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5364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docx

高考押题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7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专题卷

专题7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2018·甘肃省河西五市第一次联合考试)人民网报道:

巴勒斯坦已故领导人阿拉法

特遗物检出超过正常标准的放射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P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10B.

互为同素异形体

C.Po位于第6周期ⅥA族D.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84

答案:

C

解析:

Po有多种核素,210只是

这种核素的质量数,A项错误;

是Po的不同核素,二者互为同位素,B项错误;第六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序数是86,故Po应为第6周期ⅥA族元素,C项正确;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210-84=126,D项错误。

2.(2018·福建省龙岩市质检)YBa2Cu8Ox(Y为元素钇)是磁悬浮列车中的超导材料,

关于

Y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处于第五周期B.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9D.

Y和

Y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答案:

B

3.(2018·山东省德州市期末校际联考)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外加电源的负极连接在海水中的钢铁闸门上,可保护闸门不生锈

B.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C.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D.金属钠、钙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答案:

C

解析:

钢铁闸门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被保护,A项正确;NaHCO3与发酵的面粉可

以生成CO2气体,使糕点疏松多孔,B项正确;14C与12C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C项错误;金属钠、钙等金属着火会产生过氧化物等,会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CO2、H2O反应生成氧气,起到助燃作用,故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项正确。

4.(2018·江西省吉安市西路片七校联考)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b的单质不能与酸性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

B.a、b、d、f四种元素的离子半径:

f>d>a>b

C.元素c的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D.a、c、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够相互反应

答案:

A

5.(2018·广东省汕头市一模)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

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R

T

Q

W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R>Q

B.原子半径:

T>Q>R

C.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Q

答案:

C

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T为第三周期第IIIA族的元素铝,据此可以推知Q、R、W分别是氮、硅、硫。

非金属性氮大于硅,故NH3的稳定性比SiH4稳定性强,A项正确;根据原子半径规律Al>Si>N,B项正确;铝盐有AlCl3溶液呈酸性,也有NaAlO2溶液呈碱性,C项错误;非金属性硫大于硅,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H2SO4>H2SiO3,D项正确。

6.(2018·山东省德州市期末校际联考)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

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C.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答案:

B

解析:

氧、氟无正化合价,A项错误;P、S、Cl同周期,非金属性P

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B项正确;多电子的原子中,离核越近的原子电子能量越高,C项错误;过渡元素是副族和VIII族元素,D项错误。

7.(2018·北京市西城区期末)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中只有Z是金属,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W

B.Y的简单阴离子比W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强

C.Y与Z形成的化合物都可以和盐酸反应

D.Z与Q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答案:

C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IA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I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第三周期中的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还原越强,对应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弱

C.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D.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答案:

B

解析:

处于左上的第IA族的元素不一定比处于右下的第I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A项错误;第三周期中从左往右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故非金属的氢化物还原性越弱,对应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B项正确;铵盐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是离子化合物,C项错误;短周期,从左到右同周期阴离子(或阳离子)半径都是逐渐减小的,但是阴离子半径都大于阳离子半径,D项错误。

9.右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Z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

B.M、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相比后者较强

C.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D.工业上常用电解Y和N形成的化合物的熔融态制取Y的单质

答案:

C

10.X、Y和Z是第三周期的三种元素。

已知:

X的单质与水在常温条件下就能剧烈反应,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酸性最强的酸;Z能形成氯化物ZCl5。

上述三种元素原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X,Z,YB.Y,Z,XC.Z,Y,X,D.X,Y,Z

答案:

A

解析:

从元素性质可知,X、Y、Z分别是Na、Cl、P,从原子半径规律可知,Na>P>Cl,A项正确。

11.(2018·山东省德州市期末校际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性:

盐酸>氢硫酸(H2S),故非金属性:

Cl>S

B.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从左到右依次升高

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得电子能力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弱

D.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答案:

D

解析:

判断非金属性强弱利用的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而不是无氧酸的酸性,A项错误;

氧、氟无正化合价,B项错误;例如氯原子最外层7电子,氧原子最外层6电子,但非金属性氧大于氯,C

项错误。

12.科学家设想用结构相似的C60与Si60合成一种类似工艺品“套球”(如下图所示)的球型碳硅化合物Si60C60,外层球壳原子与里层球壳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与碳化硅(SiC)互为同素异形体

B.该物质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

C.该物质结构中,外层球壳为C60,内层球壳为Si60

D.该物质结构中只存在非极性键

答案:

B

1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若X+和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

X>Y

B.由水溶液的酸性:

HCl>H2S,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

Cl>S

C.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

D.Cs和Ba分别位于第六周期IA和IIA族,碱性:

CsOH>Ba(OH)2

答案:

B

解析: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阳离子在阴离子的下一周期,根据原子半径规律可知,A项推算合理;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判断非金属性强弱,HCl、H2S为无氧酸,不能作为判断依据,B项不合理;处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的元素可以用做半导体,C项合理;Cs与Ba同周期,Cs在Ba的左侧,则金属性Cs>Ba,故碱性CsOH>Ba(OH)2,D项提到合理。

14.(2018·荆门市调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熔点:

Na2O>MgO>SiO2>CO2②氢化物稳定性:

HF>HCl>H2S

③离子还原性:

S2->Cl->Br->I-④氧化性:

Fe3+>Cu2+>Fe2+>Na+

⑤酸性:

H2SO4>HClO4>H3PO4⑥非金属性:

F>Cl>S>Si

A.②④⑥B.①③④C.只有①D.只有⑥

答案:

A

15.(2018·甘肃省河西五市第一次联合考试)PASS是新一代高效净水剂,它由X、Y、Z、W、R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Y、R同主族,Z、W、R同周期,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是常见的金属,其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溶液但不溶于氨水,W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按X、Y、Z、R、W的顺序依次增大

B.WY2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C.Z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耐高温材料

D.热稳定性:

X2R>X2Y

答案:

C

解析:

氢原子半径是所有元素中半径最小的元素,X是氢;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排布可知,Y是氧元素,则R是硫元素;第三周期中氢氧化物能够溶于强碱,则Z是铝;硅单质是光电池的主要成分,故W是硅。

根据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原子半径从小到大顺序为:

H、O、S、Si、Al(或X、Y、R、W、Z),A项错误;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与碱反应,SiO2能够与氢氟酸反应,B项错误;Al2O3熔点较高,可以作为耐高温的材料,C项正确;非金属性O>S,故热稳定性H2O>H2S,D项错误。

16.(2018·潮州市期末)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

对位置如下图所示。

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X

Y

Z

W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3YO4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X

C.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Z比W更剧烈

D.X的氧化物不能与Z单质反应

答案:

C

解析:

K层电子数为2,故M层电子数也是2,Z是镁,则W、X、Y分别是铝、碳和氮。

碳酸的化学式为H2CO3,A项错误;根据原子半径规律可知,原子半径Z>W>X>Y,B项错误;镁的金属性比铝强,故Mg与盐酸反应比铝剧烈,C项正确;Mg能够在CO2中燃烧,置换出碳,D项错误。

17.(2018·湖北省黄冈市期末)短周期元素X、Y、Z和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Z元素形成的单质。

已知:

甲+乙→丁+己,甲+丙→戊+己;0.1mol•l-1丁溶液的pH为13(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W>Z>Y>X

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IVA族

C.X元素与Y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

1的化合物有多种

D.1.OL0.1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物质的量小于0.1mol

答案:

C

18.工业上常利用液晶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玻璃粉末为原料回收金属铈(Ce),金属铈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原子序数为58,它有四种同位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第五周期元素

B.原子核内一定有82个中子

C.铈的四种同位素形成的中性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D.Ce2+离子中有55个质子

【答案】C

【解析】A、Ce是58号元素,位于第六周期,错误;B、铈的四种同位素原子核内中子数都不相同,且依据题目条件无法求得,错误;C、铈的四种同位素形成的中性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都是58,正确;D、Ce3+离子中有58个质子,错误。

19.有A、D、E、X、W、Y、Z七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Y同族;A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D元素某种单质的硬度最大;W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其元素的含量位于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的第一位。

(1)E元素的名称为;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由A、E、X三种元素组成的易溶于水的物质中,能促进水电离的物质M是(写化学式,写一个即可,下同),能抑制水电离的物质N是,25℃时,pH=a的M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与pH=a的N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为。

(3)由钠和X、Z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

1的化合物甲,其溶液显碱性,请解释其具有漂白性的原因    。

(4)乙、丙分别是W、Y两种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乙、丙能发生反应,且用量不同,反应的产物不同,写出向丙溶液中缓慢滴加过量的乙溶液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丁由A、E两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只存在共价单键,常温下丁是一种无色液体。

丁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将CuO还原为Cu2O,已知当1mol丁完全参加反应时转移了4mol电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答案:

(1)氮;(1分)第二周期IVA族(1分)

(2)NH4NO3(1分);HNO3(1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1014-2a(2分);

(3)ClO-+H2O

HClO+OH-((1分),水解产生的HClO具有漂白性。

(1分)

(4)4H++AlO2-=Al3++2H2O(2分)Al3++3AlO2-+6H2O=4Al(OH)3↓(2分)

(5)N2H4+4CuO=N2+2Cu2O+2H2O(2分)

(3)根据元素的组成比例关系可知化合物甲为NaClO,因HClO是弱酸,故ClO-水解:

ClO-+H2O≒HClO+OH-,故溶液呈碱性。

(4)从元素的组成看,乙是NaAlO2、丙可能是Na2SO4或NaHSO4,NaAlO2能够与NaHSO4,而Na2SO4不能反应,故丙是NaHSO4。

因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故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AlO2反应,先生成Al3+,过量的NaAlO2则会与Al3+水解产生Al(OH)3。

(5)从丁的组成可知其分子式为N2H4,N2H4中氮的化合价是-2价,因1molN2H4完全参加反应时转移了4mol电子,故氧化产物是N2,则反应方程式为:

N2H4+4CuO=N2+2Cu2O+2H2O。

20.下图中,A~L为常见物质或该物质的水溶液,B在A气体中燃

烧产生棕黄色烟,B、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金属单质,E的稀溶液为蓝色,I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组成J的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F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框图中所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将D的水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铵溶液中滴加适量的K溶液,使溶液的pH=7,则溶

液中c(Na+)____c(NO3―)(选填“>”“=”或“<”)。

(4)①4gJ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化合物,放出热量为QKJ,写出表示J燃烧热

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A和K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同时制取A和K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与F组成元素相同的一种-2价酸根离子M,M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

3,已知1molA单质与含1molM的溶液能恰好完全反应,反应时仅观察到有浅黄色沉淀产生。

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A单质与含M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

(6)25℃时,若Ksp(H)=2.2×10-20,向0.022mol/L的E溶液中逐滴滴入溶液K,

当开始出现沉淀时,溶液中的c(OH-)=

答案:

(1)SO2;(2分)

(2)CuO;(2分)

(3)﹤;(2分)

(4)①H2(g)+1/2O2(g)=H2O(l)△H=-1/2QKJ/mol;(2分)

②2NaCl+2H2O

2NaOH+H2↑+Cl2↑(注明条件电解)(2分)(5)S2O32-+Cl2+H2O=SO42-+2Cl-+S↓+2H+(2分)

(6)1×10-9mol/L(2分)(无单位只得1分)

解析:

E的稀溶液为蓝色溶液,则B为铜单质;I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G单质是钠。

F为无色、有刺

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为SO2,C为浓硫酸。

结合图中信息可以推知其他所有物质。

(2)CuCl2溶液蒸干过程中,Cu2+水解生成Cu(OH)2,直至彻底水解,经灼烧Cu(OH)2

分解为CuO。

(5)F是SO2,M离子中硫和氧的质量比为4:

3,则原子数之比为2:

3,即为S2O32-,从题意可知Cl2与S2O32-反应,生成硫单质和SO4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2O32-+Cl2+H2O=SO42-+2Cl-+S↓+2H+。

(6)H是Cu(OH)2,Ksp表达式为:

Ksp=c(Cu2+)·c2(OH-),将所给数据带入表达式可求得OH—为:

1×10-9mol/L。

21.A、B、C、D、E五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

A形成的单质密度最小(相同条件下)。

B可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的硬度自然界中最大。

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硫酸。

(1)元素C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B、C、D三种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化学式),BE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3)元素A与B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

1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4)A、B、C、D几种元素之间可以形成多种10电子微粒,写出上述10电子微粒之间反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5)写出E的单质制取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答案】(共16分)

(1)二VA(2分)

(2分),

(2)H2O>NH3>CH4(2分)正四面体(2分)

(3)

(2分)

(4)NH3+H2O=NH3·H2O或OH-十NH4+=NH3·H2O(2分)

(5)

(化学方程式2分,电子转移2分,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推断A、B、C、D、E分别为H、C、N、O、Cl。

10个电子的离子可以以氖为中心,氖前面的阴离子和氖后面的阳离子以及阴离子对应的氢化物、氢化物的阴阳离子等。

H、C、N、O想到CH4、NH3(NH2-、NH4+)、H2O(H3O+、OH-)、HF等。

Cl2与漂白粉的反应为歧化反应,在表电子转移是最好使用单线桥法(参考答案以及2012安徽高考卷均使用双线桥法,不知何意)

考点:

考查物质结构,涉及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

22.镁铝尖晶石(MgAl2O4)常做耐火材料。

共沉淀制备尖晶石的方法是:

用Al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用a表示)与过量的氨水(用b表示)反应,再将得到的沉淀高温焙烧。

完成下列填空:

(1)为使Mg2+、Al3+同时生成沉淀,应该把(填“a”或“b”)滴入另一溶液中。

(2)将上述制备反应中部分元素的简单离子:

Al3+、Cl–、Mg2+、H+、O2–按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用离子符号表示)。

(3)AlCl3与氨水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属于难溶物的电离方程式。

(4)不能说明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氮元素强的事实是_________。

a.H2O比NH3稳定b.共用电子对偏向:

H-O>H-N

c.沸点:

H2O>NH3d.NO中氮是+2价,氧是-2价

【答案】

(1)a(1分)

(2)Cl->O2->Mg2+>Al3+>H+

(3)

(1分)H++AlO2–+H2O

Al(OH)3

Al3++3OH–(2分)

(4)c(2分)

(3)AlCl3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其电离方程式为H++AlO2-+H2O

Al(OH)3

Al3++3OH-。

(4)a.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所以根据H2O比NH3稳定,可以证明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氮元素强,故a错误;b.共用电子对偏向:

H-O>H-N,证明氧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于氮原子,即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氮元素强,故b错误;c.沸点:

H2O>NH3是物理性质的表现,但是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氮元素强是化学性质的表现,故C正确;d.NO中氮是+2价,氧是-2价,证明氧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于氮原子,即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氮元素强,故d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的生成;氢氧化铝的性质;电子式以及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等

23.如图为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Q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______族。

(2)将X、Z、Q、R四种元素的氢化物各1mol和水混合后,分剜得到lL溶液,所得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

(3)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W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水中锰含量超标,容易使洁具和衣物染色、使水产生异味。

RY2可以用来除去水中超标的Mn2+,生成一种黑色沉淀,同时测得消耗13.50gRY2时,共转移了1mol电子。

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答案】⑴三(1分)ⅥA(1分)⑵

(2分)⑶Si+2NaOH+H2O=Na2SiO3+2H2↑(2分)⑷2ClO2+5Mn2++6H2O=5MnO2↓+2Cl―+12H+(2分)

⑶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NaOH与W的单质S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2NaOH+H2O=Na2SiO3+2H2↑,答案:

Si+2NaOH+H2O=Na2SiO3+2H2↑;⑷RY2是ClO2可以用来除去水中超标的Mn2+,生成一种黑色沉淀MnO2,同时测得消耗ClO213.50g/67.5 g·mol―1=0.2mol时,共转移了1mol电子,即ClO2中Cl降5价变-1价。

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ClO2+5Mn2++6H2O=5MnO2↓+2Cl―+12H+,答案:

2ClO2+5Mn2++6H2O=5MnO2↓+2Cl―+12H+。

考点:

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化合物

 

 

圣人之言行身之则----《论语》《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这一说法,大体可信。

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

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泰伯》第一章:

子曰: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泰伯》第二章:

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泰伯》第三章: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

“启予足!

启予手!

诗云: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