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48666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19年6月5号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提出的口号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城市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不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将其回收用于生产环保制品

C.推广使用氢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为了减少公交压力,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滴水成冰C.铁丝生锈D.矿石粉碎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氮气用于粮食的保护气B.石墨用作铅笔芯

C.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D.氢气用做燃料

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

A.点燃酒精灯

B.读取液体体积

C.闻药品气味

D.过滤河水

5.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2OB.N2C.OD.He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氧B.空气C.石灰石D.矿泉水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由紫色变为蓝色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8.体积为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主要原因是()

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

9.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的贡献。

有关锂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锂为金属元素

B.锂的核内质子数为3

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D.锂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时,细口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试剂淌下腐蚀标签

B.吸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应保持胶头在上,是为了避免液体倒流腐蚀胶头

C.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他人,是为了防止管内液体喷出伤人

D.将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是为了节约药品

11.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生活

①人体缺少锌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②要牢记“吸烟有害健康”

①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②蓄电池在使用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元素之最

D.安全知识

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氧元素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硅元素

①燃着的酒精灯翻倒在桌上燃烧:

用水浇灭

②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

做灯火实验

A.AB.BC.CD.D

1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60个碳原子:

C60B.氧化铁:

Fe3O4

C.一个镁离子:

Mg+2D.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1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双氧水制氧气后回收二氧化锰

过滤,洗涤,干燥

B

区分蒸馏水和食盐水

分别取少量,在酒精灯火焰上蒸发

C

区分葡萄糖和蔗糖

用燃烧匙盛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D

区分氧气和空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A.AB.BC.CD.D

二、多选题

1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B.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C.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为21%

15.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D.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三、填空题

16.生活和化学紧密联系,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生存离不开水,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检验硬水和软水可用________,家用净水器的滤芯中有颗粒状的活性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化肥“碳铵”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铵,在温度较高时,碳酸氢铵会迅速分解,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根据这一性质,碳酸氢铵应________保存。

(3)金刚石由________元素组成。

金刚石常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它________。

(4)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17.

(1)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通电一段时间后,a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电解水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电解水的过程中没有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过氧化氢溶液可作消毒液,医生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冒出大量气泡。

①伤口处的酶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该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

②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③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④求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四、实验题

18.实验室制取气体。

I实验一组:

研究氧气的制取

(1)写出仪器乙的名称________。

(2)在实验室中,某同学选择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

用A装置进行实验时,需要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

若需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合适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编号)。

实验二组:

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

(3)选用药品。

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实验编号

药品

块状大理石、10%稀硫酸(H2SO4)

块状大理石、7%稀盐酸

大理石粉末、7%稀盐酸

上表中实验Ⅰ对应如图曲线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

小组同学决定用实验Ⅱ的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_,不用实验Ⅲ药品制备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

(4)选择装置。

实验小组同学制取二氧化碳时想要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用如图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操作是________。

五、推断题

19.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A是一种绿色固体,B、G是固体。

(其中“→”表示转化)回答下列问题:

(1)固态D的俗称________;B的颜色________;E的用途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表达式:

E和F生成C的反应________;D和C发生化合反应生成H的反应________。

(3)自然界中通过绿色植物的________将D转化为E。

(4)A~H八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种。

六、科学探究题

20.同学们在吃薯片时,对包装袋中充入的气体产生了兴趣。

他们认为薯片包装时充入气体,主要是为了防止膨化食品被挤压、破碎,防止产品油脂氧化、酸败,该气体应该是清洁、无毒、干燥的,能保证膨化食品长期不变色、变味,食用安全。

提出问题:

这是什么气体?

猜想假设:

甲同学猜想是氧气,乙同学猜想是二氧化碳,丙同学猜想是氮气,丁同学猜想是二氧化硫。

(1)大家讨论后认为除了甲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外,________同学的猜想也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2)乙同学为了判断自己的猜想,先用注射器抽取某种品牌薯片包装袋中的气体,然后用排水法将注射器中的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再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熄灭,于是乙同学判断自己的猜想正确。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注射器继续抽取包装袋中的气体,然后注入澄清石灰水中。

_______

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查阅资料:

(1)镁条不仅能在氧气中燃烧,镁条也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和黑色颗粒物碳。

(2)镁条在氮气中也能燃烧,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再收集一瓶该包装袋中的气体,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瓶中。

瓶内产生淡黄色固体。

包装袋中的气体是________。

发生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

实验反思:

实验中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氮气,说明氮气________溶于水。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城市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

B、不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将其回收用于生产环保制品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

C、推广使用氢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能够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

D、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会增加化石能源的使用,同时会增加尾气的排放,不利于环境保护,错误;

故选D。

2.C

【解析】

【详解】

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酒精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D、矿石粉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C。

3.B

【解析】

【详解】

A、氮气用于粮食的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石墨用作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质软的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可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作气体肥料,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氢气用做燃料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4.C

【解析】

【详解】

A、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会造成火灾,图示操作错误;

B、读取液体体积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齐平,图示操作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图示操作正确;

D、过滤河水即过滤操作,应使用玻璃棒引流,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C。

5.D

【解析】

【详解】

A、2O表示2个氧原子不能表示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B、N2表示氮气,不能表示氮元素,不能表示氮原子,不符合题意;

C、O表示氧原子,表示氧元素,但不能表示氧气这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D、He表示氦原子,表示氦元素,同时氦是稀有气体能够以原子表示氦气这种物质,符合题意;

故选D。

6.A

【解析】

【详解】

A、液氧是由氧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B、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但是除了有碳酸钙之外,还会有其它的杂质,错误;

D、矿泉水是由水和其他矿物质组成混合物,错误;

故选A。

7.A

【解析】

【详解】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注意白烟和白雾的区别),错误;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由紫色变为红色,错误;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错误;

故选A。

8.A

【解析】

【分析】

【详解】

体积为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

故选A。

9.C

【解析】

【详解】

A、锂是“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B、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锂的核内质子数为3,正确;

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错误;

D、锂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变为阳离子,正确;

故选C。

10.D

【解析】

【详解】

A、倾倒液体时,细口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试剂淌下腐蚀标签,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吸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应保持胶头在上,是为了避免液体倒流腐蚀胶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他人,是为了防止管内液体喷出伤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药品,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解析】

【详解】

A、①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错误;

B、①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正确;②蓄电池在使用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正确;符合题意;

C、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铝元素,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错误;

D、①用水浇可使燃烧的酒精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扑灭后实验桌上到处是水,酒精着火时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使用湿布盖灭,能起到降温和隔绝氧气的作用,错误;

故选B。

12.D

【解析】

【详解】

A、60个碳原子:

60C,C60表示C60分子,错误;

B、氧化铁:

Fe2O3,错误;

C、一个镁离子:

Mg2+,错误;

D、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硫元素的化合价:

,正确;

故选D。

13.C

【解析】

【详解】

A、双氧水制氧气后剩余固体二氧化锰和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因此可以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回收二氧化锰,正确;

B、食盐水蒸发会析出氯化钠晶粒,因此可以通过分别取少量,在酒精灯火焰上蒸发区分蒸馏水和食盐水,正确;

C、葡萄糖和蔗糖用燃烧匙盛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都会生成碳、二氧化碳和水,因此不能通过这种方法区分,应该用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溶液)水浴加热来区分区分葡萄糖和蔗糖,错误;

D、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能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区分氧气和空气,正确;

故选C。

14.AD

【解析】

【详解】

A、由分子构成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因此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正确;

B、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错误;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一定化合反应,如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为21%,正确;

故选AD。

15.CD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该反应中,有一种单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两种化合物,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B、图中的反应物,一种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一种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故有4种物质,符合题意。

故选CD。

16.肥皂水吸附颜色和异味NH4HCO3

NH3+H2O+CO2(碳酸氢铵

氨气+水+二氧化碳)密封、阴凉、避光、低温(答一点即可)碳元素硬度大Na+

(或“+5”、“+5价”)

【解析】

【详解】

(1)检验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因此家用净水器的滤芯中有颗粒状的活性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颜色和异味。

(2)碳酸氢铵在高温条件下会迅速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表达式为

,因为碳酸氢铵在较高温度下会分解,因此碳酸氢铵应密封、阴凉、避光、低温(答一点即可)保存。

(3)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

金刚石常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它硬度大。

(4)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是Na+,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

解得x=+5;因此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17.氢气H2O

H2+O2(水

氢气+氧气),氢原子和氧原子(或“H、O”)氢元素和氧元素H2O2

H2O+O2(过氧化氢

水+氧气)分子构成不同(或“分子种类不同”)34解: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94.1%

答: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94.1%。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a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约为a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的二倍,结合水电解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可知a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表达式为:

H2O

H2+O2(水

氢气+氧气);

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因此过程中不变的是原子,因此电解水的过程中没有改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或“H、O”);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①酶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仿照实验室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表达式为:

H2O2

H2O+O2(过氧化氢

水+氧气);

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因此分子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或“分子种类不同”);

③由过氧化氢的化学式(H2O2)可知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6×2=34;

④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8.长颈漏斗KMnO4

K2MnO4+MnO2+O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在试管口塞一团蓬松的棉花D丙CaCO3+HCl

CaCl2+H2O+CO2(碳酸钙+盐酸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速率太快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仪器乙的名称:

长颈漏斗。

(2)实验室中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为KMnO4

K2MnO4+MnO2+O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用A装置进行实验时,为防止高锰酸钾被氧气流吹入导管,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蓬松的棉花。

若需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需要采用排水法收集,因此应选择的合适的收集装置是D。

(3)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CaSO4,CaSO4微溶于水,随着生成物量的增多CaSO4不能继续溶解,最终沉积于大理石表面阻碍稀H2SO4与CaCO3的接触使得反应停止,因此上表中实验Ⅰ对应如图曲线丙。

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表达式为CaCO3+HCl

CaCl2+H2O+CO2(碳酸钙+盐酸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由图示可知不用实验Ⅲ药品制备二氧化碳的原因是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二氧化碳的收集。

(4)实验小组同学制取二氧化碳时想要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C(原因是:

C装置有多孔隔板,通过多孔隔板可知控制大理石与稀盐酸的接触),用如图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若熄灭则已满。

19.干冰黑色供给呼吸(或者“支持燃烧”)H2+O2

H2O(氢气+氧气

水)CO2+H2O

H2CO3(二氧化碳+水

碳酸)光合作用3

【解析】

【分析】

C反应条件为通电,初中化学中以通电为反应条件生成两种物质的只有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和氧气,因此C为水,E和F为氢气和氧气中的一种;A是一种绿色固体且能够分解产生三种物质,其中有水和一种固体,因此A为碱式碳酸铜,B为氧化铜,D为二氧化碳;G和E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此E为氧气,G为碳,则F为氢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因此H为碳酸。

【详解】

(1)D是二氧化碳,固态D的俗称干冰;B是氧化铜,颜色为黑色;E是氧气,用途为供给呼吸(或者“支持燃烧”)等。

(2)E和F生成C的反应是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表达式为H2+O2

H2O(氢气+氧气

水);

D和C发生化合反应生成H的反应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反应,表达式为CO2+H2O

H2CO3(二氧化碳+水

碳酸)。

(3)自然界中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D(二氧化碳)转化为E(氧气)。

(4)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为氧化物。

A~H八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水、氧化铜和二氧化碳,一共3种。

20.丁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不同意氮气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或“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不仅仅是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氮气(或“N2”)Mg+N2

Mg3N2(镁+氮气

氮化镁)难

【解析】

【分析】

(1)根据二氧化硫有毒进行分析;

(2)根据氮气、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实验验证:

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根据镁条在氮气中也能燃烧,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进行分析;

实验反思:

根据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因素是:

溶解性、气体密度进行分析。

【详解】

(1)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所以丁同学的猜想也不合理;

(2)氮气、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先用注射器抽取某种品牌薯片包装袋中的气体,然后用排水法将注射器中的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再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熄灭,因此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

氮气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实验验证: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若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则现象是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实验验证:

由于瓶内产生淡黄色固体氮化镁,发生了镁和氮气的反应生成氮化镁,故实验结论是包装袋中的气体是氮气;发生的反应表达式为

实验反思:

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因素是:

溶解性、气体密度,所以实验中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氮气,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点睛】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