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5111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docx

新教材美术第2册新教材讲解

第一课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点、线的基本知识。

2.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包括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对秋天小雨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秋雨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下雨的情景。

教学难点:

学习雨中与雨前、雨后不同天气变化的表现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彩色水笔和画纸等常规用具;分成4至6人的小组,选好小组长

(教师)课件:

录像《小雨沙沙》、范作、喷水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出示课件:

录像《小雨沙沙》。

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录像的感受。

2、教师用水壶洒水,询问学生听到什么,并让学生表述听到的感受。

3、教师小结听到的声音:

沙沙、刷刷、滴滴答答……

二.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课件:

作品欣赏。

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点、线和色彩)。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

《小雨沙沙》。

三.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

怎样表现小雨点?

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上台演画小雨,教师讲述并补充。

3、提问:

怎样画中雨、大雨和暴雨的雨点呢?

4、在画中人物、动物和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

记忆中的秋天小雨。

2、出示课件,提供创作的建议:

画出自己对秋天小雨的感受,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3、提供评价建议:

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的点、线和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六.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

问题:

雨前、雨中和雨后有什么不同(包括天气、人物、动物和植物等各方面)?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录音《雨中情》、范作、不同雨景(有暴雨、大雨、中雨和小雨的情景)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运用情景,启发思维。

1、出示课件:

下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情景。

2、思考:

怎样表演你在不同雨景中的感受?

二、结合课件,述说感受。

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感受。

2、小组评,教师评。

三、讲述故事,结合表演。

1、让学生说说雨中的故事(可结合表演的形式)。

2、小组评价,教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表现雨境。

1、出示课件:

让学生欣赏教师提供的照片或范作等。

2、提供作业构思建议:

①主题:

在雨中。

②思路:

可以表现自己或别人在不同雨景中的情景;也可以表现对雨中不同情景的感受;还可以表现动物、植物在雨中的情景;自由地想象对雨中情景的感受。

③注意:

运用不同点、线和色彩,画出雨的不同变化,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在画面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画的反面写上说明,创作时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

五.作业欣赏,开拓思维。

1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

2小结本节课内容。

3布置拓展性的作业:

1了解天气为什么会有阴、晴、雨的变化;

2回家后可以与他人一起合作创作在雨中的作品。

 

第2课软绵绵的云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自然景观中云的不同变化,了解有关云的知识。

2、引导学生大胆地对天空中的云朵进行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3、初步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来创作画面,表达内心所感所想的云朵变化。

通过引导学生对云朵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云朵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观察天空中云朵的变化,对云朵进行大胆地联想和表现。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不同材质、不同画法来创作想象中的云朵。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彩色水笔、水粉颜料、画纸等常规用具和材料,4—6人的小组并选好小组长

(教师)课件《云的图片》、相关云的知识、绘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谈感受。

1、请学生先说说印象中的云朵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及有关云的一些知识。

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云朵的感受。

2、教师问学生:

你平时把云朵画成什么样子?

(请学生上台演示)别人画的云朵与你的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进行比较,谈谈感受。

3、再次提问:

想不想看看在大气层中云朵的样子?

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云朵在外形上、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二、引导欣赏,全新体验。

1、出示课件,欣赏图片。

结合书本中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范作,学生欣赏。

①看看一天当中云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示:

从颜色、形状上观察。

②看看在狂风吹动的时候,云朵发生了哪些变化。

③再看看下雨前,云朵的颜色有哪些变化。

2、提问:

你还能说出云朵的其他变化吗?

让学生讨论交流,说说感受,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

《云儿朵朵》。

三、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

请看看书中的几幅学生作业,你能说说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用了什么方法和材料?

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上台讲述、演示方法,教师帮助补充辅导。

(提示:

可以用油画棒来画云朵,也可以用水粉颜料来画云朵。

可以改变云朵的颜色和形状。

3、提问:

怎样对所画的云朵造型进行联想和表现呢?

(提示:

通过对形的想象,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添加、概括、夸张等手法进行表现。

4、提问:

怎样使云朵变得更可爱,使画面变得更有趣呢?

(提示:

可以编一个小故事,表达一个主题内容等。

四、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

有趣的云儿朵朵。

2、出示课件并提供创作的建议:

画出自己对云朵的想象和感受,要有创意,造型要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业,全班展示评价,教师小结。

(提供评价建议:

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构思是否有创意;③作品中的云朵在造型、色彩上的表现是否有趣等。

六、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

在什么样的天气变化下,天上的云朵会变得更神奇、更美丽?

 

第4课画中画

教学目标:

1.运用层层包围添画方法,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

2.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在大胆想象、尽情表现、互相欣赏中享受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由简单形象想象,包围添画相适、相关的形象

教学难点:

在画面的“由小变大”关联上体现趣味性。

教学准备:

(1)教师:

多媒体课件、范画、作业纸、作业展示底板。

(2)学生:

彩色笔、油画棒。

教学程序

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

1.邀请小画家参加“画中画作品展”。

——什么是画中画?

怎么画呢?

2.出示儿歌《画中画》(15秒)

画好老鼠,画好老鼠;再画猫,再画猫;画张大床,猫儿睡啊;画中画,画中画。

(师生拍手唱儿歌,教师提示认真看、仔细听)。

二、师生探讨添画方法

1.问:

画中画了什么?

先画了什么?

(出示步骤图示)

2.先画好老鼠后,为什么画只猫呀?

怎么想到画张大床?

(出示教材儿歌后一句。

3.“画中画”找朋友。

(出示三张图片)

问:

“画中画”会找哪一张画做朋友?

(提示:

画中的老鼠画在哪了?

猫画在哪了?

)(板书:

包围添画)

4.你发现“画中画”的奥妙了吗?

(小结:

由小变大,层层关联,包围添画。

三、创设情境引导联想

1.(出示小青虫图片)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说说自己所联想到的相关形象。

2.(出示树枝、树叶图片)请你帮老师出出主意,是添画树叶呢?

还是树枝?

说说你的理由。

3.教师边讲故事边分步出示范画,学生欣赏“小胖虫”的故事。

四、明确要求

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情趣,明确要求。

2.出示作业要求:

先画一个较小的简单形象,然后层层包围添画相关联的形象,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

五、学生创作,教师行间个别辅导。

六、学生粘贴作品,布置画展;

1.学生在创作活动中,体验想象画的乐趣。

2.教师关注学生的创作表现,适时给予帮助、鼓励。

七、作品展评拓展延伸

1.观看“画中画”作品展,说说画中的故事。

2.出示三组作品,学生在“寻找画中画”活动中,发现“画中画”奇妙无穷。

第18课画画火柴人

学习目标:

1.用毛绒条(俗称毛根或扭扭棒)塑形的方法建立动作知觉经验到视觉经验的转换通道,直观地调整单个“火柴人”的躯干与四肢的关系,建立人物组合表现的自信心,优化儿童固有的最简化表征意识。

2.通过动作表演、毛绒条塑形、添画训练、场景创作活动四个步骤,有序地唤起场景组合的审美经验,初步建立场景表现的视觉图式,培养用最简化方式描绘情境、情绪、情感的视觉语言方式。

教学重点:

人物与环境的场景组合描绘

教学难点:

1.动态知觉转换为视觉经验时的造型意识培养;

2.描绘有情境感的人物组合

教学程序

一、看视频

找关联播放球星和火柴人“鹏鹏”的踢球视频。

观看并寻找两种造型的关联

二、看动作

1.老师展示视频中截取的多张运动图片,提问学生哪个动作最帅,请其模仿。

2.老师请一位学生上台用毛绒条拼摆“鹏鹏”动态,引导学生观察,边在黑板上示范人物动态

3.老师提示“鹏鹏”其他精彩的动作,请学生用玩具小人拼一拼,摆一摆,三、画一画。

1.老师带着“鹏鹏”随堂指导学生探讨人物动态。

收集5—6张作业粘贴在黑板上。

2.老师生互评(运用实物投影仪)。

3.老师小结,点题并板书。

观察动作,用毛绒条塑造并调节各种造型动态

4.师生互评。

四、添人物

1.老师提供有简洁场景的淡彩底图,请学生根据底图内容设计3~5人组合人物。

2.老师带着“鹏鹏”随堂指导学生探讨人物动态及多个人物组合。

3.师生互评。

根据场景联想情节,用黑色记号笔添画3~5人,形成互动的组合关系

五、创场景

1.老师提供白纸,请学生带“鹏鹏”及伙伴们去其他地方玩,要求学生创作有情境的场景人物组合。

2.老师随堂指导学生探讨人物动态、多个人物及场景组合。

回忆场景或想象故事,运用毛绒条及人物组合的方法描绘组合人物及背景

六、看作业说故事

1.师生互评。

2.师总结,下课。

第5课有小变大的画

课型:

造型表现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促使学生更加关心周围事物,提高欣赏自然美的自觉意识。

2、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意图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关注和欣赏自然美的情怀。

(2)促使学生认真探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1)通过诱导能自觉探究表现方法。

(2绘画时大胆、细心、认真。

教具准备:

幻灯设备、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拿出一张画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慢慢的展开欣赏,提示有关课题的意思,随着不断的展开逐步提到课题。

板书:

由小变大的画

二、讲授新知

1、老师出示画让学生观察画画的纸是什么?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3、怎样让画由小变大呢?

请几个同学上讲台说一说。

4、老师出示儿歌:

废纸片,不乱扔,拿在手里拼一拼。

画了一块接着画,手中画儿小变大。

引导学生读读儿歌,启发学生想办法。

5、表扬有想法的同学。

三、学生练习

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

四、学生和老师一起玩一玩,评一评。

你认为哪个最好?

为什么?

五、总结:

 

第6课小人国

课型:

造型表现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情趣,感受世界的神奇和生活的多彩、有趣。

2、借助丰富的想象力,表现有趣的小人国。

想象自己在小人国世界奇特的遭遇。

3、能从主题、色彩去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把小的东西放大,把自己缩小,编故事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从各种事物去产生联想,创作画面,避免雷同。

教学准备:

彩色线描笔、蜡笔等、图片、故事、书本范图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1、师讲故事(小人国的故事)

2、你喜欢哪些有趣的故事情节?

3、欣赏课本范图。

板书:

7、小人国

二、讲解小人国的人物和周围环境的表现方法

1、提问:

图上表现了什么?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

图上的人物都变小了。

2、除了书本上有的,还有什么东西本来很小,我们也可以把它放得很大?

 例如:

文具盒、鞋、小闹钟等。

3、你能创造小人国的世界吗?

 ⑴学生讨论。

 ⑵交流创作构思。

(互相启发)

三、学生绘画

1、出示范作。

用彩色线笔进行描绘。

2、要求:

⑴注意画面构图,合理安排物体的前后关系。

⑵画面上人物要多,构图要饱满,才会显得生动、热闹、有趣。

3、教师巡回辅导,个别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或让差的学生坐到好学生旁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展示上节课作业导入

①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讲个童话故事。

②师生推荐各自喜欢的作品,并说出理由。

2、出示不太满意的作业。

 ①你对这些作业有什么意见?

怎么办?

 ②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添画,添出前后关系来,这样使画面更加丰富、热闹、饱满。

二、涂色,完成作业

1、用塑料蜡笔、铅笔、水笔进行涂色。

2、主体和背景可直接用色笔进行点、线装饰。

3、涂色时,注意冷、暖色,深、淡色的搭配。

作业要求:

4、展示作品,大胆发言,学生自评,互评。

5、教师小结。

三、收拾整理

 

第7课你的家我的家

课型:

设计应用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记忆创造,感受生活情趣、培养初步的社区意识。

了解各种房屋形状、结构,掌握基本画法。

增强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教学重点:

能用记忆、想象来表现自己居住的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并能用色彩进行装饰。

并能标清方位,了解自己的周边环境

教学难点:

对建筑物结构的描绘。

教学准备:

有关房屋建筑的录相

教学过程

一、欣赏录像

1、回忆我家教师播放有关房屋建筑的录象,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

这里面有你的家吗?

你能说一说自己的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3、学生观看关于各种各样的房屋的录象资料。

4、观赏录象完后从中找出与自己的家相象的房屋,并说一说自己的家。

5、了解各种房屋建筑的形式、结构及色彩。

回忆、比较,找出自己的家的特征。

二、自主表现

1、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家和其它建筑及街道相比的形状特点。

引导学生用记忆、想象来描绘自己的家,并能对环境做适当的补充。

2、学生自主描绘自己居住的建筑物,并用色彩进行装饰。

3、及时发现提出表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大胆的想法。

训练学生的形象记忆和记忆创造能力。

三、集体活动

1、引导学生将各自画好的家剪下来,然后根据家所在的方向、位置和距离贴在老师已准备好的中间贴有学校的大纸上。

2、师生一起讨论在学校的周围建造一条大路。

学生按各自的方位把剪下的房子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小朋友再由自己的家门口造一条通向大路的小路。

3、师生讨论,再在道路两旁添加上商店和其他场所。

4、体验合作的快乐,训练学生的方位记忆能力。

四、游戏活动

1、教师请较远的同学按就近原则从家到学校走一遍。

看会不会迷路或绕远路。

2、学生进行走路的游戏活动。

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学习和创作的乐趣。

第3课手形添画

课型:

造型表现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做出各种手势,并根据各种手形轮廓大胆地想象,画出多种形象。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变换各种手形动作,并联想绘画。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手形轮廓大胆想象、绘画。

教学准备:

幻灯机,范画(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引导学生由手形轮廓产生联想。

(手形——联想)

(教师打开写生灯,在灯下做出各种像动物的手形,边讲故事)

2、小朋友,我们先来看一段影子戏。

问:

这些动物的影子是怎样来的?

3、启发学生掌握什么是手形想象画。

(联想——绘画)

提问:

还可以怎样把这些小动物们打扮得更漂亮呢?

(灯片展示根据刚才手形变化绘画的各种彩色的动物。

4、通过对手形产生联想、想象来绘画,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手形想象画。

5、板书课题:

手形想象画

二、传授、示范手形想象画的方法。

1、变出各种有趣的手形。

教师带领学生由简单到复杂变换出各种不同的有趣的手形出来。

2、用彩色笔选择有趣的手形轮廓画下来。

要求线条流利,一笔画好。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简单和复杂的轮廓。

3、想象、绘画。

问:

这些形象像什么?

(动物、植物、风景、人物)

怎样才更像呢?

·用线条画出想象物体的形状,还可以进行想象添画。

老师添画成型

·用彩笔平涂上漂亮的颜色。

三、分组游戏:

《看谁手最巧》

形式:

每组两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有趣的手形,另外两小组同学上台进行想象绘画。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内容:

画1—2张手形想象画。

作业要求:

大胆想象,用彩笔平涂颜色,速度要快。

五、学生作业评议,课堂小结。

第9课有趣的拓印

课型:

综合探索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寻找,发现,认识生活中美丽有趣的各种纹理。

2、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拓印,让学生在拓印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

拓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多种方法、颜色进行拓印,纹路清晰美观。

教学准备:

一张拓印的示范作品,纸、笔、被示范拓印的物品

彩色铅笔或蜡笔,硬币几枚或其它有纹理的小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几张用拓印的方法绘制的图案

A、树叶的拓印图案

B、钱币的拓印图案

C、毛玻璃拓印图案

2、你们知道这些花纹是怎么来的吗?

喜欢吗?

3、出示课题

二、体验探究

1、让学生来摸一摸树叶,钱币和毛玻璃,说一说触摸所获得的感觉。

(凹凸不平的)

2、这些有趣又美丽的纹理是怎样得来的呢?

学生自学教材然后回答。

3、教师示范拓印的方法。

注意:

拓印的时候纸张不要移动。

可以用铅笔或者蜡笔。

可变换多种颜色。

纹样在纸张上的排列。

4、学生尝试用自己带来的小物品进行拓印。

5、选择用合适的纸张

三、寻找生活中,自然中的美丽的纹理,进行拓印。

1、带学生到户外观察树木的纹理,拓印。

2、自由寻找和拓印。

(注意组织教学)

四、作业展评

1、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纹理来进行拓印的。

是否喜欢这样的花纹。

2、师评:

表扬善于观察和寻找的小朋友。

表扬认真的小朋友。

表扬作业美观漂亮的小朋友。

把老师拓印好的作品奖给小朋友。

板书设计

 

第22课折大嘴巴

课型:

设计应用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折纸工艺把一张平面的白纸变成有趣的大嘴巴,使学生明白折纸工艺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

并能通过剪贴绘画使大嘴巴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和小朋友们一起表演节目一起玩耍。

激发学生的创作与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重点:

大嘴巴的折法与装饰方法

教学难点:

精细的折纸工艺以及大胆的表演

教学准备:

已折好的大嘴巴,彩色纸、胶水、剪刀,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

一、老师手套大嘴巴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老师藏到讲台底下,手里套大嘴巴“说话”。

大嘴巴,呱呱呱,一张一合笑哈哈。

我是你的好朋友,快来和我说说话。

小朋友,猜猜我是睡?

2、小朋友自由回答或讨论

3、老师从讲台后跳出来:

哈哈,我在这里呢?

原来是老师在玩大嘴巴,你想不想玩?

4、请几个小朋友分别上台套住大嘴巴说几句简短的话,看谁说得最精彩。

5、底下的同学好像也很想玩,没问题,我们自己做一个,怎么样?

二、学生根据示意图,探究大嘴巴的折法

1、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当小老师教其他同学折大嘴巴

2、小朋友讲的时候老师在一旁补充,并和小朋友一起折。

会看书中示意图的同学可以自己折,老师等会再检查。

3、出示几种不成功的折法:

没有对齐边和角;涂胶水太多或太少等等。

4、小结:

同学们在折的过程中发现大嘴巴的折法与幼儿园学过的东南西北的折法是一样的,对——了。

我们自己把大嘴巴的折法通过动脑筋解决了,快乐吗?

三、大嘴巴的装饰

1、欣赏老师的作品,看老师都装饰了哪些地方,你还能想象装饰哪些地方吗?

(眼睛、舌头、头发、手脚、胡须、触角等等)

2、老师装饰的方法有谁能猜出来?

颜色该怎样配才会更好看?

3、小结:

装饰的方法有两种:

绘画和剪贴。

可以两中、种方法都用,也可以只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四、学生作业:

1、将已折好的大嘴巴装饰成一个有趣的形象。

2、然后与你的同桌一起编一个小节目表演一下。

五、选几对同学上台表演节目,看他们表现怎么样?

六、全班同学手套大嘴巴,一起边表演边唱歌《我快乐》。

 

第14课剪对称鱼形

教学目标:

运用对称的方法剪刻不同的鱼形纹样,使学生了解对称剪纸的初步概念

教学重点:

1、对不同海底动物形象特点的概括与表现。

2、剪纸的方法步骤

3、装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对鱼形的概括性把握和鱼形的特点表现

教学准备:

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实物投影仪、彩色纸、剪刀、胶水、成品

教学过程:

一、学生感受

1、播放《海底总动员》让学生欣赏。

2、提问:

你喜欢这些鱼儿吗?

为什么?

形状、颜色好看。

3、学生学鱼游的动作。

他们是怎么游的呢?

你们来学一学,看哪条鱼游得最得意?

二、欣赏老师的剪纸纹样

1、出示各种海洋鱼类的图片与这些鱼的剪纸外形让学生用连线的方式理解鱼的不同形状都有一个不同的外形。

2、出示老师已经剪好的鱼形纹样,对比看一看,与刚才的只有外形的鱼形的图形有什么优点?

三、讲解鱼形纹样的剪刻方法

1、对称形状的理解

(1)、老师拿出一条对称形的鱼与一条不对称形状的鱼,学生说一说它们的不同点。

(2)、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相对的两边各部分,大小、形状和排列等方面相同。

2、说一说,哪些鱼可以对称剪,哪些鱼可以不对称剪?

3、对称鱼形纹样我们来想个什么简便的办法剪出?

对折剪是最简便的办法了。

4、纹样的剪法应该也使用对称剪。

老师示范剪只有外形的鱼的的花纹。

四、学生作业

1、首先思考要剪的鱼的形状画出来。

2、根据鱼形决定是否对称剪还是随意剪。

3、剪完外形就开始剪里面的纹样,都是对称剪出。

4、运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剪贴2——3种鱼形纹样。

五、老师巡回指导能力较弱的学生争取学会一种剪贴鱼形纹样的方

法。

六、作业展示

七、总结下课

 

第12课小树快快长

课型:

设计应用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运用挂历纸,广告纸等制作立体的树。

认识树的结构特点,了解树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激发学生爱树,爱家园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折、剪、贴、卷等基本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各种不同类型的树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

废旧挂历纸、彩色纸等。

剪刀,胶棒或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欣赏

欣赏各种各样的树,让学生知道树木的的多样性,并让学生指认一些熟悉的树木。

如:

松树、柳树、桔子树、樟树、梧桐树、白杨等等。

二、找树干的结构

1、老师拿出已做好的树,让学生找出树的结构

2、树主要分为:

树干和树冠两个部分

3、虽然外形形态各异,但是都可以用近似的半圆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