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40533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docx

广东省湛江二中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

广东省湛江二中201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文科综合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14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5小题(1-11题为地理题,12-23题为历史题,24-35题为政治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读下列经纬网图,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是()

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④

下图为(1978—2008年间,我国甲、乙、丙、丁四个省区人口变动统计图(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图,完成2—3题。

2、甲曲线所代表的省区

A、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劳动力日趋短缺

3、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

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A、四川B、新疆C、河南D、江苏

下面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今西安市西)所写的一首诗的节选: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①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据此回答4—5题。

4.诗中①是一种粮食作物,它最有可能是

A.水稻B.甘薯C.冬小麦D.春小麦

5.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最主要是

A.南冈为冬季风背风坡,有利于作物安全越冬

B.南冈为阴坡,潮湿、水源足,利于作物生长

C.南冈即秦岭,海拔高,农作物受洪涝灾害威胁小

D.南冈为向阳坡,夏季风迎风坡,光热、水分都充足

6、环形放射式道路网的优点是()

①便于车辆直接出入市区,避免在市内绕行②便于过路车辆进入市中心

③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高运输效益④减少穿过市中心的车辆,避免拥堵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7、构建关联图可从整体角度把握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下图中各箭头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的热力作用。

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纬度位置相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①的数值大小有关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的数值大小有关

C.四川盆地的年平均气温较高,与③的数值大小有关

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总辐射较大,与④的数值大小有关

读“北京市居民购物活动空间圈层结构演变”图,回答8-9。

8、北京市居民购物出行距离()

①、整体未变②、整体缩短

③、家用电器变化最大④、蔬菜食品变化最小

A.①④B.②④C.③④D.②③

9、影响北京市居民购物活动空间圈层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有()

①、消费减量化②、购物批量化③、商业多中心化④、城市郊区化

A.①④B.②④C.③④D.②③

下图为“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在②区内,一般可以布局()

A.学校、体育馆

B.消防车库、停车场

C.政府机关、医院

D.超市、文化娱乐场所

11、①④是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造成它们地价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A.与市中心的距离

B.自然环境条件

C.基础服务设施

D.交通通达度

12.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中说:

“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徽商衰落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关B.我国商品经济在清初达到顶峰

C.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导致了徽商的衰落D.道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3.“南海1号”发现于南海北部。

沉没于800多年前的宋代木质船,现已出土数千件完整的宋代瓷器,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

专家认为,“南海1号”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

它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可能包括①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④制瓷技术的进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4.当乾隆皇帝看到英国使团所进呈的礼物贡单中将马戛尔尼称作“钦差”后,特意下令将“钦差”统统改作“贡差”、“敬差”。

乾隆帝的这一做法表明

A.他对英国的使臣极度不尊重B.他坚持传统的华夷秩序观念

C.他非常在意英国使团的贡品D.他实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

15.清末李伯元在《海天鸿雪记》中曾描述:

“上海一埠,自从通商以来,世界繁华,日新月盛。

北自杨树浦,南至十六铺,沿着黄浦江,岸上的煤气灯、电灯,夜间望去,竟是一条火龙……”。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开始后C.甲午战争后D.民国初年

16.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写道: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瓦解着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7.下面两幅图分别展示了上世纪70、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外来文化的影响

B.服装业的迅猛发展

C.人们的思想解放

D.人们穿着品味的变化

18.1962年,中共中央开始采取措施调整农村经济,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地方开始包产到户,农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这一现象说明

A.中央开始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B.农民获得土地经营的自主权

C.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当时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发生了变化

19.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

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那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A.棉纺织业一系列发明的出现    B.蒸汽机用于交通运输

C.机器制造业的出现   D.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20.“小孩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帮扶,当他成年的时候,父母的帮扶已经成为他赛场夺冠的羁绊,因为他体格健壮,需要的是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

”这个比喻可用来形容①英国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影响②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③重商主义的没落④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1.“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期间,冷战一直在缓慢而痛苦地解冻。

但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冷战却突然而出乎意料地结束了。

”材料认为冷战在80年代已经结束的主要理由是

A.苏联在80年代走向衰弱B.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C.日本、西欧的崛起D.中国的振兴

22.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墨西哥由进口提供的粮食供应比例从1992年的20%增长到1996年的43%。

在协定签署18个月之后,墨西哥4千万人堕入赤贫状态,两个农民中就有一个吃不饱。

由此可以推断墨西哥①农业歉收②进口粮食价格低廉③进口粮食价格昂贵④农业生产落后

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3.下图所反映的问题,可以通过哪一机构组织进行磋商解决?

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D.世界贸易组织

水是生命之源,水价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回答24-25题。

24.2009年12月16日上午,北京市居民水价调整听证会上午举行,由于北京缺水,调整了水的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9元。

这说明:

A.政府运用法律手段调控供热价格B.水的价格是由人民群众决定的

C.供求是价格的决定因素D.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25.北京市有关部门邀请了由各方代表参加听证会,并通过网络、报刊、电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

政府部门的这一做法:

①提高了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②能够使决策反映民意,做到决策利民

③扩大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④有利于引导公民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6.在大型工程的建设中,工程师更需要有哲学的思想,并将哲学思维充分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用以指导工程建设。

这说明

A.任何哲学都对实践活动具有正确的指导意义

B.哲学为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都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对实践的追问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27.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①自然地理环境②人口因素③人的意识④生产方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8.右边漫画“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笼

便无笼”的观点与下列哪种观点一致

A.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B.存在即被感知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D.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29.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离开实践,就不能科学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

②在价值观中,把实践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

③在历史观中,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④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惊讶和困惑是一切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

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④意识就是在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1.2009年1月16日,相关部门评出“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为:

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

这些流行语真实反映并高度概括了一年当中的国内政策举措、社会重大事件、百姓关注焦点以及国际风云变幻。

这表明

A.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反作用

C.物质决定意识D.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是同步的

32.温家宝总理说:

“信心比货币和黄金还重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困难的时候,如果失去信心,那就失去一切,有了信心,才有力量的源泉,才有勇气”。

这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能动作用

C.只要树立信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D.精神力量比物质力量更重要

33、2009年7月22日,天文学家成功预测了近百年来出现的最完美的一次日全食,专家称此次日全食是在1991年至2132年之间发生的日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这说明意识具有  

A.目的性B.计划性C.自觉选择性D.主动创造性

34.自2009年4月起,甲型H1N1流感在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蔓延。

对于甲型HINI流感病毒,专家认为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不必过于惊慌。

这说明

①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②客观规律受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④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5.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与生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上述论断说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6.(26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

《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材产增长情况

 

1978年

2005年

2006年

城乡居民储蓄(亿元)

210.6

14051

161587

股票市值(亿元)

0

32430

(其中约1/3为居民持有的公众流通股

894.4

(其中约1/3为居民持有的公众流通股

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城镇

6.7

26.1

28.5

农村

8.1

29.7

31.

《物权法》规定: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本届全国人大通过的《物权法》,其立法工作历时13年,先后召开过100多次座谈会,收到了l万多件意见,经全国人大常委会7次审议,充分反映了国情民意,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

(l)古人说,有恒产者有恒心。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制定《物权法》的必要性。

(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物权法》的制定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

(l4分)

37.(26分)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矛盾突出。

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不健全;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等等。

材料二,促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

《决定》指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

(1)针对材料一的问题,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应如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4分)

(2)广东是文化大省,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我们应怎样发展农村先进思想文化?

(12分)

二.材料解析题

38.(26分)古代中国的经济以农耕为主,工商业经济发展步履维艰。

到了近代,工商业经济在艰难的时局中缓慢发展。

材料一无论商王或用王室,都有大批商贾为之采购珍奇物品。

如商王室设有“多贾”管理王室商业。

……多贾还供献香酒,参与商王祭祀祖先的仪式:

“丁已小雨,佑(?

)多贾以鬯[chàng,祭祀用的香酒]”……,可见多贾在王室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商周时代的商品经济不很发达,产生个体工商业者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尚不具备,工商业只能产生于都邑之中,依靠政权的力量管理和经营。

——张岂乏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喜》

⑴依据材料简述商和西周时期政府的商业政策(2分),分析形成这种政策的原因。

(4分)

材料二末作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意为工商业一日之利,可供五日之需)。

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仲《管子·治国》

⑵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政府的商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6分)

材料三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

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

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

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

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

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⑶依据材料说明哪些因素阻碍了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

依据史实说明在近代之前城市手工业发生了什么变化。

(4分)

材料四晚清时期.随着西方国家侵略的不断深入,以洋务运动为标志,中国的近代工业艰难起步。

⑷依据地图分析洋务派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4分)。

如何看待这种分布?

(2分)

39.(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家提供的各种)制度对相对价格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

一种是拉动效应……主要是指制度使相对价格变动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制度使相对价值变化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的作用。

——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为了作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通过多年的工作来准备),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1921年10月14日)

材料三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部门地可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管起来以避免目前的分散、浪费和不均的现象。

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

——富兰克林•罗斯福(1933年初)

材料四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⑴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原本计划的过渡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

(2分)请以史实说明?

(3分)

⑵材料二中,列宁后来是怎样推动过渡的?

(5分)

⑶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体现了一定的“人民性”,这一特点在战后有何发展(3分)?

对此你怎样评价?

(3分)

⑷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我国经济“濒于崩溃”(4分)及新时期“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4分)

⑸综合上述信息,你怎样认识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

40.图1是“我国东南部某大城市五大片安居工程分布及三环路分布状况示意图”。

图2是其中的某一个安居工程的居住小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安居工程指由政府负责组织建设,以实际成本价向城市的中低收人住房困难户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宅建设示范工程。

)(30分)

(1)从经济因素考虑这五大片安居工程选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分)

(2)你认为在这五片居民区当中地价更高一些的是居住区,试说明理

由。

(6分)

(3)读图2,居住区内商业小区布局的共同点是上,其目的是。

(6分)

(4)读图2,小区内学校A和学校B相比,学校选址不恰当,理由是

(6分)

(5)小区居住环境尚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6分)

①;

②;

③。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6分)

材料一索马里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其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

199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0美元;2004年索马里人均寿命47岁,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极度贫困人口占人口总数的43%,47%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失业。

2008年以来,索马里局势持续动荡,其附近海域海盗活动猖獗,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严重威胁国际航运业的安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材料二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三艘舰艇从海南省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舰艇编队经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于十天后抵达任务海区。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三亚到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航线。

(4分)

(2)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三亚港出发时,当地的昼夜长短及变化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假如以下是某位随军记者的部分见闻描述,请你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8分)

记者描述

正确与否

判断理由

每天正午时刻太阳都是直射的

在马六甲海峡感到风平浪静

一路上表层海水的流动与舰队前进方向基本一致

 

第四次月考文综答案

1-5ABDCD6-11DCDCBA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A

D

B

C

A

C

A

D

D

A

B

C

24.D25.B26.B27.C28.B29.C30.C31.C32.B33.D34.B35.C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38题26分,39题26分,共52分)

38.答案(26分)

⑴(6分)政策:

政府对商业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政策。

(2分,答工商食官给1分)原因:

官府需要商人为其服务;商业规模小,对社会经济影响不大。

(4分)

⑵(6分)变化:

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分)原因:

发展农业可以富国强兵;(2分)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弱。

(2分)

⑶(8分)原因:

城市经济发展缺乏法律保护:

(2分)官府垄断;(2分)

变化:

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

(2分)资本主义萌芽或手工工场出现(2分)。

⑷(6分)特点:

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和长江沿岸,(2分)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

(2分)

看法:

易于吸收西方近代技术;易受到列强的制约和控制;造成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或后天畸形)。

(2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39.答案:

⑴效应:

滞后效应。

(2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当时生产力水平(2分),不利于苏俄过渡到社会主义(1分)。

⑵实行了新经济政策(2分),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采取国家资本主义)(2分);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分)

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分),建立福利国家(2分);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措施一定程度上照顾了下层民众的利益,缓和了社会矛盾(2分);但从根本上说还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1分)

⑷“濒于崩溃”的主要原因:

“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2分),“文革”动乱的破坏。

(2分)“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重心(2分),坚持改革开放。

(2分)

⑸认识:

国家的制度、政策是社会发展的关键。

(1分)关注民生,科学发展,就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1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40、参考答案

(1)距城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6分)

(2)华苑(2分)距市中心相对较近;紧靠三环路,交通便利;附近有绿地、水面,环境好(4分,回答出其中的两点给4分)

(3)小区内主干道交汇处方便居民购物(接近消费人群)(6分)

(4)B位于小区边缘,不利于学生就近上学(6分)

(5)化工厂布局在居住区,污染大气、水源;

火电厂位于居住区夏季风的上风地带,污染小区大气;

高架公路贯穿小区,产生废气、噪声等污染,且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6分)

41.参考答案:

(1)评分要点:

出发点三亚准确(1分);穿越马六甲海峡准确(1分);穿过斯里兰卡附近(1分);终点索马里、亚丁湾海域准确(1分)。

(2)昼短夜长(2分)昼渐长夜渐短(2分)

(3)

记者描述

正确与否

判断理由

每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