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5205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docx

《高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资料

第一轮复习资料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

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

其他证据: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在海边看远处归来的船先看到船的上部,再看到船的下半部分;登高望远。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仪:

概念:

人们为了认识地球,更好地研究地球,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地轴:

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象的轴,地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仪上的点:

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表面最北端的交点,地球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表面最南端的交点。

4.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经纬网

概念:

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

形状特点:

纬线是长度不相等的圆周(与赤道平行)。

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半圆周(连接南北极点)。

长度特点:

纬线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两极为一点;经线长度都相等,长度等于赤道长度的一半。

相互关系:

所有纬线都平行;所有经线在南北两极点相交;经、纬线相互垂直。

指示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零度线的确定:

0°纬线—最长的纬线—赤道;0°经线—本初子午线—通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度数变化规律:

纬度取值范围在0°~90°,从赤道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自北向南北纬的度数逐渐减小,南纬的度数逐渐增大。

经度取值范围:

0°~180°,从0°经线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自西向东东经的度数逐渐增大,西经的度数逐渐减小。

字母表示:

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重要的经纬线:

0°纬线-赤道: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低、中纬度界线:

30°纬线;中、高纬度界线:

60°纬线。

南、北回归线:

23.5°S、23.5°N

南、北极圈:

66.5°S、66.5°N。

东、西经的分界线:

0°和180°;

东、西半球分界线:

20°W、160°E。

5.经线圈:

由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东、西半球的界线是由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西半球的范围是160°E—180°—20°W。

东半球的范围是20°W—0°—

160°E。

相对的两条经线度数之和为180°,除0°和180°经线外,相对的两条经线中有一条经线经度为东经,另一条经线经度为西经。

6.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经纬网。

作用是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7.地球自转与公转比较

①.绕转中心:

地球自转围绕地轴旋转;公转围绕太阳旋转。

②.方向: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

自西向东。

③.周期:

地球自转周期大约为1天;公转周期约为1年。

④.产生现象:

地球自转—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地方时;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及五带的形成。

8.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夹角,这样在一年之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地理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直射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是90°,其它地方正午太阳个高度小于90°。

昼夜长短的变化:

除赤道外,其他各地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春分和秋分全球昼夜等长,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现象;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昼现象。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即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至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即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至次年的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南半球昼夜长短,冬、夏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图中有7个方面的知识点

①.地球运动的方向

②.节气

③.节气所在的时间

④.4个不同的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

⑤.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

⑥.南北极圈出现的地理现象

⑦.4个节气温带地区的季节

①是秋分日,时间是9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昼夜等长。

②是冬至日,时间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北是极夜,南极圈以南是极昼。

③是春分日,时间是3月21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昼夜等长。

④是夏至日,时间是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北是极昼,南极圈以南是极夜。

四季更替:

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

如长沙市居民的衣柜中就放有四季的衣服。

五带的形成:

根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和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把地球分成了五带。

在地球的五带中,有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现象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寒带、南寒带。

无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和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温带、南温带。

温带地区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9.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时区、日界线)

⑴.昼夜更替的产生: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某一时刻只能照亮半个地球,且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⑵.地方时、时区、区时、日界线

①.地方时:

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即把一天中太阳的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时,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地方时)。

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不同的地点往往有不同的地方时。

②.时区划分:

为了方便生活,加强国际间的交往,避免使用地方时带来时间上的混乱,我们以经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格林尼治时间(又称世界时)。

从西经7.5°到东经7.5°划分为中间时区(又称零时区)。

从格林尼治所在的中时区分别向东向西,每隔15°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11个时区,东12区和西12区各跨经度7.5度,合为1个时区即为12时区,这样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③.区时

区时:

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统一时间,即本区的“区时”,每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④.北京时间:

我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以东经120度经线的地方时),—“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⑤.区时推算:

(东加西减)

⑥.日界线:

在谈到时间问题的时候,还得提及一条重要的界线,那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各地的时刻依次推进,日期也随之更替。

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这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的方便国际日期变更线避开陆地,从海洋上穿过,因此,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重合。

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

(二)地图

1.地图分类:

地图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工具,地图主要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图为自然地图,工业、农业、商业、交通、人口图为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的三要素:

地图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

3.地图上的方向:

地平面上有东、西、南、北和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用指向标指示方向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示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4.比例尺

概念:

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值大的比例尺就大。

比例尺表示的方式有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比例尺、图幅、实际范围、地图内容详略及地形坡度之间的关系:

a.如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更详细,精确度高;反之比例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更简略,精确度低。

b.如果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之,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就越少。

c.比例尺相同,图幅面积越大,则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大,反之越小。

d.图幅大小、等高距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地形坡度越小。

比例尺的选择:

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如平面图、军事图)。

5.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海拔和相对高度(如右图)

A是相对高度B是海拔

6.地形图

等高线的概念:

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海拔相等,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程差(即等高距)相等,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相等。

等高线的疏密状况表示坡度的陡与缓:

坡度越陡,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平缓,等高线越稀疏。

常见的地形形态的判读:

山地:

等高线呈封闭形状,等高线海拔是内高外低,山顶是山地的最高处。

山脊:

等高线的形状是从海拔高的地方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

山脊易形成分水岭。

山谷:

等高线的形状是从海拔低的地方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

山谷易发育成河流。

鞍部:

两个山峰之间海拔较低地方。

地势一般相对较低,在山区修公路等一般选择鞍部通过。

陡崖:

有几条等高线相交,是几种地形形态中坡度最陡的。

盆地:

一般等高线呈封闭形状,等高线海拔是内低外高。

7.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①.平原:

地面起伏小,海拔低于200米;最大平原:

亚马孙平原。

②.高原:

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边缘陡峭;最大高原:

巴西高原。

③.山地:

地面崎岖,海拔高,大于500米;最长山脉:

安第斯山脉。

④.丘陵:

地面崎岖,海拔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东南丘陵、辽东丘陵。

⑤.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且较平坦;最大盆地:

刚果盆地。

(三)陆地和海洋

1.海洋与陆地

海陆比例:

海洋占71%,陆地占29%,即“七分为海洋,三分为陆地”

海陆分布特点:

北半球:

海洋占61%,陆地占39%,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南半球:

海洋占81%,陆地占19%,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无论哪个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七大洲

基本概念:

大陆:

面积较大的陆地。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半岛:

大陆向海洋延伸的部分。

名称及分布:

名称: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分布:

东半球:

主要有亚洲、欧洲、非洲及大洋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是非洲。

西半球:

主要有北美洲、南美洲。

北半球: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欧洲、北美洲

南半球: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

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面积由小到大排列:

大洋洲、欧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亚洲。

洲界线:

亚、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非洲的界线:

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界线:

巴拿马运河。

3.四大洋

基本概念:

洋:

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离大陆较,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

海:

大洋的边缘部分,面积和深度比海洋小得多,靠近大陆,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离开来。

海峡:

沟通两个海域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通常是重要的海上航道。

四大洋名称及其特征:

①.面积大小(万平方千米):

太平洋面积最大18000万平方千米,太西洋第二大9300万平方千米,印度洋第三75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最小1300万平方千米。

②.其他主要特征:

太平洋海水最深,岛屿最多,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大西洋呈“S”形状,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全部位于东半球。

北冰洋海冰覆盖,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之间,是世界上最小、最浅的大洋。

4.地表形态变化:

地表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火山和地震活动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

5.大陆漂移假说:

创始人:

大陆漂移假说是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拉提出。

证据:

大陆轮廓的相识性;古动植物化石的相识性;深海探测及大地精密测量等。

内容:

“泛大陆”(被泛大洋所包为)—“碎块”—七大洲、四大洋。

6.板块构造学说:

内容:

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分成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版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几乎全部是海洋。

板块运动: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7.世界有两大地震带:

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四)世界的气候

1.天气: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_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常用的天气符号有:

 

2.气候: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3.气温:

概念:

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等温线:

在同一水平面内气温相等的点的连线即是等温线。

等温线越密集,表示该地的气温变化越大(越大或越小),等温线越稀疏,表示该地气温的变化越小(越大或越小)。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当中,陆地上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即为气温日较差。

气温的年变化:

一年当中,北半球最高气温大陆出现在7月,海洋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大陆出现在1月,海洋出现在2月。

一年内气温最高的一个月的平均值与气温最低的一个月的平均值的差值即为气温年较差。

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

一般把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四次观测得到的气温的平均值作为日平均气温。

月平均气温:

把一个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的平均值作为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把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的平均值作为年平均气温。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气温的纬度变化规律:

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降低。

地球上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大陆,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大陆。

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

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海拔低的地方气温高,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

气温的海陆分布规律:

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南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状况:

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弯曲,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

北半球陆地夏季等温线向北突出,海洋等温线向南突出。

北半球陆地冬季等温线向南突出,海洋向北突出。

4.降水:

概念:

从空中落下的雨、雪、霜、露、冰雹等的总称。

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

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5.降水的三种类型:

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雨。

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的阻挡,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6.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7.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热带气候:

①.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②.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干、湿两季;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

③.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中分、旱(南亚地区为凉、热、雨三季)雨两季;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④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干燥少雨;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

 

亚热带气候:

⑤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温和(温暖)少雨(湿润),夏季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中国、

美国、巴西东南部等。

⑥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

 

温带气候:

⑦.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

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

⑧.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温夏凉,全年湿润;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大陆西岸。

南北纬40°~60°大陆西部

⑨.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寒冷,夏季高温,干燥少雨;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大陆内部。

 

亚寒带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寒带气候:

⑩.苔原气候:

严寒,夏季短暂(只有1到3个月气温在0℃~10℃左右);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

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冰原气候: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和其他北极地区的岛屿、南极洲。

高山高原气候:

终年低温;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地区。

 

8、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最热月判断气候所在的半球,最高气温是7月份,气候类型分布在北半球,最高气温是1月份,气候分布在南半球。

②.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确定气候带:

a:

最冷热气温在15℃以上时,属于热带气候,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风、热带沙漠气候。

b:

当最冷(热)月均温0°C<T<15°C,属于亚热带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类型有:

亚热带季风、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当最冷(热)月均温-30°C<T<0°C,属于温带气候;气候类型有:

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

d:

最冷月、最热月均温低于温带,高于寒带属于亚寒带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有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e:

终年气温低属于寒带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有苔原气候(最热月气温高于0℃)、冰原气候。

f:

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属于高山高原气候。

③.根据降水的季节分配确定降水型

降水型

气候类型

年雨型

(全年降水较多或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

(夏半年降水较多)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冬雨型

(冬季降水较多)

地中海气候

全年少雨型

(全年降水较少)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极地气候

④.把②、③结合起来即可判断出气候类型

(五)世界的居民与发展差异

1.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世界人口的数量: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60亿大关。

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1800年以前人口增长相当缓慢,1800年以后人口迅速增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

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

衡量指标:

出生率:

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年内平均人口数之比

死亡率:

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年内平均人口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2.世界人口的分布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水源等

社会经济:

农业、工业和交通

等的发展对人口分布也有影响。

人口分布: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人口稠密地区: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人口稀疏地区:

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气候过度湿热原始的热带雨林。

人口密度:

定义:

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公式:

人∕平方千米

地理含义:

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程度。

3.人口问题

⑴.人口问题的表现形式: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①资源枯竭,破坏环境。

如滥伐森林,滥垦草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

②社会问题进一步突出,经济发展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出现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社会问题。

⑵.世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人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生活孤独等。

分布:

欧洲如意大利、瑞士和德国

⑶.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产生的问题:

交通拥挤、环境污染、食品短缺、犯罪率上升、生存竞争加剧,就业就医困难。

②人口问题的对策:

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4.世界的人种

⑴划分人种的主要依据:

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来划分的,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和头型、脸型等。

⑵.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

①.黄种人:

皮肤呈浅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②.黑种人:

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③.白种人:

肤色、眼色、头发都很浅、头发天生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

⑶.人种的分布

黄种人的分布: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白种人的分布: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种人的分布:

黑种人主要分布的地区非洲中部和南部,美洲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黑人。

(此内容为本节重点,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并灵活运用)

5.世界的语言及主要分布地区

⑴.6种联合国语言

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⑵.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亚洲东部、东南部等地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及世界的华人和华侨。

英语: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地区,主要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

俄语:

欧洲东部,亚洲的西北部、北部等地区,主要是俄罗斯。

法语:

欧洲西部的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及一些非洲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及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流行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国家。

6.三大宗教及分布

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三大宗教分布:

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

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9.聚落

聚落的概念和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它包括城市和乡村两种形式。

世界各地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

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气候、水源、地形、自然资源等,)同时与社会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生活主要包括交通、生活水平等)密切相关。

乡村大多依山伴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区别

房屋

道路

教育

条件

信息流通快慢

物质娱乐生活

城市

密集、高

密、交通方便

丰富

多样

乡村

分散、矮

稀疏、不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