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文档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181996.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2553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文档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18199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程文档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18199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程文档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18199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程文档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18199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程文档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18199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工程文档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18199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工程文档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18199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工程文档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18199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工程文档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18199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文档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181996.docx

《工程文档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18199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文档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181996.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文档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181996.docx

工程文档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181996

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18-1996)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的现场拌制。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

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实验报告。

b5E2RGbCAP

    2.1.2  砂:

砂的粒径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砂中含泥量: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3%;混凝土强度等级

砂中泥块的含量<大于5mm的纯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其泥块含量应≤l%;混凝土强度等级

砂应有实验报告单。

p1EanqFDPw

    2.1.3  石子<碎石或卵石):

石子的粒径、级配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1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15时,应≤25%。

DXDiTa9E3d

    石子的含泥量<小于0.8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15时,应≤2%;当对混凝土有抗冻、抗渗要求时,应≤1%。

RTCrpUDGiT

    石子的泥块含量<大于5mm的纯泥):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0 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

5PCzVD7HxA

    石子应有试块报告单。

    2.1.4  水:

宜采用饮用水。

其它水,其水质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LBHrnAILg

    2.1.5  外加剂:

所用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外加剂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并应有有关指标的进场实验报告。

国家规定要求认证的产品,还应有准用证件。

外加剂必须有掺量实验。

xHAQX74J0X

    2.1.6  混合材料<目前主要是掺粉煤灰,也有掺其它混合材料的,如UEA膨胀剂、沸石粉等):

所用混合材料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混合材料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并应有进场实验报告。

混合材料还必须有掺量实验。

LDAYtRyKfE

    2.1.7  主要机具:

混凝土搅拌机宜优先采用强制式搅拌机,以可采用自落式搅拌机。

计量设备一般采用磅秤或电子计量设备。

水计量可采用流量计、时间继电器控制的流量计或水箱水位管标志计量器。

上料设备有双轮手推车、铲车、装载机、砂石输料斗等,以及配套的其它设备。

现场实验器具,如坍落度测试设备、试模等。

Zzz6ZB2Ltk

    2.2  作业条件:

    2.2.1  实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通知单,并将其转换为每盘实际使用的施工配合比,并公布于搅拌配料地点的标牌上。

dvzfvkwMI1

    2.2.2  所有的原材料经检查,全部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

    2.2.3  搅拌机及其配套的设备应运转灵活、安全可靠。

电源及配电系统符合要求,安全可靠。

    2.2.4  所有计量器具必须有检定的有效期标识。

地磅下面及周围的砂、石清理干净,计量器具灵敏可靠,并按施工配合比设专人定磅。

rqyn14ZNXI

    2.2.5  管理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配合比、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

    2.2.6  需浇筑混凝土的工程部位已办理隐检、预检手续、混凝土浇筑的申请单已经有关管理人员批准。

    2.2.7  新下达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

开盘鉴定的工作已进行并符合要求。

操作工艺

    3.1  基本工艺流程:

3.2  每台班开始前,对搅拌机及上料设备进行检查并试运转;对所用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并定磅;校对施工配合比;对所用原材料的规格、品种、产地、牌号及质量进行检查,并与施工配合比进行核对;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检查,如有变化,及时通知实验人员调整用水量。

一切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盘拌制混凝土。

EmxvxOtOco

    3.3  计量:

    3.3.1  砂、石计量:

用手推车上料时,必须车车过磅,卸多补少。

有贮料斗及配套的计量设备,采用自动或半自动上料时,需调整好斗门关闭的提前量,以保证计量准确。

砂、石计量的允许偏差应≤±3%。

SixE2yXPq5

    3.3.2  水泥计量:

搅拌时采用袋装水泥时,对每批进场的水泥应抽查10袋的重量,并计量每袋的平均实际重量。

小于标定重量的要开袋补足,或以每袋的实际水泥重量为准,调整砂、石、水及其它材料用量,按配合比的*比例重新确定每盘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搅拌时采用散装水泥的,应每盘精确计量。

水泥计量的允许偏差应≤±2%。

6ewMyirQFL

    3.3.3  外加剂及混合料计量:

对于粉状的外加剂和混合料,应按施工配合比每盘的用料,预先在外加剂和混合料存放的仓库中进行计量,并以小包装运到搅拌地点备用。

液态外加剂要随用随搅拌,并用比重计检查其浓度,用量桶计量。

外加剂、混合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2%。

kavU42VRUs

    3.3.4  水计量:

水必须盘盘计量,其允许偏差应≤±2%。

    3.4  上料:

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经上料斗进入搅拌筒。

水及液态外加剂经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进入搅拌筒。

原材料汇集入上料斗的顺序如下:

y6v3ALoS89

    3.4.1  当无外加剂、混合料时,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

    3.4.2  当掺混合料时,其顺序为石子、水泥、混合料、砂。

    3.4.3  当掺干粉状外加剂时,其顺序为石子、外加剂、水泥、砂成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外加剂。

    3.5  第一盘混凝土拌制的操作:

    每次上班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先加水使搅拌筒空转数分钟,搅拌筒被充分湿润后,将剩余积水倒净。

    搅拌第一盘时,由于砂浆粘筒壁而损失,因此,石子的用量应按配合比减半。

    从第二盘开始,按给定的配合比投料。

    3.6  搅拌时间控制: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表4-28控制。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 (s>                 表4-28

 搅拌机出料量 (L>

<250250~500>500

强制式6090120

自落式90120150

强制式606090

自落式9090120

    注:

l.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系指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开始卸料止的时间;

        2. 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3. 冬期施工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3.7  出料:

出料时,先少许出料,目测拌合物的外观质量,如目测合格方可出料。

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出尽。

M2ub6vSTnP

    3.8  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

    3.8.1  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个工作班至少两次。

    3.8.2  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

混凝土拌合物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

不符合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及时调整。

0YujCfmUCw

    3.8.3  在每一工作班内,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如下雨或原材料有变化),应及时检查。

eUts8ZQVRd

    3.8.4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3.8.5  按以下规定留置试块:

    3.8.5.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8.5.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8.5.3  对现浇混凝土结构,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8.5.4  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应按规定留置抗渗试块。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

可根据技术交底的要求确定。

为保证留置的试块有代表性,应在第三盘以后至搅拌结束前30min之间取样。

sQsAEJkW5T

    3.9  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搅拌:

    3.9.1  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拌制应采取冬施措施,并应及时采取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措施。

GMsIasNXkA

    3.9.2  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TIrRGchYzg

    3.9.3  冬期施工宜使用无氯盐类防冻剂,对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

宜使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如掺用氯盐类防冻剂,应严格控制掺量,并严格执行有关掺用氯盐类防冻剂的规定。

7EqZcWLZNX

    3.9.4  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3.9.5  冬期拌制混凝土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

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但不得超过表4-29的规定。

lzq7IGf02E

                             拌合水和骨料最高温度                   表4-29

项               目拌合水骨  料

标号小于5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80℃60℃

标号大于5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60℃40℃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并宜在使用前运入暖棚内存放。

    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

投料顺序为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

zvpgeqJ1hk

    3.9.6  混凝土拌制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拌制时间应取常温的1. 5倍。

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NrpoJac3v1

    3.9.7  冬期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除遵守3.8条的规定外,尚应进行以下检查:

    3.9.7.1  检查外加剂的掺量。

    3.9.7.2  测量水和外加剂溶液以及骨料的加热温度和加入搅拌机的温度。

    3.9.7.3  测量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时的温度和浇筑时的温度。

    以上检查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测量检查四次。

    3.9.7.4  混凝土试块的留置除应符合3.8.5条的规定外,尚应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的混凝土强度和转入常温养护28d的混凝土强度。

1nowfTG4KI

              

质量标准

    4.1  保证工程:

    4.1.1  混凝土所用水泥、骨料、外加剂、混合料的规格、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方法:

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实验报告单。

    4.1.2  混凝土的强度评定应符合要求。

    检查方法:

检查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报告及强度评定资料。

    4.2  基本工程:

    4.2.1  混凝土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检查方法:

观察检查。

    4.2.2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符合要求。

    检查方法:

现场测定及检查施工记录。

    4.2.3  冬期施工时,水、骨料加热温度及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应符合要求。

    检查方法:

现场测定及检查施工记录。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  混凝土强度不足或强度不均匀,强度离差大,是常发生的质量问题,是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

防止这一质量问题需要综合治理,除了在混凝土运输、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外,在混凝土拌制阶段要特别注意。

要控制好各种原材料的质量。

要认真执行配合比,严格原材料的配料计量。

fjnFLDa5Zo

    5.2  混凝土裂缝是常发生的质量问题。

造成的原因很多。

在拌制阶段,如果砂、石含泥量大、用水量大、使用过期水泥或水泥用量过多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收缩裂缝。

因此在拌制阶段,仍要严格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认真执行配合比,严格计量。

tfnNhnE6e5

    5.3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差,坍落度不符合要求。

造成这类质量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水灰比影响最大;第二是石子的级配差,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第三是搅拌时间过短或太长等。

解决的办法应从以上三方面着手。

HbmVN777sL

    5.4  冬期施工混凝土易发生冻害。

解决的办法是认真执行冬施的有关规定,在拌制阶段注意骨料及水的加热温度,保证混凝厂的出机温度。

V7l4jRB8Hs

    5.5  要注意水泥、外加剂、混合料的存放保管。

水泥应有水泥库,防止雨淋和受潮;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应复试。

外加剂、混合料要防止受潮和变质,要分规格、品种分别存放,以防止错用。

83lcPA59W9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6.1  水泥出厂质量证明。

    6.2  水泥进场实验报告。

    6.3  外加剂出厂质量证明。

    6.4  外加剂进场实验报告及掺量实验报告。

    6.5  混合料出厂质量证明。

    6.6  混合料进场实验报告及掺量实验报告。

    6.7  砂子实验报告。

    6.8  石子实验报告。

    6.9  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6.10  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报告。

    6.11  混凝土强度评定记录。

    6.12  混凝土施工日志<含冬施日志)。

    6.13  混凝土开盘鉴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