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39601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白菜类蔬菜栽培.docx

白菜类蔬菜栽培

白菜类蔬菜栽培

白菜类蔬菜在分类上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主要包括大白菜、结球甘蓝、花椰菜、叶用芥菜、茎用芥菜等。

白菜类蔬菜起源于温带,喜冷凉气候,耐热性差;在阶段发育上要求低温通过春化阶段,长日照通过光照阶段;根系入土浅,利用深层土壤水肥的能力不强,且叶面积都很大,蒸腾量大,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70%~80%);需肥量大,特别需要较多的氮肥,在叶球、球茎形成期需要较多的钾肥;有共同的病虫害,尤以病毒病、软腐病和霜霉病为害最重,应注意轮作换茬。

第一节大白菜

大白菜原产于我国,属十字花科二年生蔬菜。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1.根入土较浅,主要根群分布在地面下25cm土层内。

侧根数量多,生根能力强。

2.茎在营养生长时期,茎部短缩肥大呈圆锥形;生殖生长时期,短缩茎顶端发生花茎,淡绿至绿色,表面有明显的蜡粉,高60~100cm,有1~3次分枝。

3.叶子叶两枚对生,肾形,有叶柄。

基生叶两枚,长椭圆形,有明显的叶柄,无叶翅,与子叶方向垂直呈“十”字形。

中生叶互生,叶片倒披针形至倒阔卵圆形,有明显的叶翅而无明显的叶柄,是主要的同化器官并保护叶球。

早熟种为2/5叶序,中晚熟种为3/8叶序。

第一叶环的叶较小,构成幼苗叶;第2~3叶环的叶较大,叶片软薄,皱而多脉,构成发达的莲座;顶生叶着生于短缩茎的顶端,互生,构成顶芽,外层叶较大,内层渐小。

结球白菜的顶芽形成球叶,是大白菜的营养贮藏器官,也是主要的产品。

球叶的抱合方式因品种而异,有褶抱、叠抱、拧抱三种。

茎生叶着生在枝上,叶片基部抱花茎而生,表面有明显的蜡粉。

各叶片的形态见图8-1。

图8-1 大白菜的叶型

4.花总状花序,完全花,花瓣4枚,“十”字开,黄色,虫媒花。

5.果实为长角果,圆筒形,先端陡缩成“果喙”,内无种子,成熟时纵裂为二。

6.种子种子圆形微扁,红褐色至灰褐色,近种脐处有一纵凹纹。

千粒重2~3.5g。

(二)生长发育周期

大白菜的全生育期分为营养生长时期和生殖生长时期,与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为营养生长时期。

1.营养生长时期

(1)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两片基生叶展开与两片子叶交叉垂直排列(俗称“拉十字”)时结束,一般需要7~8d。

(2)幼苗期从拉十字到第一个叶环的叶片全部展开(俗称“团棵”)为幼苗期。

早熟品种展开5枚叶片,需12~13d;中晚熟品种展开8枚叶片,需17~18d。

(3)莲座期是第二、三叶环形成期,早熟种长成10片莲座叶,需20~21d;中晚熟种长成16片莲座叶,需27~28d。

莲座末期心叶开始抱合,称“卷心”。

(4)结球期是球叶生长时期,分为前、中、后三个分期。

前期外层球叶生长迅速,形成叶球的轮廓,称“抽筒”;中期内层球叶迅速生长充实叶球内部,称“灌心”。

前期和中期是大白菜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产量的80%~90%在这两个时期内形成。

后期叶球的体积不再增加,只是继续充实叶球。

结球期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约占全栽培期的一半。

(5)休眠期大白菜遇低温进入强迫休眠,停止生长,依靠叶球贮存的养分和水分生活。

此期继续形成花芽和幼小的花蕾,为转入生殖生长作好准备。

2.生殖生长时期此期生长花茎、花枝、花、果实和种子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22℃。

不耐热,25℃以上生长不良,30℃以上不能适应。

有一定的耐寒性,在10℃以下可缓慢生长,5℃以下生长停止,可短期忍耐0~~2℃的低温。

发芽期的适宜温度20~25℃,最低8~10℃;幼苗期适宜温度22~25℃,可适应26~30℃的高温,能长期忍耐~2℃的低温,并短期忍耐~5~~8℃的低温;莲座期适宜温度17~22℃;结球期适宜温度12~22℃,白天在16~20℃的较高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夜间在5~15℃的较低温度下利于养分积累;休眠期要求0~2℃的低温。

有一定耐弱光能力。

光的补偿点为1.5~2.0klx,饱和点为40klx,适宜光照强度为10~15klx;通过阶段发育的光照时数为12~13h以上的长日照。

喜湿,适宜的土壤湿度为80%~90%,适宜的空气湿度为65%~80%。

种子发芽期要求土壤水分充足;幼苗期应保持地面湿润;莲座期适当控水蹲苗;包心期需水量最多,应适时、适量灌溉,后期宜控水,以利于贮藏。

大白菜产量高,需肥量比较大,一般生产5000kg大白莱,约吸收氮7.5kg、磷3.0kg、钾10.0kg。

大白菜以叶为产品,需氮较多,对钙、硼等的需求量也比较大。

通常,缺氮时全株叶片浅绿至黄绿色,全株生长停止;缺磷时,植株矮小,叶背的叶脉发紫;缺钾时外叶的叶缘发黄,渐向内扩展,呈现“焦边”现象,多发生在结球中后期;缺钙时宜发生干烧心病;缺硼会在叶柄内侧出现木栓化组织,由褐色变为黑褐色,叶片周边枯死,结球不良。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除了过于疏松的沙土以及排水不良的新土外,其他土壤均可栽培大白菜。

以肥沃壤土、粉砂壤土等的栽培效果为最好。

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中性至微碱性。

二、品种类型

根据叶球形态和对气候的适应性分类:

1.卵圆形(海洋性气候生态型)叶球褶抱呈卵圆形,球叶数目较多。

严格要求气候温和、湿润的环境,耐寒及耐热能力均较弱,也不耐旱,对水肥要求严格。

代表品种有福山包头、胶州白菜、旅大小白根等。

2.平头型(大陆性气候生态型)叶球叠抱呈倒圆锥形,球叶较大而数目较少。

适于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温和的环境,对水肥要求严格,抗逆性较差。

代表品种有洛阳包头、太原包头等。

3.直筒型(交叉性气候生态型)叶球拧抱呈细长圆筒形.球顶近于闭合。

适应性强,水肥或气候条件较差时也能正常生长。

代表品种有天津青麻叶、河北玉田抱尖等。

三种大白菜的叶球形态见图8-2。

图8-2 结球大白菜的三种基本球形

按结球早晚与栽培期长短分类:

(一)早熟品种

从播种到收获需60~80d。

耐热性强,但耐寒性稍差,多用作早秋栽培或春季栽培,产量低,不耐贮存。

优良品种有山东2号、鲁白2号、潍白2号、中白19、中白7号、北京小杂51、早心白等。

(二)中熟品种

从播种到收获需80~90d。

产量高,耐热、耐寒,多作秋菜栽培,无霜期短以及病害严重的地方栽培较多。

优良品种有青杂中丰、鲁白3号、山东5号、青麻叶、玉田包尖、中白65、中白1号、豫白6号等。

(三)晚熟品种

从播种到收获需90~120d。

产量高,单株大,品质好,耐寒性强,不耐热,主要作为秋冬菜栽培,以贮存菜为主。

优良品种有青杂3号、福山包头、城阳青、洛阳包头、中白81、石绿85。

秦白4号、北京新3号等。

三、栽培季节与茬口安排

大白菜要求温和的气候条件,因此全国各地主要安排在秋凉季节栽培。

我国各地大白菜秋季栽培情况大致如表8-1。

表8-1主要地域大白菜秋季茬口安排

地域

播种期(月/旬)

收获期(月/旬)

华北地区

东北及内蒙古、新疆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南地区

8/上

7/中下

8/下

9~11

11/上

10/下

12月至翌年3年

分批采收

此外,一些地方,特别是城市郊区伏白菜栽培的也比较多,该茬白菜选用早熟、耐热的品种,于夏季(7月中、下旬)播种,国庆节前收获上市。

反季节大白菜栽培(也即春大白菜栽培)近几年发展迅速,该茬大白菜通过选用栽培期极短(70以内)的抗抽薹品种,早春保护育苗,露地定植,于初夏收获上市,效益比较好。

四、栽培技术

(一)秋冬大白莱栽培技术

1.施肥作畦播前结合整地,每公顷施入充分腐熟、细碎、优质粪肥75000kg,其中2/3铺施后翻入土中,余下的1/3粪肥掺入450kg过磷酸钙和300kg硫酸钾,施入沟中与土掺匀,再在沟上培垄。

垄高12~15cm,垄背宽25cm,垄长8~10m。

垄间距依品种而定:

大型品种65~75cm,小型品种50~60cm。

为便于田间作业可调成大小垄或每隔8行留出1个打药行,便于封垄后也能及时打药防治病虫害。

起垄后拍实垄背免塌陷。

砂质土或灌溉不便的地块可采用1.3~1.5m宽的低畦。

南方多采用高畦,畦宽2~2.5m,两畦间留40~50cm宽的浅沟。

2.播种或育苗前作物及时腾地时宜直播,直播白菜长势健壮,产量高,发病也较轻。

直播宜采用条播或穴播,条播时在垄中央或低畦中按预定的行距开约2cm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地捻入沟中,边覆土边镇压;穴播时在垄中央按株距或低畦中按行株距,各做一条长10~15cm、深2cm的浅沟,捻种子入沟后覆土镇压。

为保证一播全苗应采取以下措施:

(1)用新种子播种要用当年的种子播种,陈种子发芽率低,应加大播种量。

(2)适时播种新种子应于傍晚播种,陈种子应于上午播种。

(3)足墒播种最好在雨后表土湿润时趁墒播种。

干旱地区应提前浇水造墒或在播种穴或沟中先浇水再播种。

(4)精细播种开沟深浅一致(2cm),沟底平坦,播后覆土松细,厚度一致。

(5)播后镇压干播种后应适度镇压,防种子落干。

(6)覆盖保湿、防雨播后用树叶、遮阳网等覆盖,既能保湿防旱,也能够防止雨后地面板结。

在前作物未能及时腾地时,则采用育苗方式。

苗床应设在利于排灌的地块,定植667m2需育苗床30~35m2,将苗床作成1~1.5m宽的低畦,施入250kg充分腐熟的厩肥、1.5kg过磷酸钙、5kg草木灰,翻地15cm深,使粪土混匀。

耙平畦面,浇透底水,水渗后将种子与5~6倍细沙混匀后撒种,再用过筛细土覆盖1cm厚。

用种量100~125g。

由于育苗移栽需要一定的缓苗期,育苗时应比直播白菜提早3~5d播种。

3.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①浇水播种后若墒情好,在发芽期间可不浇水;若底墒不足或遇高温干旱年份,宜采取“三水齐苗,五水定棵”的浇水方法,即:

播种后浇一水,幼苗开始拱土时浇第二水,子叶展开后浇第三水,间苗、定苗后各再浇一水。

②查苗补苗齐苗后及时检查苗情,若有漏播或缺苗,应立即从苗密处挖取小苗补栽,不宜补种,以免苗间长势差异过大。

③间苗、追肥播后7~8d,幼苗拉十字时进行第一次间苗,苗距7~8cm,间苗后结合浇水追施少量氮肥提苗。

当幼苗长有4片真叶拉大十字时进行第二次间苗,苗距15cm,间苗后结合浇水对长势较弱的幼苗偏施氮肥提苗。

5~6叶时进行第三次间苗,间苗时要选留壮苗、大苗,淘汰弱小苗、病苗和杂苗。

团棵时定苗,株距依品种而定:

大型品种50~53cm,小型品种46~50cm。

④中耕除草要浅锄垄背,深锄垄沟,并将少量松土培到幼苗根部,防止根系被水冲刷外露。

干旱年份要使表土细碎,雨涝年份中耕可适当粗放,中耕撤墒。

(2)定植育苗床当幼苗长有5~6片真叶时移栽。

以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定植为宜。

起苗前应先浇水洇地,切坨时尽量多带宿土,定植深度以土坨与垄面相平为宜,定植后浇透水,勿淹没菜心。

(3)莲座期管理

①追肥定苗后追肥,每公顷施入充分腐熟的粪肥30000kg、硫酸氨375kg、硫酸钾300kg,在小高垄的一侧开沟,施入肥料后覆土封沟。

②浇水追肥后浇透水,过3~4d后再浇1次大水,加速肥料分解。

之后勤浇水,保持地面半干半湿至湿润。

结球前10d左右,控水蹲苗,促叶球生长。

当叶片呈暗绿色,厚而发皱,中午轻度萎蔫,中心的幼叶由黄绿转为绿色时结束蹲苗。

适当的蹲苗可使植株积累养分,既能促进叶球按时成熟,又能促进结球期根系迅速扩展而增进“翻根”现象。

蹲苗期长短要依天气状况、土质、菜苗生长情况而灵活掌握。

若土质偏沙,保水肥能力差,可适当缩短蹲苗期或不蹲苗;天气干旱,气温偏高,昼夜温差小,或因播种晚、秧苗偏小时也应适当缩短蹲苗期。

(3)结球期管理

①浇水当莲座叶封垄、心叶开始抱合时结束蹲苗,开始浇水。

蹲苗结束时浇第一水,此次浇水量不宜过多,防止叶柄开裂及伤根,2~3d后再浅浇一水。

封垄后每5~6d浇一水,保持地面湿润。

收获前五周停水,以利于贮藏。

②追肥蹲苗结束时结合浇水重点追肥1次,每公顷施入复合肥375~450kg,与充分腐熟的厩肥15000kg混匀,在行间开8~10cm的浅沟,将肥料沟施后覆土,引导根系全面发展,遍布全田。

间隔10d追第二次肥,追施粪稀30000kg或尿素225~300kg。

第三次追肥宜用粪稀勿再施用化肥,以减少大白菜体内硝酸盐的含量。

③束叶收获前10~15d用草绳或塑料绳将外叶合拢捆在一起。

束叶能够防止或减轻后期的冻害,促进外叶养分向球叶中运送,同时也便于收获和贮存。

4.收获在严霜(-3℃)来临之前收获。

采收时齐地面将菜根砍断,让菜根朝南向阳、叶球朝北放置田间晾晒,待菜帮不易折断时,修整上市。

晾晒时如遇寒潮降温天气,可原地码堆,将根部朝内、叶球朝外,上面再盖些菜叶防冻,即使外界气温降至-7~-8℃也不会冻坏白菜。

待气温回升时继续摊开晾晒。

(二)春茬大白菜栽培要点

春茬大白菜栽培前期温度偏低,易通过春化,后期高温、长日照又容易抽薹开花,适宜大白菜生长的时间偏短,且病虫为害较重,栽培难度比较大。

栽培时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1.合理选择品种应选择对低温不敏感、抽薹晚的早熟品种,如夏阳、鲁春白4号、亚蔬1号等。

2.育苗定植可采用阳畦或改良阳畦育苗。

3月中、下旬播种,4月中、下旬定值于露地。

3.肥水猛攻用低畦栽培。

因生长期短,无须多施基肥,提倡早追肥。

定植水浇过后,宜浅中耕增温保墒,促发根缓苗,缓苗后每隔7~8d浇一水。

包心期隔1d浇一水,小水勤浇。

结合浇缓苗木追施提苗肥,开始包心时结合浇水追施粪稀,隔10d后再追施1次氮、钾肥,以后依包心情况决定是否追第三次肥。

4.早收获成熟后及时收获,勿推迟,以减少腐烂。

第二节甘蓝

甘蓝,别名洋白菜、卷心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属十字花科二年生蔬菜。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主根基部粗大,深达60cm,须根多,根群横展半径可达80cm左右,主要密集于30cm以内土层中。

易生不定根。

子叶肾形,初生叶和幼苗叶有明显的叶柄,从莲座叶开始叶柄逐渐缩短、增宽,有明显的叶翅,叶面光滑,肉厚,覆有白色的蜡粉。

叶色因品种而异,有蓝绿、深绿、黄绿和紫红色等几种。

早熟种有10~16片外叶,中晚熟种为24~32片,分别以2/5、3/8的叶序着生在短缩茎上,形成莲座叶丛,是主要的同化器官。

顶生叶圆形抱合生长构成球叶。

营养生长时期茎短缩,顶端优势较强,侧芽始终处于休眠状态。

总状花序,十字形,淡黄色,较大白菜略大。

异花传粉,不同变种、品种间极易天然杂交,采种时应隔离2000m以上。

果实为长角果。

种子圆球形,黑褐色,无光泽,近种脐处有双沟,千粒重3.3~4.5g。

(二)生长发育周期

1.营养生长时期

(1)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基生叶展开(拉十字),在适温下需8~10d。

(2)幼苗期从“拉十字”到第一个叶环的叶片全部展开(“团棵”),夏秋季需25~30d,冬春季需40~60d。

(3)莲座期从“团棵”到第二、三个叶环的叶片全部展开,约展开15~24片叶,早熟种需20~25d,中晚熟种需30~40d。

(4)结球期从开始结球到收获。

早熟种需20~25d,中晚熟种需30—50d。

(5)休眠期冬贮过程中,植株停止生长,依靠叶球贮存的养分和水分生活。

2.生殖生长时期包括抽薹期、开花期、结荚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喜欢凉爽,生长适温范围较宽,在月均温7~25℃的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与结球。

种子发芽适宜温度18~20℃,最低为2~3℃。

幼苗能长期忍受~1~~2℃低温,短期忍受~3~~5℃低温,经过锻炼的幼苗可忍受~8~~12℃低温,同时幼苗还能耐35℃的高温。

叶球生长适宜温度17~20℃,25℃以上结球不良。

长日照作物。

光饱和点较低,为30~50klx,利用散射光能力强。

要求较湿润的栽培环境,适宜的土壤湿度为70%~80%,空气湿度为80%~90%。

喜肥。

耐肥,整个生长期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3:

1:

4,对土壤养分的吸收量较一般蔬菜为多。

宜选择保水肥能力强的土壤栽培。

甘蓝适于微酸性到中性土壤,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

二、品种类型

按叶球的形状分为尖头型、圆头型和平头型三种(图8-3)。

(一)尖头型

植株较小,叶球小而尖,呈心脏形,叶片长卵形,中肋粗,内茎长,产量较低。

多为早熟小型品种。

(二)圆头型

植株中等大小,叶球圆球形,结球紧实,球形整齐,品质好,成熟期较集中。

多为早熟或中熟的中型品种。

(三)平头型

植株较大,叶球扁圆形,直径大,结球紧实,球内中心柱较短,品质好,耐贮运。

多为晚熟大型品种或中熟中型品种.

图8-3 结球甘蓝的三种基本球形

按成熟期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早熟品种

从定植到收获需40~50d。

较优良的品种有四季39、中甘12、冬甘1号等。

(二)中熟品种

从定植到收获需55~80d。

较优良的品种有中甘15、中甘16、华甘1号、小型小金黄、迎春、京甘1号、东农609、西园4号、西园6号等。

(三)晚熟品种

从定植到收获需80d以上。

较优良的品种有中甘9号、华甘2号、昆甘2号、黄苗、黑叶小平头等。

三、栽培季节与茬口安排

结球甘蓝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

在北方除严冬外,春、夏、秋三季均可在露地栽培。

华南除炎夏外,秋、冬、春三季均可露地栽培,而长江流域一年四季均可栽培。

北方春甘蓝多为早熟栽培,在土壤化冻后进行定植。

夏甘蓝宜与高秆作物间套作。

秋甘蓝前茬为早熟黄瓜、矮生菜豆等,并应依据各地秋季长短,分别采用早、中、晚熟品种。

忌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四、栽培技术

(一)露地秋甘蓝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宜选用耐热、抗病、较耐涝,适宜夏秋季栽培的品种,如中甘8号、中甘16、东农609、西园4号、中甘9号等。

2.育苗露地育苗,苗龄不超过30d。

中熟品种应在当地早霜前120~150d播种,晚熟品种应在霜冻前150~180d播种。

育苗期间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播种后应扣遮荫小棚,用旧膜覆盖或遮阳网覆盖。

出苗前宜小水勤浇,防止土壤板结,出苗后逐渐撤除遮荫覆盖物,到2叶1心时应全部撤完。

3~4片真叶时分苗,浇明水,分苗后仍需遮荫覆盖,缓苗后结合浇水追提苗肥,撤除遮荫物。

6~8片真叶时定植。

定植前1天苗床浇透水。

3.定植宜做成东西向的小高垄,垄底宽25~30cm、垄高15cm,沟宽25~30cm。

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栽苗。

起苗时应尽量少伤根,多带宿土并保持土坨完整,将苗栽于北半坡,且适当浅栽,随栽苗随浇足定植水。

4.田间管理浇过定植水后,间隔3~4d再浇一水。

水后地不黏时,连续进行2次中耕培土,将偏埂改为正埂,使幼苗处于垄中央。

缓苗后,结合浇水进行追肥,追施尿素150kg/hm2,以后每隔3~4d浇一水。

卷心前10~15d控水进行蹲苗,当心叶开始抱合时结束蹲苗。

结合浇水追肥,追施尿素450kg/hm2、硫酸钾225kg/hm2,10d后结合浇水再追粪稀15000kg/hm2。

勤浇水,经常保持地面湿润,收获前1周停水。

(二)早春设施甘蓝栽培技术

1.设施类型为了提早收获上市,可采用地膜加小拱棚栽培。

风障加地膜覆盖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等几种方式。

以第一种方式应用较为普遍,一般可比露地提早15~20d定植,提早10~15d采收。

2.品种选择选用早熟、抗病、成熟期集中、冬性强不易未熟抽薹的品种,如四季39、中甘12、8398、京甘1号、冬甘1号等。

3.育苗在改良阳畦或日光温室内育苗,日历苗龄70~80d。

定植667m2需播种苗床面积8~10m2,播种量50g。

3~4叶期分苗,分苗床面积35~45m2,采用暗水稳苗,苗距7~8cm见方。

温度管理上采取两促两控一锻炼:

即播种后和分苗后高温促出苗和缓苗(播后平盖地膜,分苗后扣小棚);幼苗出土后和分苗缓苗后降温,促根发育防徒长;定植前1周低温炼苗。

定植前5d浇水,起苗、蹲苗。

冬前采用冷床育苗应严格控制播种期,并且越冬前控制幼苗生长,避免大苗越冬;立春后气温升高幼苗开始加速生长时及时分苗,缓苗后结合浇水追施适量氮肥。

在定植起苗之前追施1次粪稀,提高幼苗素质以增强抗逆性,利于缩短缓苗期。

壮苗的标准是:

未通过春化阶段,具有6~8片真叶的较大幼苗,下胚轴和节间短,叶片厚,色泽深,茎粗壮,根群发达,定植后缓苗快,对不良环境和病害抗性强。

4.施肥作畦土壤解冻后,结合翻地,每公顷施入充分腐熟的厩肥75000~90000kg,其中1/2结合春耕撒施,然后整地做成1.6m宽东西向的低畦。

余下1/2粪肥与450~600kg过磷酸钙混匀后按畦施入,并翻地,粪土混匀后耙平畦面。

亦可按1m画开线开宽40cm的浅沟,将余下的肥料与磷肥混合后沟施,再于沟上起垄,做成宽60cm、高10Cm的小高畦,随后用幅宽70cm的地膜覆盖(应提前7~10d扣膜)。

5.定值低畦按35~40cm见方开穴;小高畦在两个肩部开穴栽苗,两行交错开,株距26~30cm,定植后扣盖小拱棚,然后浇定植水。

6.田间管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随浇定植水追施少量速效氮肥,加速缓苗,减少“未熟抽薹”,促早熟丰产。

缓苗后,及时浇缓苗水,水后中耕并适当蹲苗。

心叶开始抱合后,结合浇水追施尿素225~300kg/hm2,5~7d后随水再追1次粪稀15000kg/hm2。

缓苗期间,小拱棚密闭不通风。

缓苗后,白天温度偏高时,将两端棚头打开放风,包心前应加强放风管理。

当外界日均气温达10℃左右时撤去小棚膜(宜在傍晚撤膜)。

(三)收获

叶球紧实后及时收获,防止裂球。

第三节花椰菜

花椰菜,别名菜花或花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属十字花科二年生蔬菜。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主根基部粗大,须根发达,主要根群密集于30cm以上土层内,抗旱能力较差。

营养生长时期茎稍短缩,普通花椰菜的顶端优势强,腑芽不萌发,在阶段发育完成后,抽生花薹;青花菜在主花球收获后,各腑芽能萌发形成侧花球,可多次采摘。

叶片狭长,叶面被有蜡粉,叶柄上有不规则的裂片。

花球由花轴、花枝、花蕾短缩聚合而成,半圆形,质地致密,是养分贮藏器官,为主要食用部分。

当温度过高时花轴、花枝迅速发育、伸长,蕾粒逐渐膨大,即而开花结实。

只有少部分花枝顶端能正常开花,多数花枝顶端干缩或腐败。

总状花序,黄色花冠,异花传粉,长角果,成熟后爆裂。

花椰菜的叶片和花球形态见图8-4。

种子圆球形,褐色,千粒重2.5~4.0g。

图8-4 花椰菜的叶片和花球

(二)生长发育周期

花椰菜的营养生长过程与结球甘蓝相似,唯在莲座期结束时,主茎顶端变为花芽,进入花球生长期。

从花芽分化到采收花球,因品种不同而分别需要20~50d。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为半耐寒性蔬菜,喜温和,忌炎热干燥,怕霜冻,耐寒及耐热能力均不及结球甘蓝。

生育适宜温度为17~20℃。

种子发芽以25℃最快。

幼苗生长适温20~25℃,可耐0℃以下低温和35℃以上高温。

莲座期生长适温15~25℃。

花球形成期适温17~18℃,25℃以上花球松散,低于1℃时花球受冻。

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喜光稍耐阴,花球形成期忌阳光直射,否则花球变黄、松散,品质变劣。

喜湿润,土壤干旱则植株矮小,过早形成小花球,但土壤水分过多易使根系窒息褐变臻死,或引起花球松散,花枝霉烂。

花椰菜宜安排在土质疏松、排灌良好的地块栽培。

花球形成期需要较多的磷钾肥。

对缺素反应敏感,缺钾时易诱发黑心病;缺硼时易引起花球中心开裂,花球变锈褐色,味发苦;缺镁时叶片易黄化。

二、品种类型

(一)花椰菜

极早熟品种有夏雪40、荷兰春早等;中熟品种有厦花80天1号、津雪88、龙峰特大80天、祁连白雪、丰花60等;晚熟品种有冬花240等。

(二)青花菜

青花菜是野生甘蓝进化为花椰菜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它与花椰菜的不同之处在于:

主茎顶端产生的并非由畸形花枝所组成的花球,而是由完全正常分化的花蕾组成的青绿色扁球形的花蕾群,同时叶腑的芽较花椰菜活跃,主茎顶端的花茎及花蕾群一经摘除,下面叶腑便抽生侧枝,在侧枝顶端又生花蕾群,如此反复可多次采摘。

我国近期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