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47182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docx

江苏专用学年高中地理第2课时人口迁移讲义鲁教版必修2

第二课时 人口迁移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不同形式的人口迁移。

2.分析图表,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重点)3.结合实例分析,理解人口迁移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重难点)

一、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1.人口迁移

(1)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即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并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类型

①国际人口迁移:

指人口跨越国界的人口迁移。

②历史发展

a.人类社会早期:

自然条件是引发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b.古代农业社会:

土地开垦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c.阶段和特点

19世纪以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方向

从亚、欧、非三大洲迁往美洲、大洋洲

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到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特点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③国内人口迁移:

指在本国范围内(未跨越国界)的人口迁移。

a.古代:

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的影响而迁移。

b.新中国成立以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原因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改革开放政策

表现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人口迁移

自发的;流量增大;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巧学妙记] 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

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三是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2.人口流动

(1)含义:

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其强度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2)主要形式:

民工流、外籍劳工。

(3)民工流的影响:

积极影响

增强社会活力

消极影响

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最主要原因: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

2.自然原因

(1)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

(2)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其中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时也会促使人口迁移。

3.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

(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4.社会因素

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5.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三、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环境的影响

地区

迁出地

迁入地

影响

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

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

(2)促进了经济发展。

(3)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还促进了人种基因的交流。

[特别提醒] 

(1)人口的数量变化由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所决定。

(2)一个地区人口的迁入和迁出引起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迁入率高于迁出率则人口增长。

人口迁移发生在地球上各国、各地区之间,因此其对全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无影响。

(1)北京的王先生一家去海南三亚旅游度假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  )

(2)经济因素是当前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  )

(3)迁入地不存在人口迁移的“推力”。

(  )

(4)欧美发达国家大多数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

(  )

(5)近年来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的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资源

C.政策D.战争

提示:

(1)× 外出旅游并没有使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因此不属于人口迁移。

(2)× 因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而最终决定人口迁移的因素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但不能说是决定性因素。

(3)× 在人口迁移中,迁入地和迁出地都存在“推力”和“拉力”,能否发生人口迁移,主要看“推力”和“拉力”的大小对比。

(4)×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属于典型的移民国家,但欧美发达国家中的大多数国家不是移民国家。

(5)D [近年来叙利亚内战导致居民大量外迁,战争是近年来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因素。

]

 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2019年3月1日,为期40天的2019年春运圆满结束,全国旅客发送量达到29.9亿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

历年的春运大潮中,学生流、民工流及探亲流是主要的春运客流。

问题1 (综合思维)庞大的春运客流属于人口迁移现象吗?

为什么?

提示:

不属于人口迁移现象。

因为春运客流主要是学生流、民工流及探亲流,其居住地不会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

问题2 (综合思维)春运客流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提示: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1.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差别

人口移动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其主要有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两种基本形式。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差别如下表所示: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概念

人口变更定居地的空间移动

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

区别

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居住地改变

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外出活动

主要

原因

自然环境变迁、灾荒、战乱、宗教迫害、政策、政治、经济差别等

短期的工作与学习、商务活动、旅游、探亲等

举例

“闯关东”“下南洋”,北宋末年人口南迁,定居海外获取“绿卡”

外出探亲、出国考察、长假出游、“民工流”

2.我国的“民工流”

1.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城市今年春节期间总人口逐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

(2)题。

(1)引起春节期间该城市人口发生巨大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洪涝灾害     B.疾病传播

C.旅行度假D.民工返乡

(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①张阳高中毕业后从异地来到该城市一所重点大学就读

②高中生王栋利用暑假时间前往该城市探望亲人

③李明跟随公司考察团从南方某市到该城市参加为期六个月的观摩学习 ④小赵将父母从四川老家接到该城市养老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1)D 

(2)C [第

(1)题,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城市春节期间总人口迅速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应与民工返乡回家过年有关,D正确,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或大陆性气候,春节期间不会有洪涝灾害;旅行度假人口变化较小;疾病传播、瘟疫等,一般在夏季,ABC错误。

(2)题,人口迁移的条件是跨越行政区界线、改变居住地,且达到一定时间(长期或永久性,通常以年为单位)。

高中生王栋利用暑假时间前往该城市探望亲人;李明跟随公司考察团从南方某市到该城市参加为期六个月的观摩学习,时间短,不满足人口迁移的条件,②③错误,符合题意;张阳高中毕业后从异地来到该城市一所重点大学就读和小赵将父母从四川老家接到该城市养老,符合人口迁移条件,①④正确。

]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8年5月8日,国际移民组织(IOM)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发布《世界移民报告2018》。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球的国际移民人数已经达到2.44亿,2015年,全球约有2/3的国际移民生活在高收入国家(英美澳等国家),人口总量达到1.57亿。

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的移民有7700万,进入低收入国家的移民约有900万。

全球每周约有三百万人口移居到城市,移民给城市带来巨大改变。

问题1 (综合思维)目前,影响国际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

经济因素。

问题2 (综合思维)大量人口迁移到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

主要追求更多的就业机会,良好的生活环境。

问题3 (综合思维)大量人口迁入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提示:

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促进资源的开发,推动经济发展等。

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它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表现。

目前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可以分为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以城乡迁移为例,如图: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四个因素

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的方法

(1)经济因素往往是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

(2)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要分析人口迁移发生的时间与区间,找到主因。

(3)还要考虑迁移人口的年龄结构与性别结构等因素,因为老年人与少年儿童的迁移影响因素往往不是经济因素。

促成人口迁移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在确定其主导因素的前提下,还要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3.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辩证角度看,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从区域角度看,包括对迁入地影响和迁出地影响。

具体如下图所示:

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从辩证角度:

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

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

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

(4)从具体方面:

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2.下表是我国某次人口普查时广东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

据此回答

(1)~

(2)题。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0

11.63

4.01

1.78

(1)该市迁入的人口特征有(  )

①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②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④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 ②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B 

(2)C [第

(1)题,该市迁入人口中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以青壮年人口为主,所以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且该市原有人口中青壮年劳动力比重比迁入人口要小很多。

(2)题,人口的迁入会加重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促进该市的经济发展,但会增加被抚养人口数量,增加了对基础设施的压力。

]

人口迁移分析类题目

【典例】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二战后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线的粗细表示移民人数的多少。

材料二 2018年8月23日报道,美国政府呼吁美墨隔离墙尽快建立,彻底断绝非法移民进入美国的途径。

据报道称,美国和墨西哥政府已着手建设隔离墙。

目前,美国在隔离墙的建设中已经投资了35亿美元。

(1)人口净迁出指迁出人口减去迁入人口;人口净迁入指迁入人口减去迁出人口。

六大洲中,哪些大洲是国际劳动人口的净迁出地?

哪些大洲是净迁入地?

(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吸引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及生活常识,分析人口迁移数量过多给迁入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中箭头指向回答。

(2)题,根据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结合美国国情,从自然条件、经济、就业、文化、政治环境等方面分析回答。

第(3)题,结合教材知识回答。

注意“数量过多”“迁入地”和“不利”限制词语。

[答案] 

(1)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净迁出地;欧洲、北美洲、大洋洲是净迁入地。

(2)国土面积广大,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人口相对较少,文化与教育事业发达;政治环境安定,社会氛围自由宽容。

(3)增加了迁入地在资源、就业、住房、教育、交通、公共设施、医疗卫生、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负担。

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1)人口迁移的原因:

利用人口迁移图考查,读图时采取以下步骤:

读图名→读坐标(或图例)→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用文字概括联系→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人口迁移的原因可以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也可以从人口迁出区和迁入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影响的信息主要包括文字材料中所涉及的内容指向(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住房、人口性别、劳动力变化等)和图像材料所涉及的内容指向。

人口迁移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也可以从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出区和迁入区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读我国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

(1)~

(2)题。

(1)图示反映该村(  )

A.位于浙江省沿海地区

B.环境优美,迁入人口多

C.医疗卫生水平高

D.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率高

(2)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有(  )

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 ②加重就业困难 ③劳动力短缺 ④土地养老杯水车薪 ⑤使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D.③④⑤

(1)D 

(2)B [第

(1)题,由图可知,该村20~4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人口年龄金字塔中数量极少,说明该村的劳动年龄人口外出务工多,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2)题,读图可知,该村少年儿童以及老年人的比重大,劳动力较少,所以该村人口现状可能带来养老服务难以保障,大量的人员务工,说明土地产值较少,土地养老杯水车薪。

]

地理实践力: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宏观角度看,人口迁移是由两个“变化”引起的,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正因为它们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人口迁移才变得越来越频繁。

从微观角度看,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经济、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其中经济因素在人口迁移中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具体如下图所示:

下图为宁夏以县级为单位的“十二五”时期生态移民工程格局示意图。

据此完成

(1)~

(2)题。

(1)生态移民主要由南向北迁移,是因为宁夏(  )

A.北部草场资源更广

B.北部矿产资源丰富

C.南部年降水量小

D.南部生态环境脆弱

(2)南部山区少数民族的移民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这主要考虑到(  )

①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②迁入迁出地交通的便捷性

③风俗习惯的相似性 ④保持牧民的原有生产方式

A.①④      B.①③

C.②③D.②④

(1)D 

(2)B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宁夏南部地区降水量较大(南部年降水量大于400mm),因其南部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需生态退耕,故导致了人口向北迁移,D项正确,C项错;从图中可以看出北部有黄河流经,水资源较多,且北部有河套平原,耕地资源较丰富,故A项错;移民的目的是保护生态而并非是矿产资源开发,故B项错。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南部山区少数民族的移民大多以县内安置为主,即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原居住地和邻近城镇风俗习惯、自然环境有很大的相似性,方便这些少数民族尽快适应,移民工程顺利完成,故①③对,选B项;已经迁出,不存在两地的交通问题,②错;由山区迁入城镇,以第二、三产业活动为主,④错。

]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据此回答1~2题。

1.若此图表示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北美

C.从亚洲迁往非洲D.从欧洲迁往亚洲

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北京流往河北

C.从广东流往新疆D.从湖北流往贵州

1.B 2.A [第1题,目前世界人口迁移总体上是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第2题,近年来我国民工流主要由经济欠发达的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区)。

]

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回答3~4题。

姓名:

刘小妹

性别:

出生年月:

1979年9月

籍贯:

湖南

就业状况:

江苏黎明针织厂

姓名:

史密斯 性别:

出生年月:

1948年2月

原住地:

美国纽约

现住地:

美国休斯敦 (退休后移至)

就业状况:

退休

3.影响刘小妹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经济B.政治文化

C.交通运输D.自然环境

4.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开发B.劳务输出

C.气候优越D.水源丰沛

3.A 4.C [第3题,刘小妹从湖南迁移到江苏是为了打工,为了获取更高的收入。

第4题,纽约位于美国东北,位于老工业基地,环境条件较差;休斯敦位于美国南方新兴工业基地,环境优美,阳光充足,史密斯退休后从纽约迁移到休斯敦,主要是休斯敦气候条件优越。

]

读下面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5~6题。

5.导致图中老年人口变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省际人口的迁移

B.人口出生率的降低

C.人口寿命的延长

D.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

6.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

①城镇 ②农村 ③经济发达省份 ④经济欠发达省份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5.A 6.D [第5题,从图中分析得出,贵、桂经济欠发达省份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经济发达的粤、苏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青年劳动力人口从经济欠发达区流入经济发达区;而经济发达区的人口寿命更长,出生率更低,经济、医疗水平更高,但是它们的老年人口变化趋势减小。

第6题,我国的农村和经济欠发达省份的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更大,而经济水平低,养老问题更加突出,所以最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