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2990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漳平一中 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docx

福建省漳平一中连城一中永安一中学年高

1.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趁人之危的行为,从化学的角度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

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A.胶体的电泳B.胶体的聚沉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D.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血液是常见的胶体,NaCl是电解质,根据胶体性质之一凝聚,胶体中加入电解质,造成胶体凝聚,故选项B正确。

考点:

考查胶体的性质等知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凡是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C.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是电解质

D.碱能电离出OH-而使溶液显碱性,但溶液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如石墨和金刚石,只含一种碳元素,但属于混合物,单质属于纯净物,故错误;B、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NaHSO4=Na++H++SO42-,但属于盐,故错误;C、氨溶于水,导电的离子是NH4+和OH-,是由NH3·H2O产生的,因此NH3不是电解质,故错误;D、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是OH-的化合物,但溶液显碱性,不一定是碱,如Na2CO3,故正确。

考点:

考查物质分类等知识。

3.下列物质按电解质、非电解质、混合物排序正确的是()

A.五水硫酸铜、H2SO4、空气B.NH3、Cu、溶液

C.盐酸、SO2、胶体D.纯碱、乙醇、铁矿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硫酸是电解质,故错误;B、NH3不是电解质,Cu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错误;C、盐酸是混合物,故错误;D、符合物质分类依据,故正确。

考点:

考查物质分类等知识。

4.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Cl2与铁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11.2LH2O所含的分子数为NA

C.58.5g氯化钠固体中,含NA个离子

D.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2NA

【答案】D

考点:

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等知识。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水中溶解了58.5g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B.从1L2mol/L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L,该溶液的浓度为1mol/L

C.配制500mL0.1mol/L的CuSO4溶液,需8.0g硫酸铜固体

D.0.1mol/LMgCl2溶液中Cl-浓度为0.1mol/L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溶液体积内含有溶质物质的量,不是溶剂体积,故错误;B、溶液是均一透明分散系,即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2mol·L-1,故错误;C、硫酸铜的质量为500×10-3×0.1×160g=8.0g,故正确;D、c(Cl-)=0.1×2mol·L-1=0.2mol·L-1,故错误。

考点:

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等知识。

6.下列物质转化一定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SO32-→SO2B.SO2→SC.Cl2→HClD.Na2O2→O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说明化合价降低,A、化合价无变化,故错误;B、S的化合价由+4价→0价,化合价降低,因此需要加入还原剂,故正确;C、Cl2和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因此不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故错误;D、过氧化钠和CO2或H2O反应生成O2,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错误。

考点:

考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等知识。

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Al3+、Cl-、SO42-B.Cu2+、Cl-、NO3-、OH-,

C.Ca2+、Na+、CO32-、NO3-D.H+、SO42-、NO3-、OH-

【答案】A

考点:

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等知识。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可作为潜水艇的供氧剂

B.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

C.Cl2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则Cl2具有漂白性

D.用BaCl2溶液可鉴别Na2CO3和NaHCO3两溶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过氧化钠和水或CO2反应生成O2,因此可作为潜水艇的供氧剂,故说法正确;B、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故说法正确;C、氯气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但不能使干燥有色布条褪色,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说法错误;D、BaCl2+Na2CO3=BaCO3↓+2NaCl,不与NaHCO3反应,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没有现象的是NaHCO3,故说法正确。

考点:

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

9.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CuSO4+Fe=Cu+FeSO4B.2NaHCO3

Na2CO3+H2O+CO2↑

C.2Na2O2+2CO2=2Na2CO3+O2↑D.4Fe(OH)2+O2+2H2O=4Fe(OH)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阴影部分不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A、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B、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C、不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D、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

考点: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和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等知识。

10.下列图示与内容不吻合的是()

A.闻氯气的气味B.用排水法C.盛装液氯D.证明氯气可以与

收集CO2的容器NaOH溶液反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氯气有毒,轻轻扇动闻氯气的气味,故说法正确;B、CO2能溶于水,应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说法错误;C、氯气有毒,应贴有毒品标识,故说法正确;D、氯气和NaOH反应,造成烧瓶中气体压强减小,气球膨胀,故说法正确。

考点:

考查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等知识。

11.将足量铁粉放入由盐酸、MgCl2溶液、FeCl3溶液、CuCl2溶液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含有大量的阳离子是(  )

A.Cu2+和Fe2+B.Fe2+和Mg2+C.Fe3+和Fe2+D.H+和Cu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氧化性强弱:

Fe3+>Cu2+>H+>Mg2+,镁比铁活泼,有铁剩余,发生反应先后顺序是:

Fe+2Fe3+=3Fe2+、Fe+Cu2+=Cu+Fe2+、Fe+2H+=Fe2++H2↑,因此含有大量阳离子是Mg2+和Fe2+,故选项B正确。

考点:

考查氧化性强弱比较等知识。

1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

Cl2+H2O=2H++Cl-+ClO-

B.NaHCO3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Na++H++CO32-

C.Fe与盐酸反应:

2Fe+6H+=2Fe3++3H2↑

D.Ba(OH)2和CuSO4溶液反应:

Cu2++SO42-+Ba2++2OH-=BaSO4↓+Cu(OH)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次氯酸属于弱电解质,不能拆写成离子,应是Cl2+H2O=H++Cl-+HClO,故错误;B、HCO3-属于弱酸根,不能拆写,应是NaHCO3=Na++HCO3-,故错误;C、不符合实际,应是Fe+2H+=Fe2++H2↑,故错误;D、符合客观事实和离子反应方程式要求,故正确。

考点:

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等知识。

13.对于反应8NH3+3Cl2=N2+6NH4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是还原产物

B.Cl2是氧化剂

C.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3:

2

D.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是1:

6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还原产物是氧化剂被还原得到产物,氧化剂是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Cl2中Cl的化合价降低,Cl2是氧化剂,NH4Cl是还原产物,故错误;B、根据选项A的分析,故正确;C、NH3是还原剂,3molCl2做还原剂,2molNH3作还原剂,因此还原剂和氧化剂物质的量为2:

3,故错误;D、N2是氧化产物,NH4Cl是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

6,故错误。

考点: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

14.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两个烧杯,在烧杯中分别加入50ml0.1mol/L的硫酸,此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且过量的NaHCO3和Na2CO3粉末。

待两烧杯完全反应后,则天平两边()

A.放Na2CO3的一端托盘下沉B.仍保持平衡

C.放NaHCO3的端托盘下沉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NaHCO3和Na2CO3是过量的,因此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HCO3+H+=CO2↑+H2O、CO32-+H+=HCO3-,盛放碳酸钠的烧杯质量增加多,因此放碳酸钠的一端托盘下沉,故选项A正确。

考点:

考查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等知识。

15.如图所示,纵轴表示导电能力,横轴表示所加溶液的量,图中曲线表示在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的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滴加硫酸发生的反应是:

Ba(OH)2+H2SO4=BaSO4↓+2H2O,溶液中阴阳离子浓度几乎为0,导电能力降低为0,继续加入硫酸,溶液中导电离子增加,导电能力增强,故选项C正确。

考点:

考查溶液的导电能力等知识。

16.在0.1L由NaCl、MgCl2、Ba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下列对该溶液成分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Cl的物质的量为0.1mol

B.该混合液中BaCl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C.溶质MgCl2的质量为9.5g

D.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L,稀释后溶液中的Na+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1mol/L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溶液中Na+有NaCl提供,因此根据钠元素守恒,即n(NaCl)=0.1×1mol=0.1mol,故说法正确;B、根据电荷守恒,c(Na+)+2c(Mg2+)+2c(Ba2+)=c(Cl-),代入数值,解得c(Ba2+)=(3-1-2×0.5)/2mol·L-1=0.5mol·L-1,因此n(BaCl2)=0.1×0.5mol=0.05mol,故说法正确;C、m(MgCl2)=0.1×0.5×95g=4.75g,故正确;D、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0.1×1/1mol·L-1=0.1mol·L-1,故说法正确。

考点:

考查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等知识。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2分)

17.(18分)

(1)已知物质由H、C、Na、O、Cl、Fe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请按要求回答。

①酸性氧化物的化学式。

(写一种,下同)

②有机物的化学式。

③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依据题意填空。

①填入合适的符号。

+2H+=CO2↑+H2O+Ba2+

②写出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

③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线路板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④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生产消毒液。

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并用单线桥或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合适的试剂除去下列括号内的杂质。

选择的试剂

操作

选择的试剂

①Cu(Fe)

②CO2气体(HCl)

【答案】

(1)①CO2;②CH4;③Na2O+2H+=2Na++H2O;

(2)①BaCO3;②CuSO4+2NaOH=Cu(OH)2↓+Na2SO4;③2Fe3++Cu=2Fe2++Cu2+;④Cl2+2OH-=Cl-+ClO-+H2O,

;(3)①稀盐酸或稀硫酸或磁铁;②饱和碳酸氢钠。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酸性氧化物是与水反应只生成酸(化合价不变),或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化合价不变),因此酸性氧化物是CO2、Cl2O7、Cl2O2、Cl2O3等;②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但CO2、CO、碳酸盐、氰化物等不属于有机物,因此属于有机物是CH4、CH3Cl、CH3CH2OH等;③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如Na2O、Fe2O3等,Na2O+2H+=2Na++H2O,Fe2O3+6H+=2Fe3++3H2O;

(2)①反应前后原子和元素守恒,离子反应方程式电荷守恒,因此空白处填写BaCO3;②可溶性铜盐和可溶性强碱,没有其他反应,因此应是CuSO4+2NaOH=Cu(OH)2↓+H2SO4等;③铜和Fe3+反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Cu+2Fe3+=2Fe2++Cu;④氯气和NaOH发生歧化反应,离子反应是Cl2+2OH-=Cl-+ClO-+H2O,

;(3)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应用稀硫酸或盐酸;盐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但不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因为Na2CO3+CO2+H2O=2NaHCO3。

考点:

考查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物质除杂等知识。

18.(12分)

(1)X、Y、Z三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转化。

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X为黑色固体单质,A为O2,写出Z→Y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若X为NaOH溶液,则写出Y→Z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反应:

Ce4++Fe2+=Fe3++Ce3+Sn2++2Fe3+=2Fe2++Sn4+

由此可以确定Ce4+、Sn4+、Fe3+三种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Mn2+、Bi3+、BiO3-、MnO4-、H+、H2O组成的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发生BiO3-→Bi3+的反应过程。

①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

②将以上物质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H2O

③反应中若产生0.2mol的还原产物,则有____mol电子转移。

【答案】

(1)①CO2+C

2CO;②CO2+Na2CO3+H2O=2NaHCO3;

(2)Ce4+>Fe3+>Sn4+;(3)①Mn,BiO3-;②BiO3-+Mn2++H+

Bi3++MnO4-+H2O;③0.4。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X是黑色固体单质,因此X为C,Z为CO2,Y为CO,因此反应方程式为:

CO2+C

2CO;②X为NaOH,A为CO2,因此Y为Na2CO3,Z为NaHCO3,因此反应方程式N2CO3+CO2+H2O=2NaHCO3;

(2)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Ce4+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Fe2+化合价升高,Fe3+作氧化产物,即Ce4+>Fe3+,Sn2+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Sn4+作氧化产物,Fe3+作氧化剂,Fe3+>Sn4+,因此有Ce4+>Fe3+>Sn4+;(3)①被氧化的元素,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BiO3-→Bi3+,化合价降低,因此Mn的化合价升高,Mn被氧化,氧化剂是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即BiO3-作氧化剂;②根据①的分析,Mn2++BiO3-+H+→MnO4-+Bi3++H2O;③还原产物是Bi3+,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2×(5-3)mol=0.4mol。

考点:

考查物质推断、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等知识。

19.(8分)已知某样品含有碳酸钠及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某学生为了检验其中的阴离子,按照右图程序进行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

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BaCl2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

(1)请将所加试剂及有关结论的化学式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①②③④⑤⑥

(2)写出加入试剂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

(1)①HNO3;②Na2CO3;③Ba(NO3)2;④Na2SO4;⑤AgNO3;⑥NaCl;

(2)CO32-+2H+=CO2+H2O。

【解析】

试题分析:

(1)检验SO42-用Ba2+检验,CO32-用Ca2+或加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Cl-用Ag+检验,加入①产生气体,因此加入酸,但不能引入新杂质和引入Cl-、SO42-,因此①为HNO3,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含有Na2CO3,因为SO42-也能和Ag+反应生成沉淀,因此③为Ba(NO3)2,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含有Na2SO4,⑤是AgNO3,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含有NaCl;

(2)①的离子反应是:

CO32-+2H+=CO2↑+H2O。

考点:

考查离子的检验等知识。

20.(14分)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市售补铁营养品较多。

(1)“速力菲”(主要成分:

琥珀酸亚铁,呈暗黄色)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

某同学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Fe2+的存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室在配制稀硫酸溶液时,下列操作可造成配制结果偏高的是______  。

A.采用仰视的方式量取浓硫酸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

②“服用维生素C,可防止二价亚铁离子被氧化”,由此可见维生素C具有____性。

③加入KSCN溶液后,在未加新制氯水前,溶液中也产生红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④加入氯水后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⑤在实验中发现放置一段时间,溶液的颜色会逐渐褪去。

请你对溶液褪色的原因作出3种猜想。

编号

猜想

(2)正常人每天应补充14mg左右的铁。

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食物。

如果全部通过服用含FeSO4·7H2O的片剂来补充铁,则正常人每天服需用含mgFeSO4·7H2O为片剂。

【答案】

(1)①AC;②还原;③少量的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④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⑤

编号

猜想

溶液中的+3价Fe又被还原为+2价Fe

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

新制的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该溶液漂白

 

(2)69.5mg。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根据c=n/V=m/MV,A、量筒刻度从下到上增大,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取浓硫酸的体积增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增大,浓度偏高,故正确;B、容量瓶中有无水,对实验无影响,故错误;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正确;D、定容后,再加水,对溶液进行稀释,浓度偏低,故错误;②Fe2+被氧化成Fe3+,维生素C能防止Fe2+被氧化成Fe3+,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③Fe2+具有强还原性,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Fe3+,因此少量的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④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氧化成Fe3+,即2Fe2++Cl2=2Fe3++2Cl-,然后Fe3+和SCN-发生:

Fe3++3SCN-=Fe(SCN)3;⑤

编号

猜想

溶液中的+3价Fe又被还原为+2价Fe

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

新制的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该溶液漂白

(2)根据铁元素守恒,即m(FeSO4·7H2O)=14×278/56mg=69.5mg.。

考点:

考查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化学计算等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