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143163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5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

《中考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

第二章声现象课时作业高效提能

一、选择题

1.(2017·福州质检)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B.传播声音的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解析】选C。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A说法正确。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真空中无介质,不能传播声音,故B说法正确。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最慢,故C说法错误。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2.(2017·武威质检)坐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 (  )

A.教室不能产生回声

B.教室产生的回声从门窗缝隙中跑掉了

C.教室反射产生的回声正好抵消

D.教室太小,四周反射来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无法分辨

【解析】选D。

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s=vt=340m/s×

0.1s=34m,因此区分开原声和回声最短距离是34m÷2=17m。

在教室里,由于我们说话的地点离墙较近,当我们说话时,声音传到墙壁上反射回来的时间与我们说话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时间差太短,所以我们的耳朵听不出说话声与回声,因此人耳区分不开原声与回声。

故选D。

3.(2017·汉中质检)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匹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十万曹操大军。

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  )

A.频率高  B.音色差  C.音调高  D.响度大

【解析】选D。

张飞大喊时,声带振动幅度大,声音的响度也大,因此会吓退十万曹操大军,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

故选D。

4.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

 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017

A.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

D.改变敲鼓的力度

【解析】选D。

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时,纸板振动的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频率不同;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频率不同;敲鼓的力度不同,改变的是物体振动的振幅,不能改变频率。

故D不能完成探究目的。

5.(2017·鄂尔多斯质检)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

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C.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D.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

【解析】选C。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6.(2017·秦皇岛质检)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

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

【解析】选B。

本题考查防治噪声的途径。

学校周围停止施工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窗户装上双层玻璃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禁止鸣喇叭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佩戴防噪声耳罩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故选B。

【方法归纳】

(1)对于噪声控制的三个途径可以类比防治传染性疾病的三个途径来学习。

(2)关于噪声控制的探究:

应用控制变量法。

解题时要注意根据实验题目进行变量的控制,注意分析物理现象,从中比较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7.(2017·黄冈质检)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音叉、长笛发声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018

A.音叉、长笛发出的声音音色相同

B.音叉、长笛发出的声音响度相同

C.音叉、长笛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

D.音叉、长笛发出的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

【解析】选A。

由图可知,音叉、长笛的波形不同,所以发声体不同,故音色不同,故A错误;由图可知,偏离原位置相同,因此响度相同,故B正确;音叉、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故C正确;音叉、长笛发出的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

8.(2017·驻马店质检)如图是真空铃实验装置,把正在响着的铃放在玻璃罩内,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

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019

(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___________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____________。

(均选填“变大”或“变小”)

(2)假如抽气机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当你靠近玻璃罩时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我们可以由此推理得出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

(1)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的空气稀薄,铃声将会变小;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变大。

(2)假如抽气机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里面是真空,当靠近玻璃罩时不能听到铃声;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答案:

(1)变小 变大 

(2)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9.小明喜欢利用Pad听歌,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判断出是哪位歌手;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说明声能传递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解析】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因此听歌时,很容易分辨出是哪个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因此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音量太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太大,因此减小声音的音量,需要减小声音的响度。

答案:

音色 能量 响度

10.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__________减弱噪声。

在江阴市中山公园里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装置上35后面的单位是________。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控制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如安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植树、隔音墙);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噪声监测装置,用来显示噪声的响度。

装置上35后面的单位是分贝(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

答案:

振动 传播过程中 响度 分贝

三、实验探究题

11.(2016·武汉质检)图甲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

(4)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表明:

____________。

本实验应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

【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发出声音,且小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

(2)乒乓球将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了球的振动,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转换法,其作用是为了便于观察。

(3)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故加大力度敲击音叉,乒乓球振动的振幅增大,故响度变大。

(4)敲击右边的音叉,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表明:

空气能传声,该实验中应用的是转换法。

答案: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把音叉的振动放大 (3)响度与振幅有关 (4)空气能传声 转换法

12.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是否有关的实验,将如图所示的四支相同的试管内装入不同深度的水。

 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020

(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只填对应序号)。

该过程发声体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空气”“水”或“试管”)。

(2)用棒敲击试管,则发出的声音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__________(只填对应序号)。

该过程发声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声音的音调。

(1)吹试管时,是由液体上方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空气柱越短,振动的频率也就越高,反之越低。

故吹试管时音调由低到高为ADCB。

(2)敲击试管时,是由液体柱和试管振动发声的,液体柱越短,音调越高,反之越低。

故敲试管时音调由低到高顺序为BCDA。

答案:

(1)ADCB 空气 

(2)BCDA 水和试管

【学科素养题】

(2017·浠水质检)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021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_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__有关。

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锯条,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__ 。

【解析】

(1)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锯条的振幅越大,听其响度越大,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很难振动,频率小于20Hz,人耳感觉不到。

答案:

(1)高 高 频率

(2)变大 变大 振幅 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