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4113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docx

《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docx

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

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

各位老师,从这一讲开始,我们将去反思,在传统的听课、评课中存在哪些问题,然后思考新课程中关于听评课的观念需要哪些更新。

我们首先来看一些听课、评课的现象。

比如说,有的老师是抱着学生的作业本进教室听课的。

我们问他:

“你批改着作业怎么听课呀?

”他说:

“没关系,只要记下主要环节就可以了。

”坐在教室里,老师们常常是不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课堂教学上,而是交流讨论。

比如说,大家会议论这样的话,“昨天开会的时候校长讲了什么呀?

”“我也不知道,听说是搞什么盗学案。

”“就知道卡老师。

”“我下面还有两节课,这两天累死了。

”等等。

在听课过程中,大家就是没有集中注意力,没有明确的任务,而在集体评课的时候,往往是教研组长唱着独角戏,其他的老师,有的没精打采,有的交头接耳。

那么,出现这些现象,问题出哪里?

怎么样去改变呢?

我们总说,观课、议课要建立一种新的教研文化,那么“文”是怎么回事呢?

我去查了一下古汉字,发现“文”这样写的,这是一个人,是一个壮汉,壮汉胸口化出了一些东西,这是“问”。

“化”是什么意思?

“化”,这是向左边睡的人,然后变成了向右边睡,这个就叫“化”。

什么叫“文化”?

我体会,就是用一个比较美好的东西,比如人心中、胸膛这个好看的东西,去影响人,去改变人。

那么我们的观课、议课文化,就是参与者在观课、议课活动中共同认同一种价值,追求并且表现出一种行为模式。

我们建设观课、议课文化,就是想用一种共同的东西,去促进参与人员认同观课、议课的价值追求,并且在其中采取彼此理解和接纳的共同方式。

目前,关于观课、议课的文化观,我们有这样的一些观念——改善生活的实践观,促进思想的发展观,成长创造的幸福观,相互滋养的生态观,以学论教的质量观,促进理解的对话观,境脉特征的真理观,等等。

在这一讲里,我们将围绕“改善生活的实践观、成长创造的幸福观、相互滋养的生态观”这三方面和各位老师进行交流。

第一,我们说一说改善生活的实践观。

在我理解,它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就是不要把课堂教学改革过于简单化处理。

我举一个前几年听过的例子。

有一位校长在培训中听专家提出建议,说宽大的讲台,放在这个位置,阻碍了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因此为了拉近师生的距离,建议把讲桌移到学生身边去。

校长一听,觉得这样的建议很好,是可以实行的。

回到学校里,校长给全体老师说了,老师们轰然答应。

第二天上午,校长在教室里巡视,发现没有一张讲桌在学生身边。

校长德高望重,雷厉风行,他就走进一个老师的教室,把讲桌搬到了学生身边。

然后校长就在校园里面逛了一圈,又经过这个教室,发现讲桌又从学生身边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校长再走进教室,再把它放在学生身边。

他回到办公室坐了一阵儿,快要下课了,再过来看,讲桌又回到原位置了。

校长这个时候就不走了,站在门口等到下课了把老师叫住:

“昨天我们问能不能把讲桌放到学生身边去,你是第一个起来并很热烈的响应的,为什么你今天就不听话了?

”这个老师一点的苦笑:

“校长,不是我不听话,在你搬之前我就搬过一次了,我发现把讲桌搬到学生身边去,就找不到当老师的感觉了。

大家看一看,这里边反应出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从认识角度看,老师是否意识到搬到学生身边去是应该的,这个其实没问题,大家都认为应该。

第二,有没有能力和水平问题?

你就把讲桌搬到学生身边去,你需要多大的能力啊?

无非一点力气而已。

但是有一个东西有问题——就是生活习惯、生活的感觉,当他搬到学生身边去就找不到当老师的感觉了,就不愿意搬。

所以,我们以为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曾经也做了一些事情。

先是提高认识,然后是寻找方法。

于是我们研究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模式,研究培训教师,但是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改变不多。

原因是什么?

是没有意识到课堂教学改进是教师生活的改善。

所以,改善生活的实践观第一个含义,就是要注意课堂教学改革的复杂性,而不应该过于简单化处理。

第二个含义是我们要树立一种新的观念——“工作本身就是生活”。

请问各位老师,你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的?

你工作是为了什么?

我相信很多老师的第一回答是:

“工作是为了生活。

”我们必须承认,这种认识肯定是对的。

因为你不工作,谁给你工资,吃饭穿衣问题怎么解决?

所以,我提醒老师们,为了生活我们需要好好工作,需要珍惜工作。

但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第二个观念是工作本身就是生活。

当我们只把自己的认识停留在工作为了生活的时候,你知道我们心中就会有什么想法,我们心中渴望找一个天天往兜里数钱,少做事情。

后来发现这些工作都被别人占完了,没办法了,我只能当老师,工资只有这么一些。

然后进一步要求,能不能就拿这么多钱,少做一些事情,能不能少教一个班,能不能不当班主任,后来发现这样也不行,于是有人就退而求其次,觉得多放假就好了,能够少上班就好了,少做事情就好了,等等。

所以,当我们把工作只看成是生活的准备,为了生活的时候,工作就成了苦役。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观点是——工作本身就是生活!

怎么理解这句话,比如说我今天下午,在这给大家讲课三个小时,那这三个小时我在干什么呀,我是不是在工作,我是在工作。

那我们假想一种情况,总管生死的是阎王爷会不会在这三个小时把催判官叫过来,把陈大伟的生死簿拿来翻一翻,看一看给他多少岁啊?

哦,72岁。

然后马上提醒,快拿笔给他加三个小时。

为什么呀?

因为今天又工作了三小时。

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没有。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什么,工作着也就是生活着。

当我在课堂上站45分钟,我有限的生活在流淌45分钟。

好好工作,它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同样的道理,学生在课堂上度过的仅仅是时间吗?

不是,是他们的生命。

你要对生命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学生的生命负责。

基于这样的理由,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改善自己的教学。

由此,我们就提倡,要在课堂上去创造和实现新的教师生活。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那就是——改善生活。

我们的动力是什么?

是为了让自己生活更美好。

所以,我们要去研究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

这就是第一个观念,改善生活的实践观。

第二个观念是成长创造的幸福观。

你坐到这干什么?

生活的目的是什么?

最后提到一个词,那就是“幸福”。

生活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生活更幸福。

对于幸福,肯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我愿意和各位老师推荐一个观点,我们国家一个哲学工作者赵汀阳写了这么一段话:

“幸福取决于生活能力的发挥,而不取决于生物需要的满足。

”我觉得这句话是让我们清醒的。

我们现在辛辛苦苦、忙忙碌碌,是在谋求生物需要的满足,还是谋求生活能力的发挥,这是我们要去思考的问题。

我是从2004年研究教师幸福生活的,现在对教师幸福生活具有这样的想象,并认为这样的老师是很幸福的:

第一,课前有期望,盼望进教室的老师。

各位老师,现在请你用这条标准,衡量一下自己,你是不是盼望进教室,盼望着能不能够早一点开学给学生上课。

你有这样的心情吗?

我相信很多老师都会摇头。

我曾经在广州给老师们讲,幸福的老师是盼望进教室的老师,听到下面有个老师小声地嘟哝:

“神经病,谁会盼望进教室啊。

”后来我就给他们讲例子,我说我曾经看到一个老师,那天看起来很高兴的早早的就在门口,我看到了就很想去分享他的快乐,就问他今天为什么这么快乐,是不是有什么好事。

他说:

“陈老师,我今天要上的课是《陶罐和铁罐》,这篇文章我过去上过几次,但是老没找到感觉。

今天早晨,我想今天又要上这课了,我就翻课文,突然读到了这两句话‘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

’铁管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你看这个地方,第一是称谓不同,铁罐称陶罐‘陶罐子’,陶罐称铁罐‘铁罐兄弟’,称谓不同,反映出对人态度不同;第二是标点符号不同,铁罐称陶罐是感叹号,气势汹汹、恶狠狠、挑衅性的,而陶罐称铁罐兄弟是句号,语态平和,息事宁人,我觉得有意思。

这篇文章是以对话为主要特色的文本,我今天想把这两句话作为重点,让学生好好读一读,体会称谓不同,对人态度不同,标点符号不同,说话语气不同。

今天的课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我想来试一试。

你看什么样的老师盼望进教室啊?

就是对即将展开的教学有了一种新的设想,有了一种新的设计,渴望走进教室去验证这种设计,去检验自己教学的创新的老师。

现在,请在座的老师们,自己想一想,在你过去的教师生活当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盼望?

在现场交流的很多老师,听完这个故事以后,他们开始是不盼望进教室,现在变成了什么?

是的,有时候是盼望进教室。

这叫什么啊?

这叫低头找幸福,幸福不在天上,就在我们创造性的实践当中,这是我们说的课前。

然后说课中。

幸福的老师,课中怎么样的情形呢?

他是在教学过程当中能够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地回应教育情境和事件,能创造性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老师很幸福。

我也举一个例子,我曾经做过一次教师培训,给他们讲了两天的课。

第一个半天讲创造教师的幸福生活,当天晚上有个老师就跑来找我说:

“陈老师,创造教师幸福生活,我看你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教的那些学生是大学生,我们教的学生在偏远地区,基础差,成绩上不去,最恼火的是,学生生活在农村,不文明,不礼貌,不尊重老师。

天天教着这样的学生,有什么幸福生活啊?

”我一听,就说:

“那你举个例子给我听一听,是什么让你不幸福。

”他说:

“我是初中政治教师,有一次正在课堂上讲得眉飞色舞、陶醉其中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个学生说了一句,‘老师,我看你懂得卵多的呢!

’我一听就愤怒,心想我为你们做了这么多,你却把我和那个东西联系起来。

我马上说:

‘什么意思啊,你说什么,你给我再说一遍,你懂不懂尊重老师,这是在课堂上,我看你爹妈简直是,怎么教你的,没有一点礼貌!

’当我这样批评他的时候,我发现他昂着头不服气。

我后来一想,我不能够把我的精力就放在他身上,我就给他说,你给我坐下,等一会到我办公室来。

这个同学后来没到我办公室,我就跟他们班主任说了,也不知道班主任是怎么处理的。

第二次我到他班上的时候,发现这个同学仇视的样子看着我,我心里在想:

‘你骂了我,不给我道歉,还这个样子,你还是学生呢!

’最恼火的是他周围的那些同学一个个也怪怪的看着我。

你说我天天接触这样的学生,还有幸福吗?

我简直不想给他们上课了。

”我听完他的故事,就给他解释说:

“按我的理解,我觉得可惜了,你失去了一次享受幸福生活的机会。

”这个老师说:

“怎么可能,还失去了一次享受幸福生活的机会?

”我说:

“我们来分析一下,‘老师,我看你懂得卵多的呢。

’这个‘卵’字在我们西南地区,有一个意思就是和男性生殖器有关系,这个意思我也明白,但是还有其他意思吗?

”这个老师想了一阵:

“其实我们那口头禅的时候会用到个字。

”我说口头禅上的字可有可无,去掉它不应影响表达,我们试着把这个字去掉,你看学生要说什么,‘老师,我看你懂得多的呢。

’什么意思啊,你在课堂上旁征博引,知识面丰富,学生被你深深的感动和感染,他不由自主地发出赞美和欣赏,老师我看你懂得好多,我看你懂得真多哦,这个‘卵’是‘真’,是‘好’的意思,你明白吗?

人家明明在拍你的马屁,你要给别人一马腿,然后还望着别人对你微笑,怎么可能?

”这个老师这样一听,最后就说:

“陈老师,当时我就没想到这些。

唉!

在我们学校实践当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给我说说到底怎么处理这种事情更好?

”我说:

“先说两条原则,第一条就是慢慢教。

只要是学生不是把手榴弹的弦都打开了,一把刀拿着都要捅过去了,只要不是这样的紧急的情况,我建议你教的从容一些。

第二条就是你是老师,对学生课堂上的行为要宽容、大度一些。

我建议你先用善意的方式去理解,而不要恶意的揣测。

”这个老师就说:

“陈老师,不要说大话,你来教,你遇到了怎么办?

”我说:

“我首先用眼睛盯他。

有两个目的:

第一,把他心里盯到发毛,发毛实际上就是促进它自我反省,老师怎么这样看我,我是不是说错了,说不定他会站起来说刚才的意思是什么,这件事情就过去了。

第二,盯他的过程是为自己想办法赢得思考的时间,如果这个同学,没有起来更正自己,我会怎么办?

我会走上去问他一个问题,‘某同学你是不是在骂老师?

’注意,这里有一个变化,你开始的行为时肯定在骂我,你为什么要骂我,这是肯定。

我的建议是,一定不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得出一个印象——这个同学骂了老师。

如果让学生得出这个印象,其他同学心里就会想,这个课堂上,这个同学骂了老师,如果你处理不恰当,没有让学生受到教育,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什么印象——老师可以随便骂。

现在我不要得出这个肯定的结论。

我问你,你是不是在骂我?

这个时候就会让同学们的思维也变了,变成问号,你说这个同学会怎么处理?

他一般会说:

‘老师我没骂你。

’‘没骂我你要说什么啊,你能不能跟我好好说一说啊?

’‘老师我认为你懂得好多,我认为你懂得真多。

’这是是发自学生发自内心的赞美,你可以满怀喜悦地收了。

然后你可以把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付出给同学们说一说,你不知道,老师为了备这个课,做了多少精心的准备,这可以赢得学生对老师的尊重。

然后你可以说‘谢谢你啊,快坐下。

’你之后面向全体同学说:

‘同学们你看,一个很好的意思,当他用一种口头禅,带着粗话的方式表达时,让人心里听着很不舒服。

现在他用一种文明的方式说出来,心里感觉很舒服,由此看来,说话的方式很重要,大家要学会文明说话。

’你还可以干什么啊?

还可以把自身的情感作为课程资源贡献出来,同学们我给大家说,当我听他说‘老师,你懂得卵多的呢’,我当时心中是很愤怒的,我真的恨不得给他两巴掌。

后来一想,我问清楚再说,我这一问,发现他想的和我想的不一样。

这件事情对老师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对同学们也可以成为一个经验,今后遇到一件事情,不要太冲动,冲动是魔鬼。

我们大家都是做老师的,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这个老师是这样处理的,他未来的生活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我以为:

第一,这个同学见这这个老师不会恨了,他会满怀兴奋,而且会亲近老师,而不是拒绝老师。

第二,当同学觉得这个老师很好、很有水平的时候,他会在课堂上更加认真的听课,学习成绩很可能会上去。

第三,这个老师对自身职业自我的认同也会发生一种改变,过去他会抱怨,教的学生不懂礼貌,不尊重老师,成绩又不好,现在会变成什么?

他会觉得面对这样的学生,也有水平有能力把他处理好,自己真棒,这是自我效能在发生变化。

然后我建议他不仅可以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也要学会动笔把它写下来。

这一篇文章有很多好处:

第一就是这个故事很典型,我教了这么多年书,还没有谁听到用这个字来说老师的。

第二,这个故事背后有三条道理,可以教育和影响全国很多教师,第一条,慢慢教想想啊。

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在课堂上要从容的教,不要狗急跳墙的教,第二做教师的要善意的理解课学生课堂上的行为,而不要恶意的揣测。

你看我们今天很多师生冲突,很多的矛盾,都是由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理解不够导致的。

第三你可以跟同学们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资源,你能够说出这么一个生动的故事,说出这么三条深刻的道理,你说能够影响多少教师啊!

如果你这样写了,根据我的理解,你这篇文章往《人民教育》投稿,我相信肯定会刊登。

如果登了这篇文章,你就可以做一件事情——盯住教研室和教育局的网站,看他们什么时候搞教育科研成果评奖,然后就把这篇文章送上去,你看一个乡村老师,能够在人民教育上发表文章,你说评几等奖啊!

我曾经在一个省直辖市的教师专业成长论坛上给他们讲学,当时他们正在搞教育科研成果评奖,我问这个教科所的所长:

“这篇文章可以评几等奖?

”这个所长说:

“故事和三条道理至少可以评二等奖,如果他的文笔再好一些,就评一等奖。

现在就请大家想想,第一,你这样处理了,学生对你好了,你心情舒畅了。

第二,成绩上去了,学生听课认真了。

第三,你当老师的感觉好了。

第四,你有了科研论文了。

第五,你有了科研成果奖了。

你说你这个时候可以干什么,我觉得你就坐这等“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和“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跑来找你,当你评上高级教师,获得这个职称,或者被评上特级教师的时候,工资也就上去了,幸福生活由此开始,各位老师你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所以,一个老师在课堂上幸福还是痛苦,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你是否有水平、有能力,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的应对教育情境。

如果你水平有能力,那么就会幸福美好,生活美好。

如果你什么水平什么能力都没有,那么这个日子很难过。

说到这里,我想请问大家,你们坐在这儿听这个报告为了什么?

是不是心中记挂着继续教育学生?

我个人认为不是这样,为了什么啊,为了自己幸福生活。

因为我们需要一些能力,需要一些水平,去游刃有余的应对教育情境,这就是我们讲的课中创造幸福生活。

然后我们说课后能审美,这是什么意思啊?

我非常主张老师们下课不要拖堂,这样的老师没有几个是被学生喜欢的。

我建议大家按时下课以后,不要急匆匆的想着下一节课上什么,你留下一两分钟时间,回忆一下刚才上课什么地方感觉很好,什么地方上的比较得意。

我们要学会自我表扬,实际上就是积淀自己对教学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期望,让自己未来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

这就是我们讲的幸福的老师——课前有期望,课中有创造,课后能够审美。

我们讲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是非常的希望我们所有的老师能够享受到幸福的教师生活。

当然有些老师说,我就不愿意幸福,我老公有钱,有车,有房、什么东西有了,我的孩子也成才,教学无所谓。

那么我们现在要说第二个,不断专业成长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举一个例子,你不专业成长,会出问题。

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说,他曾经看到有一个老师,在上巴金的《海上日出》一课的时候,在黑板上写出一个生字“镶”,“镶嵌”的“镶”,让同学们跟着念一遍,然后他也知道一个字记不住,要组词才行,就找了一位同学组了一个词,“云镶”——太阳替黑云镶上了一道金边,云镶。

这个老师不仅没有水平,而且没有备课,不负责任,一看学生组成了一个“云镶”,马上给予赞赏,还让大家跟着一起念。

虽然每个老师都犯过错误,我也犯过错误,甚至比别人犯的错误还多一些,但是当你犯着这样的错误,你又不内疚,又不悔改,不知道自己该改变自己的时候,你配当教师吗?

所以,专业成长是教师的伦理道德责任。

第三个观念是什么,就是相互滋养的生态观,就是我们对学校的功能需要有一种新的认识。

什么样的认识呢?

就是学校,老师是育人的,但是育人首先育谁呢?

要培育自己,爱自己,把自己栽培成才。

如果你自己都不是人才,教“镶”你都认定“云镶”就可以了,那么你有什么资格去培育学生?

所以把自己栽培成才以后,再育学生,然后再把自己育学生的经验用来帮助同事。

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们也讲学校是促人成长的,那哪些要成长?

学生要成长,自我要成长,同事要成长。

学校要建设的共同体是什么?

是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成长共同体,是一个共同生活的共同体。

这就是我们对学校功能的新认识。

基于这样的认识,观课、议课实际上就是要建设一种同事之间相互滋养,共同成长的一种文化。

好,关于学校观课、议课的文化理解,我们简要介绍到这里。

谢谢大家!

2014、8、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