套理论,我们名之曰(C、概念系统)。

(2分)

二、判断题

(1/6)、社会分工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B、错误)

(2/6)、我国人口问题表现为人口数量庞大、人口素质低。

(A、正确)

(3/6)、社会解组是指社会的组织程度低,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

(A、正确)

(4/6)、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失调造成的。

(B、错误)

(5/6)、在就业和失业之间有一个过渡状态,即不充分就业或隐性失业的状态。

(A、正确)

(6/6)、越轨行为是针对具体条件下的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言的,它是对社会或群体所期望的角色行为的偏离。

(A、正确)

三、多项选择题

(1/6)、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而分化的生物因素包括()等。

(A、年龄B、智力C、性别D、种族)

(2/6)、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关系经历了()。

(B、掠夺关系C、依赖关系D、顺应关系)

(3/6)、按照对社会行为规范的破坏类型和程度,越轨行为可分为()和犯罪行为。

(A、违反道德的不道德行为B、违反法律法令的违法行为C、违反习俗的不从俗行为D、违纪行为)

(4/6)、社会分化的社会文化条件包括()。

(A、社会各阶层的区别B、其它集团的区别C、国家、民族文化的差异D、阶级的区别)

(5/6)、我国面临就业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

(A、劳动力求大于供B、解决隐性失业C、新增劳动力就业D、显性失业)

(6/6)、道德是靠()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的。

(A、内心信念B、社会舆论C、法律D、教育)

任务4

一、单项选择题

(1/32)、劳动者虽然在职,但不能充分发挥其劳动能力,或人浮于事,或无事可干。

这是属于(A、隐性失业)。

(2/32)、关于社会流动研究的真正开拓者是社会学家(C、索罗金)。

(3/32)、个人、家庭或群体在其所属的社会中不及常态生活生活条件和享受的状态。

此为(B、相对贫穷)。

(4/32)、服务型的、超过最低生活标准的社会保障是指(C、社会福利)。

(2分)

(5/32)、什么问题正在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C、环境问题)(2分)

(6/32)、《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是(B、托夫勒)(2分)

(7/32)、不发达国家只有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才能摆脱不发达状态,这是哪一种现代化理论的观点。

(C、依附理论)

(8/32)、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社会保障最重要的功能是(A、维持社会稳定)。

(9/32)、“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说法。

(A、“文化类型”说)

(10/32)、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门的助人活动和专业是产生于(B、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

(11/32)、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讲师,这种流动称作(D、水平流动)(2分)

(12/32)、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标志是(C、微电脑)的广泛应用。

(2分)

(13/32)、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的活动是指(D、就业)。

(2分)

(14/32)、流动主体流动前后的情况相比较,社会地位有了彻底的改变,这是()。

(2分)

(15/32)、一部分劳动力找不到劳动或工作岗位,无法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劳动力资源闲置,是指(D、失业)。

(16/32)、提出“停止增加世界人口,限制工业生产发展,把地球资源的消耗量减少八分之七”是(C、《增长的极限》)中的观点。

(2分)

(17/32)、社会趋同论最早是谁提出的(B、丁伯根)(2分)

(18/32)、大规模的群体冲突乃至战争,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严重失衡等现象,是(B、社会关系)失调所造成的社会问题。

(19/32)、认为国际贸易是西方发达国家剥削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一种途径的观点是哪种社会现代化理论。

(B、依附理论)

(20/32)、需经过申请、核实等手续,符合法律规定者可享受的是()。

(2分)

(21/32)、1948年,(D、英国)宣布已建成“福利国家”,标志社会保障制度在局部范围内已进入成熟阶段。

(22/32)、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社会劳动力不能实现与生产资料的良好配置,不能创造出最大效益,这是(D、不充分就业)。

(2分)

(23/32)、社会的变迁,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的(D、经济基础)发生变动而引起的。

(2分)

(24/32)、社会工作是指(A、推行和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2分)

(25/32)、核心——边陲论是哪位社会学家提出的。

(A、普雷毕什)(2分)

(26/32)、按照流动的(C、主体)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社会群体流动。

(2分)

(27/32)、丁伯根的社会趋同论的观点是(A、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正变得越来越相似)。

(28/32)、医疗卫生服务、住宅服务、残疾康复服务、劳动就业服务等属于(B、社会福利)。

(29/3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

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

(A、社会进化论)

(30/32)、“后工业社会”论是由谁提出的(A、贝尔)(2分)

(31/32)、未来社会学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的重要标志是(D、《未来社会学》)的出版。

(2分)

(32/32)、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以方法技术为人服务的专业,其发展主要表现为(C、工作对象、工作方法的发展)。

二、判断题

(1/6)、社会工作即是帮助社会生活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自己的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

(正确)

(2/6)、我国的社会保障的主要问题是国家包揽过多,只讲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以及城乡之间差距过大等。

(正确)

(3/6)、从狭义讲,社会流动是个人、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

(错误)

(4/6)、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提出了“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论。

(正确)

(5/6)、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失调造成的。

(错误)

(6/6)、社会解组是指社会的组织程度低,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

(正确)

三、多项选择题

(1/6)、社会保障的特点有(A、人道主义B、合法性C、经济保障D、社会性)。

(3分)

(2/6)、我国乡村建设运动实践中最有影响的两位代表人物是(B、梁漱溟D、晏阳初)。

(3分)

(3/6)、哲学家维科认为世界各民族都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B、人民统治(凡人时代)C、神的统治(神灵时代)D、贵族统治(英雄时代))

(4/6)、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关系经历了(A、掠夺关系B、顺应关系C、依赖关系)。

(3分)

(5/6)、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A、社区工作B、团体工作C、个案工作)。

(3分)

(6/6)、社会流动按运动方向参照划分的是(A、代内流动B、代际流动C、水平流动D、垂直流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