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39436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考试

试题

(全卷满分:

100分完成时间:

10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

K39O16H1C12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开发方向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燃料电池④太阳能⑤生物质能⑥风能⑦氢能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⑦C.②③⑤⑥⑦D.①④⑤⑥⑦

()2.下列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应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混合液

B.实验中应使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NaOH和HCl

C.实验中两个大小不同的烧杯间要填满碎纸条,目的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D.用相同体积的浓硫酸代替HCl溶液进行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比理论值偏高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2H5OH(l)+3O2(g)=2CO2(g)+3H2O(g)ΔH=-1367.0kJ/mol(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kJ/mol(中和热)

C.S(s)+O2(g)=SO2(g)ΔH=-269kJ/mol(反应热)

D.2NO2=O2+NOΔH=+116.2kJ/mol(反应热)

()4.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H2(g)+I2(g)

2HI(g),下列情况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限度的是

A.压强不再随时间而改变时

B.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再改变时

C.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时

D.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I2,同时有2molHI生成时

()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B.100mL2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6.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

Cr2O72-(aq)+2Pb2+(aq)+H2O(l)

2PbCrO4(s)+2H+(aq) ΔH<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

()7.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ΔH=-57.4kJ·mol-1

D.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8.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SO2的性质。

实验时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一玻片盖在培养皿上。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所作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BaCl2溶液变浑浊

SO2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了BaSO3沉淀

B

Na2S溶液变浑浊

SO2与Na2S溶液反应产生了硫单质

C

KMnO4溶液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

D

品红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SO2(g)+O2(g)

2SO3(g)。

已知反应过程中的某一时间SO2、O2和SO3的浓度分别为:

0.2mol/L、0.1mol/L和0.2mol/L。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正确的是

A.c(O2)=0.2mol/LB.c(SO2)=0.25mol/L

C.c(SO2)+c(SO3)=0.3mol/LD.c(SO2)=c(SO3)=0.15mol/L

()10.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0.6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物质C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B.反应开始到2s,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85mol/L

C.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15%

D.2v(A)=v(B)

()11.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下面的图象曲线表示的

反应

纵坐标

A

等质量的钾、钠分别与足量水反应

H2质量

B

相同质量氨,在同一容器中发生反应

2NH3

N2+3H2△H>0

氨气的转化率

500℃

400℃

C

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充入体积比1:

3的

N2、H2,发生反应N2+3H2

2NH3

氨气的浓度

活性高的

催化剂

活性一般

的催化剂

D

2molSO2与1mol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

2SO2+O2

2SO3

SO3物质的量

10个大气压

2个大气压

()1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2(g)+3H2(g)

2NH3(g),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N2的同时生成2nmolNH3

②用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比为1∶3∶2的状态

③2v(H2)正=3v(NH3)逆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

()13.已知:

N2+O2=2NOΔH=+180kJ/mol,其中N≡N,O=O键的键能分别是946kJ/mol、498kJ/mol,则NO中化学键的键能为

A.812kJ/molB.632kJ/molC.1264kJ/molD.1624kJ/mol

()14.在2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

3A(g)+B(g)

xC(g)+2D(g),经测定5min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min),同时生成1molD。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5min内D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2mol/(L·min)B.3υ(A)=2υ(D)

C.x的值是2D.A的起始物质的量为1.5mol

()15.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由石墨和氢气生成甲烷反应的ΔH,已知下列数据:

CH4(g)+2O2(g)=CO2(g)+2H2O(l)ΔH=-890.3kJ·mol-1

C(石墨)+O2(g)=CO2(g)ΔH=-393·5kJ·mol-1

H2(g)+1/2O2(g)=H2O(l)ΔH=-285.8kJ·mol-1

则C(石墨)+2H2(g)=CH4(g)的ΔH是

A.-74.8kJ·mol-1B.+74.8kJ·mol-1C.-211.0kJ·mol-1D.+211.0kJ·mol-1

()16.在下列反应中:

A2(g)+B2(g)

2AB(g) ΔH<0当其达到平衡时,在下图所示的曲线中,符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⑤

()1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

2NH3·H2O+SO2=2NH4++SO32-+H2O

B.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

Al3++4NH3·H2O=AlO2-+4NH4++2H2O

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

3Fe2++4H++NO3-=3Fe3++NO↑+3H2O

D.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

2Ba2++3OH-+Al3++2SO42-=2BaSO4↓+Al(OH)3↓

()18.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50mL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L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所得到的铁的物质的量为

A.0.21molB.0.25molC.0.3molD.0.35mol

()19.在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

mA(g)+nB(g)

pC(g)+qD(g),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与压强p1和p2、时间t1和t2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在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p1>p2B.p1p+qD.m+n=p+q

()20.已知,在25℃、101 kPa时:

① C(s)+O2(g)=CO2(g)ΔH=-393.5kJ/mol

② 2C(s)+O2(g)=2CO(g) ΔH=-221.0kJ/mol

③ 2H2(g)+O2(g)=2H2O(g)ΔH=-483.6kJ/mol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6g碳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196.8kJ B.CO的燃烧热ΔH=-283.0kJ/mol

C. H2的燃烧热ΔH=-241.8kJ/mol  D.制备水煤气的反应热ΔH=+131.3 kJ/mol

()21.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

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22.(6分)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ΔH1=-870.3kJ/mol

②H2(g)+

O2(g)=H2O(l)ΔH2=-285.8kJ/mol

(1)已知1.2g固体C充分燃烧生成CO2放出热量为39.35kJ,请写出C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碳的燃烧热用ΔH3表示):

(2)计算反应:

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ΔH=

23.(18分)Ⅰ、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SO2、O2、SO3三种气态物质建立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对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1)加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图像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平衡________移动。

(2)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图像是__________,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3)增大反应容器体积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图像是________,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4)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图像是__________,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Ⅱ、现有反应aA(g)+bB(g)

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

(1)该反应的逆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且a+b________p(填“>”“<”或“=”)。

(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正反应速率________。

(3)若加入B(体积不变),则A的转化率________,B的转化率________。

(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

将________。

(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

(6)若B是有色物质,A、C均为无色物质,则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的颜色________,而维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的颜色________(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24.(16分)实验小组用0.50mol/LK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mol/LKOH溶液:

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30mLK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KOH固体_______g。

Ⅱ、测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中和热:

(1)实验桌上备有烧杯(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

(2)取50mLK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项目

数据

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

K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________

2

25.9

25.9

25.9

29.8

3

26.4

26.2

26.3

30.4

②近似认为0.50mol/LK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为c=4.18J/(g·℃),则中和热ΔH=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进行该实验时未找到环形玻璃搅拌棒,实验中他用铜丝代替环形玻璃棒进行搅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常温下按照下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10mL2%H2O2溶液

10mL5%H2O2溶液

10mL5%H2O2溶液

1mL0.1mol·L-1X溶液

10mL5%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

1mL0.1mol·L-1X溶液

10mL5%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

1mL0.1mol·L-1X溶液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

同学们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

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是(填一种即可)。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下图所示。

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5.(18分)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ΔH0(选填“>”、“<”或“=”)。

(2)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若测得反应初始至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2mol·L-1·S-1,则6S时c(A)=mol·L-1;C的物质的量为mol。

(3)在与

(2)相同的温度、容器及A、B配比下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此时A的转化率为;保持温度、容器不变,再向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此时A的转化率为;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则平衡时A的转化率(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4)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e.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的同时,消耗amolB

(5)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高2015级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考试

试题答案

选择题(本题包括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B

C

B

D

A

A

A

B

C

A

C

B

C

A

D

A

B

B

C

C

22.(6分)

(1)C(s)+O2(g)=CO2(g)ΔH3=-393.5kJ·mol-1(3分)

(2)ΔH=2×ΔH2+2×ΔH3-ΔH1

=2(-393.5kJ/mol)+2(-285.8kJ/mol)-(-870.3kJ/mol)=-488.3kJ/mol(3分)

23.(18分)Ⅰ、

(1)C(1分) 不(1分) 

(2)A(1分) 逆反应(1分) 

(3)D(1分) 逆反应(1分)

(4)B(1分) 正反应(1分)

Ⅱ、

(1)放(1分) >(1分) 

(2)增大(1分) 减小(1分) 

(3)增大(1分) 减小(1分)

(4)减小(1分) 

(5)不变(1分) 

(6)变深(1分) 变浅(1分)

24.(16分)Ⅰ.7.0(2分,若7给1分);

Ⅱ.

(1)温度计(1分);

(2)①4.0(2分);

②∆H=-53.50kJ·mol-1(2分,53.5也给分,无“-”不给分,无单位给1分);

(3)偏小(2分);

铜丝是热的良导体,导致热量散失(1分);

Ⅲ.

(1)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分)

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入同一热水浴中)(2分)

(2)碱性环境能增大H2O2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小H2O2分解的速率(2分)

25.(18分)

(1) 

(2分) <(2分) 

(2)0.028(2分)   0.06(2分)   

(3)80%(2分)   80%(2分) 不变(2分) 

(4) ce(2分) 

(5)2.5(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