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3865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1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docx

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2

山东省临沂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2.请把第I卷的答案连同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请把第Ⅱ卷的答案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 (必做,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春分日某地理小组在我国图示某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当北京时间12时20分的时候,测得P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3°结合右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最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江南丘陵

2.若沿图中的M~N作一条地形剖面,比较准确的地形剖面图是

 

  某同学利用手中的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乡土地理考察,他乘车到某一村落,下车后举目所见尽是水田分布,沟渠纵横。

读右图,回答3~4题。

 

3.图中由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甲连线所围成的区域属于哪种河流地貌

 A.三角洲          B.冲积平原C.“V”字形河谷    D.冲积扇

4.该同学所观察的村落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庚

 在广东省肇庆市美丽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

卧佛头北脚南,头部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下巴、螺髻清晰可见。

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如右图)。

该地主管部门将每年的10月3日定为“卧佛含丹”节。

读图文材料,回答5~6题。

 

5.游客若想看“卧佛含丹”景观,最佳方位应在该山的

 A.西南    B.东南 C.西北    D.东北

6.下列另一时段,也可以观赏到“卧佛含丹”景观的是

 A.我国植树节前后    B.五一劳动节   C.我国教师节前后    D.元旦前后

  小明和小亮同一天出生在我国两个不同城市,表中是他们生日那天出生地的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7~8题。

7.他们的生日最有可能是

 A.春分日    B.冬至日    C.秋分日    D.夏至日

8.小明的出生地位于小亮出生地的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读“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水流向,实线、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

1月、7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1月输沙量少于7月B.水循环7月不如1月活跃

 C.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D.流域植被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10.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我国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

下表是他们获得的两组气象资料,据此回答11~12题。

第一组资料:

某月4~7日气象资料 

 

第二组资料:

当地各月平均海陆风天数统计

 

11.据第一组资料分析,影响某月4~7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12.据第二组资料分析,该地冬季海陆风天数最少,其原因主要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    B.受暖流影响

 C.地形阻挡     D.冬季风势力强劲

 右为“北美部分地区等气温年较差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影响①处等值线向南凸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季风C.地形    D.河流

14.造成②、③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大气环流

C.洋流    D.地形

右图是“某大陆沿某纬线植被类型示意图”,该纬线附近西风漂流几乎环绕全球。

回答15~16题。

 

15.①地的洋流是    

 A.寒流,自南向北流   B.寒流,自北向南流

 C.暖流,自南向北流   D.暖流,自北向南流

16.关于图示植被类型相关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B.植被类型变化体现了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C.温带荒漠的形成与这里地处山地的背风坡有关

 D.山地植被中可以发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读右面“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回答17~18题。

 

17.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①④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各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陆面积和轮廓B.过度放牧和樵采

 C.纬度位置和垦耕D.海陆位置和地形

 读“我国某地区(40°N~45°N)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甲地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高山草甸带

20.乙地可能有丰富的 ①风能 ②太阳能 ③水能 ④地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我国东部甲、乙两省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21—22题。

 

21.若两省区土地利用现状合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适宜发展牧业和渔业

B.乙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乙地宜发展生态型立体农业

D.乙地宜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22.若乙省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①湖泊调节气候功能减弱 ②洪涝问题更频繁

③土地荒漠化加剧 ④河口三角洲减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我国的几何中心位于(103°50′E,36°N)。

读“我国人口重心的空间变化图”,回答23~25题。

 

 

23.1978年以来,我国的人口重心一直位于几何中心的

 A.西南  B.西北  C.东北  D.东南

24.我国人口重心迁移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经济发达区城市化水平提高 B.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增长快

 C.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矿业基地D.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寿命长

25.有关我国人口重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西方向人口差别减小过快,将导致严重的负面影响

 B.南北方向人口差别逐渐加大,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

 C.东西方向人口差别逐渐减小,与自然增长率大小无关

 D.南北方向人口差别逐渐加大,会导致南方地区的用工荒

 

第Ⅱ卷 (综合题,共50分)

26.近年来北极地区越来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地区。

2012年9月27日上午,我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队经北极东北航道,顺利回到上海港。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北极地区图 

 

材料二 2011年10月,俄罗斯宣布将在北极建一座可容纳5000人居住,具有人工气候和完整生命支持系统的现代化冰城“乌姆卡”。

材料三 2010年8月,在破冰船护送下,装载7万吨液化天然气的油轮从摩尔曼斯克通过北冰洋航线到达我国宁波;2010年10月,另一艘俄罗斯货船从摩尔曼斯克装载矿石,第一次在没有破冰船护卫的情况下经北冰洋航线到达上海,并载货返回。

 

(1)指出A处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说明该地区植被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植被类型不同 的主要原因。

(2分)

 

(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图中阴影部分面积___________(扩大或缩小),图中B自然带分布将向___________________移。

(2分)

 (3)简述冰城“乌姆卡”建设面临的自然环境方面的困难有哪些?

(3分)

 

(4)简述北冰洋航线的重要经济意义。

(3分)

27.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201l~2012年汛期,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南北方城市都不同程度发生了内涝,造成损失。

 下面是北京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北京水的问题搜集的材料和提出的相关问题,请你结合材料帮助回答。

(11分)

材料一 北京市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表(mm)

 

(1)比较北京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分)

 

(2)从表中数据变化推断北京城市中心区易发生的灾害及成因。

(3分)

  

 材料二 近年来,北京市在一些人行道改造过程中,采用了质量很好的透水砖代替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可呼吸地面”。

 

(3)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甲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1分)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4)这种做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是(1分)

①有利于大气降水下渗形成地下水②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

③美化环境,减弱噪声④增加城市地面和空气的湿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材料三 城市洪水除了造成内涝,还容易使水资源流失短缺,北京就是用水紧张的城市之一。

2008年北京市总用水量中,地表水5.7亿m3(16%)、地下水23.4亿m3(66%)、再生水6.2亿m3(18%),再生水利用量首次超过地表水。

 (5)读“1990~2005年北京市用水量(比例)变化情况图”(图乙),指出北京市1990年以来用水量比例变化的趋势,并简析用水量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

(3分)

 

 

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l0分)

 

(1)写出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

分析图中②、③两处地貌类型的成因,并简述由此体现出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分)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

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并说出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所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3分)

   

 

  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3)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写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2分)

 

(4)若图中丙、丁两地是地震高发区,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点,分别写出⑤、⑥两地极易诱发的自然灾害。

(2分)

 

29.下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某同学对该区域考察后发现B地植被长势比A地好,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2分)

 

(2)简要分析图示区域水能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

(3分)

 

(3)简析水利枢纽坝址选建在P处的原因。

(2分)

 

(4)该地区黄铜矿资源较为丰富,但当地政府始终限制该资源的开采冶炼,简要分析其原因。

(2分)

 

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2011年6月,由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将新疆天山北坡地区列入18个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

7月27日,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规划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上报至国家发改委。

诸多利好因素显示出天山北坡已经有了新的战略地位——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材料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下图)

 

(1)概括新疆最突出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3分)

 

(2)归纳新疆城镇分布的特点并指出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

(2分)

 

(3)有人认为新疆地广人稀,应大量迁入人口。

你认为此观点合理吗?

并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

(3分)

 

(4)具体说明材料一中“诸多利好因素”包括哪些因素?

(2分)

1、【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当北京时间为12时20分的时候,P地的时间为12点,可推出P地的经度为东经115度,根据春分日P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3°,可推出P地的纬度为北纬27度,所以P地可能位于江南丘陵。

2、【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从M到N先有山脊,然后是山谷,N地位于山谷中,且第一个山谷离M地较近。

3、【答案】D

【解析】此地貌位于河流出山谷处,等高线较稀疏,所以为冲积扇。

4、【答案】D

【解析】该同学下车后举目所见尽是水田分布,可知此村落周围海拔较低,因此最有可能位于考察线路的中间处。

5、【答案】D

【解析】“卧佛含丹”的日期为10月3日,此日太阳在西南方向落山,因此游客观看“卧佛含丹”景观的最佳方位应在该山的东北。

6、【答案】A

【解析】另一时段的昼长应与10月3日差不多,根据太阳回归运动图,可知只有A项符合题意。

7、【答案】B

【解析】小明和小亮出生时,两城市的昼长都小于12小时,所以可能为冬至日。

8、【答案】B

【解析】小明所在城市的昼长大于小亮所在城市的昼长,又因为季节为冬季,所以小明所在城市在南,根据小明与小亮出生时,两城市的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可求出两城市的经度,即小明所在城市的经度为东经116度,小亮所在城市的经度为东经122度,所以小明的出生地位于小亮出生地的西南方向。

 

9、【答案】B

【解析】根据该河段河面1月、7月的平均宽度,可知1月水量大,7月水量小,所以水循环7月不如1月活跃

10、【答案】B

【解析】乙处河岸既位于河流右岸又位于凹岸,所以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

11、【答案】A

【解析】某月4~7日气温逐渐降低,所以此天气系统为冷锋。

12、【答案】D

【解析】海陆风主要是由于白天与晚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而冬季冬季风势力强劲,掩盖了海陆风,所以冬季海陆风天数最少。

13、【答案】C

【解析】①处等值线向南凸,说明①处气温年较差比两侧地区高,因为①处地形为平原,为冬夏盛行风的通道,所以受冬夏盛行风的影响大,所以年温差大。

14、【答案】B

【解析】②地气候是在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③地是在季风环流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造成②、③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

15、【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大陆为南美洲,其西侧为秘鲁寒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16、【答案】C

【解析】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类型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山地植被中没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7、【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①为亚洲,②为非洲,③为大洋洲,④为南美洲。

本格拉寒流位于非洲西侧。

18、【答案】D

【解析】①主要是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形成的,④是位于山脉的背风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形成。

19、【答案】B

【解析】甲地为呼伦贝尔草原,所以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

20、【答案】A

【解析】乙地为我国西部地区,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

21、【答案】C

【解析】由图知,乙地山地比重大,宜发展生态型立体农业。

22、【答案】A

【解析】若乙省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会出现水土流失问题,使河流含沙量增多,湖泊泥沙淤积,面积缩小,调节气候和调蓄功能减弱,洪涝问题更频繁。

23、【答案】D

【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可得答案。

24、【答案】B

【解析】我国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可知西南地区人口增长较快,而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较多。

25、【答案】A

【解析】东西方向人口重心变化较大,可推出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增长较快,而西部地区经济较落后,生态环境较差,所以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

26、【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     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

(2)扩大    北(或高纬)

(3)气候寒冷;风力大;极夜时间长。

(4)①大大缩短北太平洋沿岸和北大西洋沿岸之间的航程,节省运输费用和时间;

②促进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和经济发展。

【解析】

(1)A地位于斯堪迪纳维亚半岛西侧,常年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图中阴影部分为北冰洋,全球气候变暖使北极冰川融化,北冰洋面积扩大,B自然带将向北扩展。

 (3)冰城乌姆卡纬度高,气温低,多大风。

 (4)开通北冰洋航线可以缩短北太平洋沿岸和北大西洋沿岸之间的距离,加强两海域的经济联系,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27.【答案】

(1)城市中心区降水量多于郊外平原区(1分) ①城市“热岛效应”使气流上升更加旺盛;(1分)②城市上空排放的大量烟尘,使凝结核增多。

(1分)

(2)城市内涝(1分)城市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使地表积水量增大,超过了排水能力。

(2分)        

 (3)B(1分)       (4)D(1分)

(5)农业、工业用水量比例趋于下降,生活用水比例趋于上升。

(1分)

生产结构的调整、方式的改进,节水技术的推广,再生水利用的增加,使生产的单位用水量和总用水量比例不断下降;(1分) 人口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活水平提高,使生活用水量持续上升。

(1分)

【解析】

(1)由城市热力环流可知,市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降水。

  

(2)城市化使城区内硬化路面增多,地表径流量增加,发生洪涝的次数增多。

  (3)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使下渗量增多。

 (4)采用“可呼吸地面”对②③项影响不大。

  (5)各类活动用水量的变化可根据曲线的变化得出答案,随着工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工农业用水量减少,城区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使生活用水增加。

28.【答案】

(1)环节:

地表径流(1分)                

 成因:

均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1分)

地理意义:

塑造地表形态。

(1分;答“促使物质迁移”也可)

(2)对气候的影响:

降水减少;(1分) 气温日、年较差增大。

(1分)

或对河流的影响:

含沙量增大;(1分)水量季节变化增大。

(1分)

体现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1分)

(3)甲处(1分)  原因:

位于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水体容易在此汇集。

(1分)

(4)⑤地为海啸(1分) ⑥地为滑坡、泥石流(1分,答出其中之一即可)

【解析】

(1)图示为海陆间水循环,河流为地表径流。

 ②处地貌为三角洲,③处地貌为冲积扇,都是在河流堆积作用下形成的。

由此可以看出地表径流塑造着地表形态。

 

(2)①、④两处的森林被开垦为耕地,使森林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多,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3)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槽部易积水,所以易发生透水事故。

  (5)⑤在沿海地区,易发生海啸,⑥位于山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9.【答案】

(1)B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A地;(1分)

B地坡度缓于A地,土层厚于A地。

(1分)

(2)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落差较大;(1分)②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水量丰富;(1分)   ③水能蕴藏量大。

(1分)

 (3)①位于峡谷,建坝工程量小;(1分)②上游小盆地利于蓄水,集水区域较广。

(1分)

 (4)①保护水源、河流及大气环境不被污染;(1分)②保护植被和地表结构不被破坏,以 减少水土流失。

(1分)

【解析】

(1)B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且位于阳坡,水热条件好于A坡,B坡土壤厚度大于A坡。

 

(2)影响水能大小的因素为水量大小和落差大小。

  (3)水利枢纽坝址一般选在峡谷地区,工程量小,且集水面积大。

  (4)黄铜矿的开采冶炼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大。

30.【答案】

(1)干旱(1分)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1分)②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1分)

(2)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或“沿河流、铁路线分布”);(1分)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

(1分)

(3)不合理(1分)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量小。

如果大量迁入人口,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等。

(2分)

(4)①地理位置重要,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②政策支持;③自然资源丰富;④交通相对便利;⑤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等。

(2分,每个要点1分,答出其中2个要点即可)【解析】

(1)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远,因此气候干旱是其最突出的气候特征。

  

(2)新疆发展工农业的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因此城镇、工农业多分布在有水的地方,即沙漠边缘的绿洲地区。

  (3)新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环境承载力小,因此不易大量迁入人口。

  (4)利好因素:

地理位置、交通、政策、资源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